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_第1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_第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_第3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_第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腰椎间盘突出症

概述椎间盘变性(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周围神经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分型按临床手术所见,纤维环及后纵韧带损害的程度可分为:膨出型----纤维环内层破裂,但表层完整,因髓核压力凸起物光滑,呈半球型,经牵引、推拿,休息后,可变平缩小。突出型----纤维环己破裂,突出的髓核及纤维环仅有纵韧带扩张部或纤维膜覆盖,手术中可见突出物高低不平。脱出型----纤维环及后纵韧带均破裂,破裂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游离到椎管中,此类患者症状比较重,手术指征强。

腰椎间盘突出病理分型膨出型脱出型突出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易发人群(1)年龄:好发于青壮年(2)性别: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约2∶1(3)体型:过于肥胖或瘦弱者(4)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大的工人,久坐的脑力劳动者,及经常站立的售货员、纺织工人等(5)个别时期的女性:产前、产后及更年期(6)先天性腰椎发育不良或畸形(7)吸烟者病因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纤维环和髓核内的水份减少;低分子糖蛋白增加,容易碎裂。损伤反复弯腰、扭转动作容易椎间盘损伤。遗传因素。妊娠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表现腰部疼痛单侧或双侧下肢麻木、疼痛,长期可导致下肢肌肉萎缩、肌力减退马尾神经症状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下肢放射痛下肢放射痛特点:腿痛一般出现在腰痛一段时间之后,也有的与腰痛同时出现。疼痛的性质主要自腰骶部起始,沿坐骨神经走行向下肢放散性疼痛,此疼痛为突出物刺激或挤压相应的神经根所致,故又称为根性痛,疼痛剧烈。下肢放射痛的原因:突出物穿破后纵韧带挤压或炎症刺激邻近的神经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最高的是L4~5和L5~S1两个椎间盘,L4~5椎间盘突出挤压的是L5神经根。坐骨神经恰是由L4~5和S1、2、3神经共同组成。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引起的腿痛主要是坐骨神经痛。通过L5~S1神经根受压移位或变形,反应性出现水肿、周围组织肥厚、甚至与突出物发生粘连,而引起持续性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征一般体征腰椎侧弯腰部活动受限压痛、叩痛及骶棘肌痉挛特殊体征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阳性股神经牵拉实验阳性:检查腰2/3和腰3/4椎间盘是否突出砪背伸肌力减退急性期:卧床休息,腰部制动,保持正确的姿势,减轻症状、稳定病情恢复期:功能锻炼,促进康复,防止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护理1.心理护理

疼痛剧烈,担心预后。易出现焦虑、痛苦、烦躁、怨恨及迫切等心理反应。

给予正确支持与鼓励,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2.饮食:以易消化食物为主,鼓励病人多饮水及适当的粗纤维食品,以防便秘(腹压可腰痛加重)。3.注意腰部保暖:室温24-26ºc为宜,腰部保暖或热敷可增强腰部血液循环,减轻腰痛症状。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护理4.制动及休息:下地行走时佩戴腰围,防止腰椎过度弯曲及负重;卧硬板床2-3周,低枕卧位,保持腰椎生理曲度急性期腰肌紧张、僵板,卧位时椎间盘承重比站立时减少50%,且利于减轻局部炎性反应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护理5.体位保护下床:双上肢用力撑起,重心缓慢移向床边,一侧下肢着地后,再移另一下肢,手扶床头站起;坐位:腰部挺直,椅子高度以脚能垫地为宜。坐位时,膝部略高于髋部,若椅面太高,可在足下垫踏板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护理卧位:仰卧时,腰部另加一薄垫,双下肢下方垫软枕,使双髋、双膝微屈保持一定的屈曲;俯卧时,则床垫要平,避免腰部过度后伸;侧卧时,屈膝屈髋,胸前抱枕,两腿夹枕芯。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护理1.饮食护理(1)宜多吃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族、维E等食物。2)忌食辛辣、肥腻、生冷食物食物。戒烟控酒。腰椎间盘突出—恢复期护理2.劳逸结合,姿势正确避免超负荷活动,最好不超过5公斤。避免做弯腰的活动(如拖地);提重物时先蹲下拿物,再慢慢起身,保持背部挺直。腰椎间盘突出—恢复期护理3.不能通宵打扑克、打麻将,不能长途开车,长途旅游需坐卧铺等。注意适当休息,不要过于劳累。4.平时不要穿高跟鞋,任何带跟的鞋都会加重骨盆前倾和腰椎前凸,加重腰痛。平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三)腰部运动1.保持正确姿势:立:抬头、挺胸、收腹、提臀有利于支持腰部;坐:上身挺直,收腹,下颌微收,双下肢并拢;避免跷二郎腿,腰部可衬一个靠垫;弯腰:不可过快过猛,从弯腰恢复直立时要缓慢,避免突然大幅度地转身。2.经常变换体位:站久后,可将一只脚放在脚踏上,双手放在身前,身体稍前倾;从坐位起立时,应做1~2个伸腰活动,达到防止和延缓椎间盘退变的效果。

3.洗漱姿势:应是膝部微屈下蹲,再向前弯腰,在较大程度上减低腰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而且能降低腰椎小关节及关节囊、韧带的负荷。4.人体力学原理:提举任何物体时,尽量贴近身体;搬运重物时,宁推勿拉;搬抬重物时,应将髋膝弯曲下蹲,腰背伸直(用股四头肌力量),抬起重物站稳后再迈步。体育运动(1)游泳:适合锻炼腰背肌。而且水的浮力可使椎间盘的压力明显减小,在水中动作变得缓慢,关节和肌肉不会受到强制性的牵拉。(2)脊柱柔韧性训练:取坐位,保持骨盆不动,放松腰背肌肉,做腰椎屈、伸、左右侧弯及左右旋转运动。运动速度平稳缓慢,幅度逐渐增大,避免引起疼痛感觉。(3)倒走:较符合人体生理曲度,可使颈部、腰部的紧张状态得到一定的松弛,挺胸倒走,双手自然前后摆动,步子宜大。

倒走

原理:能强制人体重心后移,矫正腰椎的过度弯曲。负跟鞋(鞋底前高后低的),同样是强制人体重心后移,平时穿着正常行走,比倒走更安全,更易坚持。(4)跑步: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运动量,强化肌肉力量的作用。跑步的鞋底子易厚、软,可有效地缓解脚着地时的冲击力,减缓对腰椎间盘的震荡。

(5)跳绳:跳跃的动作可以强化肌肉力量,增强运动的协调感和平衡能力。(6)自行车:骑自行车可加强身体的平衡感。锻炼用的自行车应选择骑上后上身姿势自然舒展的普通型自行车,车座的高度以脚底能平稳着地为好。目的腰背部肌肉是维持腰椎稳定性的重要结构之一。锻炼脊柱两侧的肌肉韧带,可延缓腰椎劳损退变,更好的预防椎间盘突出的复发与再发。腰椎间盘突出的功能锻炼方式先简单后复杂,先小幅度后大幅度,先局部后整体,先轻后重,时间由短到长,频率又慢到快,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锻炼以腰部肌肉无酸痛为适度。腰椎间盘突出的功能锻炼1.直腿抬高:

仰卧床上,用最大力量把腿伸直,足背伸往上抬,左右交替15-30/次。练习一段时间后,力量提高了,可改为坐位练习。

腰椎间盘突出的功能锻炼2.蹬腿式锻炼双腿抬起,在空中模拟骑自行车动作,动作用力但要缓慢。一般练习20—30次/组,2—4组/日。腰椎间盘突出的功能锻炼3.捶击腰部两腿分开站立,左右手半握拳,轮流朝后捶击腰椎间盘突出之处。做50次,力度以腰部能忍受为宜。腰椎间盘突出的功能锻炼4.前后摆腿左侧卧位,右手扶床,左腿伸直,右腿微屈伸直向上举、向前摆、向后摆,同时抬头挺胸。做完两个8拍后换左腿。腰椎间盘突出的功能锻炼5.悬吊功利用门框或单杠等悬垂。早晚各1次。作用类似于牵引治疗。注意:(1)放松腰部及下肢,使重量自然下垂(2)上下动作要轻柔,避免起跳或落地过重而损伤腰椎腰椎间盘突出的功能锻炼6.拱桥式:(1)五点式:仰卧位,利用头、双肘、双足跟为支点将臀部抬起;(2)四点式:利用双手、双足支撑身体;(3)三点式:上肢放于胸前,用头、双足跟使背部悬空。腰椎间盘突出的功能锻炼五点式四点式三点式7.飞燕式俯卧位,腹部支撑,双上肢、双下肢及头部尽量向上、向后伸。腰椎间盘突出的功能锻炼疼痛科的微创手术项目较多,医生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那么我们护士要根据患者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指导,从而巩固疗效,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大体分为以下几类:神经根阻滞术、射频热凝术、臭氧注射术、腰椎间盘旋切、钳夹、等离子髓核消融、激光髓核消融、椎间盘成型、经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行的患者,无上述的禁忌症的患者术后第二天可指导患者行床上“蹬腿式”功能锻炼,每天1-2次,每次2-4分钟。术后第七天,经过“蹬腿式”功能锻炼后,无疼痛加重,可指导患者行“五点式”功能锻炼,每天1-2次,每次2-4分钟。椎间孔镜手术特点:

创伤小,术中出血少。腰椎稳定性好。术后恢复快。手术前准备:

常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X光片、CT、MRI。了解双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手术前准备戒烟,无呼吸系统感染。避免术中咳嗽而误伤周围组织,引起出血或神经损伤。戒烟,无呼吸系统感染。避免术中咳嗽而误伤周围组织,引起出血或神经损伤。手术体位的练习:每日1-2次,每次30-60min。术后护理过床:3人平托搬运,平移至病床。体位:低枕平卧4-6h,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可侧卧,应同轴翻身,翻身后保持脊柱在同一水平。交接手术中情况。监测生命体征。了解双下肢感觉及运动情况,直腿抬高试验。了解大小便功能。伤口观察:敷料渗血渗液情况,周围组织有无肿胀。并发症的观察脑脊液漏:有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敷料大量渗液。椎间盘内感染:发生在术后2-3天,体温升高,腰部剧痛及骶棘肌痉挛,止痛药物不能解除,夜间较白天疼痛,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神经损伤患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