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防雷装置检测方案_第1页
风电场防雷装置检测方案_第2页
风电场防雷装置检测方案_第3页
风电场防雷装置检测方案_第4页
风电场防雷装置检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电场防雷装置检测方案XX有限公司2020年10月目录TOC\o"1-5"\h\z\o"CurrentDocument"第一章工程内容 2\o"CurrentDocument"第二章检测依据 2\o"CurrentDocument"法律法规 2\o"CurrentDocument"规范依据 2\o"CurrentDocument"第三章检测方案 3\o"CurrentDocument"3.1检测范围 3\o"CurrentDocument"检测内容 3\o"CurrentDocument"检测时间 4\o"CurrentDocument"3.4检测仪器设备 4\o"CurrentDocument"3.5接地网接地电阻检测 5\o"CurrentDocument"3.6接地网电位分布和跨步电压、接触电压、 12\o"CurrentDocument"3.7建筑物(升压站)防雷装置检测 173.8设备接地等电位连接检测 26第四章安全措施 30\o"CurrentDocument"4.1安全目标 304.2安全管理规定 30\o"CurrentDocument"4.3各场所具体安全检测注意事项 31\o"CurrentDocument"4.4落实情况及存在的危险点 334.5检测管理措施 34第五章组织措施 36第六章技术措施 37第一章工程内容XX风电场由国电贵州电力有限公司XX。风电场项目面积约13.3平方公里,总投资4.34亿元,总装机容量为49.5兆瓦。XX风电场具体建设内容包括25组风电机组,1个110kV升压站。配套包括箱式变电站、变电站主变压器、配电控制楼、综合楼、无功补偿室附属用房、水泵房、库房、事故油池、消防水池等建(构)筑物。其中,风机轮毂高度约为80m,风机叶片直径115m,从地面到风机最高点分别约为136.5m。第二章检测依据2.1法律法规1、 《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国能新能[2011]285号)2、 《气象局关于开展2017年防雷设施安全检测工作的公告》2.2规范依据1、 GB/T21431-2015《建筑物防雷检测技术规范》2、 DB52/T537-2106《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3、 GB/T17949.1-2000《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4、 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5、 GB/T16895.16-2002/IEC60364-4-444:1996《建筑物电气装置第四部分:安全防护第44节:过电压保护第444节:建筑物电气装置电磁干扰(EMI)防护》6、GB/T16895.17-2002/IEC60364-5-548:1996《建筑物电气装置第五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548节:信息技术装置的接地配置和等电位联结》7、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8、DL/T475-2017《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第三章检测方案3.1检测范围风力发电组及配套的箱式变电站防雷、110kV变电站系统设施及配套建筑防雷。3.2检测内容一、接地网检测1、110kV升压站接地网检测包括110kV升压站接地网一组2、风电机组及35kV箱变接地网检测包括风电机组及35kV箱变接地网25组二、设备、箱柜防雷等电位连接检测1、 110kV升压站户外设施等电位连接检测检测110kV长压站记外设施与接地加接的可靠性,含各设备,管道等的连接2、 110kV升压站控制柜及设施等电位连接检测检测各控制柜内接地预留端子,柜体连接,设备接地连接等3、风电机组及塔筒内设备设施等电位连接检测检测各控制柜、设备、设施等的接地连接可靠性4、传输线缆屏蔽层,穿线金属管等电位连接检测检测线缆屏蔽层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以入线缆屏蔽层与设备设施接地预留接地连接点的连接三、110kV升压站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包括建筑接闪带,引下线,接地,室内设备等电位连接等检测时间预计30天,根据双方协定安排、如因天气等不确定因素,时间顺延。检测仪器设备每个检测组应配备下列仪器设备:锤子一把、常用电工工具一套、车辆一部。采用异频法的设备清单及要求异频接地电阻测试仪一套,电源须充电的设备应在测试前一天充好电。接地电极:一端为尖头,长度不小于lm,直径不小于20mm的钢管或圆钢6根。接地引线:电流极引线:铜芯绝缘外皮,截面不小于1.0mm2,长度为4~5倍整个被测地网的最大对角线长度减去整个地网中心与地网边缘之间的距离,如放线有困难或土壤较均匀时,长度至少取2倍整个被测地网的最大对角线长度减去整个地网中心与地网边缘之间的距离。5)电压极引线:铜芯绝缘外皮,截面不小于1.0mm2,长度为电流极引线长度0.618倍减去整个地网中心与地网边缘之间的距离;组成电流极引线和电压极引线的各段线应在测试前分别测量过连通状况。接地网接地电阻检测1)作业流程接受任务V安排检测人员及设备、资料准备V最后确定检测方法V检测现场准备V进行检测V现场交接与验收V数据分析处理V编制检测报告V检测完成检测原理及方法电流从接地体向周围大地散流时,接地体对大地呈现的电阻值叫接地电阻R;其数值等于接地体相对于远方大地零电位的升高值U与接地体流入大地中电流I的比值,有公式表示为RVI接地装置的电阻主要由下面几部分组成:接地体本身的电阻;接地体与土壤的接触电阻;当电流由接地体流入土壤后,土壤呈现的电阻。其中:第(2)与第(3)部分之和称散流电阻,它们占接地电阻的绝大部分。当测试电流为冲击电流或雷电流时,称为冲击接地电阻R〜;当测试电流为工频电流时,称为工频接地电阻Ri。冲击接地电阻R〜与工频接地电阻Ri的关系是:R=aRi a为冲击系数a的大小与土壤电阻率p有关,它们的关系如下当土壤电阻率p<1000•m时aalp<5000•m时aa0.667p<10000•m时aa0.5p>10000•m时aa0.333根据接地装置的不同,会采取不同的测试方法,对一般建(构)筑物的检测方法有:两点法、三极法、比较法、电位降法、多级大电流法和故障电流法但在实际的防雷装置检测工作中,主要采用两极法和三极法进行检测。对大型地网会采用异频法和工频电压电流法。本次检测主要采用异频法和工频电压电流方式,用两点法和三极法进行检测3) 资料、图纸准备(1) 接地装置敷设竣工图(2) 接地装置历史测试报告(3) 安装技术记录(包括隐蔽工程记录)4) 安全措施试验准备时的安全措施1)试验场区内,凡有碍于试验的其他工作务必停止。2)应严格履行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试验设备放置现场及电流极、电压极应派专人看守,加压过程中不得有人靠近,防止加压过程中误碰电流极、电压极引线,造成触电伤害。3)测量导线间的连接点必须用绝缘物包裹,并尽量悬空地面。当测量导线与公路、人行道交叉或并行时应防止导线绝缘被损坏及防止触电。5)试验时应注意的事项1)试验期间,试验区域内必须有安全监护人员2)试验电源须带漏电保护装置;3)试验加压前应仔细检查试验接线、表计倍率、量程、调压器零位及仪表的初始状态等,经检查无误,并由试验负责人许可后方可进行试验;4)进行试验时,工作人员应专心操作,加压速度必须均匀,加压过程中有人监护,并作好记录;5)试验过程中若有异常应立即降压,断开试验电源,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能再次进行试验。6)具体测试方法根据接地装置的不同,会采取不同的测试方法,对一般建(构)筑物的检测方法有:两点法、三极法、比较法、电位降法、多级大电流法和故障电流法;但在实际的防雷装置检测工作中,主要采用三极法进行检测。对大型地网会采用异频法。2)三极法在实际工作中,三极法是应用得最多的,很多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测试原理均是三极法,此法适用于各种接点阻抗的测量。、典型的两点法测试原理如图3所示图3三极法测试原理图测试时,将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定值UG和I代入RG=UG/I中去,得到被测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RG。当被测接地装置的面积较大而土壤电阻率不均匀时,为了得到较可信的测试结果,宜将电流极离被测接地装置的距离增大,同时电压及离被测接地装置的距离也相应地增大。3)异频法采用异频法测量时,其原理接线图如图1所示。电压线与电流线相距至少为2m及以上,可避免互感的影响。试验电流宜为3A及以上。Lin-.ip图1变频法测量工频接地电阻的原理接线图G一被测接地装置;P—测量用电压极;C—测量用电流极试验步骤假设被测地网的最大对角线长度为D,整个地网中心与地网边缘之间的距离为d单位为m。a) 将电压极、电流极按照图1所示的方法布线,其中:dGC=(4〜5)D-ddGP=(4〜5)DX0.618—db) 按下测试键直接读出电阻值。c) 记录数据后关掉电源;改变电压极位置,电压极向前移动的长度为电流极长度的5%d) 重复上述步骤b),测一次。e) 记录数据后关掉电源;改变电压极位置,电压极向后移动的长度为电流极长度的5%f) 重复上述步骤b),测一次。g) 记录数据后关掉电源。h) 试验结束,清理现场。注意事项测试时,引线沿线应有专人照看,以免测试线丢失,造成测量终止。注意事项3.4.1测试方法注意事项(1) 测试前,应首先了解被测地网的结构形式,地网尺寸以及周围空中、地下的环境情况,如有无架空线、地下金属管道、地下电缆等,在测量时尽量避开,或采取相应措施,以便减小测量误差。(2) 试验电级应选用钢接地棒,且不应使用螺纹杆;试验引线应选用挠性引线,以适用多次卷绕。(3) 在多岩石的土壤地带,宜将接地棒按与铅垂方向成一定角度斜行打入,倾斜的接地棒应躲开石头的顶部。(4) 选择电流极棒和电压极棒的测量位置,应避开架空线路和地下金属管道走向,将接地棒排列方向与地下金属物(管道)走向呈垂直状态。(5) 测试极棒应牢固可靠接地,防止松动或与土壤间有间隙。同时,地网、电流极棒、电压极棒应在一条直线上,否则将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6) 当测试回路中地电位超过2V时,应采取措施降低地电位,否则,测试将会出现较大误差。(7)消除接地装置中的零序电流的影响。对于工频电压电流法,在不停电的条件下,由于接地装置中存在电力系统的零序电流,它会影响工频接地电阻的实测值。既可以通过增大接地装置测试电流值的办法,也可以用倒相法来减小零序电流对工频接地电阻实测值的影响。(8)消除高频干扰电压的影响。当测量用的电压线较长时,电压线上可能出现广播电磁场等交变电磁场产生的干扰电压。如果用有效值电压表测量电压,则电压表的指示值要受高频干扰。(9)消除输电线的避雷线的影响。在许多变电站中,输电线的避雷线是与变电站的接地装置相连,这会影响变电站接地电阻的实测值。因此,在测量前,应将避雷线与变电站接地装置的电连接断开。(10)尽量增大工频电压电流法中的测试电流。通过接地装置的测试电流大,则接地装置中的零序电流和干扰电压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就小。为了减小工频接地电阻实测值的误差,通过接地装置的测试电流不宜小于30A。为了得到较大的测试电流,一般要求电流极的接地电阻不大于20Q。应记录测试时的环境温度。应用高阻电压表测电压。不要在雨后土壤较湿时进行测量。3.4.2判断方法注意事项电压极分别在3个不同位置时测得的视在电阻变化情况应与电压极引线距离变化趋势保持一致。正常情况下,测得的接地网阻值应与历史数据比较接近,且与根据地网面积和土壤电阻率的估算值接近。4原始记录与正式报告4.1对原始记录与正式报告的要求原始记录的填写要字迹清晰、完整、准确,不得随意涂改,不得留有空白,并在原始记录上注明使用的仪器设备名称和编号。当记录表格出现某些“表格”确无数据记录时,可用“/”表示此格无数据。若确属笔误,出现记录错误时,允许用“单线划改”,并要求更改者在更改旁边签名。原始记录应由记录人员和审核人员二级审核签字;试验报告应由拟稿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三级审核签字。原始记录的记录人与审核人不得是同一人,正式报告的拟稿人与审核/批准人不得是同一人。原始记录及试验报告应按规定存档。

地网测试表1测点位置测试电流(A)电流极距(m)电压极距(m)干扰电压(V)测试电压(V)接地电阻值(Q)偏差(%)地网测试表2测点X测点注入电流(A)测试电压(mV)最大入地短路电流(kA)折算电压(V)125225325地网测表3(接触电压)序号测量位置测试电压(mV)注入电流(A)最大入地短路电流(kA)折算电压(V)130230330接地网电位分布和跨步电压、接触电压、3.6.1工作程序接地网电位分布和跨步电压、接触电压、共模电压以及转移电位测量工作程序同工频接地电阻测量作业指导程序,在使用仪器设备上有以下增加:多功能电压表:1块铜板:2块3.6.2安全措施安全措施同接地电阻测量作业程序;危险点控制:测试过程中防人身触电事故。3.6.3作业项目、要求及质量标准3.6.3.1测试方法模拟地网在通入工频续流时地网各点电位分布情况,人的跨步约为0.8m,所以称水平距离为0.8m的两点间电位差为跨步电压,一般将距接地设备水平0.8m处,以及与沿该接地设备金属外壳(或架构)垂直于地面的距离为1.8m处两点间电压称为接触电压。接地装置按测接地电阻的作业程序施加试验电流后,如图6、图7所示,分别测量地网场区电位分布、接触电压及跨步电压。图6测量电位分布和跨步电压接线示意图1—接地体;2—电压极;3—电流极;图7测量接触电压接线示意图1—接地体;2—电压极;3—电流极;4—电气设备3.6.3.2测量步骤1、测量电位分布和跨步电压如图6所示加压,使流入接地体的电流为I,将电压极插入离接地体0.8m、1.6m、2.4m、3.2m、4.0m、4.8m、5.6m,以后增大到每5m移动一点,直到地网的边缘,测量并记录各个点对接地体的电位,对地网四个方向测量,作出电位分布曲线,在电位分布图上可得到任意相距0.8m两点间的跨步电压U=K(U-U)nn-1式中:U—任意相距两点间的实际跨步电压(V);Un-Un-1—任意相距0.8m两点间测量的电压差(V);K一系数,其值等于Imax/IoI为注入地网中的测试电流;Imax为被测接地装置内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电流;测量接触电压如图7所示,根据定义可测试设备的接触电位差,重点是场区边缘的和运彳丁人员常接触的设备,如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构架等。参照跨步电压测量方法测试电极可用铁钎紧密插入土壤中,根据定义量取距接地设备水平0.8m处,以及与沿接地设备金属外壳(或架构)垂直于地面的距离为1.8m处两点间电压,与跨步电压换算一样乘以系数K即可得到接触电压。测量结果判断a)状况良好的接地装置的电位分布曲线表现比较平坦,通常曲线两端有些抬高;有剧烈起伏或突变通常说明接地装置状况不良;当该接地装置所在的变电站的有效接地系统的最大单相接地短路电流不超过35kA时,折算后得到的单位场区电位分布通常在20V以下,一般不宜超过60V,如果接近或超过80V则应尽快查明原因予以处理解决。当该接地装置所在的变电站的有效接地系统的最大单相接地短路电流超过35kA时,参照以上原则判断测试结果。b)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的安全界定值参见DL/T621—1997。当该接地装置所在的变电站的有效接地系统的最大单相接地短路电流不超过35kA时,跨步电压一般不宜超过80V,一个设备的接触电压不宜明显大于其他设备,一般不宜超过85V;当该接地装置所在的变电站的有效接地系统的最大单相接地短路电流超过35kA时,参照以上原则判断测试结果。共模电压测量参照上述参数的测量作业程序,在每一导体和所规定的参照点之间(往往是大地或机架)进行测量,其相量电压的平均值即为共模电压。或者测量同时加在电压表两测量端和规定公共端之间的那部分输入电压也可。转移电位测量综合以上参数测量程序,模拟当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测量由一端与接地装置连接的金属导体传递的接地装置的对地电位即为转移电位。

附录A(资料性附录)地网接地电阻试验原始记录标识与编号单位试验地点试验负责人试验日期试验参加人试验温度审核记录使用设备接地网概况测点位置引出方向地网、引线示意图接地电阻测量结果:电压极位置P1-p2x距离(m)阻值(Q)备注Pl-p20Pl-p21P1-p22建筑物(升压站)防雷装置检测目的检测接闪器(接闪网、接闪带、接闪杆、接闪线)、引下线,接地装置、室内设备等电位性能的好坏,达到应有的防雷效果,减轻雷电造成的损失。2.接闪器的检查检查接闪器的位置是否正确,避雷带是否平正顺直,固定点支持件是否间距均匀,固定可靠,避雷带支持件间距是否符合水平直线距离不大于1.0m~1.5m、转弯处不大于0.5m。检查焊接处的焊缝是否饱满无遗漏,焊接时的搭接长度为: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铡两面或紧贴3/4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检查焊接部分补刷的防腐油漆是否完整。检查接闪器与建筑物顶部外露的其他金属物的电气连接、与避雷引下线电气连接。首次检测时应检查避雷网的网格尺寸是否符合DB52/T537—2008表1的要求,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接闪器(网、线)与风帽、放散管之间的距离应符合GB50057第3.2.1条第六款和第七款中的规定。首次检测时应用经纬仪或测高仪和卷尺测量接闪器的高度、长度,建筑物的长、宽、高,然后根据建筑物防雷类别用滚球法计算其保护范围。2.6首次检测时应测量接闪器的规格尺寸,应符合DB52/T537—2008表2的要求。检查接闪器是否锈蚀,如锈蚀其残存截面积不应小于原截面积的三分之二。检查接闪器上有无附着的其它电气线路。低层或多层建筑物利用屋顶女儿墙内或防水层内、保温层内的钢筋作暗敷接闪器时,暗敷深度不应大于30mm,并要对该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进行检查,防止可能发生的混凝土碎块坠落等事故隐患。高层建筑物不应利用建筑物女儿墙内钢筋做为暗敷避雷带。利用楼板或结构圈梁混凝土内的钢筋作暗敷接闪器时的跟踪检测,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测接闪器的接地电阻。3引下线的检查首次检测应检查引下线隐蔽工程纪录。检查明敷引下线是否平直,无急弯、固定牢靠。引下线支持件间距是否符合水平直线部分0.5m~1.5m,垂直直线部分1.5m~3m,弯曲部分0.3m〜0.5m的要求。焊接处的焊缝是否饱满无遗漏,焊接长度应符合本规范第5.1.2.2条第二款的规定,焊接部分补刷的防腐油漆是否完整,引下线是否锈蚀。检查引下线与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焊接处是否锈蚀,油漆是否有遗漏及近地面的保护设施。利用建筑物内钢筋做为暗敷引下线的跟踪检测,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首次检测时应测量每相邻两根引下线之间的距离,记录引下线布置的位置、总根数,每根引下线为一个检测点,按顺序编号检测。首次检测时应用游标卡尺测量每根引下线的尺寸规格。检查明敷引下线上有无附着的其他电气线路。测量明敷引下线与附近其他电气线路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1m.3.6检查断接卡的设置是否符合本规范第5.1.3.1条第4项的规定。3.7当引下线暗敷且未设断接卡而与接地装置直接连接时,可在引下线与接地装置不断开的情况下对防雷装置电器通路和工频接地电阻值进行检测,其检测方法是:被测建筑物是用多根暗敷引下线接至接地装置时,应根据建筑物防雷类别所规定的引下线间距12m(—类)、18m(二类)、25m(三类)在建筑物顶面敷设的避雷带上选择检测点,每一检测点作为待测接地极G',由G,将连接导线引至接地电阻仪,然后按仪器说明书使用方法测试。接地极G,和电流极C之间的距离大于40m时,电位极P的位置可插在G'、C连线中间附近,其距离误差允许范围为10m,此时仅考虑仪表的灵敏度。当G,合C之间的距离小于40m时,则因将电位极P插于G'与C的中间位置。三极(G'、P、C)应在一条直线上且应垂直于地网,应避免平行布置。当建筑物周边为掩饰或水泥地面时,可将P、C极与平铺放置在地面上每块面积不小于250mm*250mm的钢板连接,并用水润湿透后实时检测。4接地装置的检测若建筑物接地与变电站接地共用接地装置,则不再单独测量建筑的接地装置,采用变电站接地网检测所得的结果,此外,可按下述方法进行检查及检测4.1检查——首次检测时应查看隐蔽工程纪录;——检查接地装置的填土有无沉陷情况;——检查有无因挖土方、敷设管线或种植树木而挖断接地装置;——首次检测时应检查相邻接地体在未进行等电位连接时的地中距离:用毫欧表检测两相邻接地装置的电气连接为检测两相邻接地装置是否达到DB52/T537—2008第523.1条规定的共用接地系统要求或独立接地要求,首次检测时应使用毫欧表对两相邻接地装置进行测量。如测得阻值不大于1Q,则断定为电气导通,如测得阻值偏大,则判定为各自为独立接地。注:接地网完整性测试可参见GB/T17949.1的8.3节。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测量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值测量常用三极法和使用接地电阻表法,其测得的值为工频接地电阻值,当需要冲击接地电阻值时,应按DB52/T537—2008附录B(规范性附录)的规定进行换算。三极法的三极是指图1上的被测接地装置G,测量用的电压极P和电流极C。图中测量用的电流极C和电压极P离被测接地装置G边缘的

距离为dGC=(4〜5)D和dGP=(0.5〜0.6)dGC,D为被测接地装置的最大对角线长度,点P可以认为是处在实际的零电位区内。为了较准确地找到实际零电位区时,可把电压极沿测量用电流极与被测接地装置之间连接线方向移动三次,每次移动的距离约为dGC的5%,测量电压极P与接地装置G之间的电压。如果电压表的三次指示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则可以把中间位置作为测量用电压极的位置。(b)(b)为测量用电压极的位置。(b)(b)原理接线图G—被测接地装置;P—测量用的电压极;C—测量用的电流极;*E—测量用的工频电源;A—交流电流表;V—交流电压表;D—被测接地装置的最大对角线长度图1三极法的原理接线图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示值UG和I代入式 R=卫g中去,得到GI被测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RG。当被测接地装置的面积较大而土壤电阻率不均匀时,为了得到较可信的测试结果,宜将电流极离被测接地装置的距离增大,同时电压极离被测接地装置的距离也相应地增大。在测量工频接地电阻时,如dGC取(4〜5)D值有困难,当接地装置周围的土壤电阻率较均匀时,dGC可以取2D值,而dGP取D值;当接地装置周围的土壤电阻率不均匀时,dGC可以取3D值,dGP值取1.7D值。另外,建筑物的接地装置可以采用简易测量法,使用接地电阻表(仪)进行接地电阻值测量,测量时按选用仪器的要求进行操作。7.安全措施a) 防雷装置安全性能检测工作应杜绝检测安全事故的发生。b) 检测人员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制度,雷雨天禁止检测。c) 高空检测必须佩带安全带、安全帽、固定并系安全绳等安全保护装置,检测仪器和检测设备不得放置在高空易坠落处。如需高空放线检测,则应避开电力线路、通讯线路以及其他架空线路,同时放线不得损坏被检测物的其他设施。d) 进入工作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e) 应严格履行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试验设备放置现场及电流极周围10〜50米范围内应装设遮栏,向外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并派人看守。f) 测量导线间的连接点必须用绝缘物包裹,并尽量悬空地面。当测量导线与公路、人行道交叉或并行时应防止导线绝缘被损坏及防止触电。g) 试验电源须带漏电保护装置;h) 试验加压前应仔细检查试验接线、表计倍率、量程、调压器零位及仪表的初始状态等,经检查无误,并由试验负责人许可后方可进行试验;i) 进行试验时,工作人员应专心操作,加压速度必须均匀,加压过程中有人监护,并作好记录;j)试验过程中若有异常应立即降压,断开试验电源,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能再次进行试验。检测周期a) 防雷装置安装竣工验收时;b) 易燃易爆危险环境的防雷装置,应每半年检测一次。c) 其他场所防雷装置应每年检测一次。检测注意事项:a) 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工作包括防雷装置的现场检测和检测资料的计算及结果评价。b) 防雷装置安全检测工作由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法定机构完成,实施检测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检测资质;c) 检测仪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在计量检定合格有效期内使用。实施防雷装置安全检测的单位,应先查阅受检测单位防雷技术资料和图纸,了解并记录受检单位的防雷装置的基本情况。d) 检测人员应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并按照方案对防雷装置进行现场检测,检测必须客观、公正,不能破坏防雷装置。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及对策试验回路电流无法达到试验所要求的电流值对策:增加电流极接地桩数量,将其并联以减小电流回路阻抗。检测结果与设计值有较大出入对策:检查接地极及线路是否正确,多检测几次取其平均值。

贵州省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受检物名称:防雷类别:检测日期:年月日技术规范:天气情况:共页第页序号项目单位实测结论1被检物体量(长-宽-高)m防2接闪器类型3接闪器规格mm直4接闪器高度m5突出屋面金属物是否接地Y/N击6突出屋面非金属物是否受保护Y/N7屋面水箱接地电阻Q雷8金属旗杆接地电阻Q措9屋面测试点接地电阻Q10金属爬梯接地电阻Q施11屋面广告牌金属构件接地电阻Q12引下线数量根13引下线规格mm14引下线地面测试点接地电阻Q15接地装置类型防雷电感应措施项目名称接地(引入线)规格(mm2)接地电阻(Q)消防控制室保护接地消防管道电梯保护接地室内设备防雷电波措架空金属管线入户端强电井金属线槽弱电井金属线槽配电柜保护接地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型号施低压线路埋地长度(m)其它结论:测试仪表:M4102游标卡尺皮尺检测:复核:签发:

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的检测)检测项目避雷针架设高度及位置检杳材料规格尺寸安装电气连接安全距离保护范围避雷线架设高度及位置检杳材料规格尺寸安装电气连接安全距离保护范围避雷带架设高度及位置检杳材料规格尺寸安装电气连接安全距离保护范围引下线检杳材型规格连接电阻间距接地电阻散流系数备注检测员校核人检测日期天气状况3.8设备接地等电位连接检测电气设备的接地主要是为了故障时,故障电流能可靠的入地,不至于造成人身伤害或其它不良的后果。同时,设备进行等电位连接,可以减少反击造成的设备损坏,因此,对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等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并规定每隔一定的周期要进行测试,以确定是否满足要求。检测内容包括风机及箱变各部分连接,线缆屏蔽层与各端点与设备接地点的连接等。风机及箱变等电位连接测试编号测试位置编号测试位置1主地网一塔基27航空灯一机舱底座2主地网箱变28风向仪一机舱底座3塔基一箱变29#1滑环一机舱底座4主地网一塔基柜30#2滑环一机舱底座5主地网一塔基辅助电源柜31#3滑环一机舱底座6主地网升降楼梯32TB300接线盒一机舱底座7#1塔筒一机舱底座33TB301接线盒一机舱底座8#1塔筒一#2塔筒34TB302接线盒一机舱底座9#2塔筒一#3塔筒35TB303接线盒一机舱底座10机舱310柜一机舱底座36TB304接线盒一机舱底座

16轮毂本体一机舱42机舱320柜-柜门171#变桨驱动器--机舱底座43机舱330柜-柜门182#变桨驱动器--机舱底座44#1轮毂柜一柜门193#变桨驱动器--机舱底座45#2轮毂柜一柜门204#变桨驱动器--机舱底座46#3轮毂柜一柜门测试人:11机舱320柜一机舱底座37TB305接线盒一机舱底座12机舱330柜一机舱底座38提升机一机舱底座13发电机--机舱底座39冷却器一机舱底座14齿轮箱--机舱底座4011机舱320柜一机舱底座37TB305接线盒一机舱底座12机舱330柜一机舱底座38提升机一机舱底座13发电机--机舱底座39冷却器一机舱底座14齿轮箱--机舱底座40制动器一机舱底座15电池柜--机舱底座41机舱310柜-柜门测试仪表:复核:a)直流电阻导通测试仪一套(10A)设备接地与地网的连通试验:在所检项目中找出一设备的接地为基准,也可以是测接地网接地电阻的连接处,使用一块欧姆表,依次测出其他设备接地对该点的直流电阻,去掉引线电阻后两个设备接地引下线之间的电阻不应大于0.5Q。如果大于0.5Q,贝U说明连接有问题,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如焊接,或螺丝连接处是否连接可靠等。设备的接地回路检查对设备的接地引下线要定期的检查其锈蚀情况,做热稳定校核并做防腐处理,对于接地引下线与设备外壳的连接处也要定期检查处理,尤其是通过螺栓连接的地方,有时因为锈蚀会造成电气上的开路。因此,要定期的检查和处理。用直流电阻导通测试仪(10A)检测查连接点的连接情况,连接过渡电阻不大于0.03欧等电位连接测量(风电机组)检测报告风机编号: 天气情况: 检测日期: 年月日技术规范:共页第页编号测试位置测试数据(mQ)备注1主地网一塔基2主地网一箱变3塔基一箱变4主地网一塔基柜5主地网一塔基辅助电源柜6主地网一升降楼梯7#1塔筒一机舱底座8#1塔筒一#2塔筒9#2塔筒一#3塔筒10机舱310柜一机舱底座11机舱320柜一机舱底座12机舱330柜一机舱底座13发电机-机舱底座14齿轮箱-机舱底座15电池柜-机舱底座16轮毂本体一机舱

171#变桨驱动器-机舱底座182#变桨驱动器-机舱底座193#变桨驱动器-机舱底座204#变桨驱动器-机舱底座测试仪表:直流电阻导通测试仪、M4102 测试人:复核:第四章安全措施4.1安全目标不发生质量安全事故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不发生电气线路和设备受损事故4.2安全管理规定每个检测组由主检工程师任安全技术责任人,对当日当次检测过程中安全和技术负责检测作业前对检测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测流程进行交底,(检测项目的特点,检测过程中的危险点,作业现场环境头部,安全措施及相关情况等)使检测人员在思想上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并作好安全交底记录。作业前要与甲方相关人员取得联系,落实好是否达到条件。检测现场悬挂醒目的告示牌,安全警示牌,以提醒作业人员及路人的请注意,有行人过的地方必要时采用围栏等安全措施。进入作业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穿戴好各种劳保用品,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认真执行甲方现场安全规定。特殊工种必须使用有操作证的作业人员需要停电的线路或设备应提前与甲方相关人员进行联系,并在作业前必须进行通俗验电工作;进登高作业时,除必须戴好安全帽,穿戴好各种劳保用品外,还必须系好安全带。检测作业现场不得打闹,不能酒后上岗,无关人员应清理出场;检测设备、物件等必须摆放整齐;现场检测设备需提供电源的,须经甲方同意在指定的位置接入电源,未经许可,电源不得乱搭乱接;每天下班前,检查是否有工具遗失,施工现场必须清理干净,并填安全日志;不要在雷雨天气进行试验4.3各场所具体安全检测注意事项建筑物(构筑物)安全检测注意事项:高空检测必须配带安全带、安全帽、固定并系好安全绳等安全保护装置,检测仪器和检测设备不得放置在高空易坠落处。如需高空放线检测,则应避开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及其它架空线路,严禁:(1)从高空向地面轧抛线,(2)穿拖鞋作业。易燃易爆场所安全检测注意事项检测安全注意事项:1)必须穿戴防静电服装进行检测。2)不得带火种进入检测现场,检测现场禁止动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