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题2神经系统部分课件_第1页
考试题2神经系统部分课件_第2页
考试题2神经系统部分课件_第3页
考试题2神经系统部分课件_第4页
考试题2神经系统部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和().脑脊髓2.脑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即:脑干小脑间脑大脑3.脑干包括:延髓脑桥中脑4.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5.简述灰质的概念.由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元胞体和树突构成.6.简述白质的概念.由各种功能不同的神经纤维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聚集而成.7.什么叫皮质?在大脑半球和小脑半球的灰质.8.什么叫髓质?位于大脑半球和小脑半球的神经纤维9.什么叫神经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功能相同集合成束的神经纤维.10.什么叫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除皮质外的其它处,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集团.11.什么叫神经节?神经元的胞体在周围神经系统中集合在一起.12.神经元的胞突可分为:轴突数突13.按突起的数目,神经元可分为:单极、双极、多极神经元14.按功能,神经元可分为:感觉运动中间神经元15.什么叫突触?

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特化的相接触的部位,是神经元之间在机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16.脊髓有两个膨大,分别是:颈膨大腰骶膨大17.脊髓有()个脊髓节,即颈髓()节,胸髓()节,腰髓()节,骶髓()节,尾髓()节。3181255118.脊髓灰质前角内有()神经元的胞体;后角内有()神经元的胞体。运动感觉19.脊髓传导束包括:固有束上行传导束下行传导束20.脊髓上行传导束主要有:薄束和楔束脊髓小脑束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前束21.脊髓下行传导束有: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22.每对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与脊髓相连,在()处合并后穿出椎管。椎间孔23.脊神经后根神经纤维的功能是()性的;前根神经纤维的功能是()性的。感觉运动24.在混合性的脊神经中含有四种纤维成分,即:躯体感觉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内脏感觉纤维内脏运动纤维25.脑神经总体上包括七种纤维成分,即: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一般内脏感觉纤维一般躯体运动纤维一般内脏运动纤维特殊躯体感觉纤维特殊内脏感觉纤维特殊内脏运动纤维26.第Ⅱ对脑神经是();第Ⅴ对脑神经是();第Ⅹ对脑神经是()。视神经三叉神经迷走神经27.仅含感觉纤维的感觉性脑神经有哪几对?

嗅神经视神经前庭蜗神经28.仅含运动纤维的运动性脑神经有哪几对?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29.含混合性神经纤维的脑神经有哪几对?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30.自主神经系统可分为: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31.三叉神经有三大分支,即: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32.内脏运动神经从低级中枢到达所支配的器官需经过两个神经元,第一个神经元称(),第二个神经元称()。节前神经元节后神经元33.脑和脊髓的表面覆盖有三层膜,由外向内为:硬膜蛛网膜软膜34.脑脊液主要经()回到硬脑膜静脉窦中而进入血液。蛛网膜颗粒35.简述脑脊液的流向。各脑室的脉络丛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蛛网膜下腔蛛网膜颗粒硬脑膜静脉窦颈内静脉心脏36.脑脊液有哪些功能?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保护运输代谢产物调节颅内压37.脑屏障由三部分组成,即:血-脑屏障血-脑脊液屏障脑脊液-脑屏障38.脑的动脉来源于:颈内动脉椎动脉39.在延髓腹面,前正中裂两侧有纵行隆起,称:椎体40.在延髓橄榄体外侧的纵沟中,从上向下进出脑的脑神经为:

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41.在脑桥和延髓交界处的横沟中,从中线向外侧的脑神经有:展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42.中脑腹侧面有两条似柱状的隆起,称为:大脑脚43.动眼神经从何处出脑?脚间窝44.中脑背侧有四叠体,上面一对称();下面一对称()。上丘下丘45.上丘是()反射中枢;下丘是()反射中枢。视觉听觉46.在下丘的下方出脑的脑神经是:滑车神经47.延髓和脑桥在背侧的分界标志是:髓纹48.在延髓背侧面后正中沟的两侧隆起称为:薄束结节楔状结节49.在脑干有接受三叉神经传入冲动的三对神经核,它们是: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中脑核50.什么叫脑干网状结构?在延髓的中央部位,第四脑室底灰质及中脑中央灰质的前外侧有灰白相间的区域,其内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网中散有大小不等的神经细胞,此区域称网状结构.51.延髓的非脑神经核哪些?薄束核和楔束核下橄榄核楔束副核52.脑桥的非脑神经核有哪些?上橄榄核外侧丘系核脑桥核53.间脑主要分为()、()和()三部分。丘脑后丘脑下丘脑54.后丘脑位于丘脑的后外侧,包括()和()。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55.内侧膝状体是()传导通路上的中继核;外侧膝状体是()传导通路上的中继核。听觉视觉56.下丘脑是()的较高级中枢。植物性神经57.大脑半球以三个沟裂分成四个叶和一个脑岛,三个沟裂是:

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58.大脑半球以三个沟裂分成四个叶和一个脑岛,四个叶是: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59.请简述额叶背外侧面主要的沟和回。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下沟中央前回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60.请简述顶叶背外侧面的主要沟和回。中央后沟顶内(间)沟中央后回顶上小叶顶下小叶61.顶下小叶分为:缘上回角回62.请简述颞叶背外侧面的主要沟和回。颞上沟颞中沟颞下沟颞上回颞中沟颞下沟颞横沟63.左右大脑半球由()相连。胼胝体64.大脑半球内侧面的主要沟裂有哪些?胼胝体沟扣带沟距状裂65.距状沟和顶枕沟之间为()回;距状沟下方为()回。楔回舌回66.扣带沟与胼胝体沟之间是()回。扣带回67.扣带回自胼胝体尾端折转向前,一直延续到脑底的部分称为(),前端弯成钩形称为()。海马回海马回钩68.扣带回、海马回和海马回钩三者连成环,称为()。边缘叶69.什么叫边缘系统?边缘叶与附近的皮质以及皮质下结构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70.大脑基底神经节包括:纹状体屏状核杏仁核71.纹状体由()和()两部分组成.尾状核豆状核72.()是大脑皮质与下级中枢联系的通道。内囊73.侧脑室的前角位于(),后角伸入(),下角伸入(),中央部位于()。额叶枕叶颞叶顶叶74.大脑皮质第1躯体运动区位于()和(),包括Brodmann分区第()和()区。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前部4675.第1躯体运动区对骨骼肌运动的管理有一定的局部定位关系,其特点是: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的左右交叉身体各部分投影区的大小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而与各部形体大小无关76.第1躯体感觉区位于()和(),Brodmann分区第()、()和()区。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后回31277.大脑皮质的视觉区位于()和(),Brodmann分区第()区。楔叶舌叶1778.大脑皮质的听觉区位于(),Brodmann分区第()和()区。颞横回414279.大脑皮质的平衡觉区位于:颞上回前方80.大脑皮质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Brodmann分区第()和()区,又称()区。额下回后部4445Broca81.大脑皮质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称(),其症状为:运动性失语症虽可发音,却不能说出有意义的句子82.大脑皮质书写中枢位于(),Brodmann分区第()。额中回的后部8区83.大脑皮质书写中枢受损称为(),其主要症状为:失写症手的运动功能仍保存,但写字、绘图等精细动作发生障碍84.大脑皮质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Brodmann分区第()。颞上回后部22区85.大脑皮质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称(),其主要症状为:感觉性失语症能听到别人和自己讲话,但不能理解讲话的意义,故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和正常讲话86.大脑皮质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Brodmann分区第()。顶下小叶的角回39区87.大脑皮质视觉性语言中枢又称(),此中枢受损称(),其主要症状为:阅读中枢失读症视觉无障碍,但不理解文字符号的意义88.Wernicke区包括:颞上回颞中回后部缘上回角回89.反射的物质基础是反射弧,由()构成。

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90.神经系统的基本组织是神经组织,神经组织由两类细胞组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91.本体感觉(深感觉)传导通路?

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其周围突分布到躯干、四肢的肌、腱、关节和皮肤的精细触觉感受器;其中枢突形成上行的薄束和楔束。第二级神经元胞体在薄束核和楔束核内,二核分别接受薄束和楔束的纤维;并发二级纤维在延髓的中线形成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上行称为内侧丘系。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此核接受内侧丘系的纤维;发第三级纤维经内囊后肢投射到大脑皮质的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

93.本体感觉(深感觉)传导通路受损有何症状?

患者在闭眼时不能确定相应各关节的位置和运动方向,以及皮肤的两点间的距离辨别觉。93.视觉传导通路?

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眼球视网膜的双极细胞,它接受光感受器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冲动。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仍位于视网膜的节细胞,它接受双极细胞的纤维;发纤维在视神经盘处合成视神经,入颅后形成视交叉,再延续为视束。视交叉中,仅来自两眼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进行交叉;来自两眼视网膜颞侧半的纤维不交叉。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位于外侧膝状体,它接受视束的纤维,发纤维组成视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到大脑距状沟两侧的视区皮质。

94.一侧视神经损伤导致:

该眼视野全盲95。视交叉中交叉纤维损伤导致:双眼视野颞侧半偏盲96.视交叉中不交叉纤维损伤导致:一侧视野鼻侧半偏盲

97.一侧视束及以后部位损伤导致:

双眼病灶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98.瞳孔对光反射?

光照一侧瞳孔后,可引起两眼的瞳孔缩小的反应称为瞳孔对光反射。99.躯体运动传导通路包括:锥体系锥体外系100.皮质脊髓束?由中央前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皮质发出的纤维组成,纤维经内囊后肢,中脑、脑桥下行至延髓的锥体,其中大部分纤维进行交叉形成锥体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脊髓的外侧索下行,称皮质脊髓侧束,逐节止于同侧的前角运动细胞;小部分未交叉的纤维则在同侧的前索中下行,称皮质脊髓前束,一般只到达胸髓,止于对侧的前角运动细胞。101.锥体外系的功能?1、协调锥体系运动功能。

2、调节肌张力、协调肌群运动、维持体态姿势和习惯性运动。锥体系发起运动,锥体外系维持习惯性运动。102.人体生命活动包括四个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

103.机体对各种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三种:

1.神经调节(nervousregulation)

2.体液调节(humoralregulation)

3.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104.静息电位?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105.静息电位表现为膜内电位较膜外(),即膜内带()电而膜外带()电。

低负正106.极化状态?细胞膜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极化状态。

107.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

细胞膜在安静时,对K的通透性较大,对Na和Cl的通透性很小,而对A几乎不通透。因此由于K扩散到膜外,A则不能扩散而留在膜内,使膜外具有较多的正电荷,膜内有较多的负电荷,这就造成了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同时,随着K外移的增加,阻止K外移的电位差也增大,当浓度差与电位差达到平衡时,膜对K的净通量为零,此时,膜两侧的电位差稳定于某一数值不变,即是静息电位,又称K平衡电位。108.动作电位?

神经细胞或肌细胞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时,受刺激处的细胞膜两侧出现一次快速而可逆的电变化,称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细胞兴奋的标志。110.去极化?

当神经细胞或肌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受到一次短促的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时,膜内原有的-70—-90mV的负电位迅速消失,转而变成+20—+40mV的正电位,即由原来静息时的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状态,总的电位变化幅度为90-130mV,这一过程称为去极化。111.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当细胞膜上某一点受到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时,极化状态的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突然增高,超过对K的通透性,由于浓度梯度的推动和膜内负电位的吸引使大量的Na快速流入膜内,结果造成膜内电位反而比膜外为正,产生去极化。膜电位经过短暂的去极化、反极化,又很快得到恢复。因为神经纤维活动后由于离子泵的作用又将Na逐出膜外,并使膜内重新获得K,即恢复到原来状态。因为钠-钾泵的活动都需要能量,因此,神经纤维复极化是个主动的代谢过程。112.阈电位?

膜去极化至刚能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值。113.绝对不应期?

兴奋后在极短暂的一段时间内,即便是一个强的刺激也不引起神经组织产生兴奋。112.()、()、()三种组织均能在接受刺激后迅速产生特殊生物电反应,因此三者被称为可兴奋组织。

神经、肌肉、腺体115.相对不应期?

继绝对不应期后,阈值升高,需比正常阈值更强的刺激才能引起兴奋

116.有髓神经纤维的跳跃传导?

有髓神经纤维冲动的传导是从一个郎飞氏结传至下一个郎飞氏结,即使郎飞氏结一个接一个地兴奋,称跳跃传导。117.突触传递过程与机制?

当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小体时,Ca通道开放,此时膜对Ca具有通透性,使膜外浓度高于膜内的Ca流入膜内。部分突触小泡移向突触前膜。由于Ca

的内流,使突触小泡的膜与突触前膜贴附融合破裂,向突触间隙释放化学递质。释放的递质弥散到突触后膜,递质分子立即与突触后膜上的突触受体相结合,从而改变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激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变化,产生神经冲动。118.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生物膜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118.细胞膜的运输作用包括:

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胞饮作用和胞吐作用119.易化扩散有两种类型:(1)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葡萄糖、氨基酸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属于此类。“载体”是细胞膜上的相嵌蛋白质。(2)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

“通道”也是镶嵌在细胞膜内的蛋白质,称通道蛋白质。参与转运不同离子的通道蛋白质分别称为K

Na

Ca通道。通道蛋白质最重要的特性是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状态可因细胞内外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而迅速改变。120.受体?细胞膜上一定种类的蛋白质与外界特定的化学信号进行特异性结合,引起蛋白质构形的变化,即称此蛋白质为这一化学信号的受体。121.Na+—K+泵?Na+—K+泵是镶嵌在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它有对Na+、K+的转运功能外,还有ATP酶的活性,可以分解ATP使之释放能量,进行Na+、K+的转运。122.Na+—K+泵的意义:

由Na+—K+泵造成的细胞内高K+和细胞外高Na+是许多生理代谢反应的必需条件。(如静息电位的维持,动作电位的形成等)形成一种势能储备,可用于细胞的其他耗能过程。123.内环境及内环境稳态?

构成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以区别于整个机体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外环境)。外环境变化很大,内环境则由于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作用而变化很小。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可使机体的组织器官少受或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而保持正常生理功能。这种机体内环境相对恒定的功能状态,叫做内环境稳态。124.特异性免疫?是指机体在生活过程中,通过隐形感染、传染病或预防接种等方式,使病原微生物与免疫细胞接触后获得的防御机能。也就是淋巴细胞针对某一特异性抗原,产生与之相对应的抗体或进行局部性细胞反应,以杀灭特异性抗原。所以淋巴细胞也叫免疫细胞。126.血型?

红细胞表面一些抗原性物质,统称凝集原;血清中则含有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统称为凝集素。当含有某种凝集原的红细胞遇到与它相对抗的凝集素时,就会发生一系列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根据人类红细胞表面所含凝集原的不同,将人类血液分为若干类型,称血型。127.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包括()、()、()、()、()、()和()等。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128、垂体呈椭圆形,借漏斗与下丘脑相连。分为()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