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公开课_第1页
研究性学习公开课_第2页
研究性学习公开课_第3页
研究性学习公开课_第4页
研究性学习公开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性学习专题复习二

——课题研究的常用方法.学习目标:1、掌握研究性学习中的常用方法;2、掌握课题研究常用方法的考点及考查范围3、熟练掌握答题的技巧及解答策略重点难点:1、重点:课题研究常用方法的考点及考查范围2、难点:答题的技巧及解答策略考点1.①考查调查问卷、调查表格等调查工具的命制;②考查访谈调查的各项必要工作;③考查选择调查对象的理由。这都是开展调查研究所必需具备的先决性基本能力。考点2.考查对调查、实验内容以及调查、实验所得材料的统计与分析。只有对调查、实验内容以及调查、实验所得材料展开细致的分析,才能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课题研究的方法的考查范围考点3.研究方法考查研究方法的概念以及选择研究方法的理由。实验题最常用到的研究方法有:实验法、观察法和统计分析法(其他方法合理亦可)考点4.变量的确定实验中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解答时应对题干、表格进行综合分析,抓住题中的关键词句,切忌盲目乱编。考点5.实验假设实验题在制定实验计划阶段通常会要求对实验进行假设。要紧扣课题,条理清楚。考点6.实验步骤注意逻辑性,合理,有实效。考点7.预期结论预期结论是对实验假设的细化。应该围绕课题,回答全面。考点8.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建立在对实验目的和实验现象的准确把握上,解答时注意全面、准确,避免出现重复。考点9.课题的成果形式可以穿插在各种类型的试题中。注意成果形式与课题吻合。可以是论文、实验报告、等。

二、常用课题研究方法

一类是收集研究数据资料的方法,如调查法、观察法、文献法、等,这些方法旨在获得对象的客观资料,而不给予对象任何影响;另一类方法是旨在改变和影响变量的方法,如实验法,这些方法是要通过施加某些干预而获得某些期望的结果。

文献法:是指根据一定课题的研究目的,通过查阅、分析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调查法:是一种研究者通过各种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了解某一方面的实际情况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调查法:是一种研究者通过各种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了解某一方面的实际情况实验法:是学生根据研究性专题学习的需要,利用一定的仪器或设备,人为地控制、干预或模拟自然现象,使某一事物(或过程)在有利于观察的条件下发生或重演,从而获取科学知识、探索自然规律、学习科学方法的一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在中学阶段,实验法在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中使用较多。(一)文献法:1、零次文献: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情报信息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形成一次文献以前的知识信息,即未经记录,未形成文字材料,是人们的"出你之口,入我之耳"的口头交谈,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非文献型的情报信息;二是未公开于社会即未经正式发表的原始的文献,或没正式出版的各种书刊资料,如书信、手稿、记录、笔记和包括一些内部使用通过公开正式的订购途径所不能获得的书刊资料。

2、一次文献:指原始文献,是第一手资料。如,报刊、图书、期刊、会议文献、科技报告、档案材料等。3、二次文献:是将分散的一次文献加以整理、组织、使之成为系统的文献,以便快速有效地查找和利用。如,目录、索引、检索性文摘等。4、三次文献:是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一次文献内容的整理分析编写出来的资料。如专题综述、评述、年度总结、进程报告等。注意!查阅文献资料一般从二次文献开始查起(二)调查法

1、从调查范围上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随机抽样、分类抽样)

2、从调查方式上分:现场观察、访谈调查(个采访、开调查会、座谈会)和问卷调查(最常用的方式)(1)访谈调查①访谈前的准备工作:A、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取得访谈对象的同意和认可。B、做好相关物品准备(笔、记录本、录音机、照相机、录像机、衣着等)。C、准备好访谈提纲(采访导语、提问的问题)。D、预约时间、地点。②访谈过程中:礼貌、会问、善听、巧记。③结果:调查报告、音像资料。(2)问卷调查问卷设计:A、标题

B、卷首语和指导语C、主体(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半封闭半开放式问题)设计问卷应注意的问题

1、问题围绕研究目的来编制、避免出现双关语、片面和暗示性语言2、选项要全面,包含所有的可能性,让每个人都可以做出选择3、问题不要超过被调查者的知识能力范围4、选项要合理,便于统计分析5、表上留有供人填写答案的足够空间如何写导语(1)采访导语:礼貌称谓、自我介绍、委婉提出采访要求,致谢。(2)调查导语:礼貌用语、调查目的说明语、指导提示性语言。(三)实验法

①过程: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进行实验设计、制订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收集资料→分析实验材料、揭示因果关系→验证假设、撰写报告。②实验假设是对所选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讨论和考证后提出初步的假定。搜集一定数量的事实资料→提炼出问题→寻求理论支持→形成初步假设。通过文献资料或向专家咨询,了解前人所做的实验,参考前人的实验方案进行设计。③实验过程是改变自变量、观察测量因变量、控制无关因素;重复;对照;全面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实验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因素

假设:

根据一定的观察事实和科学知识,对研究的问题提出假定性的看法和说明。常量:

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量就是常量。变量:

一般指研究者操纵、控制或观察的条件或特征。变量也称“变数”。(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

一、下列资料中全部属于一次文献的是

A报刊、图书、索引、会议文献、密信B目录、索引、评述、检索性文摘、档案材料C专题综述、年度总结、进程报告、会议文献D科技报告、报刊、图书、会议文献D解析:A索引是二次文献,密信是零次文献。B目录、索引、检索性文摘是二次文献。C专题综述、年度总结、进程报告是三次文献。

二、

有专家预言,暖冬气候将会带来各种病虫害的加剧、猖獗。美国白蛾是我国北方一种近年来外来入侵害虫,在一年要繁衍3-4代,每一代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越冬期历时最长,从11月上旬到第二年4月。

为了研究在暖冬气候环境下,美国白蛾的越冬情况,某同学采用了实验法进行了研究。利用恒温箱模拟暖冬和寒冬环境,比较在暖冬和寒冬条件下美国白蛾的越冬死亡率和发育进度。暖冬环境命名为“1号恒温箱”,温度定为当地历年来当月最高平均气温;寒冬环境命名为“2号恒温箱”,温度设定为当地历年来当月最低平均气温。具体温度设定为:1号恒温箱2号恒温箱2月份10.2℃3.6℃3月份12.4℃8.0℃总数活幼虫幼虫生长情况死幼虫幼虫死亡率活蛹死蛹化蛹率蛹的死亡率1号恒温箱50条20条体型较大3条6%20条7条54%26%2号恒温箱50条29条比较单瘦10条20%10条1条22%16%实验数据统计表1、本课题研究中应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A.调查法B.实验法C.个案法D.观察法2、本课题研究中的自变量是A.温度B.越冬死亡率C.发育进度D.幼虫总数3.本课题研究中的因变量有A.温度B.越冬死亡率C.发育进度D.幼虫总数4、从以上统计结果,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有A.暖冬环境中的美国白蛾幼虫死亡率明显低于在寒冬环境中的幼虫死亡率,生长状况好,体型较大。B.暖冬环境中的美国白蛾的发育进度明显提前,化蛹率高,蛹的死亡率也明显降低。C.暖冬环境中的美国白蛾的发育进度明显提前,化蛹率高,蛹的死亡率也明显提高。D.暖冬环境中的美国白蛾幼虫死亡率明显高于在寒冬环境中的幼虫死亡率,生长状况好,体型较大。

BDABCAC

解析:

本题是实验法的一道典型的例题。实验的变量就隐藏在题目所给材料中“比较在暖冬和寒冬条件下美国白蛾的越冬死亡率和发育进度”;实验的结论必须紧紧围绕实验的目的“为了研究在暖冬气候环境下,美国白蛾的越冬情况”,在表述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考查的知识点:1题考点32、3题考点44、题考点85、题考点9

三、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任务。为了解农民收入现状,一调查小组抽取了某镇的三个村,采用问卷方式对三个村2007年农民家庭年纯收入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民收入主要来源有:传统种植、“农家乐”旅游、特色养殖和“其他,三个村的户均年纯收入的分类统计结果如下表:村庄传统种植(元)农家乐旅游(元)特色养职(元)其他(元)甲村25001100060001300乙村20001300070001200丙村25001450060001000注:各村的农民家庭数均按268户计1、结合调查结果,就本次调查活动所采用的调查问卷,请你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问卷调查内容要包括农民的收入来源和具体数据B.被调查的农民必须在调查卷上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这样才能保证所得到的调查信息是客观真实的C.问卷的问题设计都是封闭性的D.问卷开头部分应该有指导语,以说明调查目的和填写要求

AD解析②没有必要让被调查的农民必须在调查问卷上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这与我们调查的内容无关。③封闭性题目,是根据题目的要求从问卷已给出答案中做出相应回答的题目,本次问卷中没有给出答案,应属于开放性问题。

考查点12、依据上表,你能进一步获取的数据是A.甲、乙、丙各村的户均年纯收入B.甲、乙、丙各村的人均年纯收入C.甲、乙、丙各村的户均年纯收入中四种来源成分的百分比D.甲、乙、丙三个村总的户均年纯收入中四种来源成分的百分比解析B表格中没有给出人口的数量,所以我们不可能算出甲、乙、丙各村的人均年纯收入。

考点2ACD3、为进一步了解该镇传统种植业发展的更多情况,需要去采访镇政府负责人.根据该镇农民目前收入构成状况拟定采访时要提出问题,您认为下列所提问题合适的是

A、从2007年咱们镇农民收入的构成来看,来自传统种植业的收入只占农民年纯收入的10%,您怎么看这一数字?B、从2007年咱们镇农民收入的构成来看,来自“‘农家乐旅游”的收入占农民年纯收入的55%

,比例较高,您认为其原因是什么?C、就咱们镇的现有条件.您认为下一步传统种植业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D为提高农民发展传统种植业的积极性,镇政府有没有相应的引导性措施?ACD解析:B是关于“农家乐旅游”收入所占农民年纯收入的比例,与题干所给的“为进一步了解该镇传统种植业发展的更多情况”不符。考点1

强化训练243561【一、二】一、(2012年青岛一模70题)进行研究性学习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保证调查的全面性,发放的调查问卷需要全部回收统计B.进行访谈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语言和语气,问题要深刻,不需要回避隐私话题C.采用观察法时需要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取资料D.文献资料研究法是获取感性资料最快捷的方法C二、某些濒危物种虽然可以利用种子繁殖,但是种子的休眠期长、萌发率低,导致自然繁殖率低。为抢救濒危物种,他们围绕提前解除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的这一目标,通过实验得到下表中的实验结果。处理方式机械破损后直接播种0.05%赤霉素液浸泡种子24小时机械破损后再用0.05%赤霉素液浸泡种子24小时机械破损后再用温度40℃的0.05%赤霉素液浸泡种子24小时发芽率28.2%23.2%80.4%96.6%该小组实验前做出的假设有A.机械破损能解除种子的休眠期,提高发芽率。B.0.05%赤霉素液不能解除种子的休眠期,提高发芽率。C.40℃温度等外因能解除种子的休眠期,提高发芽率。D.机械破损后再用40℃温度的0.05%赤霉素浸泡能否解除种子的休眠期,提高发芽率。ABC

三、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五彩辣椒”,因为色彩多样而得名,通过对“五彩辣椒”的物质含量与元素分析发现,“五彩辣椒”的蛋白质、锌、铁、钙的含量均超过普通辣椒,并含有普通辣椒所没有的微量元素;同时,“五彩辣椒”也比普通辣椒的储存时间长。某学校研究小组想要验证“五彩辣椒”是否比普通辣椒的储存时间长,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依次回答下列问题。2、本实验预测可能的结果并与相应的结论相匹配正确的有A.结果:实验组的腐烂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五彩辣椒”不比普通辣椒耐储存B.结果:实验组的腐烂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五彩辣椒”与普通辣椒储存时间相当C.结果:实验组的腐烂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五彩辣椒”比普通辣椒耐储存D.结果:实验组的腐烂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五彩辣椒”比普通辣椒耐储存BD1、本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①连续几周观察并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辣椒的腐烂情况。②通过实验数据得出结论③将实验组与对照组储存在20~25℃的环境中,并观察。④将“五彩辣椒”分成若干等份用做实验组,同时取等量等份的普通辣椒为对照组。A.④①③②B.④③①②C③①④②D④③②①B【四、五】四、(2012山东省实验中学一模77题)警戒色是某些有毒的或不可食的生物所具有的鲜艳醒目的颜色,这种颜色往往会对捕食者形成信号作用,使其避而远之。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与警戒色有关的模拟实验:让a、b两组小鸡分别在不同颜色的地板上啄食均为苦味的谷粒,并对啄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实验初期,小鸡对两种颜色的谷粒啄食比例均等B.实验初期,鲜艳醒目的谷粒颜色对小鸡是警戒色C.随实验次数增多,小鸡对醒目颜色的谷粒啄食比例增多D.随实验次数增多,小鸡逐渐将醒目谷粒的颜色作为警戒色D五、下表是该市交警大队制作的一份交通事故统计表。

依据上表,下列结论正确的有A.不同交通环境和交通流量分布造成交通事故发生率有明显差异B.城市道路白天交通流量大,交通事故多于夜间C.一般城市道路发生的交通事故最多D.高速公路上主要由于违法行为引发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

项目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元)高速公路304435642002一级公路32271876105二级公路503641135600三级公路41362981508四级公路2118927502等外公路110300城市快速路5343002一般城市道路665428104807AC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寿星老人越来越多。某校学生小明就把“潍城区老年人生活内容调查”作为课题进行了研究。

1、小明的课题中,下列群体作为调查的样本不合适的是A敬老院的老人B敬老院的工作人员C小学生D独居的老人2、小明的开题报告中,计划采访某敬老院的院长和某老干部局的局长,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访前的准备工作的是A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取得采访对象的同意,准备好访谈纲。B做好相关物品准备(笔、记录本、录音机、照相机、录像机等)。C礼貌、会问、善听、巧记。D预约时间、地点。CC七、据交通部门统计:2008年第一季度,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2026起。造成16145人死亡,71490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3亿元。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10起,同比增加5起。是什么原因导致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上涨说明了什么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某校学习小组确立了一个研究课题: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调查。

1、下面列出了研究该课题所必需的五项资料:①过往行人、车辆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②实际路况;③路标设置情况;④交通事故案例;⑤交警部门的事故鉴定分析。其中对于过往行人、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