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件- 历史中考一轮复习_第1页
中国现代史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件- 历史中考一轮复习_第2页
中国现代史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件- 历史中考一轮复习_第3页
中国现代史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件- 历史中考一轮复习_第4页
中国现代史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件- 历史中考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考点解读第三章中国现代史第四节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四节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四节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四节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两条主线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两大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三大事件“一国两制”的提出、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第四节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八下P60—61)

1.背景: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3.性质(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提出(确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5.实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1947年,根据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194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西藏自治区(1965)5个民族自治区,30个民族自治州,120个民族自治县(旗)。

6.意义: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八下P62—63)

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2.措施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表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意义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表现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也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意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原因新中国成立时,一些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表现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为这些民族的文化传承创造了条件。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国家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意义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八下P62—63)西部大开发

时间20世纪末,中共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范围西部大开发战略覆盖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和83个自治县,还有3个自治州参照享受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政策概况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兴边富民行动

表现国家还实施了旨在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兴边富民行动,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结果进一步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3.认识:中国实行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成功的,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正确道路。

三、“一国两制”的构想(八下P65)

1.背景: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一国两制”的提出

(1)目的: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2)时间: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3)提出者:邓小平。

3.“一国两制”的含义:“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一国两制”的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5.易错易混:“一国两制”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最先把“一国两制”的构想付诸实践的是香港回归。“一国两制”的前提条件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四、香港、澳门回归(八下P66—68)

1.背景:“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香港的回归历程:1982年开始,中英两国经过两年谈判,于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四、香港、澳门回归(八下P66—68)

3.澳门的回归历程: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四、香港、澳门回归(八下P66—68)

5.香港和澳门能够回归祖国的原因: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指导;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中、英、葡的共同努力。

6.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要依据国情实行改革,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努力学习,发奋图强。

7.实现香港持续繁荣稳定的方法:依靠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的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爱国爱港人士捍卫香港法治和社会秩序;坚决反对境外势力干涉香港事务。

8.易错易混: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的历史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港澳问题是西方殖民者侵华的历史遗留问题,是主权问题。台湾特别行政区与港澳的不同是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五、海峡两岸关系改善(八下P70—74)1.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演变时间人物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党和政府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的使命,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毛泽东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江泽民1995年1月,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胡锦涛四点意见、《反分裂国家法》

五、海峡两岸关系改善(八下P70—74)2.两岸关系发展走向缓和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打破隔绝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开放措施,打破了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达成共识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1995年1月,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五、海峡两岸关系改善(八下P70—74)不断发展

汪辜会谈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了第一次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文教科技交流达成共识。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共领导人的会见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两岸领导人的会见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五、海峡两岸关系改善(八下P70—74)日益密切

背景原因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共同努力交往表现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海峡两岸之间双向的直接通邮、通商、通航)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有利因素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民族;党和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充分考虑了各方利益;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改革开放,国力增强;港澳问题的顺利解决,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一个中国”原则得到国际社会承认;海内外中国人要求统一的共同愿望;两岸经济文化交往的繁荣不利因素“台独”势力的阻挠和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3.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我们要坚决反对“台独”,维护国家的统一。

六、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八下P70—74)

1.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从历史角度看,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民族角度看,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从现实角度看,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祖国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从法律角度看,《反分裂国家法》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从可行性来看,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持续繁荣为和平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

2.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两岸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等等。

3.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方法:加强两岸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加强两岸高层领导人的对话;加快大陆经济发展;缩小两岸的经济差距;加强两岸人员的往来。

4.为推动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合理化建议:坚决拥护党和政府的对台政策,积极推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实现互利共赢;组织与台湾中学生增加交流的活动等。1.对比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比较项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不同点目的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共同利益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城市(地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香港、澳门、台湾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特点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享有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治权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相同点从国情出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行使主权;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祖国统一;等等

2.比较香港、澳门问题与台湾问题比较项香港、澳门问题台湾问题不同点问题由来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中国内战造成的暂时性分裂问题性质外交中国内政解决途径通过中英、中葡之间的谈判解决通过海峡两岸平等协商解决解决现状已回归祖国,且发展良好正在进行相同点基本方针“一国两制”

3.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历程

4.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制度创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对制度创新的认识

制度创新是促进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制度创新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制度创新可以更好地维护社会安定,维护国家统一;制度创新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