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公开课解读_第1页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公开课解读_第2页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公开课解读_第3页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公开课解读_第4页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公开课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国两制”的宏大构想及其实践第三课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问题提出:针对台湾问题2.形成过程:(1)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2)1981年,《关于台湾回来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阐明白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3)80年头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4)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供应了法律依据

“一国”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祖国统一的前提,也是我们的核心目的。

“两制”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实现“一国”,完成祖国统一的方式方法。含义意义“一国两制”构想是一项大胆的、创建性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3.“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与意义(1)香港问题的由来鸦片斗争中,英国于1841年占据香港岛。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的《北京条约》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1898年,英国《展拓香港界址专约》强迫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旁边岛屿(今统称新界),租期为99年。香港回来历程:中英会谈

1982.9联合声明1984.12胜利回归

1997.7.1同意通过外交途径磋商决定1997.7.1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规定回归后的制度材料一:邓小平就香港问题与英国撒切尔夫人进行会谈,针对英方“主权换治权”的观点,邓小平明确指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探讨的问题。材料二:中国复原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久,明确宣布:“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当年11月的联合国大会以99票对5票决议,把香港和澳门从殖民地名单中除去。材料三:依据国际法上的政府继承理论,因革命而发生的政府变动,新政府没有义务完全继承旧政府同外国政府签订的国际条约。材料四:“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国依据中国自己的状况提出来的,我们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法解决香港问题,是照看香港的历史和现实状况的。⑴材料一中邓小平指出香港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⑵依据二、三指出中国收回香港的法律依据。

⑶据材料四和所学学问,分析香港问题为什么能解决?实质:主权问题。依据联合国大会决议,香港问题不是殖民地问题;依据国际法,中国对过去的不同等条约没有义务继承。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国际地位提高(前提)。提出符合国情和香港历史现实的正确方针(关键);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群众基础)七子之歌——澳门闻一多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照旧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闻一多(1899-1946)

2、澳门的回来你会唱吗?澳门问题的由来及回来历程:时间事件1553葡萄牙借口船遇风暴,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1557私自扩展土地,开始长期占据1984中英联合声明,提供范例1987中葡联合声明1999回归祖国1987年4月,中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复原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澳门成功回来意义:

港澳:结束列强占据,开创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中国:标记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国际:是世界上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光辉典范。台湾是祖国的宝岛余光中《乡愁》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二)、遗留问题: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1台湾问题的产生2台湾回来的阻力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3中国政府的对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4前景展望历史上的台湾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台湾(当时叫夷洲),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录。隋唐时称台湾为流求,隋朝时汉族人民起先移居澎湖,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省晋江县管辖,并派兵驻守。元明时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1624年,荷兰、西班牙殖民者相继入侵台湾;1642年,荷兰排挤西班牙独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朝进兵台湾,郑氏政权归降。1684置台湾府,1885年独立设省清朝在甲午斗争战败,被迫于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其次次世界大战中,1943年的《开罗宣言》宣布:战后将台湾归还中国。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倒戈,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实行,中国收回台湾。1949年底,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台湾与大陆再次分裂。朝鲜斗争期间,美国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谁来说说:他们是谁?台湾回来的阻力: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如何解决台湾问题?解决台湾问题有两种方式:和平方式和武力方式。选择哪种方式更为有利?反台独、中华儿女盼统一祖国大陆政府的对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两岸关系进展:

台湾探亲团登上长城台胞搭乘“同安”号直航厦门台湾彰化师大与山东师大学术交流1979年,实现真正停火1987年,开放大陆探亲1992年,九二共识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疼惜法》——经济合作1995年,《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接着奋斗》——纲领性文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华网北京2005年3月4日电)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看法: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其次,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变更。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材料二: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的引文: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依据宪法,制定本法。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请回答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三位主要领导人在台湾统一问题上先后提出各自的构想、方针和看法。请概括关键词语。他们坚持的基本原则的核心问题是什么?2、20世纪90年头以来,在促进海峡两岸经济文化沟通和反对分裂势力破坏祖国统一方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先后制定了哪两部法律?综上所述,你有什么相识?参考答案:(1)“一国两制”“八项主见”“四点看法”“一个中国”(2)《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疼惜法》《反分裂国家法》。(3)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和领土完整是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大事;党和国家为促进海峡两岸经济文化沟通和促进国家完全统一而不懈努力。1.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中说:“在解决统一问题时,敬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看法,实行合情合理的政策和方法……”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A.中国政府不干涉台湾外交事务B.宣布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