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课堂用_第1页
谈中国诗课堂用_第2页
谈中国诗课堂用_第3页
谈中国诗课堂用_第4页
谈中国诗课堂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你喜欢读诗吗?“诗”(湿)其实是“干”的,是凝练的。读它就像吃压缩饼干,非要用水融一融才能吃得下去,这“水”就是你的思想感情,你的直接经历或间接经历,你的思考,你的品味。那么西方国家的诗是否也像压缩饼干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钱钟书先生是怎样来看中国诗和西方诗的。谈中国诗钱钟书1、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2、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3、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它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标识。《围城》的妙喻《围城》的妙喻

4、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围城》的妙喻5、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是位老科学家。这“老”字的位置非常为难,可以形容科学,也可以形容科学家。不幸的是,科学家跟科学不大相同;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6、现代人有两个流行的信仰。第一:女子无貌便是德,所以漂亮的女人准比不上丑女人那样有思想,有品节;第二:男子无口才,就是表示有道德,所以哑巴是天下最诚朴的人。一、走进作者作者生平简介:钱钟书,字默存(1910---1998)著名学者、作家。江苏无锡人。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35年赴牛津大学研读英国文学,后来到法国研读法国文学,学成回国先后任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学部委员等。钱钟书的治学特点是学贯中西,古今互通,探幽入微,钩玄提要,自成一家,被誉为文化大家。

无论他的小说或散文,都具有机智隽永的特点。他淡泊名利,甘愿寂寞,著作等身,为一代宗师。主要著作: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长篇小说:《围城》文论集:《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背景资料: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二、积累基础字词: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

A、梵(fàn)文

倾轧(yà)

轻鸢(yuān)剪掠

引吭(kàng)高歌

B、颦蹙(píncù)

给(jǐ)予

吞声咽(yàn)理应(yìng)运而生

C、缄(qiān)默精髓(suǐ)呶呶(náo)不休数(shuò)见不鲜

D、叫嚣(xiāo)熨(yù)帖了(liǎo)不足奇

一蹴(cù)而就

学生朗读,改正错误,明确答案:B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

A、梵(fàn)文

倾轧(yà)

轻鸢(yuān)剪掠

引吭(kàng)高歌(hāng)

B、颦蹙(píncù)

给(jǐ)予

吞声咽(yàn)理应(yìng)运而生

C、缄(qiān)默(jiān)精髓(suǐ)呶呶(náo)不休数(shuò)见不鲜

D、叫嚣(xiāo)熨(yù)帖(yùn)了(liǎo)不足奇

一蹴(cù)而就

学生朗读,改正错误,明确答案:B

三、理解文本:(一)理清文章思路(二)学习论证方法(三)赏读精彩语段1、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是什么?(1)2、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是什么?(2)3、中国诗的具体特点是什么?(3—7)4、作者的结论是什么?(8)阅读文章,思考问题:(一)理清文章思路1、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是什么?(1)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比较文学2、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是什么?(2)⑴没有史诗(早熟)⑵简短

⑶富于暗示⑷笔力轻淡,词气安和⑸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诗的发展诗的篇幅诗的韵味诗的风格诗的内容3、中国诗的具体特点是什么?(3—7)4、作者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结论是什么?(8)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文章思路中国诗根本立场:比较文学(1)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2)具体特点(3—7)结论: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8)对比类比比喻(二)学习论证方法思考:作者在“谈中国诗的特点”时,主要采用了怎样的论说方法?请举例。流毒无穷的聪明中国诗:史诗(无)-抒情诗-戏剧诗印度愚人:造房子不许建底下二层中国诗:史诗(无)-抒情诗-戏剧诗中国绘画:客观写真(无)-“印象派”中国逻辑:逻辑简陋-辩证法周到外国诗:史诗-戏剧诗-抒情诗中国诗:史诗(无)-抒情诗-戏剧诗早衰1.诗的发展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中国诗的篇幅2.诗的篇幅比喻中国诗---闪电战---轻鸢剪掠简短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悠远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诗歌有悠远的意味把诗歌写得短小富于暗示比喻3.诗的韵味怀孕的静默—深秘的静默—涕泪和叹息的静默说出来的话—不说出来的话—说不出的话美人卷珠帘,深坐颦娥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艺术手法上,富于暗示,耐人寻味。内容上,表达了主人公由爱而生怨的深切情感。思考:文章谈中国诗“富于暗示”的特点时说,“‘不知’得多撩人”。请赏析下面两首诗中“不知”的妙处。怨情李白思考3:文章谈中国诗“富于暗示”的特点时说,“‘不知’得多撩人”。请赏析下面两首诗中“不知”的妙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贾岛艺术手法上,富于暗示,耐人寻味。表现隐者远离尘世的超脱;表达作者寻隐者不遇的怅然。4.诗的风格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比重”:蛛丝网之于钢丝绳音调:乐队合奏vs芦管比喻对偶拔木转石的兽力“野蛮犬吠”惊天动地的神威文明人话“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

呼唤!呼唤!/乞求!乞求!/等待!等待!/梦!梦!梦!/哭!哭!哭!/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心!心!/存在!存在!/死!死!死!死!绝望

克洛岱(法)思考4:作者在文中结尾部分说“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请归纳中国诗与西方诗的共同点。内容上无甚差别田园诗:不是浪漫主义神秘地恋爱自然,而是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5.诗的内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不是简单的爱恋自然,而是物我交融的境界。主题归纳:

钱钟书的《谈中国诗》可拿一个“通”字概括,即通古今,通中外,通学理。在行文布局中,先论述总原则,再逐层展开,并旁征博引,使文章跌宕生姿。特别是在每个有关中国诗特点的论述中,都包含着对比与综合,以中外诗歌作对比,以诸多材料来综合中国诗的特点。

1、“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很幽默很诙谐,让人一下子就记住了中国诗小而精美的特征了。2、“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

一语就道出了两种诗歌语言上的不同之处。前者高亢雄壮,后者低沉斯文。

(三)精彩语段赏读

3、“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谈诗体、诗心互相制约的关系是“雅”事,鞋和脚却是“俗”物,“雅”事居然凭“俗”物说明白了。如此妙喻,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你能感觉作者对“哈巴狗儿”的态度吗?这个“哈巴狗儿”运用的是什么修辞呢?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嘲讽态度;比喻,讽刺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中西文化共同影响,共同发展。鉴赏艺术(1)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色?钱钟书的散文是典型的学者散文。所谓学者散文,大都具有较强的知识性,主旨不在于表情写景,主要的表现手段也不是抒情、写景或叙事,而是议论、说理和达意。它不是以情感人,而是以理服人,以智启人。钱钟书的散文正是以思想的睿智见长。他好像是把博大的知识海洋融会贯通,浓缩成涓涓清泉和深不可测的一潭清水。在本文中作者对各种材料的运用更是信手拈来,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

语言轻松、幽默,大量运用比喻等手法,似随口而出,而机趣盎然。看似随意而实则深刻,颇具画龙点睛之妙,看似轻淡而实则味厚,如谈到中国诗的发展时,以中国绘画的特点进行类比,既使读者清楚地认识到中国诗发展的迅速,又拓深了文章的内容。鉴赏艺术(2)钱钟书在比喻方法论上有哪些突破?我们常见的修辞学著作,在比喻方法论上,已陷入一种彼此相沿、互相抄袭的团团转之境,千篇一律,毫无新意。钱先生不为常见所囿,从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实践中,指出了博喻、曲喻、一喻多义等手法,别开生面,自成一家。使比喻这一惯闻常见却又被人们习而想忘的修辞手法,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显示出其神奇的魔力和无穷的乐趣,本文中他采用了如下手法:①比喻的谜底②博喻③曲喻④一喻多意⑤分喻⑥反喻①比喻的谜底钱先生说过:“比喻体现了相反相成的道理。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合拢;它们又有不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两者全不合,不能相比;两者全不分,无须相比……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远,则合得愈出人意表,比喻就愈新颖。”这段简洁通俗而又深刻的论述,衬得一般修辞学著作中,对比喻的枯燥定义和干巴原则相形见绌、空洞浮泛。在这里钱先生不仅把比喻的性质、特点、原则、方法阐发无遗,而且给我们亮出了创造佳譬妙喻的“谜底”有理可依,有法可循。对这段白话钱先生还引用唐文“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和宋诗“是雨亦无奇,如雨乃可乐”予以提纲和浓缩,并说这“十八个字把比喻的构成和诱力综括无遗了”。②博喻

博喻虽非钱先生首创,但却是经过他大大表彰,才为时人所重的。什么是博喻的呢?钱先生为我们解释道:“宋代讲究散文的人所谓‘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土比亚式比喻”,就是一连串把五花八门的形容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这种描写和衬托的方法仿佛旧小说里讲的‘车轮战法’,连一连二地搞得那件事物应接不暇,本相毕现,降伏在诗人笔下”。如苏东坡在《百步洪》里描写水波冲泻的一段:“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用七种常见的形象再现了洪水汹涌澎湃,飞流直下的情景。还有我们熟知的毛泽东同志著作中,曾用“喷薄欲出的朝日”、“看得见桅杆的航船”、“将要呱呱坠地的婴儿”三个形象来比喻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这些描写用的都是博喻手法,极为形象生动,如果只设一喻,不仅不能表现该事物的各个方面,而且也没有气势和力量。③曲喻曲喻之目是钱先生从西方借来诠评中国古典文学的,这是一个创造新奇比喻的妙法。所谓曲喻,即以二物相似之一端,“推而及之于初不相似之他端。”曲喻化一般的比喻多一层曲折。如李贺《天上谣》中的“银浦流云学水声”一句,“水”和“云”只有在“流动”这一点上相似,既然流云似流水,那么流云也像流水一样有声可闻了。再如李商隐《天涯》中有“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二句,也用了曲喻。莺啼好像人啼哭一样,因而有了眼泪,联络到了沾湿最高花。曲喻的特点是新奇而耐人寻味,意境丰富。④一喻多意这是钱钟书在《管锥编•太平广记卷四八八》中拈出,周振甫先生又在《文章例话》中加以进一步阐发总结而来的一种比喻方法。“一喻多意”有两层意思:(一)一个比喻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意义;(二)或在特定的语境中同时兼具多义。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是“喻之二柄与多边”的具体运用。我们只举例解释后者,如卢仝《自君之出矣》:“妾有双玉环,寄君表相忆。环是妾之心,玉是君之德。”用同一玉环作比,以玉环的冰清玉洁喻男方的坚贞之德,以玉环的周转无休喻女方的情思不断。(明心按:“环是妾之心”一句,用谐音,环同还也,意为盼男方早归。)“一喻多意”这种手法便于设譬,含义蕴藉。⑤分喻“分喻”是“多边”说在方法论上的应用。“分”就是“部分”的意思,以彼喻此,二者部“分”不同,非全体浑同。换句话说,“分”就是“边”的意思,如我们用“雪山”比“大象”,只取其“鲜洁”这一点相似,不可责怪雪山没有尾牙;我们用“满月”喻面貌,仅择其“圆润”这一“分”的契合,不能苛求月亮没有眉目。这种方法提高了比喻手段的灵活自由度,为“本体”扩充了“喻体”之源。不过,凡是比喻必定都是“分喻”。这里标出这一名目,可使设譬造喻者更趋于自觉而已。⑥反喻反喻是以本体反过来譬喻体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使寻常比喻亲切新奇。钱先生在《管锥编•全流汉卷五六》中,点出这种方法。如《国语•周语》上召公谏厉王时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个比喻在贾让《秦治河三策》中反其喻而用之:“夫土之有川,犹人之有口;治土而防其川,犹止儿啼而塞其口。”新颖别致,顿生新意。

课文精妙的比喻显出特有的幽默和睿智。找出你最喜欢的比喻,说说它们的含义和表达作用。大量比喻手法,语言轻松、幽默,机趣盎然。看似随意而实则深刻,看似轻淡而实则味厚。如说“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这种似反实正的说法,说明中国诗高度发展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中国诗的赞赏之情。再如结尾段中的比喻,有的诙谐中带有无恶意的轻微嘲讽:“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用狗做比,巧妙诙谐地讽刺了中西本位文化论者“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特点。然后紧承这个的比喻,幽默而倾向鲜明地对中西本位文化论表示反对。

有的来自生活,用来比喻抽象的道理,通俗易懂:用“我们不上‘本店十大特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