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_第1页
第七章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_第2页
第七章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_第3页
第七章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_第4页
第七章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学习目标1不矛盾律2同一律排中律3充足理由律4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公式:A是A或A等值于A符号表达式:A←→A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即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对同一对象的任何一个概念或命题,自身是同一的。概念同一与命题同一同一律的基本内容同一律同一律的逻辑要求1.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必须始终保持同一,同一个概念在同一命题、推理过程中可能出现多次,但应该保持自身同一,不能任意变更。2.论题也必须保持同一,不能随便转移。论题也叫论点,用命题的形式表达,一个论题在同一论证、表达过程中多次出现,应该保持同一。违反同一律出现的逻辑错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混淆(或偷换)概念,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无意(或有意)地不确定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同一语词表达不同的概念,或将不同的概念当作内涵、外延相同的概念来使用。1.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多是由于不恰当地使用多义词或近义词引起。2.混淆概念是不自觉的,而偷换概念是有意的,是诡辩。例如,“牛棚”这个概念,它有两个含义,其本义是圈养牲畜——牛的房子,而“文化大革命”中用以泛指造反派关押“专政对象”的场所。

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人们在运用判断进行推理的时候,或者在论证某一问题的时候,没有保持判断的同一,中途以其他的判断(论题)取代了原来的判断(论题)。邮局里的营业员把信称了称说:“小姑娘,你的信超重了,请再贴一张贰角的邮票。”小姑娘惊奇地说:“再贴一张贰角的邮票,信不是更重了吗?”王大妈在商店去买布时问:“你们这里有好布卖吗?”营业员回答说:“我们这儿的布都是好布,坏布怎么会拿来卖呢?”王大妈为此非常生气,布没买就生气走了。有个人在饭店吃饭,看到菜盘子里有一只苍蝇。便叫来侍者问道:“怎么菜盘子里有只苍蝇?”侍者回答说:“你花5块钱还想吃什么?”思维训练题“世间万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我是人,所以,我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这个推理中的逻辑错误,与以下哪项中出现的最为类似?(A)作案者都有作案动机,某甲有作案动机,所以某甲一定是作案者。(B)各级干部都要遵纪守法,我不是干部,所以我不要遵纪守法。(C)中国人不怕死,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不怕死。(D)想当翻译就要学外语,我又不想当翻译,何必费力学外语。张先生买了块新手表。他把新手表与家中的锥钟对照,发现手表比挂钟一天慢了三分钟;后来他又把家中的挂钟与电台的标准时对照,发现挂钟比电台标准时一天快了三分钟。张先生因此推断:他的手表是准确的。以下哪项是对张先生推断的正确评价?(A)张先生的推断是正确的,因为手表比挂钟慢三分钟,挂钟比标准时快三分钟,这说明手表准时。(B)张先生的推断是错误的,因为他不应该把手表和挂钟比,应该是直接和标淮时比。(C)张先生的推断是错误的,因为挂钟比标准时快三分钟,是标准的三分钟;手表比挂钟慢三分钟,是不标准的三分钟。(D)张先生的推断既无法断定为正确,也无法断定为错误。对同一事物,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不好”,这两种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可见,不存在全民族通用的共同语言。以下除哪项外,都与题干推理所犯的逻辑错误近似?(A)甲:“厂里规定,工作时禁止吸烟。”乙:“当然,可我吸烟时从不工作。”(B)有意杀人者应处死刑,行刑者是有意杀人者,所以行刑者应处死刑。(C)象是动物,所以小象是小动物。(D)这种观点既不属于唯物主义,又不属于唯心主义,我看两者都有点像。根据男婴出生率,甲和乙展开了辩论甲:人口统计发现一条规律:在新生婴儿中,男婴的出生率总是摆动于22/43这个数值而不是1/2。乙:不对,许多资料都表明,多数国家和地区,例如苏联、日本、美国、联邦德国,以及我国的台湾省都是女人比男人多。可见,认为男婴出生率总在22/43上下波动是不成立的。试分析甲乙的对话,指出下列选项哪一个能说明甲或乙的逻辑错误?(A)甲所说的统计规律不存在。(B)甲的统计调查不符合科学。(C)乙混淆了概念。(D)乙的资料不可信。不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思想不能都是真的,其中必有一个是假的。相互矛盾的命题是指两个命题之间不能都真,也不能都假,即其中必有一个是真,必有一个是假的。相互反对的命题是指两个命题之间不能都真,必有一个是假的,但是可以都是假的。公式:A不是非A或并非“A并且非A”符号表达式:¬(p∧¬p)这个山洞从来没有人进去过,进去了的人也从来没有出来过。(互相矛盾)甲班所有同学都通过了考试/甲班所有同学都没有通过考试。(互相反对)不矛盾律的基本内容不矛盾律的逻辑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用两个互相矛盾的概念或互相反对的概念指称同一个对象;同时,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或互相反对的命题,不能都肯定。否则,会出现逻辑矛盾。①这本书是逻辑学。/这本书是现代汉语。②只有清闲,才是幸福。/尽管不清闲,却幸福。违反不矛盾律出现的逻辑错误自相矛盾巍巍长城,逶迄万峰,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她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祖国的天然屏障。罗亭。“照你说来,就没有什么信念之类的东西了”,皮卡索夫:“没有,根本没有”!罗亭:“你就是这样确信吗”?皮卡索夫;“对”。那个青年将近20多岁。一个月来,这个问题时时刻刻缠绕着我,而在非常繁忙或心情非常好的时候,又暂时抛开了这个问题,顾不上去想它了。理发师悖论(Barberparadox)萨维尔村有个理发师规定了一项制度:他给而且只给村里自己不刮胡子的人刮胡子。可是有顾客问理发师:“按照这个店规,你给不给自己刮胡子?”无论理发师回答是“给自己刮胡子”还是“不给自己刮胡子”,都违反店规。芝诺悖论(ZenoParadox)一个人从A点走到B点,要先走完路程的1/2,再走完剩下总路程的1/2,再走完剩下的1/2……”如此循环下去,永远不能到终点。有一天,两个学生去请教他们的老师:“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老师望望两个学生,想了一会称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做客,一个很爱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他们两个洗澡,你们想想,他们两人中谁会洗呢?”学生脱口而出:“那还用说,当然是那个脏的。”老师摇摇头说:“不对,是干净的去洗。因为他养成了爱清洁的习惯,而脏人却不当一回事,根本不想洗。你们再想想看,是谁洗澡了呢?”学生忙改口:“爱干净的!”“不对,是脏人,因为他需要洗澡,”老师立即反驳后,再次问学生:“这么看来,谁洗澡了呢?”“脏人!”学生只好又改回开始的答案。“又错了,当然是两个都洗了。”老师说,“爱干净的有洗澡的习惯,脏人有洗澡的必要。怎么样,到底谁洗了呢?学生眨着眼睛,犹豫不决地说:“那看来就是两个都洗了。”“又错了!”老师笑道,“两人都没有洗澡。因为脏人不爱洗澡,而干净人不需要洗澡。”“那……老师你每次说得都有道理,可每次的答案都不一样,我们该怎样理解呢?”诡辩(sophistry)排中律排中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具有下反对关系的命题、思想不能都是假的,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可与矛盾律比较)。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都是假的,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如“张三是作案者”与“张三不是作案者”即是。对这两种情况都持否定意见,就会违反排中律。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也不能都是假的,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如“甲公司有些人懂互联网”与“甲公司有些人不懂互联网”,这两个命题不可能同时为假,但是可以同时为真。对这两种情况都持否定意见,就会犯“两不可”的逻辑错误。公式:A或者非A符号表达式:p∨¬p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排中律的逻辑要求就反映某对象的概念来说,或者是A,或者是非A,二者必居其一;同时,对反映某一事物情况的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或下反对关系的命题(即一切不能同假的命题)不能都加以否定,否则违反排中律。①每个青年都是有理想的。/有的青年不是有理想的。②有的生物是自养的。/有的生物不是自养的。违反排中律出现的逻辑错误模棱两不可有人说可能有鬼,有人说可能没鬼,我对这两种观点都不赞成,这种争论没有多大意思。甲:“你认为《末代皇帝》拍得好吗?”乙:“我认为不算好?”甲:“那就是说,你认为坏了?”乙:“不,我并没有说坏。”甲:“说不好就是坏!”违反排中律的最明显表现是:在鲜明的是非面前含糊其辞,顾左右而言他,或者寻求第三种答案,采取似是而非的态度。如:某人就餐时说饭菜里有苍蝇,餐馆方面回答说,也许有这种情况。排中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矛盾命题不能同时为假,必有一真。它要求不能同时否定两个矛盾命题,必须肯定其中之一。违反这一要求的逻辑错误,成为“矛盾两不可”。依据上述定义,下列命题违反了排中律的是(

A.上面不是老说领导要多听群众意见,我是群众,可领导总是不听我的意见。

B.景阳冈原是一片古木参天、沙丘起伏、莽草无涯的山岗。

C.既不能说这筒胶卷每张照片都照得很好,也不能说这简胶卷每张相片都照的不好。

D.这次的预测,是一次例行的科学预测,既不成功,也不失败。

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命题不可能既不是真的,又不是假的。换句话说,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可能同时为假。

据此定义,以下违反排中律的为()

A.王刚踢完足球回到宿舍,小陈问他“赢了吗?”王刚说:“没有。”小陈问:“那么,输了?”王刚说:“也没有。”

B.我的职业既不是教师,也非医生。

C.甲乙二人下完棋后,一观棋者笑着说:“看来你俩是谁也赢不了谁。”

D.这场战争,既不能说它是正义的,也不能说它是非正义的。

排中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同一条件下,对于同一对象的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必定有一个是真的,不会同时都是假的。矛盾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任何一个思想不能互相冲突,不能一面肯定了一种思想,一面又否定这一思想;因为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都是真的。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内容中违反排中律的是():A.犯罪嫌疑人王某在法庭上的陈述互相矛盾,他先说“本案所有证人的证词都是可信的”,随后又说“有些证人的证词是不可信的”。B.有同学在评价张教授的年龄时说:“张教授今年40岁,不算年轻了;但是,在学院所有的教授中,张教授是最年轻的”。C.某教育工作者在一次保护儿童权益的会议上说教育孩子舍己为人的思想是错误的;后来又在一次面向家长的讲座上说不教育孩子舍己为人的思想是错误的。D.孟什维克认为,应该把社会主义意识从外面灌输到工人运动中去的说法是错误的;但是他们认为否定这个说法也是错误的。某班有一位同学做了好事没留下姓名,他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个。当老师问他们时,他们分别这样说:甲: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乙:这件好事是丁做的。丙:这件好事是乙做的。

丁: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请你找出是谁做了好事。

(A)甲

(B)乙

(C)丙

(D)丁老师在一张纸条上写了甲乙丙丁四个人中的一个人的名字,然后握在手里让这四个人猜一猜是谁的名字。甲说:是丙的名字。乙说:不是我的名字。丙说:不是我的名字。丁说:是甲的名字。听完后,老师说:“只有一个人说对了。请再猜一遍。”这次四个人都很快同时猜出了这张纸条上写的是谁的名字了。问:这张纸条上究竟写的是谁的名字,他们四人是怎样猜出来的?充足理由律在思维或论证过程中,任何一个被确定为真的思想总有它的充足理由。公式:A真,因为B真并且B能推出A。符号表达式:B∧(B→A)→A充足理由律的基本内容充足理由律的逻辑要求一是理由必须真实。二是理由与推断之间有着必然的逻辑联系,即从理由能够必然地推出论题。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②他一定能做好工作,因为只要放下包袱,解除精神负担,就能做好工作。③那是没有翅膀的鸟,因为如果没有翅膀,就不能腾飞。违反充足理由律出现的逻辑错误推不出问:当我国是白天时,美国正是黑夜.对吗?为什么?答:对的。因为美国和中国相隔一个太平洋,相隔那么远,时间肯定不相同。听了韩素音的报告。才知道,她原来是个医生。看来知名的作家开始都是学医妁。你看契诃夫原来是个医生,柯南道尔、鲁迅、郭沫若都学过医。某厂领导说:“最近,我们厂的产品质量不太好,用户意见很大,这主要是因为前一段时间全厂上下普遍重视产品的数量,因此,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如果张三是作案者,那么张三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