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第09章北方地区巩固训练_第1页
2020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第09章北方地区巩固训练_第2页
2020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第09章北方地区巩固训练_第3页
2020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第09章北方地区巩固训练_第4页
2020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第09章北方地区巩固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章北方地区巩固训练、选择题天下地土,南北高下相半。且以江淮南北论之:江淮以北,高田平旷,所种宜黍稷等稼;江淮以南,下土涂泥,所种宜稻秫。又南北渐远,寒暖殊别,故所种早晚不同••自《王祯农书地利篇》)。据此,回答1〜2题。和“江淮以北”和“江淮以南”泛指我国的北方地和“江淮以北”和“江淮以南”泛指我国的北方地A。2.江淮以北,土地广阔平坦;江淮以南水田广布,种植水稻;江淮以自然景观也有明显不同,选 D=南,河流纵横交错;南北距离越远,热量差异越大,.江淮以北”和江淮以南”泛指我国的(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C.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反映我国东部地区南北差异的是 (A.江淮以南,土地广阔平坦C.江淮以北,河流纵横交错答案:1.A2.D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江淮以北”也就是分别以旱田、水田为主,据此推知,区和南方地区,选B.高原地区和平原地区D.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B.江淮以北水田广布,种植水稻D.南北距离越远,热量差异越大“江淮以南”主要农作物分别是黍稷、水稻,卜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山南麓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 3-4题。图例-200图例-200等高战山)E三3砾白层[..I砂/u4一河流A802,3山峰山}.图中甲地7、8月份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B.崩塌A.地震B.崩塌C.山洪D.干旱.预防甲地春季主要气象灾害的有效措施是A.植树造林 B.拆除库坝C.禁止开矿 D.合理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答案:3.C4.D 。解析:3.华北地区7、8月份为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谷由于汇水快,排水通道窄,而在沟谷处易形成山洪灾害。 4.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而蒸发强,又正值作物生长季节而需水多,故易出现春旱灾害;可通过合理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 减少灾害损失。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为我国东部放蜂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21月£油更.噱人•丞21月£油更.噱人•丞小用改修线路牙月采草木犀,荆能,枫树S月采向日停、苕条C.C.降水 D.光照( )B.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市场 B.气温.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A.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C.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答案:5.B6.B解析:5.由图可知,东线蜂农放蜂的线路是随着不同月份的花开时间由南向北推进的,这样的线路具有明显的纬度变化特征,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开花时间越早;纬度越高,气温较低,开花时间越晚,所以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是气温,故 C正确;而光照、降水和市场都不是影响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故 ACD昔误。故选Bo6.由图可知,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到闽粤时是1—3月,闽粤地区还没有到雨季,所以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不太可能,A错误;由图可知,蜂农放蜂到皖南时大致是 3—4月,而梅雨发生在每年

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所以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不可能, C错误;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到华北时约是4—5月份和6月份,此时雨带还没有华北,降水少,此季节华北气温升高,蒸发增强,加上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灌溉用水,导致华北地区会出现春旱,蜜源减少,B正确;蜂农放蜂到东北时是7、8月,此时正值东北地区的夏季, 所以不会遇到初霜,D错误。故选Bo读下图,回答7〜9题。.图中(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东北平原(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TOC\o"1-5"\h\z.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7.D8.A9.D解析:7.甲地虽然位于我国的最东端,但由于纬度高,冬季白昼短,故日出时间晚;漠河位于极圈外,无极昼极夜现象;我国内、外流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西麓向西南,经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我国内、外流区的分水岭是阴山;松花江干流纬度高,有结冰期,且自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流,所以可能出现凌汛现象。8.读图可知,辽河干流向南流并注入渤海湾,松花江干流流向东北,可以判断东北平原地势中间高,南北低;东北平原夏季为雨季,伏旱较轻,且伏旱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北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地广人稀,有利于农业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9.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人口迁移主要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为开发北大荒,国家有计划地向东北地区迁入大批知识青年。另外,该年代我国东北地区工业化发展较快,工业基础建设需要大量人口迁入。TOC\o"1-5"\h\z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黄土分布等值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 (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回答10〜11题。10.甲处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达到 ( )A. 24 B. 34C. 36 D. 42.3月21日傍晚,最有可能看到日落的地点是 ( )A.甲 B.乙C.丙 D. 丁答案: 10.B11.C解析: 10.据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知甲地的黄土表面高度范围为830米〈甲V835米,黄土底面的高度范围是 800米〈甲V805米,黄土表面高度减去黄土底面高度即为黄土层厚度,计算知 B项正确。11.3月21日傍晚,正值春分日,太阳从正东方升起,从正西方落下。甲、乙、丁地均被山地遮挡住视线,无法看到日落,丙地视野开阔无障碍物遮挡视线,故C项正确。读图,回答12-13题。大土壤含接量小大土壤含接量小.下列能正确反映华北地区土壤含盐量变化规律的曲线是 ( )。A.甲曲线B.乙曲线C.丙曲线D.丁曲线.图中地下水水位最低值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工业生产用水量大B.农业生产用水量大C.沙性土壤,渗漏严重D.伏旱严重,降水少答案:12.B13.B解析:12.华北地区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稳定,由图可以看出,乙曲线夏季含盐量低。13.华北地区地下水水位最低值出现在 6月份左右是因为雨季还没有来临,农业用水量大。二、综合题.读陕北地区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描述陕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对比古长城两侧的地势差异。说出图中城市在分布上的共同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耐旱杂粮是陕北地区传统的农作物,广种薄收式的经营方式,不仅使农民的经济收益低,而且使该地区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现在,陕北地区兼顾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不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逐步建立一批以红枣、核桃为主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简述陕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及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意义。陕北地区是国家批准的我国唯一的一个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该地将成为国家西电东送基地、西气东输基地、大型煤化工基地、大型商品煤基地。简述陕北地区建设能源化工基地的资源条件,并说出当地能源对外输送的主要方式。14.答案:(1)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 400〜550mm自东南向西北(或自南向北 )递减。地势差异:长城以南(东)地势起伏大 (沟壑纵横);长城以北 (西)地势平坦。特点:各城市基本沿河而建。原因:当地降水较少,水资源不足,河流可以为城市提供水源;河流沿岸地势较平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