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体育与健康明德小学食物中毒及其预防_第1页
四年级体育与健康明德小学食物中毒及其预防_第2页
四年级体育与健康明德小学食物中毒及其预防_第3页
四年级体育与健康明德小学食物中毒及其预防_第4页
四年级体育与健康明德小学食物中毒及其预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Foodpoisoningandprevention一、食源性疾病:(foodbornedisease)(一)概念:

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基本要素:食物是传播疾病的媒介病原物是食物中的病原因子临床特征为急性中毒或感染性表现

第一节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二)范畴食物中毒(沙门菌食物中毒、河豚鱼中毒)肠道传染病(伤寒、甲肝)食源性寄生虫病(猪囊尾蚴病、)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慢性退行性疾病营养不平衡慢性中毒性疾病食物中有害污染物

二、食物中毒(一)概念:1.食物中毒(Foodpoisoning):

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区别于:暴饮暴食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食源性肠道传染病慢性中毒性疾病有毒有害污染物食源性寄生虫病发病特点:(1)发病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爆发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趋势。(2)食物中毒发病与食物有关(3)所有中毒病人临床表现相似,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4)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流行病特点1.季节性:多见于夏秋季2.中毒食物:动物性食品为主,尤其是畜肉及制品生前感染和宰后污染3.进入食物途径乳类污染蛋类污染熟制食品污染4.发病率及影响因素发病率较高,受活菌数量、菌型、个体易感性的影响2×105食前未加热或加热不彻底发病机制1.感染型中毒侵袭肠粘膜:急性胃肠炎释放内毒素:急性胃肠炎、体温升高2.毒素型中毒产生肠毒素:Na+、Cl-、水肠腔潴留腹泻预防1.防止食品污染(1)宰前检验(2)宰后检验(3)储藏、运输、加工、销售各环节的卫生特别是熟肉制品2.控制繁殖(1)低温贮存(2)短时储存3.食前彻底加热肉块深部温度≥80℃,12min

肉块≤1kg,持续煮沸2.5~3小时控制感染病畜肉类流入市场加工冷荤熟肉要生熟分开诊断及治疗1.

流行病学特点中毒食品:奶、肉、水产品、蔬菜、水果(冷藏)2.临床表现(特有)侵袭型:潜伏期长,死亡率高2-6周腹泻型:潜伏期短8-24小时3.

实验室检验细菌学检验:单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血清学检验:血清凝集效价(六)

预防和治疗治疗:对症治疗支持治疗抗生素:氨苄西林预防:1.防止污染,尤其是冰箱冷藏的熟食品和乳品

2.食前的彻底加热,煮透也能吃肝肾损害型毒蕈中毒褐磷小伞白小伞白小伞豹斑毒伞毒红菇食物中毒诊断及技术处理总则

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处理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1.尽快查明发病原因

①确定食物中毒病例;②查明中毒食品;③确定食物中毒致病因素;④查明中毒原因

2.提出和采取控制食物中毒的措施。

3.协助医疗机构对中毒病人进行救治。

4.收集对违法者实施处罚的证据。

5.提出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措施和建议。

6.积累食物中毒资料,为制定食品卫生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食物中毒诊断依据

1.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可疑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发病。停止食用后,发病停止。

2.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3.潜伏期较短,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