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戴辉华)副本_第1页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戴辉华)副本_第2页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戴辉华)副本_第3页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戴辉华)副本_第4页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戴辉华)副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戴辉华)副本第一节妇女一生各阶段生理特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发育成熟衰老过程NeonetalchildhoodadolescencesexualmenopausepostPeriodmaturitytransitionmenopause4W12Y19Y60Y(一)胎儿期(fetalperiod)

性染色体X与Y决定着胎儿的性别,即XX合子发育为女性,XY合子发育为男性。

胚胎6周后原始性腺开始分化。若胚胎细胞不含Y染色体即无H—Y抗原时,性腺分化缓慢,至胚胎8一l0周性腺组织才出现卵巢的结构。原始生殖细胞分化为初级卵母细胞,性索皮质的扁平细胞围绕卵母细胞构成原始卵泡。

卵巢形成后,两条副中肾管发育成为女性生殖道。(二)新生儿期(neonatalperiod)

出生后4周内称新生儿期。

女性胎儿在母体内受到胎盘及母体卵巢所产生的女性激素影响,出生时新生儿外阴较丰满,乳房略隆起或少许泌乳。出生后脱离母体环境,血中女性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可出现少量阴道流血。这些生理变化短期内均能自然消退。(三)儿童期(childhood)

从出生4周到12岁左右称儿童期。

儿童早期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卵泡无雌激素分泌。生殖器为幼稚型。阴道狭长,上皮薄,无皱襞,细胞内缺乏糖原,阴道酸度低,抗感染力弱,容易发生炎症;子宫小,宫颈较长,约占子宫全长的2/3.子宫肌层亦很薄;输卵管弯曲且很细;卵巢长而窄,卵泡虽能大量自主生长,但仅发育到窦前期即萎缩、退化。子宫、输卵管及卵巢位于腹腔内。

儿童后期,约8岁起.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抑制状态解除,卵巢内的卵泡有一定发育并分泌性激素,但仍达不到成熟阶段。卵巢形态逐步变为扁卵圆形。子宫、输卵管及卵巢逐渐向骨盆腔内下降。开始显现女性特征。(四)青春期自乳房发育等第二性征出现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阶段:1.第一性征

:卵巢增大,卵泡开始发育和分泌雌激素。生殖器变为成人型。阴阜隆起,大、小阴唇变肥厚并有色素沉着;阴道长度及宽度增加,阴道粘膜变厚并出现皱襞;子宫增大,宫体占子宫全长的2/3;输卵管变粗,弯曲度减小;2.第二性征:音调变高;乳房丰满而隆起;出现阴毛及腋毛;骨盆横径发育大于前后径;胸、肩部皮下脂肪增多,显现女性特有体态。3.生长加速:体格加速增长4.月经来潮

:卵巢产生的雌激素足以使子宫内膜增生。

不等于卵巢排卵。(五)性成熟期(SeXualmaturity)

又称生育期,是卵巢生殖机能与内分泌机能最旺盛的时期。

一般自18岁左右开始,历时约30年,此期妇女性功能旺盛,卵巢功能成熟并分泌性激素,已建立规律的周期性排卵。生殖器官各部及乳房在卵巢分泌的性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变化。(六)绝经过渡期(menopausaltransitionperiod)

指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

可始于40岁,历时短至l一2年,长至10~20年。此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不能成熟和排卵,因而常为无排卵性月经。最终由于卵巢内卵泡自然耗竭或剩余的卵泡对垂体促性腺激素丧失反应,导致卵巢功能衰竭,月经永久性停止。

绝经:妇女一生中最后一次月经

围绝经期: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

绝经综合征:绝经过渡期雌激素水平降低,表现血管舒缩障碍和神经精神症状,(七)绝经后期

指绝经后的生命时期。

初期阶段,卵巢停止分泌雌激素,但卵巢间质仍能分泌少量雄激素,后者在外周转化为雌酮,是循环中的主要雌激素。60岁以后进入老年期。卵巢间质的内分泌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生殖器官进一步萎缩老化,易发生老年性阴道炎。骨代谢失常引起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第二节卵巢周期卵巢功能生殖功能:

产生卵子并排卵内分泌功能:产生性激素卵泡发育的调控机制外周机制:卵巢产生循环中的雌激素中枢机制:脑局部产生的雌激素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产生负反馈作用,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卵泡发育机制

两种细胞:卵泡膜细胞颗粒细胞两种促性腺激素:FSHLH雌激素合成两种细胞-两种促性腺激素学说示意图

两细胞-两促性腺激素学说1、卵泡的发育(1)始基卵泡初级卵母细胞oogonium单层梭形颗粒细胞granulosacell(2)窦前卵泡

是初级卵泡发育完全的阶段

组织学变化:卵母细胞增大,外围有透明带,

颗粒细胞变为多层,外围的间质细胞包绕形成卵泡膜的内泡膜层和外泡膜层。颗粒细胞层与卵泡膜层之间出现基底膜层。颗粒细胞上出现FSH、E2和T受体,卵泡内膜上出现了黄体生成激素受体。(3)窦状卵泡雌激素和FSH持续影响下产生的功能变化:卵泡液形成,卵泡腔形成。FSH作用下,颗粒细胞获得LH受体(4)排卵前卵泡(成熟卵泡)发育成熟的卵泡成熟卵泡特点:卵泡液急剧增加,卵泡腔增大卵泡体积增大,15-20mm卵丘形成卵泡期:自月经第1日至卵泡发育成熟,成为卵泡期,一般需10-14日。2、排卵(ovulation)

定义:卵细胞被排出的过程

排卵的内分泌调节:血LH/FSH高峰出现

卵母细胞重启减数分裂

卵泡液内蛋白溶酶被激活PG和组织胺增多

平滑肌纤维收缩

时间:下次月经前14天3、黄体(corpuslutein)形成及退化卵巢黄体

(黄体期-排卵日至月经来潮)

排卵后卵泡液流出,卵泡壁塌陷,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向内侵入,周围卵泡外膜包围,共同形成黄体。

排卵后7—8日黄体体积和功能达到高峰,直径l一2cm,外观色黄。

若卵子未受精,黄体在排卵后9一10日开始退化,组织纤维化,外观色白,称白体。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卵巢中又有新的卵泡发育,开始新的周期。

卵巢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1、甾体激素的基本化学结构:

甾体激素属类固醇激素。类固醇激素的基本化学结构为环戊烷多氢菲环。按碳原子的数目分为3组:21碳,孕激素,如孕酮;19碳,雄激素,如睾酮;18碳,雌激素,如雌二醇、雌酮、雌三醇2、甾体激素的生物合成过程

3、甾体激素的代谢

主要在肝脏代谢,经肾脏排出4、卵巢性激素分泌的周期性变化(1)雌激素的二个分泌高峰:排卵前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时(2)孕激素的分泌高峰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时5、卵巢性激素的作用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孕激素的生理作用雄激素的生理作用

卵巢性激素的生理作用

雌H孕H子宫平滑肌

肥大增生,收缩

松弛

内膜

增生

分泌

宫颈

松弛,分泌增加,变稀

闭合,分泌减少,变稠输卵管

加强收缩

抑制收缩阴道上皮

增生角化变厚

细胞脱落乳腺

腺管

增生

腺泡发育卵泡发育

卵泡发育

下丘脑

正负反馈

负反馈

水钠潴留

促进

减少代谢影响

骨代谢,脂代谢

体温升高孕激素与雌激素的协同和拮抗作用协同作用:孕激素在雌激素作用基础上

进一步促进生殖器和乳房发

育,为妊娠准备条件。拮抗作用:子宫内膜、子宫收缩、输卵管蠕动、宫颈粘液、阴道上皮细胞、水钠代谢雄激素的生理作用testosterone

来源:肾上腺皮质、卵巢

功能: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对机体代谢功能的影响

雄激素的生理作用

来源:肾上腺皮质、卵巢1)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促使阴蒂、阴唇和阴阜的发育,促进阴毛、腋毛的生长。雄激素过多会对雌激素产生拮抗作用,可减缓子宫及其内膜的生长及增殖,抑制阴道上皮的增生和角化。2)对机体代谢功能的影响:蛋白合成、骨质生长、性欲有关卵巢的其他分泌功能

卵巢除分泌甾体激素外,还分泌一些多肽激素和生长因子。第三节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和月经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月经、初潮、月经周期及月经期的概念月经血特征及经量正常月经的临床表现一、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1、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

(1)增殖期(proliferativephase)增殖早期:月经周期第5~7日增殖中期:月经周期第8~10日增殖晚期:月经周期第11~14日(2)分泌期(secretivephase)

分泌早期:月经周期第15~19日

分泌中期:月经周期第20~23日

分泌晚期:月经周期第24~28日(3)月经期:月经周期1-4天

增生期内膜

分泌期内膜

月经期内膜早期增殖期内膜基底层

增生期子宫内膜表面上皮细胞及腺上皮细胞呈低柱状,核居于细胞底部,小而长卵形、色深。

增生期中期晚期腺体扩大弯曲晚期增生期假复层分裂象细胞核增大

分泌期子宫内膜分泌期内膜

早期分泌期(周期第16-19天)

第16天,17天,腺体腔较扩大,腺体与腺体相互靠近,由于腺腔的面积增加,腺上皮细胞自假复层回复至单层排。单层柱状上皮

早期分泌期的主要形态特点是出现腺体上皮内的核下空泡。核下空泡是说明排卵的一个重要依据。

第18,19天,核下空泡逐渐消失。分泌期第二十天残留核下空泡分泌期第二十天腺体弯曲

腺体弯曲,有分泌空泡出现,管腔内有分泌物,间质水肿。分泌期第二十天管腔分泌物分泌期第二十天间质水肿腺体呈锯齿状蜕膜样细胞颗粒细胞

晚期腺体分泌衰竭,腺上皮细胞核呈圆形。衰竭的腺体月经期内膜

月经期内膜:内膜表面出血,腺体衰竭,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皱缩。间质有新鲜的出血及成堆的中性粒细胞浸润。2、子宫内膜的生物化学研究

酸性粘多糖(AMPS)

血管收缩因子

甾体激素受体

水解酶二、月经(menstruation)

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月经初潮年龄多在13-14岁之间,但可能早在11-12岁。16岁以后月经尚未来潮者应当引起临床重视。月经血的特征

月经血呈暗红色,除血液外,还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

月经血含有前列腺素及大量纤溶酶,所以不凝,只有出血多的情况下出现血凝块。正常月经的临床表现—周期性

相邻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称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l一35日,平均28日。

每次月经持续时间称经期,一般为2—8日,平均3—5日。

经量为一次月经的总失血量,正常月经量为30一5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

由于盆腔充血以及前列腺素的作用,有些妇女出现下腹及腰骶部下坠不适或子宫收缩痛,并可出现腹泻、头痛及轻度神经系统不稳定症状。第四节、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1、阴道粘膜的周期性变化2、宫颈粘液的周期性变化

雌激素:羊齿植物叶状结晶

孕激素:椭圆体3、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第五节月经周期的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性腺轴功能:控制女性发育、正常月经和性功能

参与机体内环境和物质代谢的调节下丘脑分泌的激素:FSH-RHLH-RHgonadotropichormone腺垂体分泌的激素:FSHLHPRL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luteinizinghormoneprolactin性腺轴的功能调节:神经调节

激素反馈调节反馈性调节作用feedbackaction正反馈positivefeedback负反馈negativefeedbac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