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哲学生活必修4第6课_第1页
高三一轮复习哲学生活必修4第6课_第2页
高三一轮复习哲学生活必修4第6课_第3页
高三一轮复习哲学生活必修4第6课_第4页
高三一轮复习哲学生活必修4第6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高考总复习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考点展示考题统计命题预测1.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和谬误4.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认识的上升性全国课标卷自主命题卷1.本课从内容上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考查的重点,从形式上看,既有大量选择题,也有相当多的非选择题,试题多以漫画、名言、古诗文及最新科技成果、社会热点等为背景材料2.备考复习要注意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和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等2016·课标Ⅲ·392016·课标Ⅰ·202015·课标Ⅱ·232015·课标Ⅰ·39(2)2014·课标Ⅰ·222014·课标Ⅰ·39(2)2014·课标Ⅱ·202014·课标Ⅱ·39(2)2016·海南·252016·上海·292016·上海·282016·海南·222016·海南·212016·江苏·282016·浙江·282016·天津·8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

——荀子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以上诗文都说明了什么的重要性?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考点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主体能动性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根本的区别。实践对象引起变化对象:自然界+人类社会实践的范畴区别实践不同于人的纯主观思维活动属直接现实性活动实践概念的理解:其一,从主体看,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其他动物的本能活动不是实践。其二,从对象看,实践所改造的是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发生在人和自然界、人类社会之间的活动,而不是停留在头脑中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辩论赛等)。其三,从性质看,实践是一种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链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特别提醒:1.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2.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判断:哪些属于实践活动?1、大猩猩用树枝钩白蚁2、学生开辩论会、学习理论3、小行星撞击地球4、修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5、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6、科学家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改革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实践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最基本的)2016海南22

为了摆脱贫困,核桃坝村炼过铁、办过化肥厂,但经济状况并没有好转,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该村汲取教训,改变思路,在茶叶专家的帮助下,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带领村民种茶,形成茶叶种植、加工、销售整体发展格局,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该村的转型发展表明①成功的实践是基于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②失败与成功相互渗透和转化,没有明确的界限③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是实践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④通过实践总能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2016上海28

全面推进诚信教育有必要挖掘和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现实生活事例,更重要的是推进诚信理论的实践展开和全面实施。这句话强调A.传播丰富的诚信资源,可以激发人们学习愿望B.宣传诚信理论知识,需引起人们深层次的共鸣C.诚信内涵需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得到丰富和完善D.对诚信的共识应落实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D2、实践的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实践具有能动性。(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区别于人的纯主观活动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区别于孤立的个人活动工人建筑楼房第一组:1、工人建筑楼房这一实践活动由哪些要素构成?我们能否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建设?2、你得出实践具有什么特点?客观物质性第二组:工人建筑楼房和燕子筑巢一样吗?有何本质不同?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第三组:1、工人能靠一个人的力量造好房子吗?单个人的实践活动存在吗?纯粹孤立的个人的实践活动存在吗?2、表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①

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实践的主体(体力、智力)实践的对象

(自然界、人类社会)实践的手段(工具、设备)客观②实践的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坚持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唯物主义的思想工人建筑楼房第一组:1、工人建筑楼房这一实践活动由哪些要素构成?我们能否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建设?2、你得出实践具有什么特点?客观物质性第二组:工人建筑楼房和燕子筑巢一样吗?有何本质不同?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第三组:1、工人能靠一个人的力量造好房子吗?单个人的实践活动存在吗?纯粹孤立的个人的实践活动存在吗?2、表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主观能动性(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A、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们创造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电视机、电脑、空调)B、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的更替)坚持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辩证法的思想。工人建筑楼房第一组:1、工人建筑楼房这一实践活动由哪些要素构成?我们能否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建设?2、你得出实践具有什么特点?客观物质性第二组:工人建筑楼房和燕子筑巢一样吗?有何本质不同?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第三组:1、工人能靠一个人的力量造好房子吗?单个人的实践活动存在吗?纯粹孤立的个人的实践活动存在吗?2、表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主观能动性(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历史性(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受一定历史条件制约)(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A、社会性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的活动。(体现联系的观点)B、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体现发展的观点)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客观物质性是指实践的基本要素、过程及其结果是客观的,强调实践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能动性是指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强调实践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社会历史性社会性——是指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突出“合作”等,强调实践受横向因素的影响历史性——是指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突出历史过程,强调实践受纵向因素的影响联系三个特点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正确区分实践的特点步步高P2242016江苏28

信息科学在高速发展,但信息安全举步维艰,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严格证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十多年来潘建伟团队一直在为此努力并取得重大突破,已经为60周年国庆阅兵等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材料说明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④真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2015重庆高考

古人削桐为琴,纳天地万物之声。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躁静心;琴乐洁净精微,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乘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传达人类智慧和文明。关于古琴艺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琴乐感发心志,体现了事物间的自在联系②琴音的物理特性决定着听琴者的情感体验③欣赏古琴音乐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④古琴制作、琴曲创作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D探究:

2015年12月20日,深圳市光明新区发生重大渣土滑坡灾害,造成了人民重大伤亡。灾害发生之后,解放军、武警、消防、医疗、公安等多部门紧急出动开展救援活动,共投入近3000名救援人员和400多台特种车辆、100多台生命探测仪,开展了“机械加人工网格化搜救”,现场有15台救护车以及60名医疗救护人员彻夜守候,力争第一时间挽救人民的生命安全。经过不懈努力,在灾害发生67小时后,第一名幸存者被成功救出,但另发现一名遇难者遗体。上述材料体现了实践的哪些特点?请你评一评:孰是孰非?实践和认识有何关系?考点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霾

(客观物质)实践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注意区分:(1)获得认识的途径: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知识的学习和传递等获得间接经验(2)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强调的是认识由无到有)判断:2、“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1、“秀才不出门,难知天下事。”说明每个人受主客观条件限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参加实践。可以获取间接经验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要获取直接经验2016天津8

下列说法与漫画《过沟》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B.世上无难事只要勤思考C.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D.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D2016浙江28

漫画《水没多深》提醒我们()A.失败是成功之母B.客观事实是复杂的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一个人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B

起初科学家都认为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之一,但近年来随着天文技术的发展,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定将冥王星列入“矮行星”。有关专家认为: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一是新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二是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思考:人们对冥王星认识的变化表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结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由浅到深)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在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B.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反对把认识绝对化、思想僵化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判断: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评析:认识是多种力量作用的结果,但实践则是认识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认识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认识工具的变革、科技的进步、知识的创新都能推动认识发展。人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改造了客观世界,一方面使认识获得了发展,所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2016海南211859年,一位英格兰农场主来到了澳大利亚,放养了从欧洲带来的24只兔子以供打猎。由于澳洲大陆自然环境适宜,又无鹰、狐狸等天敌,兔子大量繁殖扩散,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农业和畜牧业蒙受了巨大损失。澳大利亚人先后使用猎杀、布网、堵洞、修篱笆等方法控制兔灾,但效果有限。20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采纳生物学家建议,用生物方法控制兔灾,取得了显著效果。澳大利亚人控制兔灾实践的哲学启示是①改造自然实践的成功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②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依赖于人的实践能力和水平③人与自然的矛盾来源于人对自然认识的局限性④认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水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你认为哪家学说(认识)更合理?学说如果不超出认识的范围,人们就无法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事物客观事物本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它实践处在主观与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它能成为判定其它学说错误的标准吗?A.原因:B.方法:主观认识不能作为标准;客观事物本身不能自言其明,都不能验证自身是否正确。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学习小贴士1.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致的。科学理论不能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2.错误观点:把权威人士的观点、科学理论(主观标准)或客观事物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014浙江

不久前,研究人员发现,把健康成年小鼠置于黑暗中一周后,它们辨别音高的能力也可显著提高。此前,科学界通常认为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未成年阶段,且需要更长的时间。这表明①科学的价值在于造福社会

②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③真理具有反复性和相对性

④认识的真理性需要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DA.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B.即便是正确的认识,如果不为实践服务,就没有实际意义认识的根本任务不是获得真理,而获得真理的目的是服务实践。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015年江苏卷27

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①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四个表现的区分表现侧重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无到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突出认识的终极意义步P225竞赛1、近山知鸟音,近水识鱼性。

2、吃一堑,长一智。

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学以致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方法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实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014海南单科以往台湾改良水果注重提高甜度,水果以甜而多汁著称。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台湾的科研人员目前正在研究如何使水果回到合理的“糖酸比”,使菠萝、释迦、葡萄等当地优质水果带有一定酸味,以扩大销路。这表明①认识总是来源于实践并能够指导实践②认识决定于实践并始终落后于实践③认识始终受人们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制约④实践的需要始终是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2016上海29

从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蕴藏鲜明时代内涵的治国理政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治国理政总体方略的发展所体现的哲理是A.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B.真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C.真理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D.理论是否正确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C作业:完成步步高P225页典例3、跟踪3考点三:真理与认识过程一、真理的含义人的认识正确反映客观对象,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正确的认识真理歪曲反映客观对象,主观与客观不相符合错误的认识谬误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二、真理的特点1.客观性最基本的属性(1)真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来自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2)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真理”是客观的,正确就是正确,它不以人的意志(包括权力、地位)为转移。方法论: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为什么在同一地点、时间,对同一对象有不同的看法?人的主观因素会影响人们的认识下雨好不好?这是否就意味着在同一条件下存在着多个真理?特别提醒:认识的主体差异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也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真理可以有多个真理是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的认识。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2015全国Ⅱ

长期以来,画家笔下的马往往是四蹄齐伸、腾空飞奔。然而,高速相机连拍的照片显示,飞奔时的马蹄是交替着地移动的。但是,当画家画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马时,有人却批评画得不像。这表明在艺术领域(

)A.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没有直接关系B.以往的认识经验阻碍认识的发展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D.人们的主观世界对认识的影响更加显著D思考:1、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是否表明,欧几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

2、这说明了真理具有什么特征?三角形的内角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80度吗?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BacCAb三角形内角和180º条件:平面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相同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列宁2.条件性

(横向--空间)

3.具体性

(纵向--空间)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做到与时俱进。2014江苏针对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开始逐步调整完善人口政策,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哲学依据是A.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体D.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区别真理谬误联系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错误反映1、两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有谬误比较就无所谓真理,没有真理比较就无所谓谬误。2、两者相互转化:一方面真理是具体的,如果超出范围和条件就会变成谬误;另一方面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真理

第一、谬误的发生是因为超出了真理存在的条件,只要在回到真理适用范围,谬误就会转化成真理。第二、指人们从错误的认识中引出真理性认识,错误认识就成为正确认识的先导。小结:真理与谬误的关系2014山东高考

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C1、真理是客观性与条件性的统一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的客观性强调的是在它所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内,它是正确的。正确理解真理正确理解真理2、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一方面,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是绝对的。另一方面,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当客观情况或实践发生变化,原来属于真理的认识有可能成为谬误,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是相对的。3、真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真理的客观性,主要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表现在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从形式上说是主观的,是主体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以观念的形式存在。正确理解真理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区别与联系内容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区别含义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相对于物质而言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相对于实践而言人们对客观事物和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将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性质属于主观范畴,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属于主观范畴,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都是正确的属于主观范畴,是正确的联系①形式上是主观的,内容上是客观的②都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作业:文艺是时代的镜子、是时代的精神面貌、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风向标。近年来,文艺批评领域流行一种风尚,那就是以西方文艺理论为标准,度量中国文艺作品,阐释中国文艺实践,剪裁中国文艺审美。一些理论家、批判家总以为只有当代西方的文艺理论先进、高明,中国的文艺作品只有合乎西方标准才是佳作,否则,无论大众如何欢迎,都是次品。中国人创作的文艺作品好与不好,本民族的读者、观众说的不算,必须用西方当代文艺理论来批判,人家说好才算好,这种奇怪现象早已为社会各界所诟病。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近年来文艺批判领域中此种“流行风尚”为社会各界所诟病的原因。(12分)不正确。不符合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与具体性,变成了谬误。应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等主观条件的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此种“流行风尚”用西方标准评价中国文艺,没有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把西方文艺理论不切实际地用来评论中国文艺作品和文艺实践,没有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用西方标准评价中国文艺没有坚持文艺批评的正确方向,是对文艺批评的曲解。

4.文艺批评不应以某种文艺理论为标准,而应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三、

认识过程

认识的特点: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复性原因: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②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认识发展是有限的,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是无限的。无限性的原因:*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特别提示: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3.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技巧点拨]图示法巧辨认识发展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技巧点拨]图示法巧辨认识发展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2015年天津卷

漫画《塑造》所蕴含的哲理是A.认识的对象具有多重属性

B.认识受主体自身状况的影响

C.意识是移入人脑的客观存在

D.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B2015年广东卷

图6漫画(作者:彭长征)蕴涵的哲学道理是,在认识事物时,A.否认事物的客观性,就不能全面看问题B.立场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不同C.着眼于全局的认识就是真理性认识D.认识结果的差异受主体认识方法的影响D对认识的发展过程理解有误提醒对认识的发展过程存在以下误区:(1)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所以人类没有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2)认识具有反复性,所以人们无法正确认识事物;(3)单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整个人类的认识能力也是有限的;(4)认识过程是从认识到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的过程;(5)认识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翻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原理世界观方法论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认识的上升性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类认识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归纳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提醒在认识过程中反对两种错误观点:一是“直线论”,此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直线式的前进;二是“循环论”,此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2016课标Ⅰ

习近平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①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②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③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④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C作业:完成步步高P227页典例5认识论知识的相关考查(1)整合考查认识论的相关知识(2)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3)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4)考查真理三性和认识三性2015山东文综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9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无限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016课标Ⅱ卷

1708年,清政府组织传教士绘制中国地图,历经10年成功绘制的《皇舆全览图》已达到很高的科学水平,却一直被作为密件珍藏于内府。反之,参加测绘的传教士把资料带回西方后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中国地理的了解超过中国人。可见,《皇舆全览图》价值的实现①以对其价值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②取决于其科学内容适用范围的扩大③受到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制约④以其科学内涵的不断发展为条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2016课标Ⅲ3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诺贝尔奖。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