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电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四电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四电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四电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四电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对新建铁路兰州至乌鲁木齐第二双线甘青段铁路综合接地的施工进行控制,使其符合设计及验收规定要求。2.编制依据⑴兰新铁路施工设计文件和图纸;⑵《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图(2009)9301》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⑶《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图(2010)8401》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⑷《客运专线综合接地技术实施办法(暂行)》(铁集成【2006】220);[⑸《铁路信号设备雷电及电磁兼容综合防护实施知道意见》(铁运【2006】26号;⑹《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通桥(2008)2322A);⑺《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通线(2008)2301);3.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兰州至乌鲁木齐第二双线铁路甘青段17标段桥梁、路基、站场、轨道等综合接地系统。4.设计原则⑴综合接地系统工程设计应根据铁路等级、不同地区、不同设备,因地制宜地采取防护措施,达到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系统优化、综合防护的原则,加强总体协调、全面规划、统筹考虑。⑵综合接地系统以沿线两侧敷设的贯通地线为主干,充分利用沿线桥梁、隧道、路基地段构筑物设施内的接地装置作为接地体,形成低阻等电位综合接地平台。~⑶距接触网带电体5m范围以内的金属构件和需要接地的设施、设备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⑷距线路两侧20m范围以内的铁路设备房屋的接地装置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⑸不便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等电位连接的第三方设施(路外公共建筑物、公共电力系统、金属管线等设施)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离或绝缘等措施。⑹综合接地系统由贯通地线、接地装置及引接线等构成。⑺在综合接地系统中,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在贯通地线接入处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⑻贯通地线的选用应耐腐蚀并符合环保要求,环保性能应满足国家有关规定。5.总体技术要求⑴接地端子的设置应便于设备、设施就近接入综合接地系统和工程实施。在工程允许的情况下,接地端子应根据设备、设施的接地需要来确定设置的里程,以达到最佳接地性能并方便工程实施和管理。电力、接触网等强电设备、设施接地连接线不得进入通信信号槽内。!⑵桥梁、隧道、无砟轨道、接触网支柱基础等结构物内的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结构物中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当没有结构钢筋可以利用时,可增加专用的接地钢筋;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应增加人工接地体。⑶为防止对预应力的影响,预应力钢筋不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⑷接地装置应通过结构物内预埋的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可靠连接。接地端子应直接浇筑在混凝土结构内,表面与结构面齐平。⑸构筑物内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构钢筋和专用接地钢筋按照接触网短路电流大于25KA设计,钢筋截面应不小于200mm2(或直径不小于16mm)。当构筑物内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构钢筋的截面不满足要求时,可将相邻的二根钢筋并接使用(无需改变钢筋的间距)或局部更换直径为16mm的钢筋。⑹结构物内的接地钢筋之间均要求可靠焊接,保证电气连接。《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用参考图(通号(2009)9301gg)(经规标准【2009】35号)(以下简称“参考图”)中未注明连接技术要求的,均按照桥梁、隧道、路基、轨道、站台、建筑物等各工点设计的要求实施。6.桥梁综合接地技术要求⑴桥梁地段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的通信信号槽内,接地极充分利用桥墩的基础。⑵桥梁地段综合接地均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⑶梁体接地设置无砟轨道桥梁接地设置要求:应在梁体上表层(或保护层)设纵向接地钢筋,分别设于两层防撞墙下部及上、下行无砟轨道底座板间的1/3和2/3处,并纵向贯通整片量;轨道底座板间的纵向接地钢筋距混凝土表面的距离应小于100mm。纵向接地钢筋与梁端的横向结构钢筋连接,实现两层贯通地线的横连。所有接地钢筋间的连接均应保证焊接质量,焊接要求见焊接示意图,各工点施工时应根据具体的钢筋配筋,采用搭接焊或L型焊接,对于预制箱梁上的所有接地钢筋必须使用红色油漆标记。⑷桩基础桥墩接地设置在每根桩中应有一根通常接地钢筋,桩中的接地钢筋在承台中应环接,桥墩中应有两根接地钢筋,一端与承台中的环接钢筋连接,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相连。⑸明挖基础桥墩接地设置在基底底面设一层钢筋网做为水平接地极,水平接地极应布满基床底面;钢筋网格间距宜按照1m×1m设置,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节点应施以“L”型焊接,外围钢筋应闭合焊接,其它节点绑扎;水平接地极钢筋网格的外缘距承台混凝土底面不大于70mm;桥墩中应有两根接地钢筋,一端与基底水平接地极(钢筋网)中的钢筋相连,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相连,以上接地钢筋均可用基底、桥墩中的结构钢筋代替。⑹桥台接地设置墩体内设置接地钢筋,桥台面接地钢筋参照桥梁体的接地设置要求实施。"⑺框架桥、涵接地设置框架桥梁、涵顶面填土高度小于100mm需要采取接地措施,就近接入综合接地系统;下部侧墙结构钢筋可不接入综合接地系统。每座桥梁的的每个桥墩均应按照参考图要求设置接地装置,并接入综合接地系统。7.桥梁段电力及接口设置⑴桥梁上两侧(通号电缆槽外侧)各设电力电缆槽一条(净宽不小于200mm,净高不小于300mm),与路基电力电缆槽贯通。电力电缆槽可设开启式盖板。⑵在桥梁区段设有信号中继站、无线基站、配电所、箱变、牵引变电所、AT所、AT分区所等处,在两侧电缆上桥的两孔梁端悬壁板上设置开槽,开槽尺寸与电缆槽宽度一致,深度为250mm,并设置250*50mm的倒角,具体做法参“专桥兰新02”。⑶在悬壁板开槽方向梁端腹板外侧应预埋电缆上桥的槽道及孔洞,孔洞设于电力电缆槽内,槽道下方至地面下500mm处。⑷桥头、桥尾两侧各设电力电缆井一座。边坡电缆槽一条,两电力电缆井间预埋10根电力电缆过轨管。。⑸电力电缆井净尺寸为1800×1200×900mm(长×宽×高)。边坡电缆槽净宽不小于500mm,净高不小于200mm,应伸至排水沟外侧(路堤)或砌体护坡外侧(路堑),电力电缆过轨管采用100mm的HDPE管。电力电缆井边坡电缆槽及电力电缆过轨管的具体做法参《铁路路基电缆槽》(通路2010-8401)。⑹每个电力电缆上下孔洞处及电力电缆井内预留接地端子一处、要求与贯通地线可靠连接。⑺桥梁电缆槽与路基电缆槽采用现浇一定长度的电缆槽在平面及纵断面上进行顺接。8.桥梁地段接口设计施工前应明确每一片梁上的接触网支柱基础类型,有无拉线基础,并确保接触网支柱基础的位置准确。桥梁上接触网支柱基础型号为:非风区QJ-A2、QJ-C型,柱脚螺栓为M39,采用Q345B钢。下锚拉线基础为QJLX-1型,柱脚螺栓为M24,采用Q345B钢。接触网基础位于通信电缆槽内、底部预留一个120×150mm的长方形孔洞,便于通信电缆通过。支柱螺栓外露及螺纹长度190mm,允许误差0~+5mm。支柱基础应保持水平,预埋螺栓与基础水平面垂直。9.路基综合接地技术要求⑴路基地段贯通地线、分支引线的埋设应与路基工程同步实施。⑵路基地段贯通地线埋设:[①一般路基地段沿线路两侧各设一根贯通地线,位于通信信号电缆槽外侧内壁正下方的基床底层中,接地极充分利用接触网支柱基础。②路堤、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地段的贯通地线埋深距基床底层顶面-30cm~-40cm处,硬质岩路堑地段,将贯通地线埋设于通信信号电缆槽下约20cm,沟中回填细粒土。③涵洞地段的贯通地线在通信信号电缆槽安装前,将其敷设在电缆槽靠线路侧面的下部位置。④贯通地线纵向通过路基地段的电缆井(不含过渡段电缆井)时,应从手孔下约20cm通过,在手孔施做时,应避免机械对贯通地线的损伤。⑶分支引接线的埋设①分支引接线埋设工序与贯通地线相同,一端与贯通地线C型压接,另一端与接触网支柱基础上预制的接地端子栓接;在引接线中部适当位置再与电缆槽侧壁预制端子(按需设置)尾端C型压接。②每个接触网支柱、跨线建筑物及桥梁与路基过渡段处各设一根分支引接线,材质同贯通地线。⑷路基与桥梁过渡段贯通地线的连接①在邻近过渡段的路基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壁处预留接地端子,并预埋分支引接线将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连接。②桥梁地段的贯通地线沿通信信号电缆槽敷设至路基段,采用“L”形连接器将贯通地线与路基段通信信号电缆槽内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⑸两侧贯通地线间的横向连接①长度超过1000m的路基地段,每隔500m左右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②长度为500~1000m的路基地段,在路基段中间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③长度小于500m的路基地段,不考虑贯通地线的横向连接。④横向连接线的规格、埋设工序及工艺与贯通地线相同。10.路基地段接地极,接地端子设置\⑴路基地段利用接触网支柱基础作接地极。沿线路方向小里程的基础侧面预制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的连接钢筋要求与钻孔桩基础结构钢筋或混凝土基础、钢柱基础接地钢筋可靠焊接,,钻孔桩基础接地钢筋与基础螺栓主筋在基础内不连接;基础接地端子与分支引接线一段栓接,实现与综合接地系统的连接。⑵在通信信号槽内侧壁预制接地端子,无线基站、信号中继站、无线光钎直放站、牵引变电所、AT所、AT分所等有接地需求的通信、信号、信息等设备及设施的位置确定预留接地端子的位置,并与就近的接触网支柱基础同里程。⑶电力电缆槽内设接地端子供电力设施接地,接地端子尾端应与分支引接线压接。原则上约1000m设置一处,小于1000m的路基不考虑,大于1000m的路基等分设置,间隔以不大于1000m为原则;接地端子与接触网支柱间距应不小于20m。⑷接触网支柱基础上的接地端子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并与接触网基础内的结构钢筋可靠焊接,电缆槽内的接地端子采用路基型接地端子。11.跨线桥处的路基地段,在桥墩处预留分支引接线,在电力槽内预留路基型接地端子,分支引接线与接地端子尾端压接,以便于跨线桥接地装置就近接入综合接地系统。12.站场范围综合接地技术要求⑴车站咽喉区路基地段贯通地线埋设:、①贯通地线、分支引接线、横向连接线的埋设及施工工艺要求与区间路基地段相同。②每个接触网支柱处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设置2个路基型接地端子,端子间隔,供轨旁通信、信号、信息等弱电设备、设施接地。③车站咽喉区进站、出站信号机位置处的电力电缆槽侧壁分别设置1个路基型接地端子,供电力设施接地。④每个接触网支柱基础上预置1个桥隧型接地端子。供无砟轨道板及附近金属设施就近接地。⑵站台区综合接地方案①贯通地线及分支引接线的敷设a站台范围内的贯通地线与咽喉区贯通地线同径路敷设,自站台墙一侧纵向贯通整个站台区。b分支引接线约每90m设置一处,一端与贯通地线“C”形压接,另一端与站台墙预留的接地端子栓接。\②站台墙接地钢筋及接地端子设置a在站台墙内,站台面上层靠线路60cm范围内的纵向结构钢筋需接入综合接地系统,通过站台墙内的部分横向、竖向接地钢筋将台面纵向结构钢筋连接起来,并构成站台墙接地装置,并约每90m接入综合接地系统一次。b在每个站台墙靠钢轨一侧的侧墙下部,约每90m设置1个桥隧型接地端子,并与站台墙接地装置相连接,端子孔朝向线路,采用分支引接线与贯通地线连接。c在基本站台墙靠信号楼(或室)一侧的上部预留4个接地端子,以便于信号楼(或室)的环形网接入综合接地系统。接地端子与站台墙内的接地钢筋可靠焊接。d中间站台两侧站台墙的接地装置通过接地连接线与相邻站台的站台墙接地装置在站台两端实现等电位连接。③接触网基础接地a侧线铺轨前,在线间碎石层下方敷设热镀锌扁钢(规格50mm×4mm,厚度不小于4mm,下同),将接触网基础上的接地端子与站台墙靠钢轨侧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起来。b当正线为无砟轨道区段或线间有客车上水设施等金属物时,在线间敷设一根热镀锌扁钢,将线间接触网基础的接地端子等电位连接,无砟轨道板及相关金属设施的接地均可就近与扁钢连接。"④信号楼(或综合站房,下同)等建筑物接地与综合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a距铁路20m范围内铁路建筑物的接地装置应与综合接地系统预留接地端子可靠连接。b综合接地系统在信号楼上、下行两端应分别与其环形接地体连接,每根设2根连接线,2根连接线的间距2~3m。c其他建筑物的地网应与综合接地系统预留的接地端子可靠连接。d与建筑物接地网连接的接地干线,可用铜排或热镀锌扁钢埋地敷设,铜排的截面积不小于50mm2,热镀锌扁钢的截面不小于200mm2,厚度均不小于4mm。⑤其它接地站台范围内旅客可接触的建筑物及金属构件等应采取等电位或分设接地等设施。条件具备时,可与综合接地系统预留的接地端子可靠焊接,具体连接可参考信号楼环形接地体与综合接地系统的连接方式。13.工艺要求(⑴接地端子应直接灌注在电缆槽或其它混凝土制品中。接地端子采用不锈钢,不锈钢材料的成分应满足:Cr≥16%、Ni≥5%、Mo≥2%、C≤%,如GBOOCr17Ni14Mo2。接地端子的端子孔规格为M16,并应配置防异物堵塞的端子孔塞,方便开启。⑵接地连接线宜采用不锈钢连接线,由钢丝绳、两个线鼻以及两个配套的防盗螺栓(每个螺栓上应配一个平垫圈和一个弹簧垫圈)组成。钢丝绳采用直径不大于的不锈钢丝制造,总截面不小于200mm2(Ik>25KA)或120mm2(Ik≤25KA)。线鼻与钢丝绳的连接处应能承受5000N的拉力且3min不得松动和断股。如接地设备有特殊规定,应根据相关设备要求选用接地连接线。⑶贯通地线的接续、横向连接和T形分支引线采用铜质C形压接件进行连接;电缆槽内贯通地线与接地端子间的连接采用L型连接器。C形压接压力不小于12t,并且C形压接处应采取防腐措施。⑷贯通地线要求尽可能的直,禁止形成环状;隧道、路堤、路堑、桥梁间的过渡段贯通地线应平顺连接。⑸接地钢筋的焊接要求:双面焊搭接长度不小于55mm,单面焊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钢筋十字交叉时采用直径14mm(Ik≤25KA)或16mm(Ik>25KA)的“L”形钢筋进行焊接(焊接长度同前)。⑹对施工外露的接地钢筋进行防腐处理,采用外裹素混凝土的方式。14.贯通地线的主要埋设工艺⑴路基填筑并压实至高于贯通地线埋设深度60mm高程的同时,预留出60mm深、宽度大于贯通地线直径的小槽,一敷设贯通地线。¥①在硬质岩路堑地段切割安装电缆槽时,同时切割0.2m×0.2m的小槽,铺设贯通地线,槽内回填细粒土并人工夯实。②在需要横向连接的位置,同时切割0.2m×0.2m的小槽,铺设横向连接线,槽内回填细粒土并人工夯实。⑵先向小槽内回填40mm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再次回填40mm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进行人工夯实。⑶人工夯实后,必须在小槽上方覆盖不小于100mm、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后,才能进行正常的路基填筑和机械压实作业。⑷在敷设贯通地线时,同时在接触网支柱基础处预留分支引接线,一端与贯通地线C型压接,另一端与接触网支柱基础上预留的接地端子栓接,在引接线中部适当位置再与电缆槽侧壁预制端子尾端C型压接,施工边坡防护前,将引接线埋设于边坡防护层。15.路基地段通信信号区间电缆槽、预埋管⑴路肩上线路两侧设通信信号合用电缆槽,尺寸及型号参照“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铁路路基电缆槽通路(2010)8401”。⑵线路区间两侧原则按每500m左右设置通信信号电缆井(含过轨电缆井);在区间设有信号中继站、无线基站、牵引变电所、AT所、AT分区所、特大桥两端头两侧各设过轨电缆井并预埋φ100过轨管(热浸塑钢管);在区间设有信号中继站、无线基站、牵引变电所、AT所、AT分区所、特大桥两端头等处设置上下路基电缆槽,并与电缆井外侧壁预留槽连通,参考“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铁路路基电缆槽通路(2010)8401”。·⑶路基电缆槽与桥梁电缆槽采用现浇一定长度的电缆槽在平面及纵断面上进行顺接,区间路基与车站路基电缆槽采用电缆井连接。⑷过轨管埋设时两端应用泡沫填充剂或软布等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预设两根φ4mm铁丝以便穿缆。⑸其它要求参考“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铁路路基电缆槽通路(2010)8401”执行。16.路基地段电力电缆槽、过轨预埋管⑴路基两侧路肩上(通号电缆槽外侧)各设电力电缆槽一条(净宽不小于200mm,净高不小于300mm),与桥梁及站场内电力电缆槽贯通。⑵路基两侧路肩上每隔250m设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