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共 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_第1页
陈共 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_第2页
陈共 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_第3页
陈共 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_第4页
陈共 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第一节财政收入分类第二节财政收入(预算内)规模的影响因素及我国的实证分析第三节财政收入构成和非税收入分析目录第一节财政收入分类一、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12)》简目中“收入分类科目”列出的类级科目有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

根据目前我国政府收入构成情况,结合国际通行的分类方法,将政府收入分为类、款、项、目四级。其中,类、款两级科目设置情况如下:1.税收收入,分设20款: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其他税收收入。2.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分设6款: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工伤保险基金收入、生育保险基金收入和其他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非税收入,分设7款: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和其他收入。4.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分设4款:国内贷款回收本金收入、国外贷款回收本金收入、国内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国外转贷回收本金收入。5.债务收入,分设2款:国内债务收入和国外债务收入。二、按财政收入的管理方式分类

狭义的财政收入一般仅包含税收和一般预算非税收入的预算内收入。广义的财政收入是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义的财政收入,即所谓全口径的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全部非税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等。第二节财政收入(预算内)规模的影响因素及我国的实证分析一、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其GDP就多,一般而言,则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较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为基础性制约:

经济发展水平

财政收入源远则流长根深则叶茂从世界各国的实际状况考察,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规模大多高于发展中国家,而在发展中国家中,中等收入国家又高于低收入国家。生产技术水平也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它是对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研究的深化。技术进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财源充分经济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所占比例扩大财政收入增长(二)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分配体制和政治体制的集权和分权关系收入分配政策的倾斜倾向及分配制度的变化(三)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GDP分配的变化也是影响财政收入增减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图7-1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的对比二、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的实证分析图7-2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和占GDP比重变化趋势示意图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一)增长变化总趋势财政收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而增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的变化趋势:1995年以前表现为不断下降的趋势,从1996年开始回升并从1998年表现为快速回升的趋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变化趋势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二)1978~1995年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的原因及其经济影响1978~1995年间财政形势的特点:

1.从预算内财政收支来看: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加大

2.从财政与各部门关系来看:政府资金被分散化

3.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来看:中央预算内资金的调控软弱无力

4.从财政与银行关系来看:银行扩展业务领域政策方面:扩张性财政政策:对企业减税让利,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货币政策主导双向分权:

横向: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纵向:中央与地方(三)“九五”时期实现财政收支的良性循环的历史经验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1998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推动了财政收支的大幅增长,并导向良性循环。“九五”后期财政支出的增长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以税收为主的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二是来自以增发国债为支撑的财政赤字的增加。

财政收支良性循环图财政收入和国债增长

财政支出增长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增长的来源(亿元,%)年份财政支出增长额(1)财政收入增长额财政赤字增减额(由国债弥补)绝对数增长率占(1)的比重绝对数增长率占(1)的比重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1113.831296.011564.622389.492698.833034.083109.001165.791243.151224.811568.131951.152990.812528.0018.716.814.215.917.022.315.45104.6695.9278.2865.6372.3099.1681.31-51.9652.86339.81821.36747.6825.27581.00-8.949.9858.3482.7842.881.0221.30-4.664.0821.7234.3727.700.8418.68三、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评估(一)财政收入规模水平

分析我国财政收入规模水平需从狭义财政收入和广义财政收入两种不同的口径来考察。

狭义财政收入是指仅包含预算内收入,广义财政收入则包括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从狭义财政收入角度分析,目前财政集中度明显低于计划经济时期水平。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美国(1990)法国(1990)英国(1990)泰国(1990)印度(1987)韩国(1992)34.546.344.421.320.518.5部分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1)年份2008200920102011预算内收入:绝对数(亿元)61330.3568518.3083080.32103874.43

同比增长(%)19.511.721.325.0

占GDP比重(%)19.520.120.821.9政府性基金:绝对数(亿元)15636.3518335.0435781.9441359.63同比增长(%)40.017.395.215.6占GDP比重(%)5.05.49.08.7社会保险基金:绝对数(亿元)13696.116115.618822.824043.2同比增长(%)27.716.715.727.7占GDP比重(%)4.44.74.75.1合计:三项合计数(亿元)90662.8102968.94137685.06169277.26同比增长(%)-13.433.622.9占GDP比重(%)28.930.234.635.7近年我国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情况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从广义财政收入角度分析

我国全口径财政收入近年增长较快,主要是政府性基金增长较快。当前我国财政收入规模水平已接近财政收入规模水平较低的发达国家——美国的水平,已高出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我国政府财政收入规模继续提高的空间和余地已经不大。(二)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1.正确理解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前提。我国的财政收入规模又不宜过大。2.实行兼顾“以支定收”和“以收定支”的方针。我国已经到了用税收收入规模来制约财政支出增长的时候了。

3.预算内财政收入是全口径财政收入中不可质疑的部分。4.继续坚持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的税收政策。

最佳途径是在税制改革的同时对税负进行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通过税基和税率的调整达到合理控制税收收入增长的趋势。5.严格控制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增长,继续税费改革,坚决取缔滥收费。6.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有效手段是随时观测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和增长边际倾向指标。2010年全口径财政收入的增长弹性系数为1.74,边际增长倾向为60.2%。第三节非税收入分析

一、非税收入概述

非税收入是指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的除税收和政府债务以外的财政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非税收入的范围行政性事业收费、政府性基金、彩票公益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非税收入特点征收依据多样化政府权力、财产所有权、政府信誉使用方向专项化满足特定的公共职能征收主体和管理方式有别于税收以各级政府为主体,由各级政府及所属部门、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收取,纳入财政综合预算二、非税收入的主要形式1.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有关规定,依照国务院规定程序批准,在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服务的过程中,按照成本补偿和非盈利原则向特定服务对象收取的费用。体现了受益的直接对称性,即谁受益谁交费,是公共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收费的特殊作用弥补市场失灵;(解决外部性,减少拥挤等)提高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2.政府性基金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是政府通过向社会征收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并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是另编预算,并没有纳入一般预算中。目前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的基金共43项:向社会征收的基金31项,其他收入来源的基金12项;属于中央收入的基金9项,属于地方收入的基金20项,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的基金14项。年份财政收入(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相当于财政收入比例(%)国有土地出让收入(亿元)200861330.3515636.3525.5010375.28200968518.3018335.0426.8013964.76201083080.3235781.9443.0729109.942011103874.4341359.6339.8233166.24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长情况资料来源:根据历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统计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一)概念国有土地出让收入是市县政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所取得的收入。主要是以招标、拍卖、挂牌和协议方式出让土地取得的收入,也包括向改变土地使用条件的土地使用者依法收取的收入、划拨土地时依法收取的拆迁安置等成本性收入、依法出租土地的租金收入等。(二)预算管理方式2007年前,土地出让收入先纳入预算外专户管理,再将扣除费用和成本等支出后的余额缴入地方国库,纳入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2007年开始,全部土地出让收入缴入地方国库,纳入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土地出让收入缴入国库后,市县财政部门先分别按规定比例计提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和农业土地开发资金,缴纳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余下部分通称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三)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使用范围1、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2、土地开发支出;3、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等支出;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5、农业土地开发支出;6、城市建设支出;7、耕地开发、土地整理、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支出;8、城镇廉租房保障支出;9、土地出让业务支出;10、破产或改制国有企业土地出让收入用于职工安置等支出。土地财政土地财政是指地方政府为了缓解财政收入不足,利用手中的土地所有权和管理权,一方面通过土地出让获得直接收入,并以此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是把与土地有关的税费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另一个重要来源。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数额同比增7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