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1页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2页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3页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4页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仅仅意味着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扬吗?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焚书坑儒”在本质是相当的?1、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较大的改造,其本质意图是:A、向汉武帝谋取高官厚禄B、发扬光大儒家学说C、提醒统治者要实行仁政D、使儒学适应政治统一的需要2、儒学到了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C无为而治A人定胜天B君权神授D仁政思想A、政治统一确保思想统一B、思想统一服务于政治统一C、思想统一与政治统一相互对应D、政治统一从属于思想统一3、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两者关系的确切理解是:5.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忧乱。”它反映汉初的统治思想是

A.儒家主张B.墨家主张

C.道家主张D.法家主张C命题视角一:董仲舒改造儒学的背景、内容、儒学成为正统的原因、新儒学“新”特点、新儒学的实质命题视角二: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在地位、内容等角度的对比命题视角三:董仲舒的新儒学放到整个儒学发展历程中,考察其地位及特点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汉初形势战争破坏社会凋弊“无为”黄老之学(道家)与民休息宽松面对汉初如此形势,如果你是刘邦,你会怎样做?从严法治国的法家到无为而治的道家一、汉初的“无为”到“有为”道家“无为”思想原因:社会经济破坏严重目的:恢复生产安定人心措施:休养生息

汉惠帝

适应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时间里,黄老思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汉文帝汉景帝汉高祖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匈奴威胁,边患不止诸侯坐大,威胁中央土地兼并,豪强势大……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汉武帝的“有为”

材料二: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国家势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国家也存在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宁等问题。——《中国古代史》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存在着哪些问题?汉武帝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什么?诸子百家中哪一政治学说或哪一派的治国思想适应汉武帝的统治需要?①法家:①有利于加强专制集权完全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②易导致暴政不适应形势的发展②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②墨家:③道家:④儒家:①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1、董仲舒生平(前179---前104年)汉代儒学代表、大学问家三次应对策问《天人三策》受赏识、为官晚年著《春秋繁露》创制新儒学体系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释疑:“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一方面神化君权,加强皇帝的权威,使得君主的权力神圣化而至高无上;另一方面,又用天意来限制君权,用灾异来警示君主,这是汉代儒学思想的重要发展。

汉武帝时,两座宫殿先后失火。董仲舒附会当时政治,写了篇文章,认为这些灾异都是天在表达它的意志,应该诛杀不法诸侯和大臣。文章上奏前,被告发。武帝召集大臣进行讨论。董仲舒的建议引起了许多重臣的愤怒,建议把他定为死罪,但汉武帝赦免了他。——《文化发展历程》(岳麓版)三纲五常君为臣纲──君臣义父为子纲──父子亲夫为妻纲──夫妻顺【仁】──亲也。对人宽厚有爱心

【义】──事之宜也。为人正派,爱憎分明

【礼】──理也。待人彬彬有礼,行为端庄

【智】──智慧也。处事果断周密

【信】──诚信也。做人诚实稳重讲信誉认为“三纲”是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而“五常”是用来调整伦常关系的基本原则。用以维护封建君主集权制。目的: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②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核心)从理论上解决了汉武帝建立国家“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巩固统治.(以思想的大一统巩固政治的大一统)加强君权的需要中央集权的需要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③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①发挥“仁政”,主张限田、薄敛、省役,轻徭薄赋④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董永卖身葬父,感动天地,并成就一段美好姻缘的故事,自西汉以来就在我国广为流传,并受到统治者推崇。世界上很多看过中国《天仙配》的人,都说这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体现。(1)该故事起源与西汉以来的什么伦理观念有关?(2)该故事为什么能受到统治者推崇?孝道或儒家伦理道德孝容易被统治者引申为忠,有利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3、新儒学“新”

?

(1)、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某种程度增加了它的生命力(2)、在继承儒家民本、仁政的思想上、有融合其他思想,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强调君主权威,带有神权色彩(3)儒学神学化、官方化,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并说明理由。深入探究有道理。秦朝“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但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4、实质:

思想文化专制5、特点:外儒内法②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危机潜伏——要求加强中央集权①

儒学的自我调节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吸收大一统的思想(根本原因)

6、为什么汉武帝接受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实施?③统治者的有为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不同点

项目

先秦儒学

董仲舒新儒学

重点

讨论现实问题

讨论神学问题

功能

是对“真理”的追求

为现实政治服务

特点

包含民本思想,具有人文主义

外儒内法,兼采百家

地位

只是诸子百家之一

官方化,封建正统思想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从此,教育被儒家垄断。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措施

思想

政治教育2、汉代教育状况教科书:儒家经典—五经

教官:五经博士

——儒学垄断教育官办最高学府:太学,考试合格做官

——凭儒学入仕地方教育系统:郡县立学校

——儒学在民间独尊评价积极消极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2.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3.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1.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有专制作风、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2.带有神学迷信色彩,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而宣扬纲常伦理董仲舒的新儒学中有哪些积极成分?哪些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要扬弃的?1.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描述中国科技:“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变化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古代科技为政治服务,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参考B.史书中关于日食的记载不准确,不足为信C.记录者为取悦统治者而弄虚作假,反映了君主专制加强D.记录者可能受“天人感应”思想影响,以此劝谏统治者施行仁政【答案】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2.“柔仁好儒”的太子认为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持刑太过,宜用儒生”,却遭到训斥,“汉家自有制度”,“奈何纯任德教”。这主要反映了A.汉家制度往往用儒学包装法治思想B.儒学教育更加官方化和制度化C.汉宣帝不再以儒学作为正统思想D.汉宣帝时儒生地位一落千丈【答案】A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个“胜利”指的是A.法家思想是新儒学的核心B.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D.“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答案】D4.秦代会稽刻石及秦简中规定:妻子杀死与人通奸的丈夫无罪;夫因妻凶悍而将其耳撕裂当处耐刑(强制剃除鬓毛胡须而保留头发)。而汉代以后则情形大变,唐、宋律法规定:妻殴夫规定徒1年,伤重者加凡伤3等处罚。此变化反映了A.秦代严格实行“以法治国”B.唐宋律法严重缺失公正性C.儒家伦理道德得到了强化D.理学已成为封建主流意识【答案】C5.1758年发生了一次“霾灾”,数日雾霾不散,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乾隆皇帝这一做法受()A.孔子思想影响B.董仲舒思想影响C.朱熹思想影响D.王阳明思想影响【答案】B7.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A.君主专制的确立B.黄老之学被推岽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科举制度的形成【答案】C8.汉代“独尊儒术”和秦代“焚书禁学”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汉代重在“尊”,秦代重在“禁”,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都是A.文化氛围由活跃转为沉闷B.文化内容由宽容转向专制C.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空间D.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答案】D9.“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是()A.春秋时期的道家思想B.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C.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D.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答案】D10.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A.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答案】B11.圣旨诏书的开头语,常多“奉天承运”,梁山好汉也不得不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来做打家劫舍的事业。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中国古代封建迷信盛行B.君权至高无上,可以无限扩张C.君权神授理论已提出并得到社会认同D.此种提法来源于道家的学说【答案】C12.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建议兴太学,正式弟子五十名,又增设无定额的旁听生,由郡国选择“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的少年充当。正式弟子和旁听生均每年考试一次,合格的按等第任用。这表明当时A.儒家思想发展成为官方哲学B.官员选拔标准更侧重考试成绩C.学校教育与用人选官相结合D.打破了贵族子弟世代为官局面【答案】C13.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D.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答案】C14.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年后刘彻强行罢黜了“黄老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调整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答案】B15.最早“使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有了一个系统论的宇宙图式作为基石,使《易传》、《中庸》以来儒家所向往的‘人与天地参’的世界观得到了具体的落实,完成了自《吕氏春秋·十二纪》起始的、以儒为主、融合各家以建构体系的时代要求”的思想家是A.荀子

B.董仲舒C.朱熹

D.王夫之【答案】B16.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新儒学,与孔孟儒学最大的区别是

A.重视总结前代成败存亡的历史经验教训B.摈弃“民贵君轻”论,把儒家法学化和神学化C.学术文化出现了由“王府官学”向“私家文学”转移的趋势D.它促使知识分子阶层迅速崛起【答案】B17.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对儒家的态度不用,但根本着眼点都是A.压制知识分子B.区别对待古文化C.完善法律机制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答案】D材料一1、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太学。2、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3、汉代太学注重考试,并建立了一定的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