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睡眠障碍病人的护理_第1页
第十一章睡眠障碍病人的护理_第2页
第十一章睡眠障碍病人的护理_第3页
第十一章睡眠障碍病人的护理_第4页
第十一章睡眠障碍病人的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第十一章睡眠障碍病人的护理第一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节睡眠障碍的概述一、睡眠障碍的概念睡眠障碍是指正常睡眠的启动和调节过程发生障碍。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非器质性睡眠与觉醒障碍,包括:失眠症原发性睡眠过多睡行症夜惊和梦魇等第二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1.生物学因素:遗传、年龄、个性;疼痛、咳嗽、夜尿、睡前进食过多;脑炎、躁狂症等。2.心理性因素:最常见。如紧张、焦虑、恐惧。

3.环境性因素:工作规律、更换住所、噪音、强光。4.

诱发性因素:浓茶、咖啡、药物。二、病因及发病机制第三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知识窗世界睡眠日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初春的第一天——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WorldSleepDay)。

此项活动的重点在于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2003年中国睡眠研究会把“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国。第四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三、临床常见类型及表现(一)失眠症

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持续相当长时间对睡眠的质和量不满意,并在心理上产生恶性循环,从而使失眠持续存在。失眠症可以是单独的一种疾病,也可以是其他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如果没有明显的发病原因,即称为原发性失眠症。第五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一)失眠症

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入睡困难型②保持睡眠困难型③早醒型部分病人病人由于对失眠的恐惧、焦虑,无法入睡,形成“失眠-焦虑-失眠”的恶性循环而使症状迁延难愈。

三、临床常见类型及表现第六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三、临床常见类型及表现

是指在不存在睡眠量不足的情况下出现睡眠过多,或醒来时达到完全觉醒状态的过渡时间延长的情况。睡眠过多是本病的核心症状醒转后常有短暂意识模糊、呼吸及心率增快常伴有抑郁情绪脑电波检查显示为正常的睡眠脑波(二)嗜睡症

第七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四、诊断与治疗(一)诊断根据(CCMD-3)对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1.失眠症(1)症状标准

1)几乎以失眠为惟一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

2)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2)严重标准

对睡眠数量、质量的不满引起明显的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3)病程标准

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1个月。(4)排除标准

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继发性失眠第八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四、诊断与治疗(一)诊断根据(CCMD-3)对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2.

嗜睡症(1)症状标准

1)白天睡眠过多或睡眠发作。

2)不存在睡眠时间不足。

3)不存在从唤醒到完全清醒的时间延长或睡眠中呼吸暂停。

4)无发作性睡病的附加症状(如猝倒症、睡眠瘫痪、入睡前幻觉、醒前幻觉等)(2)严重标准

病人为此明显感到痛苦或影响社会功能。(3)病程标准

几乎每天发生,并至少已1个月。(4)排除标准不是由于睡眠不足、药物、酒精、躯体疾病、某种精神障碍的症状组成部分。

第九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二)治疗1.失眠症(1)病因治疗(2)心理治疗:主要方法。认知疗法矫正错误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身心;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改善睡眠质量。

四、诊断与治疗第十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二)治疗1.失眠症(3)药物治疗:建议短期使用,避免长期用药,一般以1~2周为宜。常用药主要为苯二氮䓬类:入睡困难者用超短效类;夜间易醒者用短效或中效药物;早醒者用中至长效类药物。顽固性失眠:药物联用心理治疗;慢性失眠:长期用药则疗效减弱,并可致药物依赖。

四、诊断与治疗第十一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二)治疗2.嗜睡症

主要为对症治疗首先消除发病的诱导因素,可适当给予中枢神经兴奋药。小剂量开始,并及时停药。其次可辅以支持疗法和疏导疗法,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的目的。白天主动安排短时小睡,可减少甚至终止嗜睡症发作

四、诊断与治疗第十二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节护理程序的应用

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

收集病人的健康资料。2.身体状况①睡眠异常表现;②主观睡眠质量评估;③有无自主神经症状;④多导睡眠监测仪:客观评价睡眠质量、进入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睡眠各期的情况。第十三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节护理程序的应用

一、护理评估3.精神症状评估

①是否有焦虑、恐惧、抑郁等精神症状;②对睡眠的认知,是否有过高的期望值;③有无其他精神障碍。4.心理社会评估

①有无诱导失眠的社会事件

②性格特征③生活习惯第十四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睡眠型态紊乱

与心理社会因素、睡眠环境改变、药物影响等有关。2.疲乏

与失眠、异常睡眠引起的不适状态有关。3.焦虑

与睡眠型态紊乱有关。4.无能为力感

与长期处于失眠或异常睡眠状态有关。5.绝望

与长期处于失眠或异常睡眠状态有关。二、护理诊断第十五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病人能认识失眠的原因,逐渐学会消除这些因素,在护士的指导下重建规律、有质量的睡眠模式。2.病人能认识到焦虑情绪是引起疲乏的主要原因之一,能在疲乏时坚持从事日常活动,以保证夜间睡眠质量。即进入白天日常活动-夜间上床睡觉的循环规律。3.病人能通过谈话、书写、绘画等方式表达焦虑情绪,学会缓解焦虑的行为疗法。4.病人能通过与护士、家属交谈等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消除任何消极、放弃或自我伤害的想法。三、护理目标第十六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一)针对失眠的护理

心理护理(1)护患关系:是实施心理护理的基础(2)消除失眠的诱因:帮助病人了解自身失眠的主要原因并指导其解决方法。(3)支持性心理护理:通过倾听、同理、陪伴等支持性心理护理技术,让病人感到被接纳、被理解。(4)认知疗法:①对睡眠保持符合实际的期望;②白天发生的不愉快不归咎于失眠;③不试图入睡;④不给睡眠施加压力:⑤一夜睡不好后不会悲观;⑥学会接受睡眠缺失的后果。(5)森田疗法:其理念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就是让病人坦然接受失眠,不和失眠做抗争。只要不去关注它,失眠引起的情绪会在规律化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消失,睡眠也就逐渐恢复正常。四、护理措施第十七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一)针对失眠的护理

2.睡眠知识宣教

①生活规律:睡眠的时间尽量固定;②营造最佳的睡眠环境:选择合适的寝具,避免噪声干扰、光线过亮等;③白天多在户外活动,接受太阳照射;④睡前两小时避免易兴奋的活动,如看刺激、紧张的电视节目,进食浓茶、咖啡等兴奋食品;用熟悉的物品或习惯帮助入睡;使用睡前诱导放松的方法如腹式呼吸、肌肉松弛法等,帮助病人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⑤正确使用镇静催眠药物。四、护理措施第十八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一)针对失眠的护理

3.

重建规律、有质量的睡眠模式(1)刺激控制训练(2)睡眠定量疗法(3)其他疗法:①矛盾意向训练;②暗示疗法;③放松疗法。4.用药指导

指导病人用药,切忌自行选药和随意停药;用药时不可同时饮酒,防止增加药物成瘾的危险性。四、护理措施第十九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二)其他睡眠障碍的护理

1.保证病人安全

嗜睡症病人要避免从事可能因突然进入睡眠而导致意外发生的活动和工作。2.消除心理恐惧知识宣教3.减少发作次数帮助病人和家属认识疾病的诱发因素,尽量减少可能的诱因;建立规律的生活,避免过度疲劳和紧张,白天定时小睡;发作频繁的病人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以减少发作次数。四、护理措施第二十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1.病人失眠的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