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1页
第四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2页
第四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3页
第四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4页
第四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了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和任务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程序及方法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程序及方法第一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第二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原则与任务第三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步骤与方法第四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的编制第一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和时段内,政府从长远利益出发,按照其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对全部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等方面在时间和空间上做出的总体安排或部署。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各类用地的规模(各部门、各产业、各单位用地)2、各类用地的布局(时间上、空间上选择区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素:纵向:下一级受上一级的指导和控制横向:土地利用总规对各部门土地利用起控制作用一经政府审议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其所确定的土地用途、用地指标、用地面积和平面分布未经法律程序不得擅自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是在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土地资源的供给状况、土地的人口承载力和土地利用战略的研究成果,提出规划年所应实现的土地利用目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具体内容:耕地保护目标建设用地控制目标用地结构目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目标土地生态环境目标《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2120万公顷和12033.33万公顷。规划期内,确保10400万公顷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保障科学发展的建设用地。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分别为195万公顷和585万公顷──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农用地保持基本稳定,建设用地得到有效控制,未利用地得到合理开发;城乡用地结构不断优化,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相挂钩。到2010年和2020年,农用地稳定在66177.09万公顷和66883.55万公顷,建设用地总面积分别控制在3374万公顷和3724万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在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中的比例由2005年的30%调整到2020年的40%左右,但要从严控制城镇工矿用地中工业用地的比例。《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全面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和建设用地整理取得明显成效,新增工矿废弃地实现全面复垦,后备耕地资源得到适度开发。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低于114万公顷和367万公顷。──土地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积极成效。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三化”(退化、沙化、碱化)草地治理取得明显进展,农用地特别是耕地污染的防治工作得到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模式

总体蓝图模式规划方法:

在收集大量资料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评价、预测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原理,调整和配置各部门用地,制定改善土地利用条件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各项综合整治措施,最后确定规划方案,并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形式表示规划成果。规划内容:(1)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确定和土地利用远景预测;(2)区域国民经济各部门用他的调整和分配;(3)城乡居民点布局即用地配置;(4)农、林、牧、副、渔各业用地结构调整与布置;(5)区域土地开发、改良和保护等综合整治措施等。指标控制模式规划方法:根据区域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在土地供需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规划期间各部门、各类用地的调整控制指标,并逐级下达加以落实。规划内容:(1)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和各部门土地需求量预测;(2)规划目标和任务的确定,(3)各部门、各类用地指标的调整和平衡;(4)各项建设用地指标的确定;(5)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指标等。主要成果:确定的各项土地利用控制指标,包括规划前后土地利用面积与结构,规划期末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规模控制性指标。主要特点:不需要组织庞大的规划班子,任务完成期限短,规划成果具有较大的弹性和应变能力。缺陷:不适应土地利用规划具体的定位,即对土地资源的空间布局缺乏必要的监控。

必须与其他模式配合使用。柏油路上中油菜安徽郎溪违规征地被查突击种油菜“唬”卫星用地指标和用地分区结合中心内容:根据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特点和土地利用方式划分的土地利用控制区,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方针和配套政策,结合土地利用指标,形成比较严谨的土地利用宏观控制体系。用地指标调整与规划分区相结合模式核心内容:一、采用综合平衡法进行用地指标调整二、依据现状及未来土地利用类型组合的空间差异,进行规划分区用地指标控制和地类分区相结合模式一、由国家层层下达建设占用耕地指标、补充耕地量指标和净增耕地指标,在此调控下进行用地指标调整方案的编制。二、县级规划进行规划类型分区,表达在图纸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的探索蓝图规划绿图规划目标规划过程规划弹性规划

弹性规划是针对土地利用系统内部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干扰而设立的一个反馈控制,其通过对可调节的土地利用类型给出供给量的一定调节范围的方式,抵消或弥补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影响导致的土地需求量预测值的偏离或变化,目的是维持土地利用规划在规划时间段内的稳定性,保障土地利用系统正馈目标的实现。第二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原则与任务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原则:1、目的性原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已存在的和规划期间可能出现的社会关心的土地利用问题。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因地制宜原则土地利用规划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设计,必须紧密结合各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能千篇一律。3、系统协调原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综合协调各土地利用于系统间的需求平衡,达到土地利用功能的整体最优。纵向、横向各层次系统间的信息反馈。4、综合效益原则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追求融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为一体的综合效益的最大化。5、动态平衡原则土地利用规划则表现为规划——实施——修改——规划——实施的动态过程。6、公众参与原则

公众参与规划是指规划工作组通常与工作范围以外的、将来要执行规划或受规划影响的部门或公众代表广泛交换意见,共同参与规划决策的过程。公众参与的必要性表现在:公众参与有利于体现民主,强化公众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进而增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公众参与是通过规划切实保护耕地的重要保障;公众参与是监督规划实施的一个重要前提等。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任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

解决各行各业的用地矛盾,建立良性循环的土地生态体系,提高土地利用的总体效益,对土地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既能满足人们对社会财富日益增长的需要,又能保证土地资源永续利用。基本任务:1、对土地利用进行宏观调控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政府加强土地利用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综合性、控制性和指导性。2、对用地部门进行组织协调克服过去部门间土地管理各自为政、自成系统,解决部门间存在的严重征地矛盾和土地资源浪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