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孙权劝学》教案_第1页
15《孙权劝学》教案_第2页
15《孙权劝学》教案_第3页
15《孙权劝学》教案_第4页
15《孙权劝学》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周备课老周备课一一七年级下第15课《孙权劝学》教案第页2、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你能否从这寥寥数语中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1)孙权的话: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TOC\o"1-5"\h\z③“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2)鲁肃的话:“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鲁肃惊叹吕蒙长进迅 速,在赞美中含有打趣的意味,表现两人亲近的关系。(3)吕蒙的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反问句,吕蒙为自己的长进而自豪,敬重鲁肃却不乏调侃之意。两人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亲密。3、吕蒙学有所成,课文是怎样表现这一点的 ?不直接写学了什么,怎么学的,如何学有所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来生动形象地加以表现。(侧面表现)4、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5、吕蒙由不学到学乃至学有所成,这个变化过程给你什么启发?读书学习很重要,非学无以长才。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知识,提高才干。6、比较《孙权劝学》和《伤仲永》两文在内容与写法上的异同内容上:都与学习有关,内容上一正一反,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这里的吕蒙接受孙权的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之际,读书学习,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使鲁肃不得不“刮目相待”;而前文的方仲永虽聪慧过人,却因其父“利其然”“不使学”而变得平庸无奇)写法上:《孙权劝学》以对话为主,语言描写生动,侧面描写也很突出,以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表现了吕蒙学有长进;《伤仲永》借事说理,叙议结合,生动具体地阐述了作者的才能观,文章叙议结合,道理蕴含在叙事中。7、有两则成语典故涉及本文,你知道是哪两则吗?“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吴下,指长江下游南岸一带)。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刮目相待”:意思是改变旧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人(刮目,擦眼睛,指去掉过去的看法)。表示别人已有显著的进步,不要再用老眼光来看待。板块四I对比阅读,进一步感知课文特色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 ”蒙日:“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魏晋南北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鼠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西晋陈寿《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 “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 ’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日:“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日:“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划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小结:课文是根据先前的史料改写的,虽简略但剪材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课文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吕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待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吕蒙如何好学,才略怎样长进。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有所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行动地表现出来。三、当堂训练1、文章主要采用什么描写?对话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说3、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的是:涉猎,见往事耳。4、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5、都说文中的孙权非常善劝”,试分析课文中孙权是怎样劝吕蒙读书学习的?必要性: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可能性: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现身说法: 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6、孙权劝说的效果怎么样?如何表现的?老周备课一一七年级下第15课《孙权劝学》教案第4页效果很好,主要通过侧面烘托来表现:鲁肃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自答——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鲁肃结友——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7、有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它正好能够概括本文的内容,试问是哪个成语?开卷有益8、写出和本文有关的两个成语,并解释它们的意思。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现多用于指他人有转变。刮目相待:改变旧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9、读了课文后,你受到了哪些启示?(思维可以放开些,从不同角度回答均可)1)从吕蒙读书大有长进的故事 ,明白了“开卷有益 ”的道理。2)从吕蒙的转变,知道了不要以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他人。3)从孙权、吕蒙在繁忙的政务军务中挤时间读书,明白了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4)从吕蒙接受孙权的劝告读书,明白了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5)从孙权劝学明白了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身边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一起进步。10、古今中外有许多劝人读书的名言、格言,请收集这些名言,并围绕这些名言或格言,谈谈读书的重要性。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腹有诗书气自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高尔基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好像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了书籍,就好像没有了翅膀。——莎士比亚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