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讲】第佃课交11利通讯工具的进步【课堂讲解】一、铁路与公路:1、古代传统交通运输工具:(1)特征:因地而异、路途遥远(2)表现:南方一一水路:船是主要运输工具;②北方一一旱路:以乘坐马车为主;③平民百姓外出:步行。2、近现代铁路交通运输业:(1)近代铁路交通的起步: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从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即唐胥铁路)——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3.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2)新中国成立后铁路交通的发展:1•在“一五”期间(1953〜1957年)建成了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一一宝成铁路;“二五”期间(1958〜1962年)又建成了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兰新铁路;到“九五”(1996〜2000年)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4.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拓展】中国近代铁路的几个“第一”:最早介绍铁路知识的中国人一一林则徐: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林则徐与1839年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介绍了当时外国的铁路、火车等科学技术信息。首先提出在中国修建铁路的人斯普莱:1858年,驻印度英军退伍大尉斯普莱(RichardSprye),写信给英国外交部,建议修筑一条从下缅甸通过中国西南边陲重镇思茅进入华中的铁路,以应付“将来的竞争”,并且自印了一本《英国与中国铁路》的小册子争取舆论。但英国政府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提出修建铁路的中国人——洪仁玕:在近代中国,首先提出修建铁路的中国人是太平天国的干王洪仁玕,他在1859年写的《资政新篇》中曾经建言,给能造火车者以专利,并在全国“二十一省通二十一条大路,以为全国之脉络。”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京郊铁路(3)机车制造有进展:近代中国:使用从国外进口的蒸汽机车;2•新中国成立后:国产“解放”型蒸汽机车一第一台内燃机车(1958年)一第一台电力“韶山”号机车(1958年)3.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90年代末,高速列车“蓝箭”号开始在广(州)深(圳)铁路运营;②2003年,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在上海投入商业营运;③1997〜2007年全国铁路六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的效率。④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3、公路交通的发展:(1)近代:公路交通发展受限制原因: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汽车和油料依赖进口等;表现:20世纪初:在上海等大城市开始出现汽车(仅为权贵、富绅的代步工具);②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一些公路,发展受限制。(2)新中国成立后:公路运输发展快建立汽车制造厂:如长春“中国一汽”(生产解放牌卡车、东风牌轿车、新解放、红旗世纪星、奥迪、捷达等)、湖北十堰“中国二汽”(生产“东风牌”卡车、“富康牌”轿车以及后来的“爱丽舍”轿车等)、上海大众、北京汽车制造厂等。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以国道为主干,连接城乡,辅以高速,形成密集的公路网。黄河、长江等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偏远山区也通了汽车:如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缅公路等。二、水运与航空1、水运:(1)近代:起步1)原因:列强的侵略;洋务运动的开展。2)表现: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3)作用: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2)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萎缩、改制发展:国家统一管理萎缩:20世纪90年代后,铁路、公路和民航快速发展的冲击;③改制:由轮船运输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2、航空:(1)近代:序幕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一一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到1949年,中国民航共有国内外航线52条,航线总长度近八万千米。(2)新中国成立后:成立初期:乘飞机有限制,民航发展有限改革开放后:逐步放宽并最终取消了一些限制,航线和航班不断增加,并开通旅游航线和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拓展】: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优缺点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但修筑铁路造成价高,消耗大,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速度快,灵活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运输——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但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但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核心讲解】怎样简要分析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答案:(1)原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2)特点: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3)影响: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消极影响: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掠夺。【例题1】轮船招商局成立后,在华的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三次(分别为1877年、1883年和1889年)签订“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水上运输费用)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这说明轮船招商局的成立开启中国水上运输近代化进程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管理方式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没有摆脱对外资企业的依赖【答案】C【解析】考查洋务运动的影响。从材料看轮船招商局成立后,英美轮船公司签订了“齐榆合同3可见轮船招商局的成立使得外商企业承认了中国民族航运业的地位,选择c项。AW三项并未在材料中体现。【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现代交通事业三、通讯工具的变迁:1、近代电讯业的变迁:(1)电报:丹麦电报公司在上海建立电报机房(19世纪70年代)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一一用于军事;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20世纪初)一一用于官商通报。(2)电话:上海招商局开通第一部(早期对讲)电话(1877年):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20世纪初):【拓展】张之洞议电报之利: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倘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报,径达各处海边,可以一刻千里,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则统帅尚不至于误事,而中国固急切办不到者也。今年台湾之役,臣与沈葆桢函商调兵月余而始定,及调轮船分起装送,又三月而始竣,而倭事业经定议矣。设有紧急,诚恐缓不及事。故臣尝谓办洋务、制洋兵,若不变法而徒鹫空文,绝无实济,臣不敢明知而不言也。一一张之洞《筹设炼铁厂折》这是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出于国防方面考虑要求架设电报的奏折。2、新中国成立后电讯事业的发展:①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②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到2003年末);还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3、通讯事业变迁与发展的影响: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核心讲解】影响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答案:原因(1)外来技术传入的推动;(2)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3)政府的大力提倡;(4)中国人民聪明才智。影响:一方面,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信息的交流、开阔人们的视野、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有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危机等。【例题2】电话、电报等新式工具的广泛使用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通信手段发生的巨大变化。下列通信情景可能出现的有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通过有线电报指挥抗英武昌首义后湖北军政府通电全国宣告武汉光复九一八事变发生当时南京政府以国际无线电报求助国联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西北战场用电话指挥沙家店战役TOC\o"1-5"\h\z①②①③②③②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电话、电报等新式工具的广泛使用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通信手段发生的巨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线电报,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不可能通过有线电报指挥抗英,故①错误。武昌首义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湖北军政府可能通电全国宣告武汉光复,故②正确;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中国加入国际无线电报联盟在1932年,故南京政府不可能以国际无线电报求助国联,故③错误;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可能在西北战场用电话指挥沙家店战役,故④正确。故①②组合错误,故A排除。①③组合错误,故B排除。②③组合错误,故C排除。②④组合正确,故D正确。考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电话【例题3】李鸿章曾赞叹一种叫做“德律风”的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己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火车B.电话C.电报D.电影【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近代通信事业的进步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題的能力。本題考查材料解析能力。由李鸿童的言论可知此项发明能使位于不同地点的人们相互之间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故该项发明属于通讯方面的发明,应为b项。a项属于交通运输方面的发明,排除。c项虽属于通讯方面的发明,但不能传声,故排除。D项与材料中“通数千里,,不符,排除。【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现代通讯事业【例题4】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互联网B.轮船航运业C.电报业D.大众报业【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的关键信息是“价格同步变动”,说明福建茶叶收购价的信息很快能够传到上海,这一局面在当时只有通过电报能够实现,故C项正确;当时互联网还没有产生,故A项错误;B项中的轮船速度比较慢;D项中的报纸速度也比较慢。【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现代通讯事业【例题5】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慈禧衣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幵车本现了封建等级观念,最终蒸汽机车变为衣监牵拉,说明了这种等级观念阻碍了科技和社会的发展。a错误,蒸汽机车的出现说明并没有拒绝引进西方科技。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d错误,材料并没有反映迷信思想。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影响因素【例题6】腾讯历史频道推出《转型中国1864-1949》系列原创策划,策划以年份为单位,逐一梳理近代史关键命题。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1920年年度事件的是A.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B.中国首个电报机房出现C.无线电台开始引入中国D.中国首条自建铁路通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B项是在187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市南京路12号设立的电报机房,1871年6月3日开始通报,这是上海租界设立的第一个电报局,也是外国人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电报机房,同时也是中国出现的首个电报机房;C项错误,1922年12月,美国人E.G•奥斯邦把一套无线电广播发送设备由美国运到上海、在上海创办中国无线电公司,并与英文《大陆报》馆合作,开办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该台于1923年1月23日晚首次播音,这是中国境内开设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唐胥铁路于1881年5月开工兴建,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现代交通事业【课堂小结】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近代以来我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交通工具的发展,通讯工具的变迁。这些内容一方面说明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另一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橙色可爱卡通节约粮食模板
- 股权转让协议
- 产品业务提成合同范例
- 人事部经理工作总结模版
- 医疗健康大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医疗解决方案
- 2025年小学体育教师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模版
- 运输新质生产力
- 预留、预埋、防雷等施工技术总结
- 中药柜销售合同范例
- 医院科室质控工作总结模版
- 业主大会申请书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小古文”阅读理解训练82篇附参考答案
- 《应收款项减值专题》课件
- 农艺师常规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30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改革开放史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齐鲁师范学院
- 夏季高温环卫工人安全培训
- 2025年广东深圳市福田街道办事处招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第8课 良师相伴 亦师亦友(课件)-【中职专用】高一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AI技术赋能体育课堂教学评价
- 国际物流中的风险管理与决策优化探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