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2013年倒春寒霜冻调研报告(兴化2013)_第1页
兴化市2013年倒春寒霜冻调研报告(兴化2013)_第2页
兴化市2013年倒春寒霜冻调研报告(兴化2013)_第3页
兴化市2013年倒春寒霜冻调研报告(兴化2013)_第4页
兴化市2013年倒春寒霜冻调研报告(兴化20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月份兴化市小麦晚霜冻害

发生特点调研报告周友根兴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调研分4个部分致灾气象概况霜冻灾害发生特点与成因浅析产量损失理赔预防补救建议一、晚霜冻害气象概况异常剧烈变温:3月份我市遭遇了极为异常的温度剧烈变化天气,气象历史上极为少见,兴化24小时降温幅度达21.2℃。晚霜冻害频繁:全省共有59个气象观测站达建站以来3月9日最高气温历史极值,9~10日全省日最低气温最大降温幅度达到12.3℃,出现在兴化,达寒潮标准,一夜之间,从夏天又回到冬天。14日、21、25日又遭受严重霜冻。3月9日3月10日3月14日3月21日3月25日平均温度22.16.33.96.64.5高温最高温度29.623.08.513.110.0地面最高43.926.723.426.324.3低温最低温度16.03.70.0-0.5-0.9地面最低10.44.0-0.9-1.0-1.6蒸发量9.06.82.54.03.5注:1、9日最高温度达29.6℃,为我市三月上旬有气象资料以来最高值,地表最高温度达43.9℃,夏天到了,地表蒸发量达9mm;2、10日伴有大风降温天气,24小时降温幅度为全省最高,一夜经历春夏冬3个季节。3、14日、21日、25日晨小麦叶片表面均有较厚白霜,表明贴地层温度变化剧烈。3月份晚霜冻致灾气象要素二、霜冻害田间发生特点与原因稻草覆盖还田方式的小麦田冻害重,是霜冻灾害的主要对象田;稻草离田或旋耕还田方式冻害轻。宁麦13号、生选6号冻害重,其它品种轻。春季化除特别是寒流前10天化除的田块冻害重,未化除田块轻。(冻药害)返青肥用量大的田块冻害重,反之轻。(得氮耗糖)早播麦幼穗冻伤率高,叶片冻伤率低。(指未覆盖田块)霜冻严重田均有2个分蘖高峰和二段抽穗扬花现象。霜冻严重田均表现为有效穗明显不足,粒数和千粒重均大幅下降,损50%田块有效穗不足是减产主因。Ⅱ稻草覆盖还田不同时期效应-0秸秆覆盖对温度有双重效应,即低温时有“增温效应”,高温时有“降温效应”。冬季保温作明明显,有保证小麦安全越冬及促进根系发育的作用。秸秆覆盖有保湿作用,冬前及冬季有促进早发壮苗作用。秸秆覆盖过厚,有黄苗、旺苗、弱苗效应,假茎拉长,生长点抬高,细胞可溶性糖浓度下降,抗寒性伤失。因此,春季易遭倒春寒晚霜冻危害。稻草覆盖种麦技术核心是“免耕、表播、高茬、切碎、匀铺、覆土”。但去年秋播因晚茬、季节紧张突出等影响,农民采用“零共生稻草全量覆盖还田种麦”方式,实际是失管、弃管和更加粗放种麦,并没有被作为一项技术手段。以往倒春寒冻害或冷害主要是以早播生育超前、已拔节孕穗的麦田为危害对象田,主要症状是幼穗冻伤或冻死;今年倒春寒晚霜冻害则以稻草覆盖麦田为危害对象田,且不分叶龄大小,主要症状是叶片大部分冻死,严重的整株枯死,自我恢复补偿能力较差;稻草覆盖还田种麦方式在我市仅在近2年出现,且面积有扩大趋势,其主要原因:一是前作让茬越来越迟,秋播季节紧张矛盾十分突出,秋播安全性下降;二是“双禁”压力空前,农民是不得以而为之。解决稻草问题已是一个现实且十分紧迫的生产难题今年霜冻灾害与以往倒春寒的差异以往倒春寒危害今年倒春寒危害Ⅱ稻草覆盖还田麦田冻害发生特点-1特点:稻草覆盖越厚,小麦冻害越重。分析:秸秆覆盖过厚,有黄苗、旺苗、弱苗效应,假茎拉长,生长点抬高,细胞可溶性糖浓度下降,抗寒性伤失。Ⅱ稻草覆盖还田麦田冻害发生特点-2特点:稻草覆盖越不均匀,冻害越重。分析:稻草未经机抛匀铺及人工二次匀草,导致稻草在田间成条成堆,最厚处达15cm,草下小麦不出苗或黄化,长出后也冻死。Ⅱ稻草覆盖还田麦田冻害发生特点-3特点:稻草未切碎或切碎越长,冻害越重。分析:未切碎稻草覆盖,草下虚空,小麦旺长黄化,假茎拉长,生长点抬高,易整株冻死。沈伦镇稻草未切碎覆盖早播麦霜冻害田间图Ⅱ稻草覆盖还田麦田冻害发生特点-4特点:留高桩覆草、开沟覆土田冻害轻。分析:留桩10-15cm,可比留桩5cm降低覆草厚度2-3cm,草厚可控制在3-4cm,略高于小麦适播深度。开沟覆土可在草上表成一个浅土层,可保持稻草湿润,增加比热容,减缓贴地层温度变化幅度。Ⅱ稻草覆盖还田麦田冻害发生特点-5分析:对稻草覆盖麦田霜冻害症状主要为叶片冻死,生长点冻死,植株死亡。而未覆草田块的早播麦主要幼穗冻伤,而叶片正常,植株冻死现象几未查见。特点:霜冻严重田块植株死亡率高,冻后有一次分蘖高峰,但大部分为无效蘖;冻后分蘖成穗穗型小,抽穗迟,全田呈二段抽穗扬花现象,但灌浆期短,粒重低。Ⅱ稻草覆盖还田麦田冻害发生特点-6特点:产量损失50%以上的田块,有效穗数严重不足是减产的主要原因;产量损失在50%以下的田块,粒数及千粒重大幅下降是减产的主要原因。产量损失严重田块均为冻害死苗率高的田块;冻害轻的田块小麦分蘖补偿性强,但穗型小,无效穗比重高,特别是粒重大幅下降。Ⅱ不同耕播方式受冻麦田产量结构特点亩有效穗(万)每穗粒数千粒重克理论产量(kg/亩)实收产量(kg/亩)严重烂耕烂种(稻草离田)29.734.238.2388.0364.0稻草全量切碎机械旋耕还田32.236.539.5464.2435.0稻草均匀覆盖还田(草厚5-6cm)35.127.933.8331.0316.0稻草均匀覆盖还田(草厚3-4cm)36.933.334.8427.6402.0稻草成堆极度粗放(茅山)18.335.738.8248.9230.0三、全市产量损失情况全市小麦报灾面积30万亩,核实受灾面积9.7万亩,其中产量损失较大的成灾面积4.6万亩,真正保险理陪定损面积3.61万亩。受耕播质量差异,田块间冻害轻重不同。冻害严重田块:最轻的有效穗损失在30%以上,严重的几近绝收,平均单产损失在50%左右,折实约210公斤左右。冻害较轻田块:有效穗数量没有损失,但无效穗比重高,成穗质量下降,粒数与粒重大幅减少,平均单产损失在25%左右,折实90公斤左右。据市农保办公室与农业局联合统计:全市小麦晚霜冻害定损理赔共涉及33个乡镇、368个行政村、12966户农户,理赔面积36087.62亩,理赔总额228.6712万元。其中亩产损失50%的面积为34063.76亩,亩赔60元,合计理赔204.3825万亩;戴南、茅山、张郭、钓鱼等镇面积较大。绝收面积2024.06亩,亩赔120元,合计理赔24.2887万元。陈堡、茅山、大营、合陈等镇面积较大。霜冻灾害农保理赔情况四、预防补救措施建议-成因浅析霜冻及温度的“V”型剧烈变化是成灾的主要气象原因。霜冻冻害田块种麦方式基本相同,粗放的稻田套播稻草覆盖还田种麦方式造成旺苗、高脚苗、弱苗是成灾的主要生产因素。因水稻让茬迟,采用粗放的稻田套播稻草覆盖种麦方式,水稻未能切碎,或切碎过长,特别是覆草较厚,布草不匀。冻害较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覆草过厚,草下温度高、湿度大,造成旺长嫩弱苗,二是覆草过厚造成小麦植株游离态水含量较高,可溶性糖浓度低,抗寒性差,极易结冰;三是稻草覆盖过厚阻断地热传导,稻草表面热容量低,形成上干下湿环境,表面温度变化剧烈,降温幅度大而形成霜冻;四是前期稻草覆盖下,低温锻炼时间短,抗寒性差。品种抗寒性弱是成灾的重要品种因素。受冻麦田主要品种均为宁麦13号,该品种抗寒性特别是抗倒春寒能力极差,严重倒春寒可造成绝收。四、预防补救措施建议-重在预防倒春寒发生越迟,小麦自我恢复能力越差,补救余地越小,因此,倒春寒威胁较大。优化稻麦两熟种植制度,提高小麦耕播质量,才能确保秋播安全,这是根本之道。面对现实,重在预防。现实是:迟晚播及双禁难改变,稻草覆盖还田种麦仍将存在,关键是适当早播、控制厚度、提高均匀度,增加覆土量。如天气预报有霜冻,则应在前一天傍晚洇一交水,使覆盖的稻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