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乘与除教案8篇_第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与除教案8篇_第2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与除教案8篇_第3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与除教案8篇_第4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与除教案8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26-小学三年级数学乘与除教案8篇

我们在写教案的时候,肯定要留意与时俱进,教案是我们课堂流程的重要依据,所以规律清楚是很重要的,今日就为您带来了学校三班级数学乘与除教案8篇,信任肯定会对你有所关心。

学校三班级数学乘与除教案篇1

一、教学内容

人教社教科书第六册81-83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的

1、使同学理解有关时间单位"年、月、日"的基础学问。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学问,能够初步推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引导同学进行收集处理信息,观看比较,进行联想,提高同学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力量和合作学习力量,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

3、使同学感受数学学问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同学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闰年、平年的区分与计算及大月、小月的记忆

四、教学预备

1、老师预备教学帮助课件及某年天数统计表若干份

2、同学课前收集不同年的年历、学具盒

五、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老师展现课件:有个珍宝真希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同学猜出是:日历。指名说说日历有什么作用呢?

师:日历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今日我们就来讨论它。(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大月、小月的熟悉

(1)师:(出示2022年的年历)同学们从这张年历上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说出自己最喜爱的日子(同学回答)课前同学们也收集了一些不同年份的年历,请同学们结合手中的年历,填出每个月的天数。(同学填表)

(2)请3名同学拿上来展现,并说出每个月的天数。师:从你们的表中可以看出各月天数有哪几种状况?(同学回答,师板书:31天、30天、28天、29天)

(3)师:(展现课件)我也收集了近十年的每月的天数,请同学们观看老师的统计表,你发觉些什么?(小组争论,把争论的状况写在纸上)

(4)小组代表发??

(5)(老师引导同学小结)展现概念课件:大小月概念(一个月31天叫大月,一个月有30天叫小月)。

(6)小组活动:说一说自己的生日、父母的生日是大月还是小月?

2、闰年、平年熟悉

(1)师:同学们,大小月中怎么没有2月呢?请同学们观看,老师给出的1995——2022近十年2月是多少天?(28天、29天)你们能发觉什么规律吗?

(2)猜想:1994年、1993年、2022年、2022年的2月有多少天?

(课件展现万年历进行验正)

(3)老师展现闰年、平年概念课件,揭示什么叫平年、闰年。

师:推断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主要是看哪一个月的天数呢?(2月)

(4)质疑:刚才我们知道了2月的天数在四年里有3年是28天,1年是29天,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师:同学们任凭说出几个年份,让老师说出这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说出2月是多少天。

(5)师:同学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推断的吗?讲解求闰年的方法(老师展现课件)。

反馈练习:给出1949年、1997年、1999年、2022年年份让同学分小组推断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说说这几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对同学进行品德教育)

(6)师:同学们会推断平闰年了,但知道闰年、平年是怎么来的呢?(老师展现课件讲解平闰年的来历)

(7)师:我们知道了闰年、平年的来历,那么一般多少年闰一年呢?(4年)为什么又有"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说法呢?(展现课件说明)

3、大小月的记忆方法

(1)师:怎样熟记大月、小月呢?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左手并握成拳头。师展现课件:拳头记忆法。

(2)速记儿歌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四六九十一三十天,闰年二是二十九,平年二月二十八?quot;(老师对"腊"字说明,请同学齐念)

(三)形成应用

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解了大月、小月、闰年、平年的学问,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看大家理解没有,我们来做小嬉戏好吗?

1、拖水果(推断大小月)

利用课件展现,请同学们完成。

2、做做小侦探(一个罪犯经过整容,拿着一张1979年2月29日的边疆通行证预备出关,可还是被警察一眼识破,这是为什么?)

3、推断平年闰年,让同学到电脑前输入不同年二月的天数。

4、(分组争论完成)小星的故事(小星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刚好是两个月,是哪两个月呢?假如是61天呢?60天呢?59天呢?)

(四)实践操作

老师给出2022年一月日历,请同学利用学具制作一张2022年二月的日历,全班沟通。

(五)情感谢励,总结评价

同学们,通过大家的共同参加,你认为各位小伴侣学习得怎么样,哪位同学最棒?你将给他几颗星呢?请你评一评?

(六)板书设计(略)

学校三班级数学乘与除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例1、“想想算算”,练习一第1~3题。

教学要求:

1、使同学初步理解和学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培育同学自己思索、探究的态度和初步力量。

教具预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口算下面各题。

53+20;36+40;28+30;57+20

76+3;43+2;65+2;31+4

57+8;76+6;48+5;29+4

提问:口算时,十位上的数要加在哪一位上?个位数呢?

2、口算。

(1)做第3页复习题。

(2)口算下面各题。

24+30+536+40+327+10+557+20+8

3、板书:两位数加两位数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第1题。

(1)出示例题36+43=

(2)让同学先说说可以怎样进行口算?

(3)问:十位上的4要加在哪一位上?为什么?个位上的3呢?你认为36可以先加多少再加多少?这就要把43怎样分呢?把43分成40和3之后,可以怎样加?(师协作板书:36+43=)

403

(4)谁来告知大家,口算36+43要怎样算?

2、教学例1第(2)题。

(1)出示例题57+28=

(2)提问:根据第(1)口算的过程,这一题可以怎样算?

(3)你是怎样想的?师协作板书。

(4)再指名几人口述57+28的口算过程。

(5)问:这道题可以怎样算?

3、小结:今日我们学习的是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也就是几十几加几十几。口算时,可以先把其次个加数分成几十和几,然后把几十几先加几十,再加几,就可以算出得数;还可以根据刚才相处的方法算出得数。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算。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算算”第1题。

2、做“想想算算”第2题。

(1)小黑板出示,指名3人板演,一组一组算,其余做在书上。

(2)检查得数。

(3)比一比,说一说。

(4)指出: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直接先加几十,然后再加几;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3、完成练习一第1题。

(1)小黑板出示,同学口答得数,老师板书。

(2)每组题里上下两题的计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个位相加满十怎么办?

四、课堂小结: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要怎样算?计算时要留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练习一第2~3题。

学校三班级数学乘与除教案篇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班级数学教材第34页内容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探究并把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结合详细情境,能应用所学学问解决学习中的简洁问题,逐步培育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力量。

3、经受与他人沟通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同学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探究并把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教学难点:

结合详细的情境,能应用所学学问解决学习中的简洁问题,逐步培育同学的应用意识和力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口算卡,同学口答后揭示本节课探究内容。

2、创设“小猴吃香蕉”的情境,初步感知03=0。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同学猜想:05=?

(1)请同学独自思索,先自己算算结果。

(2)引导同学说出自己的结果,并试着加以说明。

2、结合数学情境,理解算法:结合“5个盘子中有几个苹果”这样的实际情境去理解为什么“05=0”。

3、推理归纳。

(1)依据05=0想一想:06,07,080”)。

(4)引导同学熟悉: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依据以上的结论推断

下面哪道题的得数大?画“adic;”

adic;0+1+2+3+4+5+6+7+8+9()

0123456789()

5、试一摸索究算理。

(1)一个乘数末尾有0:1305=?

①同学独自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计算。

②引导沟通自己的算法。

③老师指导同学学习“先将13和5相乘,再在乘得得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的写法。

(2)一个乘数的中间有0:4023=?(同学独自计算后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三、拓展应用。

1、算一算,填表。

2、争当“数学医生”。

3、小狗送信。

(1)小狗从邮局动身给狐狸送信,来回需要走多少米?

(2)小狗先给狐狸送信,再给松鼠送信,然后回到邮局。

四、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中,我们发觉了一个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35页“练一练”的第1~2题。

学校三班级数学乘与除教案篇4

教学内容:

复习第13-17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把握除数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娴熟地进行笔算,进一步提高除法笔算的力量。

2、进一步熟识已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的方法,提高简洁的分析、推理力量。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熟识已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的方法,提高简洁的分析、推理力量。

教学具预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计算

1、笔算

456÷68403÷8

指名板演,其余独自完成。

集体订正。让同学说一说每题的笔算过程。

提问:笔算除法要怎样算?遇到什么状况在商里要写0?

2、文字题

①把12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

②36里有多少个3?

小黑板出示,同学口答算式。

提问:这两道题为什么都用除法算?

二、综合练习

1、第15题

指名板演,其余独自完成,集体订正。

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第一道是用除法,其次道题用乘法?

指出:假如知道两个数量,要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的几倍,用除法算;假如已知一个数量和另一个数量是它的几倍,求另一个数量,用乘法算。

2、第16题

指名口头补条件,

让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算式。

3、第17题

让同学解答前两个问题。

小组争论能解答哪些问题,然后口答问题并列式。

三、课堂作业

复习第13、14题。

学校三班级数学乘与除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操作活动、熟悉对称图形,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

2.逐步培育主动探究和应用学问的力量,进展空间观念。

3.结合图案、物体的观赏,培育审美情趣,培育想像力。

教材分析

本课是同学学习空间与图形学问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对于关心同学建立空间观念,培育同学的空间想像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对称是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这一课时的内容是熟悉对称图形,让同学通过观看、探究、动手操作,了解“对称”“对称轴”等概念,并且初步体会对称图形的性质。

学校及同学状况分析

我校地处市中心,同学大多数来自于各方面条件相对优越的家庭,家庭给孩子制造的学习机会也比较多。同学的学问背景良好,具有较为丰富的生活阅历。我校1年加入课改试验,三班级同学是我校第一批参加课改试验的同学。他们年龄小,好动,奇怪   ,思维活跃,感性熟悉强于理性熟悉;形象而直观的教学简单被他们所接受。

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入:猜图嬉戏

师:我这儿有几张美丽的图片想要作为礼物送,待会儿我们玩一个猜图嬉戏。我出示图片的一半,谁先猜出完整的图片是什么,我们就把图片送给他,好吗?

(将一幅完整的对称图形对折后出示给同学,让同学观看到原图形的一半,并结合生活阅历猜完整的图是什么。)

(二)自主探究:剪花瓶图

1.出其不意

最终一次猜图嬉戏,出示教材第12页花瓶图的一半,让同学猜。

师:这是什么?(同学能够回答出这是一个花瓶。)

师:是不是花瓶呢?我们一一看。(图绽开后就只是半个花瓶,打破原有定式思维,同学很惊诧。)

2.提出问题

师:大家想一想,另一半的外形、大小应当是什么样呢?你们能想方法把这个完整的花瓶剪出来吗?

3.探究发觉

(1)师:先想一想该怎样剪,想好了再动手。

(每人一份学具:半个花瓶图。让同学动手尝试剪出两边外形、大小完全一样的花瓶。)

(2)小组沟通剪花瓶的方法。

(3)展现作品,比较各种剪花瓶的方法。

(4)发觉:通过各种方法的比较,发觉用对折剪的方法,就能剪出两边外形、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

4.实践熟悉

(1)实践――尝试对折剪法。

师:我们都用对折的方法剪一剪图2,看看是什么好吗?

(2)熟悉――观看比较揭示概念:“对称图形”“对称轴”。

师:同学们观看一下看,刚才我们用对折的方法剪出来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呢?(同学观看,发觉折痕的两边都是一样的。)

师: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对称图形”;而这条折痕就叫“对称轴”,对称轴用虚线表示。(老师示范画出对称轴。)

(3)画出前面剪好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5.归纳巩固

师:大家再观看一下我们前面猜图嬉戏中的这些图形,你发觉了什么?(它们对折后两边都是一样的。)

师:因此,我们说这些图形也都属于“对称图形”。(揭示课题)

(三)应用拓展

1.推断对称图形。

2.依据给出的对称轴将对称图形补充完整,体会:对称轴的位置不同,画出来的对称图形可能就不一样。

3.查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是对称的?

(观赏录像,发觉生活中的对称,体会对称在生活中的作用;观看雪花图,小组争论其是否对称。)

师:在不对称中蕴含着对称,其实也是一种美。生活中还有许多不对称的图形,它们也是很美的。

(四)课外延长――查找五角星有几条对称轴

师:老师给每一位同学都送一份礼物。这份礼物,隐藏着一些小隐秘,课后大家认真观看,看看这颗聪慧星有多少条对称轴呢?同学们可以争论一下。

(五)全课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对称的学问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只要大家留心观看,肯定会有更多的发觉。

〖教学反思

许多同学在幼儿园和学校二班级的剪纸课上,就已经会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左右两边外形、大小完全一样的图形。因此,现实中一些对称的图形同学在课前早已接触过,然而何谓“对称”,这一概念对于同学来说却是新奇的。由此可见,如何让同学科学地熟悉并建立“对称”的概念是我这节课要达成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我设计“在猜图嬉戏中消失半个花瓶,激发同学想方法剪出一个完整的花瓶”的这样一个活动,有效地关心同学构建科学的“对称”概念,抓住对称的本质特征,让同学对“对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熟悉,也为其在生活中如何推断对称现象方法。

案例点评

本课教学活动有以下特点。

1.通过嬉戏活动,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和探究欲望。

开课伊始开展猜图嬉戏,用精致的图片吸引同学的留意,引起同学的奇怪   。整个嬉戏既富有童趣又有挑战性,尤其是最终消失的半个花瓶,激发了同学探究的热忱。

2.在乐观主动的学习活动中,数学沟通的学习环境,培育同学的探究力量。

本节课,老师自始至终都让同学在开心、生动活泼的氛围中熟悉对称图形,课堂上开展了观看发觉、操作探究、观赏运用等一系列乐观主动的学习活动。例如:先独自尝摸索究对称图形的剪法,然后小组沟通争论方法,最终又在观看争论中揭示对称的概念,整个过程将观看、思索、操作有机结合,让同学充分感知对称图形的性质,树立学习的信念,获得胜利的体验。

3.联系生活实际,制造观赏数学美的条件,让同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老师抓住对称图形特有的美感,设计了师生共同观赏生活中的对称图形的活动,在美丽的音乐声中,课件动态演示生活中的对称图形,给同学带来美的享受;同时,由一幅特别的工艺品图,让同学发觉不对称中又蕴含着对称,其实也是一种美。通过这些活动,使同学学会观赏数学美,体验数学的价值。

学校三班级数学乘与除教案篇6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速度;速度是复合单位;会正确读写速度单位。

(2)熟悉速度、时间与路程,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3)能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受从生活中感悟数学、体验问题冲突及解决问题的过程。

(2)培育观看、比较和概括力量,促进同学数学思维的进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

熟悉速度、时间与路程,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知道速度是复合单位,会正确读写速度单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伴侣们都跑过步吧,那你们知道我们班谁跑的最快吗?

我们就以50米为例,请5位你认为跑得最快的小伴侣,说一说你所用的时间。

[引用同学体育活动中熟识的50米跑为情景,使同学感悟生活中的数学,并对数学产生亲近感,进而进一步对下文的路程相同、时间相同时,速度的变化状况争论作铺垫。]

二、新授

(一)路程相同时,比速度。

师:你们认为这5位小伴侣中,谁跑的最快?

为什么?(生说理由)

师:可见,在路程相等时,谁用的时间短,谁就跑得快。

(二)时间相同时,比速度。

师:一班级的小a同学看到()号运动员跑的这个成果,他乐坏了,兴奋得说,我竟然和三班级的大哥哥跑的一样快。

师:说说你的想法。(生说想法)

师:可见,在时间相同时,谁跑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

(三)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时,比速度。

1、学习速度的单位

师:刚刚我们说,路程相等时,时间越短,速度越快;时间相等时,路程越长,速度越快。那么,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时,该怎么比快慢呢?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揭题)谁跑得快

来看看小丁丁和小胖之间的pk赛,小丁丁说“我3分钟走了180米,小胖说“我5分钟走了250米,谁跑的快?”说说你预备怎么比?(算出每分钟所行的路程)

师:请你在1号本上完成(1同学板演、校对)。师:再来看看摩托赛车与小汽车之间的较量。

师:小丁丁这里是60米,摩托赛车这里也是60米,大家都是60米,是不是就是说,小丁丁和摩托赛车一样快呢?

[相同的数据,不同的意义,提出这样的问题,旨在使同学在头脑中消失“冲突”,通过同学自己感悟,得出每个数据表示的是在单位时间内行走的路程的表达,从而引出速度的单位,并对速度的意义产生初步的感悟。]

师: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第一个60米表示的是小丁丁每分钟行60米,其次个60米是摩托赛的1秒钟行了60米)

师:我们光从数据上看,是一样的,这样很难区分,所以这时候,我们很需要一个能正确表示速度的单位,像小丁丁这样1分钟行使60米,指的就是他的速度(板书),我们把它写作60米/分。读作、表示?而摩托赛车的速度则应当是60米/秒。读作、表示?假如我们把速度单位这样来写,我们就能很好地进行区分了。

师:照着老师的样子,将自己本子上的单位修改一下吧。

师:思索这道题目,现在,你能尝试着用刚刚学到的这个本事来完整地解答了吗?(一同学黑板)

师:请你来说一说,你所计算的吉普车的速度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读作?

2、感受生活中的速度,并理解速度的意义

师:其实,除了我们刚才遇到的物体的速度外,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关于速度的信息,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感受一下速度吧。

(当遇到狮子的追捕时,鸵鸟甚至奔跑的还要更快;豹子奔跑的技能,其实是一种生存的技能;遇到过电闪雷鸣吗?你能说一说,是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呢?你知道为什么吗?)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关于速度的信息,做一个有心人,信任你会了解更多。

[通过感悟生活中的速度,一方面是让同学练习速度的读法和表示的意义的过程,使同学在好玩的观赏、阅读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学问点;其次,使同学通过这个过程了解速度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鼓舞同学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介绍,拓宽同学学问面的过程,使同学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了解更多。其实,更重要的是关心同学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的意义。]3、概括什么是速度:

师:看来,2250米/分、340米/秒、4千米/时等等表示的都是速度,那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什么是速度吗?(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4、速度与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师:这是我们刚刚用过的6组数据(ppt呈现出之前计算过的6组数据),认真观看,想一想,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有怎样的关系?

5、口答:

⑴一列火车2小时行驶180千米,这列火车的速度是_____。

⑵自行车3分钟行驶了600米,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_____。

⑶一名运动员8秒跑了80米,这名运动员的速度是______。

[通过练习使同学能依据“速度、路程和时间”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些问题,培育同学解决问题的力量]

三、拓展

带有这个标志(标志上标有60)的路共长180千米,张叔叔驾车想花2小时开完这一路段。他会超速吗?

[本节课是的第一课时,因而在授课时着重支配解决“速度”,将“路程”与“时间”支配在其次课时,但考虑到同学思维的需求,也预设到了同学求出“路程”或“时间”来解决此题的可能,因此,除了上面练习中集中练习了解决不同物体的速度外,在此题中,我特意编写了一些特别的数据,旨在让不同的同学得到不同的需要。]

四、回顾

师:今日你有哪些收获?

学校三班级数学乘与除教案篇7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9页的例17、例18和练习十五的第5—8题。

教学目的:

1、使同学进一步把握用“四舍五入”进行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方法。

2、使同学了解估算的作用,培育同学的分析、推断力量及良好的学习、作业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6×530×6130×240×5

80÷5420÷7510÷3240÷6

2、估算下面各题。

479÷6531÷52449÷81790÷3

(1)逐题由同学估算,并说出估算的过程,即第一步求什么?怎么省略被除数的尾数?其次步算什么?应当留意什么?

(2)说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

二、新授。

1.引言。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能够依据不怜悯况估算出它们的近似商。今日我们通过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的连续学习,了解它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

2、教学例17。

(1)出示题目:5530除以6大约等于多少?

(2)读题并理解题意。

(3)列式:5530÷6

(4)这道题目对结果有什么要求?(只要求进行估算)怎么看出题目中只要求进行估算?

(5)进行估算。由同学说出估算方法:把被除数5530的百位后面的尾数省略后约等于5500。再把5500÷6约等于900。

提示同学横式上要写“≈”号。

(6)由同学笔算出精确     数。

得:5530÷6=921……4

(7)引导同学将估算的结果与实际除的结果进行比较。

得出:估算的结果和实际除得的结果是接近的。

3、巩固练习。练习十五第6题的第一行3道题。

(1)读题,同学进行估算,三人板演。

老师行间巡察,留意同学被除数是依据哪一位进行“四舍五入”的,横式上是否写“≈”号。

(2)订正后,再请同学算出各题的精确     数。

(3)通过争论,说出每道题的估算结果比除得的精确     数大一些还是小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4、教学例18。

(1)出示题目:用估算检查下题商的最高位有没有错误。

3976÷8=497

(2)读题,理用题意。

(3)进行估算。3976÷8≈500

(4)引导同学对实际的结果与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①实际结果497的近似数是500。

②估算的结果也是500,说明商的最高位没有错。

5、巩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