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媒体投资趋势分析_第1页
2022新媒体投资趋势分析_第2页
2022新媒体投资趋势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媒体投资趋势分析尽管各家投资机构的投资风格和投资阶段都不同,整体来说,2022年的投资趋势变化并不大。综合几家互联网主流投资机构,2022年各家制定的投资方向,移动互联网、多屏结合、O2O依旧是热点,值得留意的是,多家VC都开头关注产品内容的精细化运作。

这与市场变化是分不开的。2022年,美国股市遇冷,寒潮同样吹到了国内,总结2022的投资市场,2022年的投资泡沫渐渐消散,企业估值渐渐回归理性。创业者想在VC那里拿到钱更难了,由于VC也不知道市场什么时候能转暖,什么时候能获得回报。

“上市并不是唯一出路。”这句话在去年颇为耳熟,“过去投资人和创业者都有一个幻想,就是公司上市,不仅可以为公司带来进展资金,同时风投可以获得很好的回报,但是现在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外的股市都不太好,中国也有800多个公司在排队,所以投资人和创业者不要盯着股市,而是应当盯着市场和客户,这样不管上不上市,企业都会获得胜利。”

在2022年,有多家VC瞄准了注意内容生产的TMT项目,这一类项目,服务于某一特定用户群,忠于为用户贡献精品内容,投资回报时间可能更长。

不限于某一类型,如手机嬉戏、新媒体、移动广告等项目。

内容的回归

不久前,熊晓鸽在创新中国2022春季赛上演讲中透露,他特别看好土豆网创始人王微的再创业项目:建立“中国的皮克斯”,生产动画作品。虽然这一项目并未透露投资方,但并不排解再度获得IDG投资的可能。熊晓鸽说:“以前王微做土豆是做平台,现在王微成立新公司开头做内容,这说明白一种趋势,文化产业需要VC的关注。”

“IDG前年在硅谷投了一个手游公司,7个月后卖给一家日本公司,给我们带来了好几倍以上的回报,所以说我觉得,做内容的同时不肯定上市。”

只有具有良好的造血力量的公司,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

无论是文化产业、嬉戏、还是新媒体,VC都在瞄准的是对内容的精细化运作。其中,新奇的内容载体、前沿技术和多维的推广方式都是标配。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进展到现在的阶段,平台类的机会以及工具类的机会都已经越来越少,要么有巨头把持,要么竞争的特别惨烈,原来能快速拉拢用户的一些绝技,如产品体验、各种交互、社交、营销,都已经渐渐变成标配,进入沉淀用户的阶段。

“同样,用户也从原来的看新奇看喧闹开头回归,真正能吸引用户,留住用户的还是好的内容,内容不只是新闻和信息,还包括视频,声音,嬉戏等等。只有这些好的内容能真正沉淀下来,并把相对应的用户以及用户关系沉淀下来,如此靠谱的商业模式在这之上才能扎根生长,生根发芽。”一位VC这样解释投资行业“回归内容”的缘由。

投资“关于影响力的生意”

除了源源不断的造血功能所带来的用户价值,专注于制造内容的产品还具备“影响力”这一无形资产。

有一种论调认为,新媒体无需考虑盈利的问题,只要在舆论中做出影响力,影响力是一种无形资产,是盗梦空间里的植入思想,这是用钱无法衡量的价值。敢于投资像这样具备“软实力”公司的投资者越来越多,其看重的并非是短期的收益,这正是内容生产者的优势之一。

浙报传媒自然懂得媒体的力气,不过其否认了投资虎嗅是投资“影响力”的说法,而是“投资关于影响力的生意”。

浙报传媒旗下投资机构传媒梦工场投资总监杨轩表示,投资虎嗅,源于传统媒体对新的内容载体的探究,“我们的投资都是围绕内容的整个生态链,从内容的生产到内容的传播到内容的消费,以及背后的大数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