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居安思危与忘战必危)_第1页
课件(居安思危与忘战必危)_第2页
课件(居安思危与忘战必危)_第3页
课件(居安思危与忘战必危)_第4页
课件(居安思危与忘战必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居安思危忘战必危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居:处于,处在。思:想,考虑。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春秋左传----居安思危

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国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得到了晋国的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郑国为了表示感谢,给晋国送去了大批礼物,其中有:著名乐师三人、配齐甲兵的成套兵车共一百辆、歌女十六人,还有许多钟磬之类的乐器。晋国的国君晋悼公见了这么多的礼物,非常高兴,将八个歌女分赠给他的功臣魏绛,说:“你这几年为我出谋划策,事情办得都很顺利,我们好比奏乐一样的和谐合拍,真是太好了。现在让咱俩一同来享受吧!”可是,魏绛谢绝了晋悼公的分赠,并且劝告晋悼公说:“咱们国家的事情之所以办得顺利,首先应归功于您的才能,其次是靠同僚们齐心协力,我个人有什么贡献可言呢?但愿您在享受安乐的同时,能想到国家还有许多事情要办。《书经》上有句话说得好:‘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现谨以此话规劝主公!”魏绛这番远见卓识而又语重心长的话,使晋悼公听了很受感动,高兴地接受了魏绛的意见,从此对他更加敬重。前言

《司马法·仁本》:“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战:战备。危:危险,危机。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记了战备就一定会产生危机。司马法----忘战必危

《司马法》上说:“国家即使再大,爱好战争必然灭亡,天下即使安定,忘记战争必然危险。”《易经》说:“君子(道德高尚的人)要去掉武器,但是不能忘记防备。”军事不可以随意,随意就没有威严;武器不能废弃,废弃就导致敌人来。以前吴王夫差好战灭亡,徐国的偃王没有重视军事也灭亡了。因此英明的大王治理国家,不随意动兵,不放弃武备。《易经》说:“生存的时候不忘记灭亡,因此身体可以得到平安,国家可以得到保全。”前言

一、总结历史的教训

二、牢记民族的耻辱

三、清楚祖国的现状总论

四、明白自己的职责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外敌侵略之时,一般都能充分认识武装力量的重要,全力以赴投入抗击侵略者的斗争,而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又往往忘记武器,不思索外患,固而导致国家受难甚至灭亡的例子并不鲜见。一、总结历史的教训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正当纳粹德国加紧扩军备战,频频对邻近的弱小民族伸出侵略之手的时候,法国政府却一味执行“缓靖政策”自恃欧洲最大的陆军强国,拥有“坚不可摧”的马奇诺防线,疏于战争训练。因此,在战争危险日益加剧的时候,国防费得不到满足,后工厂因武器长期不定型而无所事事,法军的装备迟迟未能更新,甚至连军官的手枪也不够,直到遭到全面进军的第三天,才开始考虑到意大利购买手枪。结果,法国在短短的六个星期里就灭亡了。

1990年8月2日凌晨2时,伊拉克军队由坦克和装甲车开路,长驱直入南邻小国科威特,仅5个小时就占领了科威特全境。

瑞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约米尼,较为深刻地提示过和平时期民族尚武精神和士气自然衰退的趋势。他认为:“军队战斗力在和平时期最容易退化。”

现在美国、日本,都经常不断地向国民宣传本国所受到的威胁与挑战,报刊、电台电视等传播媒介每天都大量报道世界各地的军事新闻,反复出现历史上的战争题材,电影、戏剧和文学作品中其目的就是让国民保持种精神状态,居安思危,常备不懈。

或许,世界上还很少有哪个称雄数千年的泱泱大国,象中国那样在近百年内遭受过如此巨大的耻辱。二、牢记民族的耻辱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4000余文明的历史。中国比古希腊,古罗马早1000多年,进入“文明时代”。比西欧早1000多年进入封建社会。

到了唐朝,中国的封建主义社会发展到了全盛的时期,为世人瞩目,其后,中国几经动乱和民族战争,但始终是一个独立统一的国家,其疆域是巩固的,并随着民族融合而扩大。

然而,由于落后的生产方式和长期闭关自守的政策,严重迟滞了发展的速度,及到清朝乾嘉年间,中国封建社会进入衰退,勃兴的西文列强乘机向古老的中国插入了尖刀。1840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使中国从此告别了“天朝自大”的辉煌往昔,掀开了百年屈辱的第一页。这一年,被中国的禁烟运动的震惊的英国资产阶级,唯恐失去一本万利的鸦片买卖和过剩商品在中国市场倾销的良机,悍然发动了分化战争——这是中国大陆有史以来,第一次受到万里之外的异国他族的侵略。

每一个稍懂中国历史的人,当他寻觅到圆明园的遗址,面对那在秋叶飘舞中孤独地屹立的断垣残柱,都会深切意识到:这是中华民族屈辱的真实纪录。创痛,是如此地刻骨铭心!

近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三、清楚祖国的现状

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有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中国还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6个海上邻国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此外还有非接壤但有着密切关系的近邻国家等,因此,中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中国不仅邻国数量多,而且这些国家的情况十分复杂多样,这在世界上较为少见。中国所处周边环境特别复杂,决定了在中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要更大一些。一是因为中国周边地理环境复杂

其中包括中印边界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还有南中国海问题。在这些领土和领海的划界问题上,虽然中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但一些邻国不断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实际占领。这反映了周边某些国家的一种机会主义的心态,它们试图利用中国的和平主义政策,造成对中国不利的既成事实,谋取现实的利益,或者强化自身在未来边界谈判中的地位。二是因为在中国与近邻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未解决的边界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地位迅速上升,日本东亚经济主导国的地位受到冲击。从发展趋势上看,似乎中国正在逐渐确立自身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日本对这一前景并不是欣然接受,而是试图延缓这一进程,或者通过与其他国家联合的方式,制约中国影响力的上升。这就在一定时期内增大了双方发生摩擦的可能性。类似的情况,也在中印关系、中韩关系等双边关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三是由于中国崛起带来的冲击。

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朝美第二次核危机的爆发,半岛局势再度趋紧。新时期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2010年的“天安号”事件,备受世人关注。“天安号”事件令朝鲜半岛局势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我们对目前朝鲜半岛的局势发展,特别是朝鲜核问题的发展要提高警惕。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都是在东部沿海,离朝鲜半岛较近。朝鲜一旦出事故或在紧急情况下引爆核武器,对我国的打击是致命性的。朝鲜半岛问题

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从沙俄时期到至今,一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和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有战略评论家指出,虽然目前中俄关系仍存有一定的隐患,但在两国关系的实践中,互信互利的战略合作始终居于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中俄关系整体上是合作大于防范,信任大于猜疑。有分析家指出,中俄能否“相敬如宾、相好如友”,关键在于,必须明白中俄“邻居”关系的血肉相连、休戚相关。俄罗斯问题

日本是中国的海上强邻,又是一个曾经对中国进行侵略并且其统治者至今对此没有清醒反省的国家,还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掌握核武器的国家。二战后,美国和日本结成军事同盟,90年中后期,日美安全同盟实现了冷战后的重新定义。日美安全同盟的重新定位、美日联合研制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将导致亚太尤其是东北亚地区战略力量的严重失衡,成为影响未来地区安全的重要不稳定因素。钓鱼岛问题至今是中日之间的重要纷争问题。日本对外军事扩张中日东海划界争议中日东海划界争议中日东海划界争议

印度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其21世纪军事战略是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拦阻地区外大国向南亚渗透,实现控制印度洋,跻身世界一流大国行列的目标。印度洋是中国与中东、波斯湾、地中海、东非等地联系的海上必经这路,印度控制了印度洋,就等于控制了中国的通往这些地区的海上通道威胁中国的石油安全。而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冲突直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重要隐患。近年来,印巴两国在核军备和常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在克什米尔冲突时紧时缓,印巴冲突对南亚安全局势,和我国西部边境的安全有重大关系。南亚半岛和中国安全

一是目前南海争夺涉及“六国七方”,我国海域被分割、岛礁被占领、资源被掠夺的形势相当严峻。1973年“石油危机”前后,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掀起了一股瓜分岛屿、开发石油的狂澜。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包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中国台湾地区,其中印度尼西亚提出海域分割要求,越南提出对南海拥有全部主权。而目前,我国只控制南沙群岛中的7个岛屿,我国台湾控制其中的太平岛,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家则抢占其中的50多个岛屿。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二是有关国家加强控制和军事准备。越南反复宣称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并成立南沙地方行政机构,还准备向南海占领岛礁移民。越南海军专门组建了应付南海突发事件的“海上快速作战旅”。菲律宾设立卡拉延市政府,将部分占领南海岛礁划归其管辖,军事上组建了西部联合特混部队,专门负责南沙方向的巡逻和作战任务,联合美国举行了以南海作战为背景的军事演习。其他国家也有相应的行动,一方面加强控制,另一方面进行作战准备。

三是南海问题国际化倾向日益严重。南海周边国家纷纷引入外部资金,与美、日、俄、法等诸国联合对属于中国领海范围12海里的南海油气资源进行疯狂的掠夺性开发。到上世纪90年代末,已钻井1000多口,发现含油气构造200多个和油气田180个。同时,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既得利益者,一方面联手借助国际舆论压我就范,企图使南沙问题争议多边化、国际化、复杂化,另一方面与美国达成协议,使美国军舰有权进入这些国家港口和基地,借美国完成在东南亚军事基地的作战和后勤保障体系建设。

从长期来看,能够给中国国家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的主要是美国。尽管奥巴马上台以后,中美之间确立了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但面对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甚至很快就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现实,美国的戒备感必然会相应上升,其遏制与防范的力度也会不断加强。近年来,美国全球军事部署重点东移,大力推进与亚太地区有关国家的军事合作,构筑围堵中国的“太平洋岛链”。影响中国安全环境最重要外部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影响下,恐怖主义、跨国犯罪、能源安全、自然灾害等全球性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普遍化和常态化,甚至成为影响国际安全形势走向的重要因素。此外,诸如环境变化,气候变暖,H7N9新型流感的蔓延与传播等一系列问题,都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形成挑战。非传统安全问题中日东海划界争议【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新疆喀什巴楚县23日发生严重暴力恐怖事件,15名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在发现并处置多名携带管制刀具的可疑人员时遭暴徒袭杀。消息昨天由新疆当地媒体爆出时,事件已被平息,警方共击毙6名暴徒,抓获8人。当地官员向《环球时报》透露,事件是一伙正预谋策划袭击的恐怖暴力团伙因偶然因素阴谋败露,设伏杀害民警及社区人员的恶性事件。然而在西方媒体口中,事件只是“一贯动荡的中国西部又一起暴力冲突”,其“恐怖性质”仅是中国官方的一种描述。“世维会”扰乱视听的说辞则被一些西方媒体引述。在中国学者看来,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反恐时的暧昧模糊并不令人意外,此事更多是给中国人提了醒:像波士顿爆炸案那样惊扰西方社会的恐怖活动并非远在天边,反恐仍是中国社会任重道远的一项投入。提起在暴力事件中遇害的当地派出所所长,事发地色力布亚镇居民对《环球时报》说,“他是英雄”。四、明白自己的职责对内对外都要讲清楚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完整含义经济是中国的优势与“强项”,安全则是中国的劣势与“短板”刚柔并济政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