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现代诗专题训练对比手法_第1页
高考专题复习:现代诗专题训练对比手法_第2页
高考专题复习:现代诗专题训练对比手法_第3页
高考专题复习:现代诗专题训练对比手法_第4页
高考专题复习:现代诗专题训练对比手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诗专题训练----对比手法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壮士心臧克家江庵的夜和着青灯残了,壮士的梦正灿烂地开花,枕着一卷兵书,一支剑,灯光开出了一头白发。突然睁大眼睛,战鼓在催他,(深夜里木鱼一声又一声)跨出门来,星斗恰似当年,铁衣上响着塞北的朔风。前面分明是万马奔腾,他举起剑来嘶喊了一声,从此不见壮士归来,门前的江潮夜夜澎湃。【注】这首诗作于1934年1月11日,正值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社会正处于日军践踏华北,窥视中原的危急关头。1.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庵的夜和着青灯残了”,既交代地点又说明时间。“和”在这里是动词,简洁如画的一句诗渲染了一种寂寥的氛围。B.“壮士的梦正灿烂地开花”,梦能开花,诗人想象奇特瑰丽,慧心独具,一点不落俗套,字里行间,沸腾着诗情。C.第三节,壮士举剑呐喊,在万马奔腾中前进。这一句留有很大空间,可能是想像中的战斗,也可能是真实的战斗。D.这首诗弥漫着一种沉郁的色调和凄凉的氛围,并在这种色调氛围中描述了一个悲伤哀婉的故事,收到了特殊的艺术效果。2.诗歌的第一节使用了对比手法,请列举出两组。二、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铁匠刘半农叮当!叮当!清脆的打铁声,激动夜间沉默的空气。小门里时时闪出红光,愈显得外间黑漆漆地。我从门前经过,看见门里的铁匠。叮当!叮当!他锤子一下一上。砧上的铁,闪作血也似的光,照见他额上淋淋的汗,和他裸着的,宽阔的胸膛。我走得远了,还隐隐的听见,叮当!叮当!朋友,你该留心着这声音,他永远的在沉沉的自然界中激荡。你若回头过去,还可以看见几点火花,飞射在漆黑的地上。【注】这首诗写于1919年9月,当时正值封建文人和资产阶级贵族纷纷反对将劳动人民的生活入诗。1.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具体生动地刻画铁匠的形象,诗人采用了空间移动的手法,通过距离的变化,从不同角度来描写铁匠的劳动。B.全诗以诗人的视觉和听觉为中心,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展现了三组互相联系又各有特色的画面,描绘出铁匠打铁的全景轮廓。C.诗人以洗练的笔法,有点有面、有声有色、有实有虚地塑造了在黑夜中打铁的铁匠的形象,生动真切,有强烈的感染力。D.诗句基本上由二拍、三拍、四拍三种不同整数的诗行组成,错落有致,起伏多变,形成了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富有音韵之美。2.这首诗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赏析。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风景辛迪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惯爱想一路来行过的地方说不出生疏却是一般的黯淡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都是病,不是风景!一九四八年夏在沪杭道中1.对本诗的赏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对连年战乱带来的灾难,作者有感而发,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穷兵黩武的反动政府的痛恨。B.作者以“风景”为标题,透过车窗看到了茅屋、坟、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表明“风景”其实是病态的社会,是连接不断的“社会问题”。C.全诗围绕“社会问题”展开,并以此为线索,反映了旧中国在反动统治下阶级压迫日益深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社会现实。D.全诗情景交融、感情真挚,运用了比喻、对比等手法,使全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2.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主旨,请结合具体的诗句简要分析。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今生今世余光中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的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有无穷无尽的笑声一遍一遍又一遍回荡了整整三十年你都晓得,我都记得(选自余光中《母难日》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生今世”在字面上涵盖了自“我”降生至今的时间跨度,全诗强调了这是一段承载着母子二人相依相伴浓浓深情的生命历程B.两次哭声,一次指向“我”的诞生,之所以“忘情”是源于自然天性;另一次指向母亲的逝去,之所以“忘情”是因为情不能已。C.“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是因为“你”已离世,再也听不见“我”的倾诉,蕴含着未能多陪伴母亲带来的无限悲恸和悔恨。D.“回荡了整整三十年”,“整整三十年”,让人联想到往昔母子生活中无数幸福快乐画面,又暗含着“我”对这美好时光的不舍。2.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赏析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五、阅读下面的新诗,完成下面小题。边界望乡洛夫(台湾)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落马洲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手掌开始生汗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乱如风中的散发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病了病了病得象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只剩下唯一的一朵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咯血。而这时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飞越深圳又猛然折了回来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那冒烟的啼声一句句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冷,还是不冷?惊蛰之后是春分清明时节该不远了我居然也听懂了广东的乡音当雨水把莽莽大地译成青色的语言喏!你说,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后记:1979年3月中旬应邀访港,十六日上午余光中兄亲自开车陪我参观落马洲之边界,当时轻雾氤氲,望远镜中的故国山河隐约可见,而耳边正响起数十年未闻的鹧鸪啼叫,声声扣人心弦,所谓“近乡情怯”,大概就是我当时的心境吧。1.下列对本诗相关意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鹃在古典诗歌中多用来表示凄婉、哀怨的情调,诗人在这里借用杜鹃啼血的典故表达自己不能回归故乡的哀怨悲苦之情。B.白鹭“飞越深圳/又猛然折了回来”写出了诗人渴望飞到故乡而不得的无可奈何的哀痛。C.诗中借用鹧鸪“以火发音”“冒烟的啼声”,实际上说自己回望故乡时的催肝裂肺、肝肠寸断的情感。D.诗中三处化用典故,直接抒情,表达自己炽热的思乡之情,演奏一曲动人的乡愁变奏曲。2.本诗多处使用对比手法,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答案】一、1.D

“悲伤哀婉”错误。这首诗写一个壮士从淹留中奋起,决然上马杀敌的一段故事,应为“描述了一个悲壮热烈的故事”。

①热烈的梦境与凄凉的江庵,②壮士叱咤风云的当年和孤身独栖的现实。二、1.B“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错。诗歌描写作者从铁匠门前经过又走远,应是“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

2.①用“清脆的打铁声”与“夜间沉默的空气”“沉沉的自然界”进行对比,从听觉上给人带来铿锵有力的节奏感,衬托出周围环境的沉寂,突出了铁匠所生活的时代的滞重。②用打铁时的红光、火花与漆黑的夜晚进行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突出了红光与火花的明亮,寓意光明与希望。三、1.C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诗歌中没有体现。诗中只是说“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都是病,不是风景”,没有表现出“富”的内容。

2.这首诗运用对比的手法,造成强烈的反差,含意非常深刻。“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在对称的两句中运用色彩的不同,表现出自然与人的对比,而后一句的“新”与“旧”则显露出同一对象本身的反差,恰当地形容了被迫当壮丁的士兵命运何其可悲。“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瘦”字的重复使用,着重比较出瘦的程度,与首句的“肋骨”遥相呼应,由此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都是病,不是风景!”四、1.C“未能多陪伴”“悔恨”理解有误。“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这句诗是说母亲已离世,再也听不见孩子的倾诉了,蕴含着孩子因母亲去世带来的无限悲恸之情。

2.①“今生今世”的时间之长与“两次哭声”的次数之少形成对比,彰显了“我”的出生和母亲的逝世在我人生中的重要意义;②“第二次”哭声的悲伤与“无穷无尽”笑声的欢乐形成对比,突显了“我”对母亲离世的万般不舍;③“我不会记得”与“我都记得”、“你不会晓得”与“你都晓得”形成对比,写出了相依相伴的温馨,昭显了“我”对母爱的深深眷恋及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五、1.D

“化用典故,直接抒情”错误,化用典故,是借典抒情,如用杜鹃、鹧鸪的典故,都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