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地区》案例_第1页
《青藏高原地区》案例_第2页
《青藏高原地区》案例_第3页
《青藏高原地区》案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藏高原地区》教学案例(2)【教学内容】上海市教育出版社(试验本)七年级第一学期中国区域篇(上)=1\*ROMANI: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读图说出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势最高的一级阶梯上,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区,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的河流和湖泊,以及青藏高原地区的高寒气候特点。过程与方法:读“中国地形”图和“青藏高原地区”图,找出青藏地区的高原、盆地和主要山脉,注入印度洋、太平洋的大河和主要湖泊。读有关气候图,分析青藏高原地区的高寒气候特点。情感教育与价值观:通过对青藏高原地区经济、文化、交通的巨变等的学习,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和民族政策的正确。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青藏高原地区的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三、【教具准备】《青藏高原地区简图》、《地理景观》,多媒体课件等。四、【教学方法】读图法、讨论交流法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播放歌曲《天路》,学生浏览欣赏“青藏高原地区”的高原雪山风光和藏族人民的习俗风情等地理景观图片。1、学生读图说出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地理景观:山脉、山峰: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昆仑山脉,梅里雪山等;河流、湖泊: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青海湖、纳木错、察尔汗盐湖等;动物: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藏羚羊、牦牛等;人文景观:布达拉宫、绒布寺、塔尔寺等。2、歌曲《天路》为庆祝“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而唱。学生通过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的地理特点。(图片)1)胡锦涛会见铁路建设者,第一次见到铁路的藏族老人好奇地抚摸铁轨。(板书)2)青藏铁路大史记:50年代—公路贯通孙中山:著书描绘70年代—火车铺轨毛泽东:列入日程2001年:开工修建邓小平:一期建成2004年:铁龙入藏江泽民:二期开工2006年:全线开通胡锦涛:致信祝贺[小结]青藏铁路东起青海格尔木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118公里,其中多年冻土段约600多公里,海拔高于4000米的地段960多公里。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国各省区全部有了铁路。探究:1、为什么这个地区修筑一条铁路这么困难?(学生讨论,交流。)2、修筑青藏铁路攻克世界难题:(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归纳)高原冻土难题:冻土路基容易变形高寒缺氧高原冻土难题:冻土路基容易变形高寒缺氧难题:生命禁区气候复杂垃圾污染难题:易现白色污染垃圾污染难题:易现白色污染吃水难题难题:水源污染严重[小结]青藏铁路之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世界最高的高原铁路铺架基地———青藏铁路安多铺架基地青藏铁路线上最长的“以桥代路”工程———清水河特大桥青藏铁路第一高桥———三岔河大桥长江源头第一铁路桥———长江源特大桥世界高原冻土铁路最高时速[游戏活动](动画模拟)模拟青藏铁路旅行,了解和浏览青藏铁路沿线各站的地理景观。各组活动时,有一个学生为列车长发车,到达一个站点介绍这里的自然和人为景观。[新课小结](板书)世界屋脊高寒气候江河之源湖泊之乡藏族文化历史悠久[改错练习]青藏高原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部,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由于地势高,日照充足,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地区要高。高原上有许多高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等。这些山脉的顶部终年覆盖着冰雪,是亚洲著名河流如长江、黄河、珠江、湄公河等河的重要水源。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民族主要是藏族,他们没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青藏高原是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目前已建成了4=2\*ROMANII:教案设计说明“青藏高原地区”是七年级地理中学习的一个重要地区。首先,设计先浏览青藏高原的地理景观引入。学生们随着歌曲《天路》那遥远清亮的歌声,领略青藏高原的壮美的山河,奇丽的湖泊,了解珍稀动物和虔诚求佛的藏民,对青藏高原神奇的自然、人文景观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激起学生对青藏高原地区学习的兴趣。第二,新课我设计以青藏铁路为主线。让学生通过了解这条铁路设计、修筑的艰难过程,讨论分析:为什么在这个地区修筑一条铁路这么困难?通过分析讨论“高寒缺氧”和“高原冻土”等世界难题,修筑成功了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进一步提高对青藏高原地区自然、人文地理的探究欲望。接着还设计了乘坐列车模拟“青藏铁路”的行驶过程的游戏活动,学生如身临其境一路观赏青藏高原的景观和景点介绍,引起学生特别高的兴趣。最后通过改错练习,加深理解青藏高原地区的学习重点,起到了复习总结知识的目的。=3\*ROMANIII:教学反思《青藏高原地区》一课较为成功的几点:以歌曲和景观图片引入新课,再通过阅读《青藏高原地区图》等指出这些地理事物的位置,使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得到提高,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以讨论分析青藏铁路设计、修筑的艰难过程以及科技人员为修筑这条铁路攻克了“高寒缺氧”和“高原冻土”等世界难题为课的重点,学生了解了青藏高原地区的恶劣地理环境,这里由于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要对水源和野生动物加强保护,使学生对保护自然环境有深刻的认识。游戏活动,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引起学生特别高的兴趣。多媒体课件和网络在教学中起到了帮助学生学习理解青藏高原地理特点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