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初步-空间设计_第1页
风景园林设计初步-空间设计_第2页
风景园林设计初步-空间设计_第3页
风景园林设计初步-空间设计_第4页
风景园林设计初步-空间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景园林设计初步空间构成2023/2/1空间构成的视觉原理空间构成的基本要素空间构成的手法及效果空间的概念与内涵讨论:空间是如何形成的?(结合自己体验)空间设计-----人为有目的创造有意义空间的方式。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道德经》建筑空间三要素:地板---地载墙壁---围合天花板---天覆2023/2/1空间构成的视觉原理1、空间的观念观念一:空间自然生成的,是一种有限或无限的空的媒介物,准备或者已经容纳了东西的容器。观念二:空间的感知只有知觉到事物的存在才能产生。空间是物体间作为一种关系创造出来的。2023/2/12023/2/12023/2/12023/2/12023/2/1当间隔相邻的两个物体需要互相完善时,其间隔就比两个自治强烈,相互独立的形状更积极,更密集地被填充。2023/2/12023/2/12、视觉的力场任何形状的物体都在它们周围形成了力场,这种场的特殊结构在各种情况下都取决于生成结构的形式。场——形成吸引力或排斥力的范围。视觉的力场产生于人空间视觉的心理因素。2023/2/1“树下”的概念好理解,但“旗杆子下”的范围如何界定?这取决于旗杆产生力场的范围。2023/2/1一种强烈的个性通过建立一个向周围辐射的自我中心的时候,这个中心就具有一种能够使虚空产生活力的强大力场,力场的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弱。2023/2/12023/2/1圆形的建筑物以自我为中心向周围环境扩散。2023/2/1凹面墙则是“朝向城市空间敞开的建筑”,其生成场的中心位于建筑结构之外,通过对它扩张的屈从而承认场的存在。2023/2/13、“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完形”是在“视觉场”中的各种力量组合成一个自我完满平衡的整体。2023/2/1图形与背景。在具有一定配置的场内,有些对象突现出来形成图形,有些对象退居到衬托地位而成为背景。要使图形成为知觉的对象,不仅要具备突出的特点,而且应具有明确的轮廓、明暗度和统一性。如果某物没有成为注意的中心,它就成为背景。一俟它成为观察者的注意中心,便又成为图形。2023/2/1接近性和连续性:某些距离较短或互相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2023/2/1完整和闭合倾向:知觉印象随环境而呈现最为完善的形式。彼此相属的部分,容易组合成整体,反之,彼此不相属的部分,则容易被隔离开来。2023/2/1空间构成的基本要素1、空间与界面空间是容纳人活动的“容器”,实体是构成“容器”的边界,空间的形成必须通过实体界面的建构来加以完成,二者是虚实共生、正负反转的关系。2023/2/12023/2/12、空间构成的基本要素

——点、线、面、体点是形式的原生要素,它表示在空间中的一个位置线是由一个点展开形成的,其具有长度、方向和位置等特征。面是由一个线展开形成的,其具有长度、宽度、形状、表面、方位、位置等特征。体是由一个面展开形成的,其具有长度、宽度、深度、形式和空间、表面、方位、位置等特征。2023/2/12023/2/1点一个点标出了空间的一个位置,从概念上讲,它没有长、宽或深,它是静态的、无方向的,而且是集中性的。作为形式语汇中的基本要素,一个点可以用来标志:·一条线的两端·两线的交点·面或体的角上的线条相交处·一个范围的中心2023/2/12023/2/1线线是点的延伸,运动中的点所描述的途径,在视觉上表现出方向、运动和生长。线具有以下的特征·连接、联系、支撑、包围或交叉其它可见的要素。·描绘面的轮廓,并给面以形状·表明面的表面2023/2/12023/2/12023/2/12023/2/12023/2/1面一系列平行线通过它们的重复,就会加强我们的平面感。当这些线条沿着它们所表现的平面本身进一步延伸时,暗示的面就变成了实际的面。2023/2/12023/2/12023/2/12023/2/12023/2/1现实生活中对物体点、线、面的定义是在一定的尺度、条件下的,同一元素在不同的视点下,相互之间是可以转化的。2023/2/1空间限定构成基本要素2023/2/1

1.当天覆被不同形态的态势所限定:

(1)平顶具有明确的领域感.

(2)斜顶具有强烈的方向感,并使人的情感向着高位的一方扩张(德国柏林爱乐音乐厅).

(3)穹顶具有向心,内聚.因而会将人凝聚至中心(百年纪念堂,布雷斯劳设计).

(4)下凹顶具有离心.扩散.人的视线会流向外部.

(5)错落顶具有明确的区域界限.人的情感会在低矮的那处的得到片刻的宁静.

(6)反复折曲的顶部却能产生阵阵节奏与层层扩展,恰似生命节奏的回响(西班牙巴特罗公寓.高迪设计)。

一、天覆2023/2/12023/2/12023/2/12023/2/12023/2/1

2.天覆的根本态势是控制,庇护之感,还具有漂浮,俯冲之力。随着态势的展开。更重要的是天覆的高度限定。

(1)当天覆的宽a与高h之比a/h>1.空间力象的引力感强。使人身在其中受到压抑。

(2)a/h=1时.使人感到亲切。

(3)a/h<1时.使人感到虛幻。2023/2/12023/2/1二、地载地载是对底界面的限定。人类的一切活动与地载相连.通过地面肌理.材质的应用.空间的布局就具有领域感与诱导性。

1地载局部凹陷.地面会产生降落,隐蔽之势。人们愿意在下沉式的广场休闲、娱乐,为的是远离喧嚣的街巷.让心的港湾有了依托;

2将地载凸起.地面就有隆起腾达之势.使人兴奋。北京的天坛.故宮太和殿的须弥座台基就是追求着这种意境。

3如果架空地载,并与地载的中心景(雕塑、楼阁)集合.就构成莅临.探海之势。2023/2/1.2023/2/12023/2/1

4如果将地载的态势进一步变化,就会出现以下情况

(1)平地使大地的人们轻松.自由、安全.若在视觉上缺乏空间的垂直限制.则极易产生旷野恐怖。

(2)地载起伏平缓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松弛感。

(3)陡峭、崎岖会引起人的兴奋与恣纵的感受。

(4)层层台基地使人有开阔的视野.富有层次.容易构成笔直正交的轴线或引人注目的透视线,由于视平线的各种高度及视距的变化.又极易产生屏障的不悦目感。

(5)斜地具有动态特征,有明确的运动导向,强烈的流动感.并能限制和封闭空间。越高越陡.外空间感越强.反之.会使人不舒服和不安全。2023/2/1三、竖断

在空间中竖断决定围合的基本态势.它能决定气在空间中的阻断与流动。形成靜与动的节奏效果。

1.竖断的基本形式有

(1)I型是分割空间的独立垂直面或不垂直面.低的I型面产生波动.形成视觉和空间的连续性,高的I型面产生迂回.将空间与空间分隔开来,形成领域感。

2023/2/1

(2)

L型面从转角沿对角线向外划定一个空间范围.L型面内角呈内向性,具有滞留感,外向具方向与诱导性入型面虽是静态的,因它的端头具开敞性.它比I型面更冒有表情.能产生各种有趣的空间组合。

(3)T型面越接近空间的顶角滞留感越强.是一种庇护感很强的空间限定形式,它创造的是一种静谧的安全的空间。2023/2/12023/2/12023/2/1四、夹持

空间的侧界面形成的夹持具有分流作用.导向作用,方向作用。

(1)当夹持的两个面或多个面互为平行,开放端有很强的方向感.还能在人的心理上唤起扩展感;它可以是街道、林荫大道.也可以有比较通透的面如连廊或成排的树及柱来限定。

(2)不平行面能产生戏剧性的透视效果.使得空间具有特殊趣味.2023/2/1四、围合

围合是人们对空间侧界面的另一种限定。围合具有凝聚.界定和私密性.完全围闭的空间使空中的气滞留.从而缺乏自由之气的流动.随着面的围与透的改变.空间中的气势将发生变化。

1.围闭的态势。

(1)垂直围合面是分隔空间的基本要素,有强烈的方向性与简洁性。

(2)弯曲面使人感到柔和.活泼.富有动感。当两个不平行的圓柱面相向时.其空间力象有向心的闭合感。驻留感,若相背,其限定的空间力象则有迅速通过的疏散感。两个平行弯曲的圓柱面构成的空间力象具有强烈的引导性和有趣的流动性。

2023/2/1

3)当围合与地载成非直角相交时.便构成倾斜面。以与地载的夹角45‘为界,大于45度,空间具有“天覆”与”围闭”作用.小于45度.则易成为地载(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贝聿铭设计)。另外.人们往往通过仰视来感受倾斜的面。从而产生崇高.敬仰之情(荷兰NMB银行.阿尔贝茨设计)。两个平行或不平行的立面向内倾斜封闭性会增强.向外倾斜封闭性减弱.虽然开朗却有沉重感。2023/2/12023/2/12023/2/1

2围闭还受围合面上开门开窗的制约。面对四壁.必然阻塞,沉闷,若局部通透.视线能内外连续.人的情感将与上帝和自然交汇(法国朗香教堂。柯布西耶设计)。四面临空则使人感到开敞、明快.情绪能得到最大的宣泄(美国康涅狄格州史密斯住宅。理查德.迈耶设计)。

3围合中同样面积的横窗比竖窗开敞性强.而处于视平线高度的窗口空间开敞感强.转角窗开敞性更强。我们可以在低矮的侧界面采用竖向分割的处理方法.这是为了让人在绵延的围合中引起兴奋.高耸的侧界面则适用于横向分割的处理方法.使得人们的视线在垂直线上得到喘息.安宁……2023/2/12023/2/12023/2/12023/2/12023/2/12023/2/14围闭还受空间要素的大小和数量限定。

(1)绝对大小以人体为尺度。

(2)相对大小是限定空间对应面的面宽和距离的比例关系。宏大的空间令其中的人感到渺小.觉得不可控制因而使人产生崇高敬仰的感情.低矮和小面积的空间有宁静亲切的感觉.但如果处理的不好也可造成压抑.郁闷的感觉。

(3)单一空间的界面或形态主要引发人的主体视线和心境的反应。

(4)复合空间在引发人的视线运动的基础上进一步产生序列.节奏和韵律的时空的交替感。2023/2/1

5一个房间.如皆诸四壁.势必使人封闭、阻塞、沉闷的感觉.若四面临空.则使人感到开敞、明快、通透。一个房间究竟以围为主还是以透为主.这要依据空间的功能性质和结构形式而定。凡是实的围合,因遮挡视线而产生阻塞感.凡是透空的部分都因视线可以穿透而吸引人的注意力。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围透关系的处理.可以有意识地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某个确定的方向。2023/2/16围合面上门窗要纳入竖向分割或横向分割体系。

(1)低矮的界面多适用于采用竖向分割的处理方法.竖向分割的墙面可以使人产生兴奋的情绪。

(2)高耸的界面多适用于横向界面的处理方法.横向分割的墙面具有安定的感觉。所以.空间的限定形式天覆(顶棚).地载(地面).围合(墙).既是一种物理限定.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力动感的激发。2023/2/1第四讲空间组合与形式第一节包容第二节连接

第三节接触第四节互锁第五节线性第六节中心式第七节组团式构成第八节序列2023/2/1一般的建筑总是由许多空间组成.按照这些空间的功能、相似性用连接通道.将它们相互联系起来.构成各种空间形式。多空间的组合形式是:

1各空间皆具有相对独立性,主体进入时。两个比邻的空间不能同时在视野上完整地呈现。

2全部内空间应该贯气,而且主体可以通过。

3空间与空间的组合可以是点接触、线接触、面接触.体接触.2023/2/1第一节包容一、包容形式包容是体接触的一种形式,当两个明显不同的内空间互相接触时.体积大的空间将把体积小的空间容纳在内.两者之间很容易产生视觉及空间的连续性。在有高差的前提下.体量差别越大.包容感越强。如果小空间扩张,外围的大空间就变成仅仅环绕小空间的一片薄层和表皮。即会破坏包容的意向。二、包容组合

1.要使小空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小空间可采用与大空间形式相同而朝向相异的方式。这种方法会在大空间里产生第二网格(小空间不一定与大空间同心.可以采用移心或多心构成方法)。这样.大空间与小空间之间的剩余空间就变得富有动势。2.空间也可采用与大空间不同的形态.以增强小空间的独特性:或者小空间熟间采用形状对比.以突出小空间。3.空间可以变换封闭与开敞程度。使两者有所变化。它既可以是开敞的半开敞的.也可以是封闭但视觉或心理上是通透的。

4.大小空间有形式上的某种联系和渗透,元素上的呼应和协调。2023/2/1第二节连接1.二元空间构成时.除两空间自身的形状、大小、封闭与开敞程度可影响构成效果外.更以其彼此间的相对位置.方向及结合方式等的不同关系.而构成空间上有变化.视觉上有联系的空间综合体。2.连接是使两个相互分离的空间由一个过渡空间相连接,过渡空间的特征对于空间的构成关系有决定性的作用。

(1)过渡空间与它所联系的空间在形式、尺寸上完全相同.构成重复的空间系列。

(2)过渡空间与它所联系的空间在形式和尺寸上不同.强调其自身的联系作用。

(3)过渡空间大于它所联系的空间而将它们组织在周围.成为整体的主导空间。.

(4)过渡空间的形式与方位完全根据其所联系的空间特征而定。2023/2/1第三节接触两空间之间的视觉与空间联系程度取决于分割的程度与面接触的形式(对接还是交错接)。1.实体分割.各空间独立性强.分割面上开洞程度影响空间感.2.单一空间里设置独立分割面.两空间隔而不断。3.线状柱列分割两空间有很强的视觉和空间连续性,其通透程度与柱子的数目有关.4.以地面标高.顶棚高度或墙面的不同处理构成两个有区别而又相连续的空间。2023/2/1第四节互锁

互锁是体接触又一形式.特指两个内空间有一部分穿插.透叠.复叠、减缺和差叠后形成空间的模糊性.不定性.多异性、灰色性.多用于空间联系.过渡、引伸.成为共有空间地带.并保持各自的界限和完整。

1共享。共享是由于二空间互锁(形态间的透叠)后仍能维持各自空间形状的特性。共享处既可以属于A空间.又可以属于B空间.它们的共享部分给人以曖昧多意的空间感觉。共享空间的条件是该部分天覆、地载皆备.而围闭则可有可无(若有也只能取半隔式通透的形式)。

2023/2/1

2主次。二空间互锁(形成形态与形态的复叠与减缺)时,相叠部分与一个空间合并.成为主空间。相当于平面构成两形相遇时的复叠.从而使相叠部分与空间联合并保持主空间的完整性.而另一空间形态则因此成为减缺形态而变得从属。主次空间中主空间天覆.地載与围闭皆备。

3过渡。二空间互锁(形态之间的差叠)时.相叠部分的形态自成一体保持相对独立性.或者成为两空间的衔接空间.这样原来的二空间又增加了一空间.成为三空间.犹如平面构成中的差叠。不同的是这里的三个空间中天覆.地载.围闭俱全.三个空间共界组合.其效果自然.与通道关系密切。2023/2/1第五节线性

1.线性组合是沿某条线若干单位空间组合构成一个空间系列。这些单位空间可以作接触排列.并相互串通。也可以由另一个单独的线型空间来联系。这些单位空间的视觉特征可以是重复的.渐变的.类似的。交替的.特异的.线性组合排列方式还可以细分为:直线型.折线型、曲线.环型、鱼刺型.轴线型、树枝型。每一种线型又可分别采取直串式.内廊式、外廊式、双廊式。所以线型的排列组合能创造出无穷无尽的组合形式。

2直串式简朴,明了.内廊式庄严.率直;外廊式轻松.有趣;双廊式开朗大方.2023/2/13线性组合一般原则。

(1)各单位空间逐个彼此相连皺可使各单位空间用单独的不同线式空间相连接。

(2)各相连空间的尺寸.形式和功能可相同。也可不相同。

(3)串联空间的终端可终止于一个主导空间,或突出的入口.也可与其他环境融为一体。

(4)曲折或折线的串联构成可相互围合成室外空间。

(5)串联构成中具有重要性的空间单元.除以其形式与尺寸的特殊表示其重要性外.也可以对位置进行强调;使其位于序看聾中央、端音睡鏨臨移序列之外.或在掾列的转折处以丰富系列的节奏.2023/2/14线性内空间组合的特点是。

(1)具有鲜明的运动.延伸.增长及节奏感。还具有扩展的灵活性和利于空间的发展。

(2)既可以水平方向组合也可以垂直方向竖立或综合展开排列.又可以将某个水平组织作为单位.再沿垂直方向重叠组合.或将某个有水平高差的空间组织沿垂直方向重叠组合.

(3)无论线型简单或复杂.总有明确的方向和主线.即使连接形状.大小不同的内空间.也能形成有序的组织。2023/2/1

5线性外空间的组合特点是.

(1)应将空间体沿动线的两端切口封闭起来(用底层或局部通透的办法来解决流通问题).

(2)应避免任何一侧有强烈轴线的内空体。

(3)如果希望在视觉上强调某个空间.可以升高这个空间使其突出天际线.或者将这个空间降低后退或向流线靠拢。另外为了避免有太大的体量使动线的立面支离破碎.全部空间体的顶部透视线应与动线的透视线一致。

(4)在线性空间的起点。转折点或终点设立装饰物加以强调。2023/2/1第六节中心式中心式组合是多元建筑空间构成。由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和一个大的占主导地位的中心空间所构成。中心式空间组合的特点聚中式.放射式。一、聚中式(用无作用同心骨骼作骨骼线)

这是一种稳定的由一层或多层次要空间围绕一个主导空间的构成。构成后的空间无方向性.主入口按环境条件可在其中任一个次要空间处。中央主导空间一般是规则式.尺寸较大.统率其他次要空间。中央主导空间也可以以形态的特异或对比来突出其指导地位.这是一种神圣或庄重的空间配置。2023/2/11中心的主导空间可以是规则的几何形(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六角形或八角形组合).也可两形套叠(重合)构成对称式集中空间等形式。在尺寸上要大到足以将次要空间集结在周围.2主导空间既可以封闭(如体育馆、影剧院、大会堂)又可以是开敞的(如美国建筑师波特曼创造的”共享空间”)。3次要空间一般以无作用同心骨骼向中心聚集.交通流线可环形.螺旋形。4次要空间的功能和尺寸可以完全相同.形成规则的两轴或多轴对称的总体造型。5次要空间的功能和尺寸也可以互不相同.相对重要性或周围环境的要求.按功能和环境构成不同形式.2023/2/1二、放射式无作用离心发射骨骼作骨骼线来构成空间形态.即由主空间中心向外线性发射。

1放射式是一个主导中央的空间形态和二个或多个向外辐射扩展的线性空间形态的组合。

2如果说聚中式是一个内向的构成.趋向于向中心空间聚焦.而放射式组合则是一个外向构成.它向组合的周围扩展.通过线式的”臂膀”轴射式组合向外扩展.并且与建筑场地的特点要素或场地特点交织起来。

3放射式组合的中央空间可以是规则的几何形.也可以是变化的如套叠等形式。

4中央空间为核心的线式臂膀.可在形式、长度方面完全相同。(如日本东京新大谷饭店),并保持形式上整体组合的规则性。

5线式臂也可以近似即线式臂在长度、形式方面大体近形,构成的空间具稳定与均衡感。2023/2/1

6线式臂互异。线式臂的形状、长度.方位互相可不相同.中央空间处于一侧.以适应功能或地形的条件。次要空间也可互不相同来适应功能和环境的需要。

7射式组合变化的一个特殊变体是风车式构成.它的线式臂膀沿着正方形或规则的中央空间的各边向外延伸.形成一个富有动势的构成.有一种旋转感。

线式臂的长度、形式相同或不同方位相互垂直地向外延伸.构成富有动势的旋转运动感。以中心式组合为单位体.竖向作重叠组合时.只需解决竖向通道问题。中心式外空间组合特点是.除将空间体排列成不间断的环状外。

1中心式外空间既要有整体感.又不能过分封闭。消除空间间隙的方法就是使围绕中心空间的次要空间体在立面上作相对的重叠.错位.以阻挡视线的出入.不要直接被看穿。

2中心外空间组合的次空间要有曲折凹凸.来暗示中心外空间的闭合。当主体站在中心时.次要的空间忽而呈现.忽而隐秘.从而形成神秘感.

3当一个中心空间变得错综复杂时.要防止主次空间太闭合或太分离。解决方法要扩大主空间的面积.为布局建立一个中心美.或减弱次空间。2023/2/1第七节组团式构成组团式构成一般将功能上类似的空间单元按照形状.大小或相互关系方面的共同视觉特征.构成相对集中的建筑空间,也可将尺寸.形状、功能不同的空间通过紧密的连接和诸如轴线等视觉上的一些规则手段构成组团.它具有连接紧凑、灵活多变.易于增减和变換组成单元而不影响其构成的特点。1)围绕室内主体空间。2)围绕入口分组。3)围绕交通空间分组(上海雁荡公寓)。4)围绕室外空间分组(北京动物园犀牛馆)。5)沿道路组合(香港大屿山蝶冈花园住宅)。6)围绕庭院咸组团(北京四合院)。7)按地形成组团。8)轴线控制组团(西安长庆轩)。2023/2/1第八节序列空间系列是关系到空间形态的总体布局.或者是为了突出空间的主题而创造的空间组合。一个较复杂的空间组合往往需要有前奏.引子、高潮、回味.尾声.而这一切是一种空间与时间的交感。一.空间与时间的交感

1.在空间中的视线运动:人的视线环顾四周.视角不同对空间的感受不同。

2.物体在空间中运动:人的视线不动.而周围的物体在运动。

3.时间运动:每一个空间随着大自然白天黑夜的变化、季节,气温、风霜、雨雪的变化“时移景变”会使空间变得格外丰富。

4.时间与空间的双向变动:人在空间中移动。人的视线不断地感受着主动线展示的空间形态.即“步移景异“。而这一点是创造多空间最重要的,即空间与时间的交感点。它包含两种次序:

(1)一种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开头结尾。

(2)另一种是显露次序或显露线索.即观赏者观看和理解作品时所遵循的先后次序。2023/2/1二、组织序列动线组织空间动线的任务是把空间的连续排列和时间的先后顺序有机地统一起来。

1.空间动线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1)规则的对称序列形式。

(2)不规则的不对称序列形式。

(3)采用反衬的序列组织手法。以较小较暗.较封闭的前奏.展示一个较大较开朗的主题。

(4)当主题不是一个时:a.则应该在序列中创造多种有助于不同主题导向的空间艺术引导.b.也可以通过强烈的主轴线使主题中心始终呈现在人们眼前;c.或者以自由交错的动线使主题忽隐忽现或完全隐蔽.使人们经过一系列的行程.情绪准备之后再意外地出现。d.关注可能导出的逆向序列、回昧序列、阶段插入序列。e.空间序列应包括正逆及其片断的双向流动的空间组织,当然,正序列是主要的.

2.空间序列的整体由动线贯穿,由分区来整理:(1)空间动线不能太直.”畅则浅”原理同样适应用创造序列。

(2)深远而狭长的空间是令人讨厌的.是否引入一段曲线或折线以增加视觉艺术感?如何在横向通过渗透来丰富空间表现?

(3)忌走回头略.可采用环形线设计。

(4)动线分主次.用非对称性形式以便识别序列。

(5)动线上的空间形态不能平铺.应设支点。2023/2/1三、序列空间的对比与变化两个毗邻的空间如果在某方面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形成的对比可以反衬出形态之间的特点.使人们从这一空间到那一空间带来情绪上的突变和快感。

1体量对比高大于低矮的对比.高大的容易成为主体空间。古典园林中的“欲扬先抑”就是这种手法。

2明暗,虚实对比:开敞空间与封闭空间的对比.封闭的空间.明亮的空间容易成为重点。这与人们的视觉习惯于限定空间与大自然的分隔和联系相关联。如走廊与办公室。

3形状对比不同形状的空间对比时。较特异的空间形状容易成为重点。

4方向对比:不同方向对比时.与前进方向在平面上成折角或直角的空间使人感到顾盼有情.容易成为主体空间。如线性组合封闭端点的空间。

5标高对比一般情况.处于高地时的空间容易成为重点和趣味中心。2023/2/1四、重复与再现

1沿主轴线排列空间应强调对比与变化.犹如音乐中的主旋律;

2沿副轴线排列空间则应强调重复与再现。犹如音乐中的和声(日本东京中银舱体住宅楼)。

(1)在线性的次空间中反复使用同一种重复的空间形态(同质空间).使序列简洁与明晰.以此创造节奏感.

(2)可用两种单位空间排列组合.称为交替式.也有较强秩序性和节奏感。

(3)再现不是母题空间的简单重复.而是使排在后面的新空间形态含有母题性空间.这种新形式包括:联合.叠合.穿插、过渡。将这些新空间重构.由于是母题空间的再现.空间形态之间有种内在的连系,所以仍具有序列性(华盛顿国家艺术博物馆东馆)。

(4)将重复与再现结合起来.也可以成为局部特异的处理手法.造成起伏变化。随变异空间所放位置不同,即可终止延伸感(端点).又能与环境很好的融合.以此形成空间流动的支点和焦点。2023/2/1五、横向渗透

1内空间的组合是由动线连通的.这就决定丁纵向的对比和层次。2为了进一步丰富空间形象.还必须开拓横向的变化。所谓横向渗透,就是使横向(与动线垂直)相邻的两个空间在视觉上相互连通.相互因借.呈现”你进入我.我进入你”之势。没有层次的空间.无论尺度多大都一览无余。容易失于单调.缺乏回味。有渗透才会有层次.隔着一层去看或透过一个画框去看.有着特定的角度和范围.较之全面景观更加优美动人。

(1)渗透既可以是水平方向的渗透(如中国园林中的对景、借景).

(2)又可以是垂直方向的渗透(如华盛顿国家艺术博物馆东馆中央大厅)。创造渗透的技法是:A.围而不闭:空间之间可相互为对景.远景或背景。创造内空间基本形中的“四面皆空.一实三空.二实二空.三实一空”都可以既控制动线又开拓视线。此外.还可以把外空间引入内空间.把内空间延伸到外空间.创造内外空间的过渡空间,以此模糊内外空间的界限.达到内中有外,外中有内的效果。B.横向连通:通过孔洞扩张空间。利用门道作为空间的引伸。C.影射利用投射材料使视线穿过,扩大空间,利用反射材料扩大景域.2023/2/1第五讲形式美规律第一节主从与重点第二节均衡与稳定

第三节对比与微差第四节韵律与节奏第五节比例与尺寸第六节构图手法2023/2/1形式美规律和审美观念是两种不同的范畴。前者常有普遍性.必然性和永恒性的法则.后者则是随着民族、地区和时代不同而变化发展的,是一种较为具体的标准和尺度。前者往往寓于后者.体现在一切具体的艺术形式之中。经过几千年历史文明的演变。被公认为美的古典建筑形式既然遭到了否定.那么取代古典建筑形式的新建筑是不是也具有美的形式)倘若说新建筑也美.那么新老建筑形式之间是否还存在着一种统一的美的标准和尺度?2023/2/1第一节主从与重点在由若干要素组成的整体中。每一要素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和所处的地位.将会影响到整体的统一性。倘使所有要素都竞相突出自己.或者都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分主次.这些都会削弱整体的完整统一性。

1从仿生学观念出发.自然界植物的干与枝.花与叶动物的躯干与四肢都呈现主从差异.由于有了差异的对立.才成为一种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

2古典建筑形态中.多以均衡对称的形式把体量高大的要素作为主体而置于轴线中央。把体量较小的从属要素分别置于四周或两侧.从而形成四面对称或左右对称的组合形式.

3近现代建筑。由于功能曰趋复杂或地形条件的限制.多采用一主一从形式使次要部分从一侧依附于主体。

4引入“趣味中心”.就是在整体中最引人人胜的形态重点或中心。空间形态中如果没有高潮.不仅使人感到平淡无奇.而且还会由于松散以至于失去有机统一性。2023/2/1第二节均衡与稳定1人类战胜重力的记功碑。

(1)古代埃及的金字塔。

(2)罗马创造了宏大的拱和穹隆.建造了像科洛西姆大斗兽场那样的多层建筑。

(3)中世纪建筑师不仅建造丁高耸入云的尖塔.而且还创造了极其轻巧的尖拱拱肋和飞扶壁结构体系.并借助于它建造了无数既宏伟又轻盈的高直式教堂建筑。

(4)在东方.我们的祖先则以木构架建造了高达九级的应县佛宫寺木塔。

2静态的均衡两种基本形式。

(1)一种是对称的形式。古今中外有无数的著名建筑都是通过对称的形式而获得明显的完整统一性。

(2)一种是非对称的均衡。2023/2/13动态的均衡

(])有很多现象是依靠运动来取得平衡的(如旋转的陀螺、展翅飞翔的乌,奔驰着的动物、行驶着的自行车……)。一旦运动终止.平衡的条件将随着消失。

(2)近现代建筑非常强调时间和运动交感因素.这就是说人们对于建筑的观赏不是固定于某一个点上.而是在连续运动的过程中来观赏建筑.所以要从各个角度来考虑空间形态.特别是从连续行进的过程中来看建筑体形和外轮廓线的变化.使空间形态成为”生动有韵律的均衡形式”。

4均衡构图均衡是指构图上各要素左与右.前后之间的轻重关系:稳定是指空间形态上下之间的轻重关系。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发展变化,人们不仅可以建造超起高层的摩天大楼.而且还可以把古代奉为金科玉律的稳定原则一一下大上小.上轻下重一一颠倒过来.从而建造出许多底层透空.上大下小.从轻盈、通透中去寻求美的形式。2023/2/1第三节对比与微差

1对比指的是要素之间显著的差异.即借彼此之间的烘托陪衬来突出各自的特点以求变化。

2微差指的是近似或渐变.借相互之间的共同性与连续性以求得和谐.

3没有对比会使人感到单调.过分地强调对比以至失去了相互之间的协调一致性.则可能造成混乱。

4对比和微差只限于同一性质的差异之间,如大与小、直与曲.虚与实以及不同形状、不同色调、不同质地…2023/2/1第四节韵律与节奏韵律是用来表明音乐和诗歌中音调的起伏和节奏感的。

1自然界一颗石子投入水中.就会激起一圈圈的波纹由中心向四外扩散。这一圈圈此起彼伏的水波纹.是一种重复和秩序构成.是非常富有韵律的。

2人工的编制物.由于沿经纬两个方向互相交错、穿插.一隐一显,同样会给人以某种韵律感。

3韵律美按其形式可分为

(1)重复连续的韵律以一种或几种要素连续.重复地排列而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