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荆门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湖北省荆门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湖北省荆门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湖北省荆门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2年湖北省荆门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湖北省荆门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下列不属于森林群落物种组成成分的是()。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落叶

2.种群平衡是指()

A.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

B、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

C、种群迁入和迁出相等

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

3.马尾松、柑橘、茶和竹等属酸性土植物,宜于生长的土壤pH值是()

A.5.0~6.5B.6.5~7.5C.7.5~8.5D.>8.5

4.旱生植物不具备的特征是()。A.根系发达B.肉质茎肥厚C.角质层厚D.叶面积大

5.有效积温法则的公式K=N(T-C)中,N为()。A.平均温度B.发育天数C.有效积温D.生物学零度

6.浮萍属于()。

A.浮水植物B.沉水植物C.挺水植物D.多浆植物

7.莲藕花托形成“莲蓬”,由疏松的海绵状通气组织组成,以适应于()

A.风传播B.人传播C.水传播D.动物传播

8.农业上最好的土壤结构是()。A.网状结构B.团块结构C.团粒结构D.块状结构

9.当用网将留种用的草地罩上后,却发现草的叶子被害虫吃了很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环境污染B.食物链被破坏C.缺少光照D.植被被破坏

10.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A.二氧化碳B.碳酸盐C.碳酸D.葡萄糖

11.g/(m2·a)是哪个选项单位

A.现存量B.生物量C.生产力D.生产量

12.下列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是()。A.沼泽B.深海C.沙漠D.果园

13.植物利用太阳能的效率一般只有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农作物平均也不过是()

A.5%~10%B.1%~2%C.10%~20%D.0.1%~0.2%

14.生物群落发生的进程有几个阶段,分别是()。

A.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快速演替B.裸地形成、物种传播、物种定居C.水生演替、旱生演替D.自养性演替、异养性演替

15.影响冬小麦春化的主导因子是()。A.光照B.水分C.温度D.氧气

16.蜜蜂和蚂蚁等属于()生物。

A.稳定而经常性的集群B.季节性集群C.暂时性集群D.不集群

17.下列因子中,属于非密度制约因子的是()。

A.乌对筑巢位置的竞争B.动物对食物的竞争C.干旱D.植物对光的竞争

18.我国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

A.寒温带B.暖温带C.亚热带D.热带

19.物质循环指的是()。

A.生物为维持生命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将这些元素在各个营养级之间传递,并合并起来构成物质流

B.物质存在于大气、水域或土壤,通过以绿色植物为代表的生产者吸收进入食物链,然后转移到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等消费者

C.物质被以微生物为代表的还原者分解转化回到环境中

D.各种化学物质在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循环运转

20.旱生植物的特点是()。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21.大型兽类和人的存活曲线接近()。

A.A型B.B型C.C型D.混合型

22.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A.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B.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C.所有植物个体的总和D.所有动物个体的总和

23.在一个群落中,如果频度在21%~80%的物种比例增高的话,说明()。

A.群落中种的分布不均匀B.群落中结构的分布不均匀C.群落中能量的分布不均匀D.群落中信息的分布不均匀

24.群落演替到成熟阶段()。A.总生产量远小于总呼吸量B.总生产量和净生产量达到最大C.总生产量远大于总呼吸量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2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数量()植食动物,植食动物的数量又()食肉动物。

A.小于,小于B.大于,大于C.小于,大于D.大于,小于

26.下列不是导致生态失调的原因的是()。A.人口增长过快B.滥用资源C.自然灾害过频D.经济与生态分离

27.下列不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A.水稻B.黄瓜C.大D.玉米

28.诱捕昆虫时,经常应用()。

A.红光灯B.黄光灯C.黑光灯D.蓝光灯

29.地形是通过影响光、温、水和土壤等环境要素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因此属于()。A.限制因子B.生物因子C.直接因子D.间接因子

30.种群的生境比较稳定,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龄锥体呈()。A.金字塔形B.钟形C.壶形D.以上三者都不是

31.在种群增长方程中引入环境资源后,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率呈()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无关系D.不可确定

32.下列环境问题中,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起的是()。A.温室效应加剧B.臭氧层破坏C.重金属污染D.水体富营养化

33.现代生态学的特点是

A.个体生态学B.种群生态学C.群落生态学D.系统生态学

34.由于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全球性的问题。

A.20世纪后期B.进入20世纪后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35.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是()

A.植物B.动物C.微生物D.腐屑生物

36.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呈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状,该种群年龄结构属于()。A.衰退型B.增长型C.稳定型D.混合型

37.从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A.内因性演替B.快速演替C.次生演替D.外因性演替

38.在以下生态系统中,总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A.热带雨林B.亚热带阔叶林C.温带草原D.暖温带混交林

39.下列属于人工驯化生态系统是

A.农业生态系统B.宇宙飞船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40.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A.寒温带B.热带C.亚热带D.暖温带

41.生态学的经典定义是

A.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B.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

C.研究环境问题发生规律及环境保护的科学

D.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42.下列食物链属于碎屑食物链的是()。

A.太阳→生产者→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分解者

B.哺乳动物、鸟类→跳蚤→细滴虫

C.枯枝落叶→分解者或碎屑→食碎屑动物→小型肉食动物→大型肉食动物

D.动物尸体→丽蝇

43.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大型消费者的是()

A.真菌B.植物C.肉食动物D.细菌

44.下列概念与“生物地理群落”含义相同的是()。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

45.生态系统中能流的效率公式是()。

A.同化效率=固定的太阳能/吸收的太阳能(植物)

B.同化效率=摄取的食物能/同化的食物能(动物)

C.生长效率=营养级的同化量/营养级的净生产量

D.生长效率=营养级摄取的食物能/营养级的净生产量

46.下面关于层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层片均由同一生活型的不同植物所组成

B.层片就是群落中的一个层

C.森林中所有乔木叫乔木层,是一个层片

D.针阔叶混交林中的乔木层属于一个层片

47.植物的密度效应指的是()

A.作为构件生物的植物本身构件问的相互影响

B.同一种群的植物邻接个体间的相互影响

C.不同种群的植物问的相互影响

D.植物种群不同集群间的相互影响

48.在环境条件相同时,落叶松幼龄林的净生产力比成熟林()

A.高B.低C.相等D.不确定

49.有些植物的树干和根基生有很厚的木栓层,具有绝热和保护作用,这是植物对高温的()。A.形态适应B.生理适应C.行为适应D.结构适应

50.下列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长起直接作用的因子是()

A.光能B.水分C.养分D.以上三者皆是

二、填空题(20题)51.由于环境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干扰,致使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失调叫______。

52.群落演替过程中,在物种选择方向上,前期为______选择,占优势的是一些体型小、比表面积大的物种。

53.林德曼通过对水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______定律,又叫林德曼定律。

54.最近研究表明,光周期现象主要与______的长短有关。

55.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适应.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现象称为______。

56.凡未受人类干扰或扶持,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依靠生物和环境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来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

57.种群衰落和灭亡的速度在近代大大加快了,其原因常与______环境的改变有关。

58.可持续发展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人类要发展,要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二是__________。

59.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内个体的_______。

60.______是指长期生活在某一环境条件下的生物,其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繁殖方式都和其生存环境相统一。

61.我国对植物群落分类的三级单位是:高级单位——植被型,中级单位——群系,低级单位——______。

62.从土壤质地组成来看,最适合作物生长的是_______。

63.群落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演替。演替总是导致一个群落走向稳定的顶级群落,群落随空间位置的不同也会发生变化,这个现象反映了生物群落基本特征中的______特征。

64.______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各部分(生物、环境和人)的结构和功能均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

65.反馈控制是生态系统的稳态机制之一,但只有______反馈才能控制种群密度过度增长。

66.C3植物比C4植物的CO2补偿点和饱和点都()。

67.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够影响______。

68.一般说来,土壤______的含量越多,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越多。

69.在有一定密度的森林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森林内植物的株数和生长发生速率会不断减小,这种现象叫做______。

70.温周期现象是指生物对温度______变化的反应。

三、判断题(10题)71.食物链越长,能量利用越充分。

A.正确B.错误

72.相对于限制因子来说,改善主导因子获得的效益最大。()

73.对于一个由植物、田鼠和鹰组成的生态系统进行能流分析,没有被田鼠利用的植物能部分,包括未被取食的和取食含未消化的。[]

A.正确B.错误

74.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非生物环境三部分构成。()

75.水生植物适应环境的特征表现在通气组织发达。()

A.正确B.错误

76.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所以没有特殊的研究对象。()

77.植物对昼夜温度交替变化的反应称为物候节律。()

78.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物质生产总称为次级生产。()

A.正确B.错误

79.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越复杂,其稳定性越强。[]

A.正确B.错误

80.春化现象反映的是植物开花与日照长度的关系。()

四、简答题(5题)8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

82.生态系统及其共同特征是什么?

83.简述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

84.简述捕食的概念及形式。

85.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2题)86.叙述水生群落演替的过程。

87.论述食物链食物网结构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六、单选题(0题)88.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大约只有10%~20%能够流通到下一个营养级,其余的则为()所消耗。

A.同化作用B.异化作用C.合成作用D.呼吸作用

参考答案

1.D

2.B

3.A

4.D

5.B有效积温法则K=N(T-C)中,Ⅳ为生长发育所需时间,T为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K为总积温(常数)。

6.A

7.C

8.C

9.B

10.A

11.C

12.A

13.B

14.B

15.C

16.A解析:蜜蜂和蚂蚁属于社会性集群,内部有等级,这种社会集群是稳定而经常性的集群。

17.C解析:非密度制约因子是指种群外部环境因子,故选C。

18.C

19.D

20.B旱生植物在形态结构上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减少水分丢失,另一方面是增加水分摄取。旱生植物可以分为少浆植物和多浆植物两类。少浆植物有发达的根系,增加水分摄取,植物叶面积很小,叶片特化成刺状、针状或鳞片状,且气孔下陷。

21.A

22.A种群是同一物种占有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的个体的集合体。

23.A

24.D

25.B

26.D生态失调的原因主要受气候变化、资源问题、环境污染、人口问题的影响。

27.B烟草、大豆、水稻、芝麻、牵牛、苍耳和菌类属于短日照植物,黄瓜属于中间植物。

28.C解析:黑光灯放射的是紫外线,昆虫对紫外线有趋光性,以此诱捕昆虫,故选C。

29.D

30.A增长型种群:锥体成典型的金字塔,基部宽,顶部窄,表示种群中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少,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

31.B

32.A

33.D

34.C

35.B

36.B

37.A在裸岩上最先登陆的先锋群落为地衣和苔藓,以后又渐渐长出一年生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等。内因演替的显著特点是群落中生物的生命活动首先是它的生境发生改变。

38.A

39.A

40.D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暖温带,在中纬度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是8~14℃。

41.A

42.C

43.C

44.C

45.A

46.A

47.B

48.A

49.A

50.D

51.土地退化土地退化

52.

53.十分之一

54.暗期暗期

55.生殖隔离生殖隔离

56.自然生态系统

57.栖息栖息

58.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59.年龄分布状态年龄分布状态

60.生态适应性

61.群丛

62.壤土

63.动态

64.生态平衡生态平衡

65.负

66.高高

67.种群数量种群数量

68.有机质

69.自然稀疏自然稀疏

70.有节奏的昼夜有节奏的昼夜

71.B

72.N

73.A

74.N

75.A

76.N生态学研究的对象视研究目的而定。

77.Y

78.A

79.A

80.N

81.①草食动物也称一级消费者或初级消费者它们直接以植物为食例如马、牛、羊、兔、鹿、象、蜗牛和某些昆虫等等。②肉食动物主要是指以其他动物为食的动物也称为次级消费者。包括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三级肉食动物等等。一级肉食动物也称第二级消费者它们以草食动物为食如某些鸟类、蜘蛛、蝙蝠、肉食昆虫等;二级肉食动物也称第三级消费者是以一级肉食动物为食的动物例如狼、狐、蛇等;三级肉食动物也称第四级消费者是以二级肉食动物为食的动物又称为“顶部肉食动物”这类肉食动物都是一些凶禽猛兽例如鹰、鹫、虎、豹、狮等等。①草食动物也称一级消费者或初级消费者,它们直接以植物为食,例如马、牛、羊、兔、鹿、象、蜗牛和某些昆虫等等。②肉食动物主要是指以其他动物为食的动物,也称为次级消费者。包括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三级肉食动物等等。一级肉食动物也称第二级消费者,它们以草食动物为食,如某些鸟类、蜘蛛、蝙蝠、肉食昆虫等;二级肉食动物也称第三级消费者,是以一级肉食动物为食的动物,例如狼、狐、蛇等;三级肉食动物也称第四级消费者,是以二级肉食动物为食的动物,又称为“顶部肉食动物”,这类肉食动物都是一些凶禽猛兽,例如鹰、鹫、虎、豹、狮等等。

8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共同特性是生态学上的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上的最高层次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组织、自我更新能力。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有限是一个动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共同特性是生态学上的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上的最高层次,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组织、自我更新能力。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有限,是一个动态系统。

83.(1)人口数量的急增,数量增长不平衡;(2)人口老龄化,性比不协调;(3)人口城市化;(4)人口健康状况下降。

84.捕食从广义的概念看指所有高一营养级的生物取食和伤豁低一营养级的生物的种间关系。广义的捕食包括:(1)传统捕食指肉食动物吃草食动物或其他肉食动物;(2)植食指动物取食绿色植物营养体、种子和果实;(3)拟寄生是指昆虫界的寄生现象寄生昆虫常常把卵产在其他昆虫(寄主)体内待卵孵化为幼虫以后便以寄主的组织为食直到寄主死亡为止。(4)同种相残这是捕食的一种特殊形式即捕食者和猎物均属同一物种。捕食从广义的概念看,指所有高一营养级的生物取食和伤豁低一营养级的生物的种间关系。广义的捕食包括:(1)传统捕食,指肉食动物吃草食动物或其他肉食动物;(2)植食,指动物取食绿色植物营养体、种子和果实;(3)拟寄生,是指昆虫界的寄生现象,寄生昆虫常常把卵产在其他昆虫(寄主)体内,待卵孵化为幼虫以后便以寄主的组织为食,直到寄主死亡为止。(4)同种相残,这是捕食的一种特殊形式,即捕食者和猎物均属同一物种。

85.①种类组成。②结构特征。③动态特征。

86.演替包括下列阶段:①沉水植物期。起初池水较深湖底没有有根植物水层中只生长着浮游生物和鱼类水底有螺蚌等底栖生物。水深约3~5m可长沉水植物首先是先锋植物构成湖底裸地。随着湖底有机物质的积累加快湖底抬高水域进一步变浅继而高等水生植物出现。其生长和繁殖能力强垫高湖底的作用更强。②浮水植物期。水深2~3m时开始出现睡莲等浮叶根生植物。因其叶漂浮于水面水下光照条件不利于沉水植物生长原有的沉水植物被推向水较深处。③挺水植物期。水体继续变浅水深1~2m挺水生植物出现其中以芦苇最常见。芦苇的根发达可以使水底迅速增高形成浮岛。水下土地间或露出开始具有陆生环境的特点。从沉水到挺水植物阶段鱼类等典型的水生动物减少而两栖类、水蛭和蜗牛等动物增多。④湿生草本植物阶段。水底露出水面之后成为暂时性水池。干燥季节时可能全部裸露。原来的挺水植物被湿生草本植物所取代。动物中蚯蚓、蝗虫和一些鸟类成为群落的成员。而后湿生草本群落又逐渐被中生草本群落所取代在适宜条件下还能发育到木本群落的顶级期。演替包括下列阶段:①沉水植物期。起初池水较深,湖底没有有根植物,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