语言表达创新题型解读教学内容_第1页
语言表达创新题型解读教学内容_第2页
语言表达创新题型解读教学内容_第3页
语言表达创新题型解读教学内容_第4页
语言表达创新题型解读教学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表达创新题型解读..3、围绕“观察语言文字应用中的新现象”,出现了“举出两个‘半’字的常用语”、关键词、主题口号、版面宗旨、网络语言、词语新词义的诞生等。4、围绕“建议诵读的篇目和课外读物”,出现了推荐“我最喜欢的一篇高中语文课文”、推荐一本好书、对诵读的篇目和课外读物中两个人物或形象进行比较。5、传统的语言表达运用题包括:图文转换题、漫画解读、修改病句、扩展压缩、变换句式、仿用句式、简明连贯得体(设计一些特定的语言环境,让考生充当里面的某个角色说一段话等)针对这些传统和创新的语言表达题,一、请柬的基本格式和写法

请柬从形式上又分为横式写法和竖式写法两种。竖式写法从右边向左边写。但从内容上看请柬,作为书信的一种,又有其特殊的格式要求。

请柬一般有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构成。

围绕第一类“阅读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应试技巧:(一)标题在封面上写的“请柬”(请帖)二字就是标准,一般要做一些艺术加工,可用美术体的文字,文字的色彩可以烫金,可以有图案装饰等。需说明的是,通常请柬已按照书信格式印制好,发文者只需填写正文而已。封面也已直接印上了名称“请柬”或“请帖”字样。

(二)称呼

要顶格写出被邀请者(单位或个人)的姓名名称。如“某某先生”、“某某单位”等。称呼后加上冒号。

(三)正文要写清活动内容,如开座谈会、联欢晚会、生日派对、国庆宴会、婚礼、寿诞等。写明时间、地点、方式。如果是请人看戏或其它表演还应将入场券附上。若有其它要求也需注明,如“请准备发言”、“请准备节目”等。

(四)结尾

要写上礼节性问候语或恭候语,如“致以——敬礼”、“顺致——崇高的敬意”、“敬请光临”等,在古代这叫做“具礼”。(开头的敬辞要低两格,后面的要下一行顶格写)

(五)落款

署上邀请者(单位或个人)的名称和发柬日期。【范文一】×××女士/先生:

兹定于9月12日晚7∶00-9∶00在市政协礼堂举行仲秋茶话会,届时敬请光临。

此致

敬礼!

××市政治协商会

2000年9月10日

【范文二】××电视台:

兹定于五月四日晚八时整,在××大学学习堂举行【五四】青年诗歌朗颂会,届时恭请贵台派记者光临。

××大学团委会

五月二日

请柬评析:

以上两篇范文,第一篇是政协邀请有关人士仲秋聚会发份请柬,既庄重严肃,又显得喜庆和对知名人士的尊重。时间、地点和具体内容在短短的一句话中全部表达出来,显得简洁明确。范文二也是以团体的名义发出的,所不同的是该文的请邀对象不是要作为客人参加会议或聚会,而是要前往进行采访工作。这份请柬实际还起到了提供某种新闻信息的作用。语言上也是用语不多,却将所要告知的信息全部说出,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所用格式采用竖排形式,典雅不俗。

请柬写作的注意事项

请柬主要是表明对被邀请者的尊敬,同时也表明邀请者对此事的郑重态度,所以邀请双方即便近在咫尺,也必须送请柬。凡属比较隆重的喜庆活动,邀请客人均以请柬为准,切忌随便口头招呼,顾此失彼。

请柬要在合适的场合发送。一般说来,举行重大的活动,双方又是作为宾客参加,才发送请柬。寻常聚会,或活动性质极其严肃、郑重,对方也不作为客人参加时,不应发请柬。

措词务必简洁明确、文雅庄重、热情得体。请柬写作的文字要求

我国文化历史悠久,历来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十分重视,何况请柬是较庄重正式的一种文体,而且文字容量有限,所以要摈弃那些繁冗造作或干瘪乏味的语言。具体而言有如下几点:

第一,求其“达”,即要通顺明白,又不要堆砌辞藻或套用公式化的语言。

第二,求其“雅”,即要讲究文字美。请柬是礼仪交往的媒介,乏味的或浮华的语言会使人很不舒服的。

第三,请柬文字尽量用口语,不可为求“雅”而去追求古文言。要尽量用新的、活的语言。雅致的文言词语可偶一用之,但需恰到好处。

第四,整体而讲,要根据具体的场合、内容、对象、时间具体认真地措词,语言要文雅、大方、热情。

二、通知的格式:

各种类型的通知各有不同的写法。以下介绍最常见的通知标题和正文的一般写法:

1.标题。2.正文。通知的正文主要包括原由、事项、要求三部分。主体在事项部分。下面介绍最常见的通知正文的写法:

会议通知的写法:

会议通知依据其不同类型,有不同的写法。通过文件传递渠道发出的会议通知,一般应写明召开会议的原因、目的、会议名称、主要议题、到会人员、会议及报到时间、地点、需要的材料等,通常采用条文式写法,要求内容周密、语言清楚、表述准确,不致产生歧义。

供机关、单位内部张贴或广播的周知性会议通知,正文开头可不写受文对象,应在通知事项中说明会议时间、地点、内容、准备材料及出席人员等。语言力求简短、明白。

3、落款要写清楚发通知的单位或部门名称及发通知的具体时间。都另起一行,在右下角注明。三、寻人(物)启事的格式:(一)寻人启事范文评析:

【范文一】

吴小雪,女,18岁,身高16米,瓜子脸,肤白,大眼睛,气质高雅,身穿浅红色连衣裙,白色皮凉鞋。于7月14日离家,至今未归。本人若见到此启事,请尽快同家人联系。有知其下落者,请与××市×××大学××系吴家俊联系,联系电话:×××或请与××市×××路派出所联系,联系人:赵小强,电话:×××。定重谢。

×年×月×日

(二)寻人(物)启事写作的注意事项

寻人启事务必准确地描述走失人的体貌特征、衣着装束,一般有照片的要附上照片。寻物启事也需对丢失的物品的外貌特征等进行描述。

寻人(物)启事要将联系的方式具体详细地列出来。

寻人(物)启事要做到语言精炼,篇幅短小精悍。

(三)寻人(物)启事的写作格式和基本内容:

寻人(物)启事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一)标题

寻人(物)启事的标题通常由文种构成。如“寻人启事”。要以较大醒目的字体写于第一行中间位置。

(二)正文

寻人启事的正文一般必须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交待走失人的身份、特征;丢失物品的外貌特征:

主要包括走失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外貌、衣着装束、说话口音等内容。这是鉴别走失人的主要依据,一般要非常详细,体貌上有明显特征的要特别指出。(物品也是)

2.交待走失的时间、地点

这项内容,要说明走失人(丢失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走失的,同时还需注明失踪(丢失)的具体原因。

3.发现失踪者(遗失物)时的联系方式:

寻找人应将详细的通讯地址或联系方式写出来,以备发现人及时同寻找人取得联系,找到失踪者(丢失物)。

4.结语

在正文的后面,有的寻人“(物)启事还会写上几句酬谢之类的话语。(另外,对那些因一些原因出走的人的寻人启事,还会写上诸如“本人见到启事后,速回”,或“家人十分想念,本人见到启事速同家人联系”的话。)

(三)落款

寻人(物)启事要在正文右下方注明寻人单位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署上发文日期,还可注明联系的电话号码或联系人姓名。

四、写信的格式:

尊敬的---(称呼顶格写)

(问候语空二格)先向对方问好

正文

此致(另起一行,空两格)

敬礼!(另起一行,要顶格写)

(一般在结尾的右下方)写信人署名

写信日期以上就是一般书信的格式,实际运用时,也可稍作变化。

五、广播稿1、文体特征:(1)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清晰。要做到这一点,须要注意运用合口语表达的句式。一般不要用修辞成分过多、连带关系冗繁的句子,多用短句。要注意选取有利于口语表达、流畅通俗的词语。(2)要使听众一听就懂,要做到通俗化、口语化。(3)眉目清楚,上下连贯。广播高的线索必须单一,不可头绪太多。记叙文要按事物发展的顺序写,不可穿插倒叙太多;议论文体要注意逻辑顺序。2、广播稿的写作要求(格式):

语言要通俗化、口语化。写稿时,用词要间接明了,避免同音歧解和同义反复,句子要短,多用人称名词,不该省的字千万不要省略。六、演讲稿1、文体特点(详见《备考指南》P203)2、写作要求(格式)(1)题目、标题(2)称呼(在题目的下一行顶格加冒号)(3)正文A开头语:要求吸引听众、引起下文。B主体:即中心内容。(一般有三种类型:记叙性演讲稿、议论性演讲稿、抒情性演讲稿)C结语:或总结全文,加深印象;或提出希望,给人鼓舞;或表示决心,誓言结束;或照应题目。围绕第2—4类题的应试技巧:

这几类题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得非常频繁。因此,“写作日常话语”这一题型对于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是比较有针对性的。因此,今年的语文高考中有可能会出现。日常话语的写作要求注意以下几点:1、对象要明确:生活中的话语都是说给一定的人听的,转换为书面形式时,要通过一定的词语(例如人称代词、称呼语)显示话语的对象。2、目的要清楚:话语中要清楚地表明话语的目的,不要让人看了所写的话语还不知所云,不知道你要做什么。3、要素要完备、明白:比如要请求别人做一件事,那么要做的事项,以及有关的时间、地点、参与者等这些要素都要完备、明白。4、用词要得当:例如谦辞、敬辞、谢词的使用,修饰语的使用等等。5、口气要合适:对不同的对象,要使用不同的口气;话语的目的不同,使用的口气也有区别。针对传统的语言表达运用题包括:图文转换题、漫画解读、修改病句、扩展压缩、变换句式、仿用句式、简明、连贯、得体的应试技巧:1、图文转换:图表题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解答图表分析题要把握好五个方面:(1)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2)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3)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4)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5)简要归纳概括。解答这类问题的共同点是归纳概括。解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也就符合简答要求了。2、修改病句:首先复习《备考》P156—160,熟记最常见的“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句式杂糅)、不合逻辑、表义不明”这七种病因。学会从句子结构成分分析和句子意思两个方面来检查病因。查出病因后才对症下药修改病句,但绝对不能改变原来句子的含义。3、扩展压缩(详细复习印刷的资料)4、变换句式:(《备考》P180—182)(1)长短句的变换:把长句化短句的常用方法是,把长句中的联合成分或较长的修饰成分化成若干分句或句子。短句化成长句是:以一组短句中的一个为主干,把其余的短句变成短句,作并列的修饰成分,就变成一个长句。

请记住,无论如何变换,前提是绝对不能改变原来句子的含义。5、仿用句式(最常考,请复习好《备考指南》P185)6、简明、连贯、得体A连贯:语言连贯的一般原则:1、叙述主体一致;2、句序合理;3、前后照应;4、句式整齐;5、表达紧凑;6、符合逻辑。具体做法:(1)句群中心要集中、照应。(2)叙述对象一致和话题的一致。

(3)语序要有条理。组织句子的顺序主要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事理顺序)

(4)语言形式要保持一致。(5)语境和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