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育功能_第1页
教育学教育功能_第2页
教育学教育功能_第3页
教育学教育功能_第4页
教育学教育功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教育学教育功能2023/1/142第一节教育功能概述一、教育功能的含义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二、教育功能的类型(一)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的本体功能或教育的固有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工具功能)第1页/共64页2023/1/143(二)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教育的正向功能:是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是一种贡献性的功能。教育的负向功能:是指教育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响和作用,是一种损害性的功能。(三)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显性功能: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隐性功能: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第2页/共64页2023/1/144(四)多唯度的复合分类1、把性质(方向)和形式结合起来划分主观意向显性隐性客观结果正向负向ABCD第3页/共64页2023/1/1452、把对象与性质结合起来划分分析人社会正向负向客观结果ABCD第4页/共64页2023/1/146第二节教育的个体功能一、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地位(一)什么是个体发展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期间在身心两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个体的发展的内容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发展第5页/共64页2023/1/147(二)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影响人的发展有四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第6页/共64页2023/1/148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人的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不可缺少的生物前提。人优异于其他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人的遗传素质。

第7页/共64页2023/1/1492)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个体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格塞尔(Gesell,A.1880~1961)的成熟理论在儿童没有达到明显的成熟准备之前,经验的训练是收效甚微的,即使在最初的训练中取得了一点成绩,也同样没有多大价值。到了一定的成熟准备期,从未接受过这种行动训练的孩子,只要略加训练就可以迎头赶上。双生子爬梯实验。第8页/共64页2023/1/14101929年,格塞尔对一对双生子进行实验研究,他首先对双生子1和双生子2进行行为基线的观察,认为他们发展水平相当。在双生子出生第48周时,对1进行爬楼梯训练,而对2则不予相应训练。训练持续了6周,期间双生子1比2更早地显示出某些技能。到了第53周,当2达到能够学习爬楼梯的成熟水平时,对他开始集中训练,发现只要少量训练,2就达到了1的熟练水平。进一步的观察发现,在55周时,1和2的能力没有差别(实验结果见图)。因此,格塞尔断定,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取决于生理的成熟。生理成熟之前的早期训练对最终的结果并没有显著作用。第9页/共64页2023/1/1411第10页/共64页2023/1/1412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不仅表现在体态、感觉器官方面,也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遗传学证明遗传基因里存在着的物质有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这些物质的排列结构及其活动与人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第11页/共64页2023/1/14134)正确认识遗传素质的作用遗传决定论的荒谬遗传决定论极端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教育只是起一个引发的作用。(英)高尔顿(Galton.E),遗传决定论的鼻祖,优生学的创始人。名人家谱调查,“名人后代名人多。”龙布罗梭,研究犯罪份子的家族,“罪犯后代罪犯多。”(美)霍尔,“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孔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第12页/共64页2023/1/1414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地外部世界。它包括个体所接触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天然形成的自然环境人工改造过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包括:宏观的社会环境微观的社会环境第13页/共64页2023/1/1415环境对个体发展的作用第一:环境是个体发展的客观条件案例:狼孩、豹孩、熊孩、猪孩的报道。第14页/共64页2023/1/1416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往往是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还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到了第二年阿玛拉死了,而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这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狼孩”一事。第15页/共64页2023/1/1417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第16页/共64页2023/1/1418第二: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第三:环境对个体的发展也作出了一定的限制第四:环境对人作用的大小与环境本身的性质、变化和个体发展水平相关。第17页/共64页2023/1/1419环境决定论的偏颇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完全是外界影响的被动结果,从而片面强调并机械地看待环境的作用。代表人物: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他认为人的发展是刺激(S)与反应(R)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并在我自己的特殊的天地里培养他们成长,我保证他们中任何一个都能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或巨商,甚至乞丐和小偷,无论他的天资、爱好、脾气以及他祖先的才能、职业和种族。第18页/共64页2023/1/1420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教育与环境的区别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体现在1)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定向)2)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强化作用。(强化)3)学校教育能够加速人的一般发展进程。(加速)第19页/共64页2023/1/14214、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什么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它是人类特有的意识特征。“人世间的事情永远不会有绝对结果,苦难对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巴尔扎克第20页/共64页2023/1/1422人的发展遗传环境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第21页/共64页2023/1/1423影响人的发展的四因素在人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地位:1、内因遗传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外因环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关键因素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第22页/共64页2023/1/1424二、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一)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个体社会化社会化的具体内容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的表现:1、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2、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3、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第23页/共64页2023/1/1425(二)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个体个性化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第24页/共64页2023/1/1426三、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一)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二)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四、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第一,过重的学业负担、惟“智”是举的做法,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第二,现存学校的管理模式,只能教学生学会顺从,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第25页/共64页2023/1/1427第三节教育的社会功能一、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一)经济与教育关系的历史演变1、早期的萌芽状态农业经济时代,教育主要是一种人文教育。教育没有直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教育面向过去)第26页/共64页2023/1/14282)近代教育经济功能的显现近代工业化社会,教育的经济功能日益显现,教育是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知识、培养科技人才的摇篮。(教育面向现在)3)现代教育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的产业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日益凸现出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成为产业。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了产业性质。(教育面向未来)第27页/共64页2023/1/1429(二)经济与教育的辨证关系1、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经济发展水平及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的相应变化4)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手段的相关方面第28页/共64页2023/1/14302、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a/普通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潜能b/职业和专业教育直接生产劳动能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的支持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第29页/共64页2023/1/1431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illiamSchultz,1902-1998)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的演说中系统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包括:(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4)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第30页/共64页2023/1/1432二、教育对社会政治的作用(一)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演变古代社会:教育融合于政治之中,教育活动从属于政治.近代社会:教育活动与政治活动有了明显的区别,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分工中的一个独立部门。现代社会:教育成为促进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工具。第31页/共64页2023/1/1433(二)政治与教育的辨证关系1、政治对教育的作用1)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第32页/共64页2023/1/14342、教育的政治功能1)通过教育,宣传一定的政治观点、理论、方针、路线,造成舆论。2)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3)通过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第33页/共64页2023/1/1435三、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作用(一)文化的含义:广义:人类后天获得的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事物,它包括物质、制度及精神三个层面。狭义:人类后天习得的并为一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主要限于广义文化的精神层面。研究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时一般都是就狭义而言。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第34页/共64页2023/1/14361、文化对教育的影响1)文化传统制约教育活动的过程,不同教育反应着不同文化背景,体现着迥异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包括价值体系、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语言符号四个部分)

第35页/共64页2023/1/1437

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东方西方

相互依赖个性独立调和社会与自我注重个性自由不注重隐私权注重隐私权个人缺乏自信个人富有自信数世同堂大家庭婚姻子女小家庭尊重老人重视儿童压制对性的意识和表达夸大性的表达和意义认为现状美好经常批评现实多神论一神论第36页/共64页2023/1/1438

东西方教育传统的差异类别中西教育价值取向1、调和社会和自我1、注重个性自由和主体意识2、重知识的应用价值2、重知识的内在价值3、重教育的世俗性3、重教育的宗教性师生关系1、强调教师权威1、重视儿童2、师生相互倚赖2、个性独立3、师道尊严3、师生平等教学行为1、重教的行为1、重学的行为2、教学形式刻板2、教学形式灵活3、压制对情感的意识和表达3、体现对情感的意识和表达注:参见何新:《中国文化史新论——关于文化传统与中国现代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2页。第37页/共64页2023/1/14392)文化的流变制约着教育发展的历程原始的文化形态,完全可以用口耳相传的教育方式传至下一代;奴隶社会以后,文化知识丰富,要求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教育人员等;文化现代化对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第38页/共64页2023/1/14402、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可以选择、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和整理要依据两个尺度:一是社会的需要;二是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第39页/共64页2023/1/14412)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3)教育可以创造、更新文化4)教育可以整合、融合文化,增强文化的生机与活力第40页/共64页2023/1/1442四、教育对社会人口的作用(一)人口与教育关系的发展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一定地区、具有一定数量、质量与结构的人的总体。第41页/共64页2023/1/1443第42页/共64页2023/1/1444第43页/共64页2023/1/1445(二)人口对教育的影响1、人口数量对教育的影响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结构人口增长率的三种类型:高出生和高死亡构成的低增长;高出生和低死亡构成的高增长;低出生和低死亡构成的低增长。人口高增长——教育规模的扩大;人口低增长——教育规模的缩小人口的高增长影响国家的学制和学校的编制设置。第44页/共64页2023/1/1446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的质量人口的高增长使教育经费和师资质量的平均水平降低。学龄人数的增加导致班级人数过多,也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家庭子女增多,影响家庭的教育投资和生活水平,影响家长对子女的关心、教育和期望程度,这间接地影响到教育的质量。第45页/共64页2023/1/1447第46页/共64页2023/1/1448第47页/共64页2023/1/1449第48页/共64页2023/1/1450第49页/共64页2023/1/14512、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人口质量是指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身体素质:遗传素质和健康状况文化修养:知识水平、智力发展程度、劳动技术水平道德水平:思想觉悟、道德修养和合于社会规范的社会品质。人口质量对教育质量的影响:直接方面,入学者已有的水平对教育质量的影响间接方面,年长一代的人口质量影响新生一代的人口质量,从而影响以新生一代为对象的学校教育质量。第50页/共64页2023/1/1452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自然结构指人的年龄、性别等方面;社会结构指人口的阶级、文化、职业、地域、民族等方面。1)人口的年龄结构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系统中的比例2)人口的性别结构会给教育带来一定的影响3)人口的阶级结构影响教育4)人口的文化、职业结构影响教育质量和人们对教育的需求5)人口的地域分布影响教育机构的分布6)人口的民族结构对教育的影响更为复杂第51页/共64页2023/1/1453第52页/共64页2023/1/1454第53页/共64页2023/1/1455老龄化社会带来的问题根据联合国提出的标准,一个国家65岁和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超过7%,就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完成的一项研究报告说:中国老龄化速度已逼近世界之最。未来中国人口政策将面临两难选择:放松人口控制会使人口增长出现反弹,继续控制人口将会加剧人口老龄化的规模和速度。研究报告显示,在未来二三十年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总人口比例,将从现在的7.5%增长到14%。而根据联合国估算数据,如果目前人口发展趋势不变,到204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数量将占总人口的28%,远高于目前的11%。

第54页/共64页2023/1/14562004年7月15号,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透露,目前全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6.9:100,而有的省份竟达到135:100(正常的性别比来讲,如果女孩子是100的话,男孩子应该是103到107)。到2020年,中国的男性,就是出生人口的男性可能比女性多2400多万人。

第55页/共64页2023/1/1457性别结构问题:中国重男轻女思想导致男女比例失调,这一思想也导致中国的家庭重视男童的教育,忽视女童的教育。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6~14岁不在校人口为3373.9万人,其中未在校女童为1903.5万,占56.4%,西部十一省(内蒙、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