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一般侵权行为_第1页
第二编一般侵权行为_第2页
第二编一般侵权行为_第3页
第二编一般侵权行为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编一般侵权行为第五章一般侵权行为概述本章提要1、一般侵权行为的规范模式2、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其论断过程学习目标1、了解比较法上对一般侵权行为的不同规范模式2、掌握我国现行法上一般侵权行为的规范模式及特征3、了解我国法中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其论断过程

第五章一般侵权行为概述第一节一般侵权行为的规范模式一、一般侵权行为规范模式的立法例一般侵权行为的规范模式是指,侵权法采取何种方式对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作出规定。大陆法系国家一般在其民法典中采取一条或数条概括性的法律条款对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加以规范,如法国、德国、日本等。以英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采取具体列举的方式规范一般侵权行为。第五章一般侵权行为概述(一)法国《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第1383条以一般条款的形式对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侵权行为作出了规范。该法典第1382条规定:“人的任何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时,因其过错(faute)而致损害发生之人应当负损害赔偿责任。”第1383条规定:“任何人不仅对于因其行为造成的损害负赔偿责任,而且还对因自己的懈怠(négligence)或者疏忽(imprudence)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第五章一般侵权行为概述(二)德国1、一般侵权行为的类型化《德国民法典》对一般侵权行为采取了类型化的规范模式,采取了三个一般性条款来规范一般侵权行为,分别确立了三类一般侵权行为:第五章一般侵权行为概述(1)权利侵害型一般侵权行为。BGB第823条第1款规定:“因故意或过失不法侵害他人的生命、身体、健康、自由、所有权或其他权利者,负担向他人赔偿因此所生损害的义务。”此种类型的一般侵权行为以绝对权作为保护的对象第五章一般侵权行为概述第五章一般侵权行为概述(2)利益侵害型一般侵权行为BGB第826条规定:“以背于善良风俗的方式故意加损害于他人者,应向他人负损害赔偿的义务。”此种类型的一般侵权行为主要是以利益作为保护的对象。第五章一般侵权行为概述第五章一般侵权行为概述3、违反保护法律型一般侵权行为BGB第823条第2款规定:“违反以保护他人为目的的法律者,亦负同样的义务。根据法律的内容,行为人虽无过失亦有违反法律的可能时,仅在行为人有过失的情形,负赔偿的义务。”第五章一般侵权行为概述第五章一般侵权行为概述(三)普通法普通法中一般侵权行为的规范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采取的是所谓的“具体列举方式”,即所谓的“鸽洞模式(pigeonholesystem)”。每一种侵权行为最初都是由一种单独的令状加以确认的,如殴打(battery)、恐吓(assault)、侮辱(libel)、诽谤(slander)等。第五章一般侵权行为概述这些侵权类型各有其构成要件,但是相互之间可能发生竞合,而非排斥。每一种侵权类型保护的是某一利益免受某种侵犯。这样的模式必然会出现挂一漏万的后果,使得某些利益无法受到保护,于是一类更具有一般性的侵权类型——过失侵权(negligence)被发展出来。第五章一般侵权行为概述目前,过失侵权已经成为实践中最普通、最重要的一类侵权。这一侵权类型涵盖面广,保护的利益种类众多,只要符合以下要件就成立:1、被告向包括受害人在内的某一类人负有注意义务(dutyofcare);2、被告违反了这一注意义务(breachofthatdutyofcare);3、损害是由于违反义务所致并且不是一个过于遥远的结果。第五章一般侵权行为概述二、我国法上一般侵权行为的规范模式(一)《民法通则》对一般侵权行为的规范模式我国法上一般侵权行为的规范模式具有以下几项特征:1、没有区分不同权益的保护,而是进行一般性、概括性的规定;2、没有明确区分过错与违法性。第五章一般侵权行为概述(二)司法实践中一般侵权行为的规范模式司法实务界在侵权行为法的保护范围上强调权利与利益的区分,而予以不同程度的保护。《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1条、第3条第五章一般侵权行为概述第二节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及论断过程一、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是指法律上规定的认定某一行为是否属于侵权行为,进而产生侵权责任的条件。第五章一般侵权行为概述二、一般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论断过程(一)比较法的介绍1、普通法在普通法系国家,过失侵权行为构成要件包括:义务、违反义务、因果关系和损害等要素。其论断过程通常是依据以下步骤进行的:(1)要判断被告是否负有注意义务以及负有何种程度的注意义务。(2)被告是否由于过失而没有达到此种注意义务的要求,从而被认为违反了该项注意义务;第三,原告是否因此遭受了损害,并且原告的这一损害与被告违反注意义务的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第五章一般侵权行为概述2、德国法在德国侵权行为法中,由于受到刑法的影响,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分为三个层次加以论断。德国法上一般侵权行为论断过程示意图

第五章一般侵权行为概述(二)我国法中一般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论断过程我国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理论表现出以下特点:1、将因果关系作为一个独立的判断阶段,而以损害事实作为切入点;2、违法性的论断与过错的论断被合并;3、关于侵权责任能力,法律与司法解释出现矛盾。

第六章加害行为本章提要1、侵权行为中“行为”的意义2、加害行为的分类3、安全保障义务第六章加害行为学习目标1、掌握侵权行为中“行为”一词具有的特殊意义2、掌握作为与不作为的概念及意义3、了解安全保障义务的基本理论第六章加害行为第一节行为的意义一、行为的概念与意义侵权行为中的“行为”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一)该行为是能够受到意思的支配的人的活动1、侵权行为中的“行为”必须是人的意思具有控制的可能性的人的活动;2、非人的意思所能够支配的活动,不属于侵权行为法上的“行为”。第六章加害行为(二)侵权法上的行为是经过法律阐释之后认定的归属于某人的行为1、侵权法上的行为并不要求是有意识的行为。行为的目的或者指向可能不是行为人所欲求的,也属于侵权行为法上的“行为”;2、侵权法上的行为并不要求必须是赔偿义务人亲自实施的行为,也可经由他人或者借用他物为之;3、某人利用不能由意思控制或支配自己活动之人的行为也属于该人的自己行为;4、侵权法上的行为对他人权益的侵害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第六章加害行为二、行为人与赔偿义务人(一)行为人的类型加害行为必有行为人,也称加害人。法人虽非决然不同于自然人,其行为的具体实施必有赖于自然人,但是由于法人属于法律规范的民事主体之一,因此法人的成员以法人的名义实施的行为被视为法人的行为,因此法人也可以成为加害人。故此,《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第六章加害行为(二)行为人不等于赔偿义务人侵权法坚持自己责任原则,因此实施加害行为之人原则上就是赔偿义务人。在特殊情况下,某些民事主体并非加害行为人,但是由于其与加害行为人之间具有特定的法律关系,因此法律规范对其施加了特定义务,由其承担赔偿责任。《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条第3款第六章加害行为第二节加害行为的类型一、作为与不作为(一)作为“作为”是指,行为人积极的举止动作,即有所为,外界对此能够加以识别。例如,殴打他人、发表污蔑他人的文章、偷窃他人的财物、损坏某人的汽车、纵火焚毁房屋等等。一般来说,侵权行为中的行为比较常见的是作为。第六章加害行为(二)不作为不作为是指,不作某件事情,从外界表现来看,行为人乃是处于消极的静止状态,什么也没干(Etwasnichttun),即有所不为。但是,不作为并非是指一切属于人类的消极静止状态。侵权法中能够构成加害行为的不作为,必须是违反了作为的义务。

第六章加害行为(三)侵权行为法中的作为义务1、基于法律规定而产生的作为义务2、基于合同而产生的作为义务;3、因行为人在先行为所衍生的作为义务;4、基于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行为而产生的作为义务。第六章加害行为理论界还有人认为,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或生存共同体相互协助义务的要求也可产生作为的义务。例如,史尚宽先生认为,在特定情形下,基于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的考虑,在一些没有特别关系的当事人之间也会发生作为义务的要求。例如,在深山老林中,甲发现乙掉入猎人设置的陷阱中,身受重伤,此时基于公序良俗原则的考虑,应当认为甲负有救助乙的义务或者在没有救助能力的情形,负有向外界告知紧急情况以为乙求得援助的义务。第六章加害行为二、自己行为与他人行为(一)自己行为与自己责任原则自己行为就是指赔偿义务人自己实施的加害行为。侵权行为法以自己责任为基本原则,该原则主要包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每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2、每个人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别人的行为不负责;3、无行为则无责任;4、有行为无过失也不负责。

第六章加害行为(二)他人行为与替代责任民事主体如须对他人的行为负责,必须是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或在当事人契约上有特别约定。侵权法上为他人行为负赔偿责任被称为替代责任。法律明文规定赔偿义务人对他人的加害行为负责多是基于其与加害行为人之间的特定关系,如雇用关系、代理关系、监护关系等。第六章加害行为第三节

安全保障义务一、安全保障义务的特征安全保障义务,又称“安全注意义务”、“安全关照义务”、“安全保护义务”或“公共安全保障义务”。是指依法或基于当事人之间的特定关系而产生的,由特定主体负有的防止特定主体的人身与财产免受侵害的义务。第六章加害行为安全保障义务具有以下几项特征:1、安全保障义务的主体具有特定性;2、安全保障义务所保护的人与义务人之间常常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3、安全保障义务所保护的法益范围既包括人身权益也包括财产权益。第六章加害行为二、安全保障义务的类型依据安全保障义务的内容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防止特定的人遭受义务人侵害的安全保障义务以及防止特定的人遭受第三人侵害的安全保障义务。区分二者的意义在于:1、义务的性质不同;2、对义务人的要求不同;3、直接加害人不同;4、赔偿责任的承担方式不同。第六章加害行为三、安全保障义务的性质

(一)附随义务说此种观点认为,所谓安全保障义务属于附随义务,提供住宿、餐饮、娱乐、运输等公共服务的人与受害人订有契约,其所负有的安全保障义务因此原告与被告之间应依该契约确定权利义务关系。反之,在原被告之间并无契约关系之时,被告并不负有保护原告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的附随义务。目前,该说为我国民法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的通说。

第六章加害行为(二)法定义务说此种观点认为,经营者在其服务场所对消费者等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负有保障义务是一种法定义务。在我国,对安全保障义务作出规定的法律条文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第7条、第18条第1款;《铁路法》第10条;《民用航空法》第124条、第125条;《公路法》第43条第2款。

第六章加害行为(三)小结与评析在我国现行法中体系中,应当区分不同类型的安全保障义务而确定其性质。

第六章加害行为四、安全保障义务产生的原因(一)安全保障义务是判断不作为侵权的标准。(二)安全保障义务是法官用来判断被告过失的要求。(三)安全保障义务是维护公共安全的需要。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本章提要1、侵权行为保护的各类权利2、侵权法保护的各类利益

学习目标1、掌握侵权法保护的各类绝对权尤其是人格权2、掌握侵权法保护的各类利益3、了解侵权法对利益的保护与对权利的保护的区别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第一节侵权行为法的保护范围一、概述并非所有社会生活的利益在遭受损害后都能获得法律上的救济,法律仅对权利以及某些值得保护利益加以保护。侵权法保护的权利包括两类: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需要保护的利益亦包括人身利益与财产利益。《侵权责任法》第2条第2款是对侵权法保护范围的规定。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二、权利(一)侵权法保护的权利乃私权利;(二)侵权法保护的权利原则上为绝对权;(三)侵权行为法保护的权利必须是现存法律体系中明确界定为权利者。我国现行民事权利体系图

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三、利益

(一)区分保护权利与利益的意义侵权法区分权利与利益而提供不同程度的保护,关键原因在于协调人们行为的合理自由空间与权益保护之间的关系。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二)判断受法律保护的利益的标准1、该利益必须是合法利益;2、该利益必须是私益而非公益;3、该利益必须具有可识别性。我国现行侵权行为法保护的利益范围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第二节人格权一、人格权的概念与特征概述人格权是以民事主体依法固有的人格利益为客体的,以维护和实现人格平等、人格尊严、人身自由为目的的权利。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人格权的特点表现为:1、人格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权利2、人格权具有专属性3、人格权是绝对权,具排他性、对世性4、侵害人格权将产生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第七章侵害他人权二、人格权的分类(一)一般人格权与具体人格权一般人格权是相对于具体人格权而存在的概念,它是关于人的存在价值及其尊严的权利,是法律采取高度概括的方式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具有权利集合性特点的人格权。而具体人格权就是指具体类型的人格权,如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等。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二)物质性人格权与精神性人格权凡是涉及到(自然)人的身体等物质层面的人格权均属物质性人格权,而凡是仅涉及人的精神层面的人格权均属于精神性人格权。前者如生命权、身体权,后者如姓名权、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人格尊严权等。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这两类人格权的区别在于:1、权利主体不同;2、保护程度不同;3、损害赔偿范围不同;4、在精神损害后果是否严重的认定标准上不同。

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三)自然人的人格权与法人的人格权这是依据人格权主体进行的分类,自然人享有的人格权与法人享有的人格权具有差别:1、凡是基于自然人的生理、伦理属性而产生的人格权只能由自然人享有,法人不能享有,例如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等物质性人格权;2、侵害自然人的人格权基本上都要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而对法人人格权遭受侵害不会给予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5条。

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三、生命权(一)生命权的概念与意义所谓生命权是指以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利益为内容的权利,它意味着自然人享有维护自己的生命不受侵害、支配自己的生命利益的权利。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二)生命权的特征1、其客体是生命安全与其他生命利益2、生命权在遭受侵害后,享有赔偿权利的人不再是受害人,而是第三人。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四、健康权(一)健康权的概念健康权是以“健康”这一人格利益为客体的权利。但是,对于何为“健康”,理论界与实务界存在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作为健康权客体的健康,应当既包括生理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二)侵害健康权的行为1、侵害生理健康2、侵害心理健康3、精神惊吓精神惊吓(nervousshock/mentaldistress)是指,受害人因受到惊吓而导致精神或心理健康受到侵害的情形。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五、身体权(一)身体权概念与意义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保持其身体组织完整并支配其肢体、器官和其他身体组织的权利。身体权与生命权、健康权的关系极为密切。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二)侵权行为法对与身体分离的部分的保护身体作为权利主体——自然人——的物质载体,不能成为他人权利的客体,对于身体的决定权来自于人格权而非所有权。但是,如果已经与人体相分离并且独立化的人体的一部分,例如头发、拔去的牙齿、捐献的血液、精子、卵子或者其他人体器官——在其不是为了保持被取出人的身体运行功能或是不是为了将来再植入其身体的时候——可以作为物权的客体即物。“死胎归属案”。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六、姓名权(一)姓名权的概念与内容所谓姓名是指表示自然人并与他人相区别的符号。这里的姓名不限于自然人的户籍、身份证上的姓名即法定姓名或强制姓名,而应当做广义的解释,包括由个人选定并可随时变更的笔名、艺名、曾用名以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字、号等。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姓名权包括以下内容:1、姓名决定权2、姓名使用权3、姓名变更权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二)侵害姓名权的行为1、干涉姓名权2、盗用姓名3、假冒姓名4、不正当的使用他人姓名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七、名称权(一)名称权的概念与特征名称权是指特定的团体对其名称享有的排他性的支配权,权利人依法有权决定、使用、变更以及转让自己的名称。名称权与姓名权的区别在于:1、主体不同2、可转让性不同3、法律上的限制不同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二)侵害名称权的行为1、盗用他人的名称2、假冒他人的名称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八、肖像权(一)肖像与肖像权肖像权是指自然人支配自己的肖像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肖像权所保护的客体是自然人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它是自然人的一项重要人格权。所谓肖像,具有两种意义:一是美术上的意义;二是法律上的意义。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二)肖像权的内容1、肖像制作权2、肖像使用权(三)侵害肖像权的行为1、擅自制作他人的肖像2、擅自使用他人的肖像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四)对肖像权的限制1、出于新闻报道的目的而使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的肖像;2、集体肖像;3、依法强制使用肖像或者为了肖像权人的利益使用其肖像;4、基于科学研究与文化教育的目的而在特定场合使用某人的肖像。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五)肖像权与肖像作品著作权之间的冲突1、肖像权人行使权利时应尊重肖像作品著作权人的精神权利2、肖像作品著作权人发表肖像作品以及使用肖像作品时必须经过肖像权人的同意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六)角色权与肖像权肖像权之所以受到法律保护,是因为自然人的肖像反映了其真实面貌与形象,属于自然人的人格利益的的标识,承载了自然人的人格利益的。自然人在电影、戏剧等艺术活动中角色形象则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扮演者本人的肖像。前者属于角色作品权利,后者属于扮演者的肖像权。

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九、名誉权(一)名誉与名誉权名誉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维护自己名誉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所谓名誉是指社会对特定的民事主体的品德、才干、信誉、商誉、资历、声望、形象等方面的客观评价。由于名誉直接关涉民事主体的社会地位、人格尊严,它是对民事主体人格价值的一种客观的社会评价,体现了民事主体的精神利益和人格利益,因此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而非名誉感。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二)侵害名誉权的行为1、加害行为的类型《民法通则》第101条列举出“侮辱”与“诽谤”两类最为典型的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加害行为,二者的共性在于行为人主观上都是故意。除侮辱、诽谤这一故意加害行为之外,新闻媒体更多因过失发表或刊载的新闻报道或有关作品而侵害他人名誉权。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2、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指向的必须是特定主体(1)如何判断特定主体(2)对非特定主体原则上不构成侵害名誉权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三)名誉权的保护与言论自由1、区分新闻报道中的事实部分与评论、批评部分2、区分新闻报道涉及的是公众人物还是普通人

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十、荣誉权(一)荣誉权的性质荣誉权是指民事主体对自己的荣誉称号所享有的不受他人侵害的权利。学说上对荣誉权的性质存在争议,产生了所谓的特殊的人格权说、身份权说、名誉权说以及双重属性说等不同的观点。目前,身份权说是比较主流的观点,即荣誉权的性质是身份权而不是人格权。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二)荣誉权的内容1、荣誉保持权;2、精神利益支配权;3、物质利益获得权;4、物质利益支配权。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十一、人身自由权(一)人身自由权的概念人身自由权的内涵与外延如何,理论上有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侵权行为法所保护的人身自由权仅限于人身自由,即自然人依法享有的人身不受非法干涉、限制的权利,例如强行将精神状况完全正常的人送往精神病院、为讨债而拘禁债务人等。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二)人身自由权的性质对于人身自由权究竟属于一般人格权还是具体人格权,有不同的观点:《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的起草者认为其属一般人格权,而一些学者认为人身自由权与名誉权、肖像权一样都属于具体人格权。

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十二、人格尊严权(一)人格尊严权的性质《民法通则》将人格尊严具体化为名誉权的内涵,不利于对人格尊严的维护,因为加害行为有时并不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但是却侵害了人格尊严,如实践中经常发生的非法对他人进行搜身,或者强迫下跪等情形。名誉权与人格尊严权存在明显区别,《精神损害赔偿解释》明确将人格尊严作为一项一般人格权加以保护。

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二)人格尊严权的功能首先,补充功能;其次,权利创设功能;第三,宣示功能。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第三节人格利益一、隐私隐私权与名誉权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主体不同;2、客体不同;3、侵害行为不同;4、抗辩事由不同;5、法律责任不同。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二、其他人格利益从现行法的规定以及司法实践来看,受到法律保护的其他人格利益还包括以下几类:1、基于亲属关系享有的人格利益;2、免受性骚扰的利益。

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三、死者的人格利益《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3条对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作出以下限制:1、享有请求权的人限于死者的近亲属2、侵害的方式必须是具有非法性或悖于善良风俗性。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四、特定物品上的人格利益依据《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4条,只有符合以下要件,侵害特定纪念物品时,才会造成对该物品上的人格利益的侵害:1、该物品属于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2、该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毁损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第四节身份权一、身份权的概念、特征与类型(一)身份权的概念与特征身份权也称亲属权,它是指具有一定的亲属关系(包括自然的亲属关系与拟制的亲属关系)的人相互之间享有的权利。亲属权是以由亲属关系而得享有的利益为内容,以具有亲属关系的人为客体的。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身份权的特征在于:1、此种权利仅发生在具有亲属关系的人之间,亲属关系发生时权利产生,亲属关系消灭时权利也依法消灭。2、身份权具有专属性,不能转让、不能处分,也不能由他人代位形式。3、亲属权具有义务性。

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二)身份权的类型身份权可以做多种分类,例如,依据身份权的权利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形成权(离婚和终止收养权、亲生子否认权、认领权等)、支配权(如亲权人和监护人对末成年子女和被监护人的监护教育权)等。最方便的方法是根据亲属关系,分为父母子女之间的亲属权(亲权)、配偶间的亲属权(过去的夫权,现在夫妻相互间的权利)、其他亲属间的亲属权等。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二、监护权从我国司法实践来看,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的情形主要就是两种:其一,拐卖人口或者未经监护人擅自带走被监护人。其二,医疗机构过失导致婴儿被抱错,即所谓的串子案。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第五节物权一、概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物权法》第2条第3款)。物权的本质并非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物权的法律特征有:1、物权是一种支配权;2、物权是一种绝对权。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二、物权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区别1、目的不同2、请求权的成立要件不同3、效力不同4、能否让与的不同5、诉讼时效期限不同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第六节债权一、第三人侵害债权概述

债权是指基于债的关系一方当事人即债权人有权向他方当事人即债务人请求给付的权利。依据侵害人的不同可以将侵害债权的行为分为两类:债务人侵害债权和第三人侵害债权。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当侵害债权的为债务人之外的第三人,此时是否成立侵权行为,学说上存在不同的观点:(一)否定说该说认为,债权不能纳入侵权行为法的保护范围,第三人侵害债权也不构成侵权行为。(二)肯定说该说认为,一般来说,侵权行为法的保护对象不包括相对权即合同债权,但在特殊情况下也保护合同债权。

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我们认为,债权在某些情形下也可以成为侵权行为法的保护对象,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行为也会因此而构成侵权行为。但是,考虑到债权属于相对权、请求权,而非如同物权、人格权那样是支配权和绝对权,因此对于第三人侵害债权应当施加相应的限制,否则将对社会生活中人们合理的行为自由构成不当的限制与妨害。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二、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构成要件 (一)客观要件1、必须存在合法有效的债权2、第三人存在不法侵害债权的行为(二)主观要件为了有效的维护人们的合理行为空间,限制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适用范围,从比较法上来看,都要求第三人侵害债权符合特定主观要件,即第三人必须是明知债权的存在而故意加以侵害,即所谓的恶意侵害债权。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第七节财产利益一、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第10条第3款)。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商业秘密应当符合以下构成要件:1、该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不正当竞争解释》第9条2、该信息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不正当竞争解释》第10条3、权利人对该信息采取了保密措施。《不正当竞争解释》第11条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二、占有占有是指对于物具有事实上的管领力的一种状态。关于占有的性质,我国民法学界的通说认为,占有是一种事实而非权利。占有具有以下几项特征:1、占有的标的物仅限于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2、占有必须是对物产生了事实上的管领力,判断事实上的管领力,应依据社会上的一般观念加以决定。

第七章侵害他人权益如果占有人是基于物权而有权占有某物时,他人对该物加以侵占或妨害并造成损失时,该占有人不仅可以基于物权而行使物权请求权,还可以行使占有保护请求权。如果占有人是基于债权而占有某物,甚至是无权占有时,如果他人对其占有物加以侵占或妨害时,那么该占有人只能行使占有保护保护请求权,就所遭受的损害能否要求侵害人赔偿,涉及到单纯的占有能否作为侵权行为法保护的客体。第八章损害后果本章提要1、“损害”在侵权法中的地位2、损害的涵义、要件与类型3、纯粹经济损失

第八章损害后果第一节损害概述一、损害在侵权法中的地位所谓“损害”,也称损害后果。损害后果乃是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没有损害就不会产生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或者侵权赔偿责任。并非所有的损害都属于侵权行为法意义上的损害,因此也并非所有的损害都能够得到侵权行为法补救。第八章损害后果在不能获得补救的损害中,有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须的;有的被认为是过于遥远的损害,如果侵权行为法要求行为人对这些损害承担赔偿责任,那么就会给人们的合理行为自由施加过于严苛的责任,极大的限制甚至摧毁人们的生存空间。第八章损害后果二、损害的涵义与要件(一)侵权法上的损害侵权法意义上的损害是指,对民事主体的权利和受到法律保护的利益所施加的能够得到侵权行为法补救的不利益,此种不利益既包括可以金钱计算的不利益,也包括虽无法以金钱加以计算但可以通过侵权法给予补救的不利益。第八章损害后果(二)损害的要件:1、该损害必须是因侵害民事主体的权利和受到法律保护的利益而发生的;2、该损害必须是侵权行为法可以补救的;3、该损害必须是确实存在的。第八章损害后果三、损害的类型(一)财产性损害与非财产性损害依据损害能否通过金钱加以计算,可以将损害分为财产性与非财产性损害。财产性损害是指具有财产价值,能够以金钱加以计算的损害,即受害人财产上遭受的不利益。非财产损害是指精神上的、肉体上的痛苦等不具有财产价值,或者说难以以金钱加以计算的损害。第八章损害后果区分财产性损害与非财产性损害的意义在于:1、法律上的限制不同;2、损害赔偿方法不同;3、举证责任不同。第八章损害后果(二)有形损害与无形损害有形损害也称“直接损害或“具体损害”,它是指对受害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本身所造成的造成的损害,亦即受害人的损害可以从客观形体上变化得以反映。第八章损害后果无形损害也称“间接损害”或“经济损失”,它包括两种情形:其一,加害行为在造成了受害人有形损害之后,该侵害行为继续作用于受害人的财产所产生的损害。此种无形损害也被称为“附带的经济损失”。其二,受害人并未因加害人的加害而遭受有形损害,但是却遭受了财产上的损失,即受害人的此种经济损失乃是独立于人身权益或财产权益被侵害而生的,此种无形损害被称为“纯粹经济损失”。第八章损害后果区分有形损害与无形损害的意义在于:1、因果关系的远近不同;2、处理假设因果关系损害赔偿问题上不同;3、过错的认定不同。第八章损害后果(三)积极损害与消极损害积极损害也称“所受损害”,它是指因加害行为的发生而导致受害人既存财产的减少。消极损害也称“所失利益”,它是指因加害行为的发生而导致受害人应增加的财产而未增加。区分所受损害与所失利益的意义在于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不同。第八章损害后果(四)侵害人身权益的损害与侵害财产权益的损害依据侵害的对象不同,可以将损害分为侵害人身权益的损害与侵害财产权益的损害。前者是指加害人侵害受害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等人格权益所造成的损害。而后者是指加害人侵害受害人的所有权、他物权、知识产权中财产性权利、商业秘密、占有等财产权益而造成的损害。第八章损害后果区分这两类损害的意义在于:1、有无非财产性损害不同;2、财产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不同。第八章损害后果第三节纯粹经济损失一、纯粹经济损失的概念与特征所谓纯粹经济损失是指那些“与原告的作为客观有形物质的人身或财产遭受侵害既无关联亦非其受侵害之结果的损害”,即除因对人身或财产的有形损害之外的其他经济上的损失。第八章损害后果纯粹经济损失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纯粹经济损失不是因侵害人身权、财产权等绝对权利而直接产生或附带产生的,它是独立存在的。2、遭受纯粹经济损失的受害人的人数往往是众多的、不确定的,加害人对此种损害的范围也是难以预见的。3、纯粹经济损失只是一种金钱利益的损失即财产损失,而不包括非财产利益的损失,即不涉及精神损害。第八章损害后果二、纯粹经济损失的类型(一)依据加害人的主观心理状态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1、故意造成的纯粹经济损失;2、过失造成的纯粹经济损失。第八章损害后果(二)依据当事人之间事先有无合同关系可将其分为:1、具有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中的一方对另一方造成纯经济损失;2、不具有合同关系的一方当事人造成另一方当事人的纯经济损失。

第八章损害后果(三)依据造成纯粹经济损失的原因不同,可将其分为以下四大类:1、普通人的过失虚假陈述造成的纯粹经济损失;2、专家在提供专业服务时的过失造成的纯粹经济损失;3、产品瑕疵致损;4、因侵害第三人的所有权或者人身而造成的纯粹经济损失。第八章损害后果三、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问题(一)比较法上的考察1、德国法在德国法中,纯粹经济损失主要由合同法上各种理论与制度,如默示的信息提供契约、附保护第三人作用的契约、缔约过失责任等加以解决,结果原本由侵权行为法发挥的作用却被合同法代庖,导致合同法的肥大。第八章损害后果2、英美法在英美法中,纯粹经济损失主要是通过侵权行为法尤其是过失侵权行为法加以解决,结果侵权行为法不断蚕食合同法的领地。为了避免合同法陷入了侵权行为法的汪洋大海之中,适当的保持侵权行为与合同的界限,英美法院不得不在侵权之诉中对于多种纯粹经济损失拒绝给予救济。

第八章损害后果(二)我国司法实践中的纯粹经济损失赔偿《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并未将侵权行为法保护的客体范围局限于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因此对于纯粹经济损失的保护主要是通过侵权责任加以解决。目前我国的法律和司法实践明确给予保护的纯粹经济损失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因证券市场中有关主体从事虚假陈述而造成的投资者的纯粹经济损失;(2)律师、注册会计师等专家虚假程序造成他人的纯粹经济损失。

第九章因果关系本章提要1、因果关系的概念与意义2、事实因果关系与法律因果关系的区分3、因果关系的一般判断标准4、各类复杂的因果关系

第九章因果关系第一节因果关系的概念及意义一、侵权行为法中因果关系的概念侵权行为法中的因果关系是指,加害人的加害行为或者其控制的物件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而非违法行为与损害或者过错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九章因果关系二、侵权法中因果关系的意义1、自己责任原则的需要;2、控制责任范围的需要。第九章因果关系第二节我国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理论一、必然因果关系理论(一)必然因果关系理论的内容(二)必然因果关系理论的缺陷1、混淆了哲学因果关系与法律因果关系。2、混淆了法律事实与科学事实第九章因果关系二、相当因果关系理论相当因果关系说不是要求法官对每一个案件脱离常人的智识经验和认识水平,追求所谓“客观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它只要求判明原因事实与损害结果之间在通常情形存在关联的可能性。第九章因果关系第三节比较法上的因果关系理论一、普通法上的事实因果关系与法律因果关系(一)事实因果关系与法律因果关系的区分在英美侵权行为法中,因果关系的证明被分为两个阶段:(1)建立被告侵权行为与原告损害之间事实上的联系;(2)判定损害是否过于遥远,以致于被告不应承担赔偿责任。第一阶段的因果关系被称为“事实上的因果关系”,第二阶段的因果关系被称为“法律上的因果关系”。第九章因果关系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就是被告的侵权行为或可归责于被告的某人的行为或被告必须加以控制的物件,在事实上是否对损害的发生具有原因力。简言之,此等行为或物件是否属于原告所受损害之事实上的原因(causeinfact)。在这个阶段,不论损害的发生是否仍有其他原因,只要被告行为促成了损害的发生就认定为具有事实因果关系。第九章因果关系法律上的因果关系被称为“损害的遥远性(remotenessofdamage)”或“最近原因(proximatecause)”。它主要考量的是,有无存在被告的行为或可归责被告的某人的行为或被告必须加以控制的物件之外的其他因素的介入,以致于原告所受的损害与该等行为或物件的关系过于遥远,从而降低或者免除了被告的损害赔偿责任。第九章因果关系(二)区分事实因果关系与法律因果关系的意义区分事实因果关系与法律因果关系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将事实判断问题与法律价值考量问题进行了适度的区分,从而既能有效的保障自己责任原则的贯彻,又能避免对行为自由的不适当干预。第九章因果关系二、德国法上责任成立因果关系与责任范围因果关系(一)责任成立因果关系与责任范围因果关系的区分德国侵权行为法也将因果关系分为两个层次:1、“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是指被告可归责的行为与原告绝对权受损害的事实(或者保护他人的法律被违反的事实)之间是否具有客观上的联系。它实质上解决的是违法性的问题;2、“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是指被告的行为与原告诉称的损害项目之间的联系。它解决的问题是被告应承担多大范围的内的赔偿责任。

第九章因果关系(二)区分责任成立因果关系与责任范围因果关系的意义因果关系有分为两个层次的必要:责任成立因果关系的实质是初始损害因果关系,一旦该因果关系成立,则责任构成要件得到满足;而责任范围因果关系的实质是后续损害因果关系,如果存在后续损害则需对该损害与加害行为间的因果关系再行考察,然后确定该损害是否属于责任范围。第九章因果关系第四节事实因果关系的判断一、一般的判断规则一般情况下,判断事实因果关系的规则采取的是所谓的“条件说)”,普通法中称为“Butfor”规则。以条件说来判定事实因果关系的过程是一种假设,即在作为的侵权案件中如果没有该行为是否仍旧会出现侵害的后果,在不作为的侵权案件中如果实施了该行为是否仍旧会出现损害后果。前者回答为否定的,则存在因果关系;后者如果回答为否定的,也存在因果关系。第九章因果关系运用条件说判定事实因果关系需要判断被告的行为是否属于引发损害的不可欠缺的条件。一般是两种方法:1、“剔除说”2、“替代说”第九章因果关系二、聚合的因果关系也称“累积的因果关系”,是指同时发生的两个以上的原因造成了损害结果的发生,但是其中任何一个原因都足以导致同一或性质相同的损害结果的发生。依据原因类型的不同,聚合的因果关系可以分为并存的积极原因与并存的消极原因。第九章因果关系三、共同的因果关系(一)共同因果关系的定义共同因果关系是指,原告所受损害是由两个以上被告的行为共同造成的,其中任何一个行为都不足以造成此种损害,只有这些行为共同作用之后才能产生该损害,因此任何一个不当行为都是损害的必要条件。第九章因果关系(二)共同因果关系的类型1、数个行为结合共同造成了损害;2、数个行为相互结合加强了损害。第九章因果关系(三)共同因果关系的效果就我国法而言,共同因果关系应作为共同侵权行为处理。依据《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3条,二人没有共同故意或共同过失而从事侵害行为,如果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则构成共同侵权,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如果其侵害行为间接结合造成同一损害后果,则应当根据过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九章因果关系四、不确定的因果关系所谓不确定的因果关系,又称“择一的因果关系”,此种因果关系类型可能包括以下几种:1、受害人的损害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过失的被告中的某一位的行为而造成的,但是又无法查明究竟是哪一个被告的行为所造成的。2、被告的行为可能对于损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能确切的证明二者之间的事实联系。对第一类不确定的因果关系作为共同危险行为处理,令这些被告负连带赔偿责任。第九章因果关系1、医疗事故中存活机会的丧失英美法中对于存活机会丧失案件中事实因果关系的判断,一般不采取Butfor规则,而采取实质可能性说或比例因果关系说。2、环境污染损害中事实因果关系对于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判断加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采取盖然性学说与疫学因果关系。它们是日本侵权法中为了因应日益严重的环境公害案件而发展出来的事实原因判断理论。第九章因果关系第五节法律因果关系的判断一、一般的判断规则法律因果关系的本质就是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即被告应当就其行为所造成的哪些后果负法律责任。第九章因果关系(一)普通法系在普通法中,法律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有两个主要理论:直接后果理论与合理预见说。第九章因果关系(二)德国法1、相当因果关系说2、法规目的说第九章因果关系二、假设的因果关系假设的因果关系(hypothektischer

Kausalität)是指,损害已经因加害人的加害行为而发生,但是即便引发该损害的加害行为不存在,损害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也会因为另外一个与加害人无任何关系的原因而发生。其中实际引发损害的加害行为称为“真正原因”,而那个并未实际发生的原因称为“假设原因”,该假设原因可能是第三人的行为、受害人自己的行为或者事件。第九章因果关系三、超越的因果关系“超越的因果关系(overtakingcauses)”也称“修补的因果关系”(

UeberholendeUrsache),它是指在时间上延伸的累积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不同于累积的因果关系之处在于:两个加害行为并非同时发生,而是在时间的延伸过程中依次发生。第二个加害行为既没有加强也没有抵消第一个加害行为,但是可能对由于第一个加害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的评估加以修正。第九章因果关系第六节因果关系与介入的因素一、介入因素概述当考察加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事实因果关系时,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有第三人的行为、受害人的行为或某种外在事件的介入以致中断了这一事实因果关系。当第三人行为、受害人的行为或外在事件的介入中断了原先存在的被告行为与原告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此种情形被称为“新原因的介入”,那么被告就无须为该等介入之行为或事件而产生的后果负责。

第九章因果关系英美侵权法认为,构成“新原因的介入”需要考虑四项因素:1、介入进来的第三人行为是否导致被告的初始不法行为仅属于原告事故的一部分;2、第三人的行为是故意的抑或完全不合理的;3、介入的行为能否为被告所预见;4、第三人的行为是否完全与被告的行为无关。

第九章因果关系二、第三人的行为(一)第三人的合法行为如果第三人的行为属于一种合法行为,那么它不会构成因果关系的中断,因为合法行为属于可以预期的正常事件,它不应中断因果关系的存在。第九章因果关系(二)第三人的过错行为判断第三人的过错行为是否已经中断了加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第三人行为是故意的还是过失的;2、第三人行为能否为被告所合理预见或者是否属于被告过失行为造成的状态的正常结果;3、第三人的介入行为是否改变了被告加害行为可能给原告造成的损害类型。第九章因果关系三、受害人的行为当受害人自身的过错与被告的不当行为结合导致损害的发生,或在损害发生后扩大了损害结果,则此种受害人自主选择的行为将全部或部分中断被告的初始加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关系,被告的赔偿责任可以得到减轻甚至免除,这就是所谓的过失相抵。对此,《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2条有明确的规定。第九章因果关系四、外在事件外在事件的介入是指在加害人的加害行为之后,发生了非特定的人或者自然原因制造的事件,从而使加害人的加害行为所制造的危险状态现实化或者改变了加害行为原本制造的损害结果。在我国法上外在事件可以分为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两类。第九章因果关系第七节因果关系的推定一、因果关系的推定的意义因果关系的推定是指,损害发生之后,行为人的行为或数个行为人都可能造成损害,但不能确切地认定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或者数个行为人中何人的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基于维护受害人权益的考虑,法律直接依据某些因素的存在推定因果关系的存在。第九章因果关系二、我国法上因果关系推定的类型1、共同危险行为2、医疗侵权责任3、环境污染侵权责任4、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第十章违法性本章提要1、违法性的概念与意义2、各种违法阻却事由第十章违法性第一节违法性之概述一、违法性的涵义(一)违法性与过错的区分“违法性(Rechtswidrigkeit)”也称“不法性”。违法性不同于“过错”,它属于客观的概念,仅表明缺乏法定事由而违反某项法律规范(alegalnorm)。而过错则属于一种主观态度(attitude),即故意或者过失侵害他人者的态度。第十章违法性(二)结果不法与行为不法1、结果不法理论与行为不法理论“结果不法”说认为,加害行为的不法性取决于危害后果,即通过绝对权等法益受侵害的结果而推定行为具有不法性,除非存在阻却违法性的事由。“行为不法”说认为,判断违法性要件满足与否时,必须积极的考察该行为是否违反了社会生活上的一般注意义务。如果行为并不违反此等义务,那么即便它侵害了绝对权也因其具有社会效用而属于合法行为。

第十章违法性2、结果不法与行为不法的区别(1)体现不同的侵权行为体系与思考方法;(2)运用行为违法的理论来决定被告行为违法性的标准更加适用于两种德国民法中产生的新型权利——营业权与隐私权。尽管结果违法与行为违法存在上述学理中的重大差别,但是在实践层面上,依据这两种理论在绝大多数案件中得到的结论都是相同。

第十章违法性二、区分违法性与过错的原因(一)哲学观念的差异;(二)罪刑法定主义原则等刑法理论的影响;(三)不同的法典编纂思路。第十章违法性三、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对违法性的态度(一)理论界的争论1、肯定说持此说的学者认为,在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中必须严格区分违法性与过错,违法性是客观因素而过错是主观因素,前者的判断对象是行为人行为的外形,而后者判断的则是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2、否定说反对区分违法性与过错的学者认为,违法性已经为过错的概念所吸收不应加以区分,违法性不能作为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第十章违法性(二)实务界的态度从司法实践来看,不仅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些司法解释明确将违法性作为侵权责任的一项构成要件,而且不少法院也赞许过错与违法性相区分的做法。第十章违法性第二节违法阻却事由一、概述违法阻却事由即阻却行为所具有的违法性的某种事由,我国学者多将其称为“抗辩事由”或“免责事由”。实际上,违法阻却事由、抗辩事由、免责事由存在区别。第十章违法性二、自助行为(一)自助行为的概念与构成要件自助行为(Selbsthilfe)是指权利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对于他人的自由或财产施以拘束、扣留或毁损的行为。对自助行为的运用必须施加严格限制:1、自助人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2、必须时间紧迫来不及请求公力救济;3、必须依据法定的方法进行;4、不超过必要的限度。第十章违法性(二)自助行为的效力自助行为在符合上述要件之后,具有阻却违法的效力,加害人的行为被排除了违法性,加害人不负损害赔偿责任。如果错误的认为存在自助行为的要件而为自助行为者,即使没有过错,也必须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第十章违法性三、正当防卫正当防卫不仅是刑法中排除犯罪性的行为,同时也是民法中阻却违法性的抗辩事由。《民法通则》第128条第1句规定:“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第十章违法性正当防卫与自助行为存在明显区别:1、正当防卫侧重消极防守,重点在于防御性;自助行为常常是主动的进攻,侧重救济性;2、正当防卫可以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民事权利,也可以是为了保护他人的民事权利;自助行为则只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3、自助行为以时间紧迫来不及请求有关机关的公力救济为要件;正当防卫则不以此为要件。第十章违法性四、紧急避险(一)紧急避险的概念与要件紧急避险是指为避免自己或他人生命、身体、自由以及财产上的急迫危险,不得已而实施的加害他人的行为。紧急避险必须符合以下几项条件:1、存在对避险人自身或者他人生命、身体、自由以及财产上的急迫危险;2、不得已而实施加害他人的行为。

第十章违法性(二)紧急避险的效力与类型紧急避险性质上属于放任行为,发生阻却加害行为违法性的效力,避险人无须就由此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民法通则》第129条依据引起险情发生的情形而将紧急避险分为两类:1、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2、人的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第十章违法性五、受害人同意(一)受害人同意的概念受害人同意,也称“受害人允诺”或“受害人承诺”。是指受害人就他人特定行为的发生或者他人对自己权益造成的特定损害后果予以同意并表现在外部的意愿。受害人的同意既可以是明示,也可以是默示的。第十章违法性(二)有效的受害人同意的构成要件1、受害人同意必须有明确具体的内容;2、受害人的同意必须是真实、自愿的;3、受害人须具有同意能力;4、加害人必须尽到充分的告知、说明义务;5、不得违反法律的强行性、禁止性规定以及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第十章违法性(三)受害人同意的法律效力“同意不生违法”第十章违法性六、行使权利行使权利是指仅民事主体依法行使其私法上的权利,如权利人行使物权、债权、诉权等。权利人行使其私权利的行为只要不超过正当的范围,就不构成侵权行为。如果权利人滥用权利,则可能会构成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从而需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实践中当事人滥用权利的典型情形就是恶意诉讼。第十章违法性七、执行职务执行职务也被称为行使公法上的权利。例如,行政机关依法作出的相对人进行罚款或者拘留等行政行为,不构成对相对人财产权和人身权的侵害;公安机关发布载有犯人肖像的通缉令,不构成对其肖像权的侵害;法警依据法院的生效刑事判决书对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执行枪决,不构成侵害其生命权。第十章违法性八、无因管理无因管理属于干涉他人权益的行为,但是为了弘扬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的精神,法律特别地赋予了无因管理以违法阻却的效力。无因管理的阻却违法性的效力有一定的限制。申言之,并非无因管理成立之后,就绝对不再发生侵权行为,如果管理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被管理人损害时,仍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我国《物权法》第111条。第十一章过错本章提要1、过错的概念与意义2、过错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3、故意与过失的类型第十一章过错第一节过错概述一、过错的概念与意义“过错(fault/Verschulden)”包括两种形式:故意与过失。过错决定了一般侵权行为的成立与否,对于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范围也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依据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是分配损失的重要标准。在现代社会的侵权行为法中的“过错”成为了一种综合实现各种法律价值的技术性手段。第十一章过错二、过错能力(一)过错能力、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承担责任的前提在于加害人具有过错能力或侵权行为能力。过错能力或者说侵权行为能力既不同于民事权利能力,也不同于民事行为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