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分析与高考备考策略_第1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析与高考备考策略_第2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析与高考备考策略_第3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析与高考备考策略_第4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析与高考备考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高考历史试题分析与2021年高考备考策略从高考真题看命题特点2021高考备考策略第一局部从高考真题看命题特点高考真题分析试卷结构命题特点试卷结构一、题型结构必修:12道选择题〔4+4+1+3〕1道综合材料题、1道开放性试题选修:三选一〔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二、分值比例分值:100分,选择题48分,非选择题52分〔37+15〕删减并非减负防止知识点的重复三、试卷结构:非选择题题号的变化〔2021·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1〕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25分〕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假设无国民那么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的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那么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开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那么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7分〕法国大革命〔民主革命实践〕〔2021·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1〕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12分〕材料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那么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据卢梭?社会契约论?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设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启蒙思想与资产阶级革命试卷结构四、考试范围和内容〔以全国Ⅰ卷为例〕1.全局:政治、经济、文化史三足鼎立局部:选择题局部仍以经济史、政治史比重较大题号2017年选择题考点分布Ⅰ卷Ⅱ卷Ⅲ卷24分封制的作用(中古)春秋时期的商业(中古)汉字的演变(中古)25西汉郡县制(中古)明代官修史书的特点(中古)西汉经济(中古)26历史事实辨认(中古)唐代社会经济(中古)唐代土地制度(中古)27明朝社会经济(中古)明朝宦官政治(中古)史学素养(中古)28洋务运动(中近)洋务运动(中近)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中近)29近代西学东渐(中近)近代社会生活变迁(中近)近代社会生活变迁(中近)30抗日根据地建设(中近)抗日根据地建设(中近)解放战争(中近)31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现)新中国教育(中现)新中国文化(中现)32西方人文主义精神(世古)雅典民主政治(世古)雅典民主政治(世古)33工业革命的影响(世近)意大利工商业发展(世近)法国启蒙思想(世近)3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世现)美国代议制民主政治(世近)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世现)35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世现)史学素养(世现)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现)题号2016年选择题考点分布Ⅰ卷Ⅱ卷Ⅲ卷24儒家思想的发展(中古)汉字的演变(中古)商周文字体系(中古)25汉代庄园经济(中古)选官制度(中古)汉承秦制(中古)26宋代修史的影响(中古)宋代土地政策(中古)古代书法(中古)27明代地方行政制度(中古)清代编修族谱(中古)明代市镇经济(中古)28近代经济结构变动(中近)近代经济结构变动(中近)近代救亡图存思潮(中近)29洋务运动(中近)革命根据地建设(中近)清末教育改革(中近)30抗日战争(中近)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中近)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中近)31新中国外交(中现)“一五”计划(中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现)32罗马法的影响(世古)雅典民主政治(世古)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世古)33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世近)工业革命的影响(世近)美国工业革命(世近)34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世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世现)世界近代美术流派(世近)35马歇尔计划(世现)美苏争锋(世现)法国代议制民主政治(世近)题号2015年选择题考点分布Ⅰ卷Ⅱ卷24小农经济(中古)儒家思想的发展(中古)25汉代外戚干政(中古)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中古)26宋代经济(中古)经济重心南移(中古)27经济重心南移(中古)明代迁都的影响(中古)28近代经济结构变动(中近)洋务运动(中近)29北洋军阀统治(中近)维新思想(中近)30抗日战争(中近)日本侵华(中近)31“一五”计划(中现)新中国建设(中现)32罗马法(世古)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近)33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世近)第二次工业革命(世近)34罗斯福新政(世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世现)35二战后世界经济(世现)美苏两极格局(世现)试卷结构三、考试范围和内容〔以2021年全国Ⅰ卷为例〕范围选择题非选择题总分中国古代史16分6分22分中国近现代16分8分24分世界史16分23分39分2.中国史总体比重较大,世界史侧重非选择题题型的考查试卷结构三、考试范围和内容〔以2021年全国Ⅰ卷为例〕3.史学方法的考查:区分史料的真伪和价值考试大纲:“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表达〞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表达1.历史事实:过去发生过的事情;时空、人、事;同一事实会出现不同的表达2.历史表达:对过去事件的理解与表达。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曾言,“没有叙事,就没有历史〞。它的重要功能在于“传递〞历史。思想构造出来的产物;不断在变化;多类型〔2021·全国Ⅰ卷·26〕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表达。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新唐书·太宗本纪》多种历史表达中的共同点可以认定为历史事实〔2021·全国Ⅱ卷·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历史表达是多样的,是具有主观性的。历史表达者要具备史学、史才、史德、史识〔2021·全国Ⅱ卷·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屡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表达的影响历史表达受时代的影响;回忆录的价值〔2021·全国Ⅲ卷·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那么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表达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表达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表达即可确认历史事实同一历史事实会出现不同的历史记载;认识到,历史表达有的时候不一定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历史事实〔2021·海南卷·2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15分〕材料宋太祖赵匡胤本为后周殿前都点检,960年,奉命御辽。到达陈桥驿时,发生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王朝,史称“陈桥兵变〞。对“陈桥兵变〞,宋初众说纷纭,?太祖实录?亦语焉不详。宋太宗赵匡义命重修?太祖实录?,说:“史官之职,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晦〞,“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至于大宝〔皇位〕,非有意也〞。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今人研究认为,赵匡胤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宰相范质等人不明真相,匆忙派遣赵匡胤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赵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宋太宗对“陈桥兵变〞的解释与今人研究的结果有何不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太宗重修?太祖实录?关于“陈桥兵变〞记载的原因。〔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宋太宗对“陈桥兵变〞的解释与今人研究的结果有何不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太宗重修?太祖实录?关于“陈桥兵变〞记载的原因。【答案要点】〔1〕宋太宗:宋太祖被拥戴为皇帝,是顺应天意;今人:宋太祖筹划了此次兵变,意在夺取皇位。〔2〕原因:“陈桥兵变〞得国,无法隐瞒;以官修史书的方式确定兵变的性质;宣扬宋太祖忠义;彰显宋朝政权的合法性同一事实会出现不同的表达;同时说明历史表达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尤其官修史书命题特点一、考试内容1.主干知识突出,不追求覆盖率,多角度反复考查2.紧密联系社会现实,不回避热点问题3.学科素养全面表达4.传统文化考查日益增多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必修一24.秦汉政治制度32.雅典民主政治25.汉代的外戚干政29.北洋军阀割据混战30.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32.罗马法的司法公平原则33.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26.北宋的君主专制27.明朝君主专制制度3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32.罗马法33.英国君主立宪制24.西周分封制25.汉代郡国并行制度30.抗日战争必修二27.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28.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31.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探索34.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35.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24.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26.宋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27.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28.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31.新中国的“一五”计划34.罗斯福新政3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5.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28.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29.洋务运动34.经济全球化35.马歇尔计划27.明清商品经济28.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31.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33.工业革命34.战后苏联经济建设35.经济区域集团化必修三25.儒家思想演变26.宋明理学29.近代思想解放潮流30.近代社会生活变迁33.启蒙思想及1787年宪法24.儒家思想的演变30.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文化专制29.近代思想解放潮流32.西方人文主义精神〔2021·全国Ⅰ卷·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儒家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产生的渊源主干知识多角度考查〔2021·全国新卷Ⅰ·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儒家思想的演变:人性问题主干知识多元考查〔2021·全国新卷Ⅰ·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那么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根底薄弱儒家思想的演变:儒学的地位主干知识多角度考查〔2021·全国卷Ⅰ·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儒家思想的演变:儒学的地位、道统论主干知识多角度考查〔2021·全国卷Ⅰ·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开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材料二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开展。〔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8分〕〔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7分〕儒家思想的演变:儒学的地位、道统论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汉武帝

兴起开展打击正统

成熟

批判、继承魏晋南北朝冲击宋明明清角度一:儒家思想的演变中国古代中国近代康有为:托古改制新文化运动:动摇封建统治的思想根底“文革〞时期:破“四旧〞角度二:道统1.概念:儒家传道的脉络和系统。2.提出:孟子“由尧舜至于汤,由汤至于文王,由文王至于孔子,各五百有余岁,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假设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假设此其甚也。〞3.确立:韩愈明确提出儒家有一个始终一贯的有异于佛老的“道〞,即是“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4.核心: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5.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一脉相承的表现〔1〕伦理:以等级为特征的纲常伦理道德〔2〕政治:仁政、民本〔3〕人生态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021·全国卷Ⅰ·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开展近代经济结构变动: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主干知识多角度考查〔2021·全国卷Ⅰ·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情况说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根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近代经济结构变动:自然经济解体主干知识多角度考查〔2021·全国卷Ⅰ·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近代经济结构变动:自然经济的抵抗作用主干知识多角度考查〔2021·全国卷Ⅰ·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开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近代经济结构变动:自然经济的抵抗作用主干知识多元考查角度一: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角度二: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角度三:洋务运动角度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角度五:自然经济解体主干知识多角度考查关注社会现实,不回避热点年份热点问题高考试题呈现卷Ⅰ卷Ⅱ卷Ⅲ2017年弘扬传统文化,强调文明的交流、融合、传承24题47题24题抗日战争30题30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31题经济全球化35题民族主义41题大国外交、领土主权问题46题40题周年纪念31题学科素养全面呈现基础知识学科能力学科素养能力知识素养核心素养核心素养高考命题立意的变迁“学科素养〞:指历史学科根本知识、技能、方法和学习经验的积累,也包含学科思维、文史常识、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等。学科素养全面呈现“学科思维〞:形象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学科方法〞:比较法,文献法、实证法、推理法、体验法、计量法、考古法等。素养1:唯物史观〔核心理论〕概念界定: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根底及开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内涵阐释: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1.社会生产力开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进程,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根底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后者具有反作用力。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又收到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历史人物的作用〕4.要开展的、联系的、辩证的看问题;把历史事件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批判性继承。5.社会历史事物的开展变化,有改革和革命两种方式。6.人类社会的一般总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7.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开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素养2:时空观念〔核心思维〕概念界定: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内涵阐释: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时空的呈现方式时间空间呈现方式1.公元纪年法2.干支纪年法3.年号纪年法4.民国纪年法5.重大事件纪年1.地理环境、位置、疆域2.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或者事件发展活动地点的转移,行动路线的变化、战役的地形等3.专有的地域概念(中原、关东、岭南、西域、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中东、西欧、南洋)〔2021·全国Ⅰ卷·32〕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公元纪年:长时间〔2021·全国Ⅱ卷·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公元纪年:长时间〔2021·全国Ⅰ卷·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公元纪年:短时间〔2021·全国Ⅰ卷·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方案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方案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开展模式B.说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公元纪年:短时间〔2021·全国Ⅰ卷·35〕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参加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公元纪年:短时间〔2021·全国Ⅰ卷·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但凡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那么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稳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根底D.壮大了对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公元纪年:隐性时间〔2021·海南卷·1〕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A.己亥年B.庚子年C.辛丑年D.壬寅年天干地支纪年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符号叫地支。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有几个帝王用同一个年号的,甚至同一年号用过很屡次,如“太平〞用过九次。也有一个帝王用过许多年号的,如汉武帝改年号十一次,武那么天改年号十八次。年号纪年法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清太祖高皇帝(追尊)努尔哈赤(1559-1626)1616~1626天命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极(1592—1643)1626~1643天聪崇德清世祖章皇帝福临(1638—1661)1643~1661顺治清圣祖仁皇帝玄烨(1654—1722)1661~1722康熙清世宗宪皇帝胤禛(1678—1735)1722~1735雍正清高宗纯皇帝弘历(1711—1799)1735~1795乾隆清仁宗睿皇帝颙琰(1760—1820)1796~1820嘉庆清宣宗成皇帝旻宁(1782—1850)1820~1850道光清文宗显皇帝奕詝(1830—1861)1850~1861咸丰清穆宗毅皇帝载淳(1856—1875)1861~1875祺祥同治清德宗景皇帝载湉(1871—1908)1875~1908光绪无无溥仪(1906—1967)1908~1912宣统以下图安徽省绩溪县?丁漕上忙串票?中印制时为洪宪元年,使用时又加盖红色的民国五年印戳。对该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该税票系后人伪造B.地方税收管理混乱C.政治局面复杂多变D.辛亥革命影响有限民国纪年法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之间的换算换算公式:公元纪年-1911=“民国〞纪年以下图安徽省绩溪县?丁漕上忙串票?中印制时为洪宪元年,使用时又加盖红色的民国五年印戳。对该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该税票系后人伪造B.地方税收管理混乱C.政治局面复杂多变D.辛亥革命影响有限重大事件纪年法〔2021·安徽卷·16〕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A.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 B.推动国民大革命C.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 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空间:都城〔2021·全国Ⅰ卷·1〕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2021·全国Ⅰ卷·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空间:地点、路线等转移空间:疆域的变化〔2021·全国Ⅰ卷·34〕图6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开展进程的是〔〕A.③②④①B.④③①②C.①④③②D.④①②③空间:专有地域概念【中原】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关中】“关〞指古代的函谷关,以东为关东,以西为关西。现代,人们习惯上认为仪陇以东至黄河西岸、秦岭以北的泾河和渭河流域为关中地区。明清以后,“关〞主要指山海关,今东北三省称为关东、关外。【江南】“江〞指长江。由于长江流到今九江后折向东北,因此古代以这段江为界,来区分东西或左右。古代的江东或江左,指长江下游江苏南部一带;江西或江右,指长江下游现在安徽省中部地区。江南现指长江以南广阔地区。

【岭南】岭指五岭,岭南泛指五岭以南地区,又名岭外。

【塞北】塞北即长城以北地区,其自然条件比较差。塞北亦称塞外、口北、口外等。【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和北山间,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

〔2021·全国Ⅰ卷·12〕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表达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阴〞的方位是〔〕A.山之南、水之北B.山之南、水之南C.山之北、水之北D.山之北、水之南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阴阳问题:“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我国历史上的许多地名及地理表述与此关系密切,如衡阳、江阴、山阴等。素养3:史料实证〔核心方法〕概念界定: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内涵阐释: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史料:是指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有意无意残留或保存下来的各种痕迹、实物和文字资料。一、概念二、史料分类

2.按时间与价值:第一手史料、第二手史料3.按形成目的:有意史料、无意史料1.根据载体:实物史料、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包括古代建筑、家具、衣物、器物、饰品、钱币、墓葬、绘画、雕塑等,用以探讨当时人的生活、及观念等等。这类的史料,有很大局部是由考古开掘的。是最重要的史料之一,其重要在于直接性。实物史料的局限〔1〕它们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不一定能展示历史的全貌。〔2〕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实物史料的地位〔1〕比文字资料可信度高。〔2〕关于史前和上古的历史,实物史料显得特别重要。〔3〕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还可以弥补文献的缺乏。〔2021·天津卷·12〕〔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这些出土文物对材料一、二有何价值?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关于刘贺的评价?局部答案:丰富了材料一、二的史事记述和分析。仅凭现有出土文物推翻?汉书?对刘贺的技术并不客观、充分。文字史料〔根据载体分类〕史书、学术著作、档案文书类、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报刊杂志、文学作品等

文字史料的地位:文字史料是最主要的史料载体。在所有史料中,这是数量最多的一类,可称浩如烟海。文字史料的局限:但个人因素〔阶级立场、个人修养〕、政治因素〔政治权势纂改历史〕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均会影响其价值。〔2021·全国Ⅰ卷·26〕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表达。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新唐书·太宗本纪》〔2021·全国Ⅱ卷·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2021·全国Ⅲ卷·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那么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表达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表达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表达即可确认历史事实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原始资料。因此又叫直接史料,它最高的一种境界,是当事人直接的观察与直接的的回忆。第二手史料:非当事人提供(包括后人整理)的资料那么是比较间接的证据,我们称为第二手资料,又叫间接史料。地位:〔1〕一般来说,第一手的史料价值较高,使用第二手史料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2〕衡量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的价值上下也不能绝对化。三、史料运用1.史料真伪的甄别

任何一个历史结论都必须有史料的支撑,而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前提是史料必须真实可靠。〔2007·上海文综·8〕据报道,上海发现了一张可能是元朝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的真人画像(见以下图)。某同学想从以下四方面考证画像真伪,最关键的应该是确认画像的()A.人物年龄B.尺寸大小C.创作时间D.色彩浓淡C〔2021·江苏单科·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区分真伪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C三、史料运用1.史料真伪的甄别2.史料价值的判断〔1〕原始史料的史料价值比二手史料高〔2〕二手史料的价值应结合记载者的身份、时代进行具体分析〔3〕文艺作品和传说的史料价值应结合问题作具体分析〔4〕学者研究成果的史料价值〔2021·广东文综·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D〔2021·山东文综·38〕〔24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开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材料乙: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画中的一组画面。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环鸣凤。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那么报道。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对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结论:①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织,保守和进步共存。②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3〕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那么材料?说明理由。1.一天,鸣凤在走廊上遇见觉慧,便习惯地称呼觉慧为“三少爷”。2.觉慧和鸣凤正在聊天,大太太周氏派人来找鸣风……3.周氏告诉了鸣凤一个不幸的消息。周氏虽也不忍,但这是高老太爷的命令,自己也不敢违抗。4.鸣凤抱定死的决心,她摸索到花园的湖池边,那是她被迫选定的归宿地。【答案】〔3〕材料:丙理由:材料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相对较为真实,史料价值较高;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与其他史料印证。三、史料运用1.史料真伪的甄别2.史料价值的判断3.史料实证的原那么:针对性、全面性、多元性、逻辑性〔2021·课标全国卷Ⅰ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第二十一章两条战线、两个战场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3.平型关大捷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开展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稳固和开展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2021年考试大纲解读2021年考试大纲与2021年考试大纲比照三、考核目标与要求〔一〕获取和解读信息〔二〕调动和运用知识〔三〕描述和阐释事物〔四〕论证和探讨问题细化能力目标,强调历史事实、历史表达和史料论证2021年考试大纲与2021年考试大纲比照〔二〕调动和运用知识2021年1.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表达。2.理解历史表达与历史结论。3.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2021年1.区分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2021·课标全国Ⅰ卷·26〕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表达。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新唐书·太宗本纪》识别历史事实与历史表达2021年考试大纲与2021年考试大纲比照〔三〕描述和阐释事物2021年1.客观表达历史事实。2.正确解释历史事物。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2021年1.客观表达历史事物。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2021年考试大纲与2021年考试大纲比照〔四〕论证和探讨问题2021年1.发现历史问题。2.论证历史问题。3.独立提出观点。2021年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2.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3.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2021年考试大纲解读2021年考试大纲与2021年考试大纲比照四、考试范围与要求选修一:去掉了梭伦改革、欧洲宗教改革和穆哈默德·阿里改革选修二:全部去掉选修三:〔1〕“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下内容调整:非战公约国际联盟合并。〔2〕“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下内容调整:去掉〔2〕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涨〔3〕“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下内容调整:去掉印巴战争选修四:“2.东西方的先哲〞下内容调整:去掉亚里士多德精简的原那么是,防止重复考查整体复习进度安排第一阶段2021年12月——2021年11月第二阶段2021年12月——2021年4月第三阶段2021年5月——高考第一阶段2021年12月——2021年11月一、复习模式:专题+通史二、复习目标:实现教材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量的积累三、复习方法:以通史线索整合、补充教材;

以史料教学助力学生能力提升;

以思维导图展现学生的历史理解;

以精选试题检验知识掌握;

以习题精讲归纳做题方法;

以小纸条测抓知识落实。整合、补充教材1.教材章节之间知识体系的整合2.不同版本教材知识体系的整合3.必修和选修教材知识体系整合4.重点概念、学术研究成果的拓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整合、补充教材1.教材章节之间知识体系的整合2.不同版本教材知识体系的整合3.必修和选修教材知识体系整合4.重点概念、学术研究成果的拓展01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距今四五千年——前221〕02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前221——220〕03中华文明的曲折开展:魏晋南北朝〔220——589〕04中华文明的繁荣:隋唐宋〔581——1279〕中华文明的分期06中华文明的转型前夜:元明清〔1271——1840〕强化时空观念贵族政治:先秦时期,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根底上的由贵族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官僚政治: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根底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那么建立起来的地方中央行政权力体系,包括有关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与官僚的活动及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重点概念解析阶段特征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政治:〔1〕氏族制度解体,国家组织逐渐形成和开展,开始了朝代更替的历史。〔2〕早期政治制度在继承中开展,等级森严,但尚未高度集权。2.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大经济部门形成;青铜铸造技艺高超。3.思想文化:以甲骨文为标志,汉字开展到成熟阶段。二、社会大变革〔社会转型〕1.政治: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变法〕2.经济:〔1〕生产力〔生产方式〕:从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2〕生产关系:从土地国有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赋税制度改革〕3.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百家争鸣的思想解放运动。4.社会阶层:士大夫阶层的崛起5.民族关系:中原华夏族与周边民族通过战争与交流,形成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有利于国家统一。注重时序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2003年人教大纲版高中历史教材与最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根本都是按照历史时序进行编排。2003年人教大纲版《中国古代史》目录第一章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第五章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鸦片战争以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国古代史》目录1.1早期中华文明1.2春秋战国的政治社会变动与“华夏”观念的形成1.3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1.4三国至唐前期的民族交融与文化创新1.5唐后期至两宋的政治、社会变革1.6辽、西夏、金、元的统治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7明清时期中国版图的奠定与社会变动从表1到表2,时序阶段划分有多处不同,请指出其中一处明显不同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一、问题的由来唐宋之际社会变革的讨论有两条主线索1.从南宋以来迄20世纪中国外乡学者对唐宋之际或之间社会变动的认识;2.20世纪初叶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宋代是中国近世的开始而后演化成为“唐宋变革论〞。这两条线索在20世纪国内唐宋史研究领域根本是泾渭清楚,只是进入20世纪后“唐宋变革〞才与唐宋变动或变化相混淆,两条线索才绾结在一起出现泛化的倾向。以学术研究前沿的研究成果反思课本根底知识唐宋变革陈寅恪唐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唐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钱穆“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定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除蒙古满州异族入主,为特权阶级外,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更无古代封建贵族及门第传统的遗存。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二、学者观点内藤湖南在内藤湖南眼里,中国历史从中古转变为近世,是一大变革,这变革把唐宋分割,故后来以“唐宋变革〞称之。此学说认为唐末五代是自中世转入近世期的典型过渡阶段,盖因唐宋之际,无论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至宋代遂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宋代那么是近世期的开端了。三、回归课本知识唐宋变革经济土地制度:立田制到不立田制商品经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坊市制度和城市经济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大运河与水路交通网海上贸易兴盛及商业税货币的变革政治:科举制完善和文官政治形成文化市民文化兴起科技成就到达顶峰社会阶层士的转型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行会成为工商业者的独立组织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理学产生朝代唐代北宋南宋精英的身份属性门阀(出身)学者—官员(政事)文人(文化)社会成分世家大族文官家族地方精英士大夫同时兼任“知识分子〞和“官僚〞两种角色,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大特点,他们介乎于帝王和庶民之间,构成统治阶级的主体,操作庞大的国家机器,士大夫政治的形成可追溯到A.战国B.汉代C.隋唐D.两宋第二阶段2021年12月——2021年4月一、复习模式:主题式复习二、复习目标:以主题复习使学生提升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以主题复习串联知识,有意识进行古今中外的比较三、复习方法:根据高考试题确定主题〔热点〕学生自主构建思维导图有针对性地进行非选择题联系文综适应性训练、标准答题训练表格数据型做题步骤:1.获取和解读表格信息〔1〕表头:提取关键词〔2〕分析数据:横纵比照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