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设计 省赛一等奖_第1页
《抗日战争》设计 省赛一等奖_第2页
《抗日战争》设计 省赛一等奖_第3页
《抗日战争》设计 省赛一等奖_第4页
《抗日战争》设计 省赛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识记: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2.理解: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原因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抗战区别及相互关系;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3.运用: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后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并分析目前中日关系的情况。二、过程与方法可利用归纳法归纳中国军民抗战的史实,主要利用图片、结合有关史料分析了解日军侵华的罪行;利用问题探究法全面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意义。在探究过程中,要积极去发现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在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以此教育学生学习和继承先烈的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体会抗战时的民族精神,激发民族责任感和强国之志。2.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然而,当今日本右翼势力却力图掩盖罪行,美化侵略。这可以让学生反思近代中华民族的苦难和世界爱好和平民族曾经历的苦难,激励学生以史为鉴:要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还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坚决捍卫世界和平。重点难点重点: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难点: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通过设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也是一个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以及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D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抗战时期有这样一首小诗《假如我们不去打仗》:“假如我们不去打仗那么敌人杀死了我们还要用刺刀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看呐,这是奴隶!”当年,不愿做亡国奴的东方雄狮发出了一声怒吼,亿万中国人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冒着敌人的炮火,投身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去。【讲述新课】一、全民族抗战1.卢沟桥事变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大举侵华,中华民族开始了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日本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板书: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东三省;华北事变,平津危矣、华北危矣、全中国危矣;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合作探究】:结合“历史纵横”栏目中列举了四件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提问:(1)这四件史实说明了什么问题?(2)这对国共两党带来什么影响(1)主要是说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日民族矛盾上升。(2)在中华民族处在亡国灭种危机之中形势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便成为历史的必然。这促使国共两党由内战对抗开始走上合作抗战。从七七卢沟桥事变起,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企图迅速灭亡中国。强大的外部压力,促使内部的团结。面时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严重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开始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国人民共同抗战。抗日战争不是哪一党哪一派或哪一个战场的抗战。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战。过渡: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中国自始至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和两条路线,即由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片面抗战路线;敌后战场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结果。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开辟和抗日根据地的创立,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牵制了大量的日军。两个战场互相配合、相互支援。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全面抗战路线面对日本的侵略,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此后,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人后方,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了晋察冀、晋冀鲁豫等十几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相持阶段到来以后,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3.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迅速占领了平津,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日寇继续向华北和华中发动攻击,并扬言三个月内灭亡中国,负责正面战场作战的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四次大会战。在这些会战中,国民党作战是比较积极的,在抗战中起了很大作用:第一,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对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重要作用。第二,鼓舞了民心士气,特别是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大捷,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御敌。第三,支援了敌后战场的抗日游击战争。第四,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争取了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但这时期也正是在正面战场上出现了丧师失地、一溃千里的严重局面。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本企图在10天内“为制中国于死地,以控制上海、南京最重要”的目标,在上海发动了军事进攻,史称“八一三”事变。因战争是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进行的,所以又称“淞沪会战”或“淞沪抗战”。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守卫宝山的十八军五八三团三营在营长姚子青率领下,与入城之敌巷战肉搏,激战两昼夜,五百余官兵全部壮烈殉国。10月26日晚,八十八师五二五团团长谢晋元奉令率八百官兵坚守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在坚持战斗了四昼夜,毙敌二百余人后,奉命撤退到公共租界。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日军动用了海陆空军二十余万,伤亡六万多人,才占领了上海,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速战速决的迷梦。补充:评价国民政府抗战初期的功过第一,在抗战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毛泽东语)第二,从总体上说除个别战役外,中国的会战总体上打的是败仗。第三,失败的客观原因是敌强我弱,敌我力量悬殊。毛泽东指出:日本“是一个强的帝国主义国家,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第一等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依然是一个弱国”,无论“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显得不如敌人。”第四,失败的主观原因是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的结果。1938年10月,广州、武汉也被日军占领。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二、日军的滔天罪行日本侵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杀人、放火、抢劫、强奸,罪行数不胜数。由于教材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举,只选了日军暴行中的三件事(指导学生阅读)。一是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犯下的最残暴的罪行之一,也是历史教科书的传统内容。近来日本送审的新教科书歪曲南京大屠杀的内容2022年的送审本关于南京大屠杀只字未提,只是在一张名为“因巷战而遭到破坏的上海市区”的照片上面用小字注解:“那时,日本军队导致民众中也出现了很多死伤者,这就是南京事件”,将大屠杀以“事件”一词轻轻带过,文后又以稍小字体介绍:“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评:新教科书中的小字体介绍使前面那句话本来就扭曲史实的话进一步大大折扣,进一步否定了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而且几乎不会使读者注意到南京大屠杀这个问题。事实上,许多证据证明1937年12月13日凌晨,日军攻陷南京城,对南京市民犯下滔天罪行。“二战”后东京法庭已经认定日本的犯罪事实,当时说的数字是20万以上,而事实上学者的研究是30万以上;后来,也有很多资料史证证明南京大屠杀日军的暴行。二是潘家峪惨案。这是日军侵华期间在敌占区制造的大屠杀惨案。三是日本“七三一部队”。“七三一部队”是日本侵略军的细菌部队,它惨无人道地用中国活人作解剖、细菌等各种试验,制造细菌武器,残害大批中国人。这三件事只是侵华日军暴行的缩影。这不仅仅是战争的罪行,从令人发指的犯罪手段来看,是灭绝人性的反人类罪行,不仅为中国人民不齿,也为全人类所痛恨,包括日本人民。指导学生阅读P76学思之窗并思考思考题:“是什么使日本侵略者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兽性?”自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的14年间,日本侵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千千万万的生灵惨遭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日本军国主义者最残酷的蹂躏和摧残。这段历史我们不应忘记,也不能忘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总是给我们借鉴和警示作用。无论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应记住侵华日军这段罪恶的历史。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不断为日军侵华罪行辩护,从日本历史教科书事件,到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事件,引起了中国乃至亚洲人民强烈的反感和谴责。这些都是现实,反映了日本右翼势力掩盖日军战争罪行的企图,不能不让亚洲曾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和人民警惕。这也正是我们学习抗日战争历史的现实意义。过渡:抗日战争打得非常艰苦,抗日低潮的时候,有些人甚至动摇了:我们能打赢日军吗?为了振奋人民的抗日精神,争取抗日形势的好转,中共党中央决定在华北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展开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三、抗战的胜利1.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拔掉敌人据点近三千个。百团大战是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主动出击。此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日益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过渡:百团大战狠狠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除了境内作战外,中国军队还积极开辟国外战场。2.中国缅甸远征军(1942年初-1945年)(内容略)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敌后战场和盟军战场,都起了战略配合作用。此次远征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突出的贡献。补充:滇缅公路上的3000多名“南侨机工”的故事滇缅公路在抗战时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滇缅公路道路险峻,气候变化正常。要保证这条路的畅通,需要大批技术熟练的司机、修理人员和护路技术员。陈嘉庚得知后,亲自出面,通过“南侨总会”在华侨中招募机工。报告者十分踊跃。在滇缅公路上工作不仅环境险恶、条件极艰苦,而且随时都有被敌机炸死炸伤的危险。但广大侨工不顾个人安危,用鲜血和生命保证了滇缅公路的畅通。有1000多人在滇缅公路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昆明还有一座“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以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抗日战争的胜利在英美军队配合下,1945年初,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经过十四年浴血奋战,我们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经过十四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4.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导与练P92知识梳理)【本课小结】抗日战争结束六十年了,“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在这里重温那段历史,决不仅仅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记住教训,让当今的时代更加和平与和谐。60年过去了,亲身经历过当年战争与伤痛的人正越来越少。今天,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显得更为必要。布置作业:《导与练》演练广场一、本课测评答案提示:(1)日本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A、进行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军事侵略活动,抢占中国领土、掠夺中国资源。B、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犯下滔天罪行。典型事件有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用中国活人作实验。(2)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在其领导下,国共两党相互配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百团大战,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C、国民党军队不仅在国内抗击日军,还派出远征军赴缅作战击败侵缅日军。D、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二、学习延伸答案提示:危害的主要内容包括:(1)当年化学武器遗留物严重威胁今天中国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它不断激起遭遇日本侵略的国家与人民在感情上的伤害。(3)日本法院驳回中国原告要求日本政府给予赔偿的诉讼要求,再次显示出日本在战争责任观问题上的错误,对中日关系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对于日本争取成为政治大国的努力也起到负面影响。板书设计:略教学反思:1.由于本课内容较多,叙述整个抗日战争的过程,语言注意精练、科学、准确、同时由于本课重要的教学目的在于升华学生的情感,因此语言也要生动、富于感情,让学生受到感染。2.对于学生相对较熟悉的侵华日军暴行内容,选择先由学生来讲述,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