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规范教材_第1页
礼仪规范教材_第2页
礼仪规范教材_第3页
礼仪规范教材_第4页
礼仪规范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夏萌雪礼仪规范教程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实现以下转变:

1.较全面地掌握礼仪知识,塑造职业人士形象;

2.熟悉专业形象的具体运用,推动事业成功;

3.了解交际中关于自我形象的诸多忌讳,规避人际交往中的尴尬。周次

授课内容课时数1第1讲礼仪概述2课时2第2讲个人礼仪2课时3第3讲家庭礼仪2课时4第4讲校园礼仪2课时5--6第5讲社交礼仪4课时7--8第6讲求职礼仪4课时9第7讲职场礼仪2课时10第8讲涉外礼仪2课时复习与总结第一章礼仪概述

礼仪,作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内在的精神文化素养的显示,也是协调人际关系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因而,讲究礼仪不仅再现了人类优秀文化的底蕴,还是个人、组织或地区塑造良好形象、赢得他人或社会尊重的前提,是事业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讲究礼仪是人类文明的表现形式之一,反映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如同文字、绘画等其他文明表现形式一样,礼仪是人类不断摆脱野蛮和愚昧,逐渐走向文明、开化与兴旺的标志。现代社会,对每一位公民的文明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礼仪的起源与发展史,熟悉现代礼仪的特点、作用及应遵循的原则,文明礼仪修养的养成途径。二、教学重点:礼的相关概念现代礼仪的作用礼仪的起源现代礼仪应遵循的原则现代礼仪的特点文明礼仪修养的养成途径三、教学难点:1、现代礼仪的特点2、现代礼仪的作用3、现代礼仪应遵循的原则4、文明礼仪修养的养成途径

目录第一节礼仪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礼仪的功能和作用

第三节东方礼仪与西方礼仪的典型差异第一章礼仪概述一、礼仪的内涵古代:礼的含义:“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说文解字》)仪的含义:“度也”(《说文解字》)礼仪:“礼仪,行礼之仪式”(《辞源》)“礼仪”的含义很广。在中国古代社会,礼仪包含一般行为规范,又涵盖政治、法律制度。

现代礼仪包括礼节、礼貌、仪式、仪表、风俗习惯等。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制定的或是历史形成并得到共同认可的各种行为规范。(鄢向荣.旅游服务礼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从广义上讲,“礼仪”实际上包含了四层细化的内涵,即礼宾、礼节、礼貌、仪式。现代旅游礼仪是特指在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水平下,旅游学与公关礼仪学相结合的产物。它融合了旅游学与公关礼仪学的思想,结合当今社会的实际,发展形成的一门实用性的学科。是现代人在集体或个人旅游活动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周裕新.现代旅游礼仪.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教材中关于礼仪的表述:礼是礼貌、礼节。仪是仪式、仪表、仪态。意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相互表示敬意和有好的行为规范与准则,体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具体形式。从内容上讲,礼仪由礼仪的主体、礼仪的客体、礼仪的媒介、礼仪的环境四要素构成。礼仪根据其使用对象、使用范围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在欧洲,“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的“etiquette”,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现在,在英语中“etiquette”有三层含义:一是专指礼仪,即有良好的教养并按照权威的规定在社交或正式场合中遵守一定的规矩和礼节;二是指礼节,即惯例或习惯所规定的行为准则;三是指规则、成规,是对同行业人土的行动、行为或实践活动起约束作用的规矩的总称,尤其指处理他们相互间关系的成规或规则。礼仪的功能: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有助于人们美化自身,美化生活。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范,协调,沟通,教育。礼仪的作用: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社会组织与公众联系的重要桥梁,是衡量服务人才标准的最基本的内容。中华礼仪的起源1源于原始的宗教祭祀礼仪的起源与发展2源于协调人类的相互关系和约定俗成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古代礼仪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礼的起源时期——夏朝以前。原始的政治礼仪、敬神礼仪、婚姻礼仪等已有了雏形。礼的形成时期——夏、商、西周三代。第一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礼仪与制度,提出了一些极为重要的礼仪概念,确立了崇古重礼的文化传统。礼的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系统地阐述了礼的起源、本质和功能。礼的强化时期——秦汉到清末。其重要特点是尊神抑人、尊君抑臣、尊父抑子、尊夫抑妇。它逐渐成为妨碍人类个性自由发展、阻挠人类平等交往、窒息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锁。小贴士:孔子就非常重视对学生礼节方面的教育,他要求学生衣冠整齐、走有走的样子,坐有坐的姿势,为人处世要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孔子去世以后,学生们不但经常谈起他的思想、道德、遭遇,还常常清晰地回忆起他的举止行为。在待人接物方面,事事处处做到有礼有节,言行适度,举动文雅,在衣食住行方面也养成了一些好习惯。例如,和乡下人一块饮酒时,喝完酒以后总是让年长的先走,然后自己才退出来。吃着饭的时候,不和别人交谈;临睡之前,不高谈阔论。辛亥革命以后,西方文化大量传入我国,传统的礼仪规范、制度逐渐被时代抛弃,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新的礼仪标准、价值观念得到推广和传播。新中国成立后,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新型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确立,标志着中国的礼仪、礼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现代礼仪的特点

1、礼仪形式的国际性

2、礼仪的民族性

3、礼仪的历史传承

4、时代性一、东方礼仪及其特点1、谦虚、含蓄2、重视长幼序和血缘关系东方礼仪与西方礼仪3、礼尚往来馈赠礼品的时机有很多,选择恰当的时机,可以使馈赠行为显得亲切自然。(1)节假日。如元旦、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儿童节、端午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以及母亲节、父亲节等,都是选送适当的礼物向亲朋好友表示祝贺的好时机。(2)喜庆嫁娶。乔迁新居、过生日、结婚、升学、提职、调离等,亲朋好友可考虑备礼相赠;一些公司的开业典礼、周年纪念,学校的校庆等,有关人士备礼相送表示祝贺与纪念,可以增加社交关系。(3)拜访、做客。可以备些礼物送给主人,特别是可以考虑为小孩准备点礼物。(4)探病。亲友、同事有病,可以到医院或病人家中探望,带去一些鲜花、水果、营养品等礼品,表示关心。(5)答谢。当你的生活或工作遇到困难得到了别人的帮助,或者为了对别人的馈赠等表示感谢,可以送些礼品酬谢。二、西方礼仪及其特点

1、率直大方2、崇尚个性自由3、遵时守信4、女士优先

中国与西方礼仪上的差异1社交方式的差异:隐私权2人生观的差异:个人英雄情结&无私奉献3法制观念的差异:情与法的关系4社会习俗的差异5等级观念的差异【案例分析】在广东一家五星级宾馆的宴会厅里,一名服务员正在为一批客人服务。酒至半酣,女主人见餐桌上的银器餐具非常精美,随手就拿起一把汤匙用纸巾包好放到自己随身携带的小皮包里。这一情形恰好被这名服务员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