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形状与大小+课件【知识建构+备课精研】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_第1页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课件【知识建构+备课精研】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_第2页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课件【知识建构+备课精研】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_第3页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课件【知识建构+备课精研】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_第4页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课件【知识建构+备课精研】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有一个裹着蔚蓝色面纱的成员——地球。地球是太阳系家族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也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命生存的星球。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我们祖祖辈辈在这里繁衍生息。对于地球,我们了解多少呢?如它的形状,它的大小,它的运动……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与方法。2.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学习目标一、地球的形状

如果地球是圆的,地球另一边的人们不就掉下去了吗?

最初有人提出“地球”的说法时,曾遭到人们的普遍质疑,甚至是嘲讽。

如果这样一直向前走,会不会回到出发的地方?

如果地球是圆的,一直向前走,最终会回到出发的地方。新课学习历程一:天圆地方直觉—臆想天圆地方

我国古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古人凭直觉和臆想提出“天圆地方”。影响——文化圆形方孔天坛

北京天坛的建筑格局就含有天圆地方的寓意。历程二:观察—猜想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浑天说张衡(78—139年)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历程二:观察—猜想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是最早提出地球是球形的人。

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推测:月球被地影遮住的部分呈圆弧形,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或近似球体。月食太阳月球猜想—实证历程三:

轮船驶向岸边时,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轮船驶离岸边时,总是先消失船身,后消失桅杆。猜想—实证历程三:

麦哲伦(公元1480—1521年)麦哲伦坚信,从一个地方出发,朝着一个方向一直走,一定能重新回到原点。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首次实现了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历程四:加加林地球卫星图太空观测时代实证—科学确证第一次飞跃—球体

直觉天圆地方

臆想浑天说

实践证实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

确证卫星照片四个历程尝试说说科学探索的方法观察现象—提出假设—科学验证地球是个球体!实验1:将有小洞的纸片紧贴到地球仪表面,通过洞口观察表面形状。实验2:将有大洞的纸片紧贴到地球仪表面,通过洞口观察表面形状。尝试体验友情提示!洞口表示人类活动范围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二、地球的大小2000万人约30万个

尝试体会1.如果一个人展开双臂是2.0米,那么需要多少个人手拉手才能围绕赤道一周?2.微山县面积约为1737平方千米,地球表面积约为多少个微山县?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第二次飞跃—椭球体地球是个正球体吗?第三次飞跃—不规则球体科学手段—新认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飞跃历程球体第一次飞跃椭球体第二次飞跃第三次飞跃不规则球体

······

?1.读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A.①③②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2.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这项事实可以说明()A.帆船运动速度快B.海洋面积广大C.地球是个球体D.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DC尝试练习

3.人类历史上,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历史事件是()A.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C.人类制作出地球仪D.“神舟七号”飞入太空4.某位同学对地球作了如下的描述:“地球是一个正圆球体,其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为8万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请找一找他的说法中存在着几处错误()A.0处B.1处C.2处D.3处

AC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填注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