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之 实验法_第1页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之 实验法_第2页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之 实验法_第3页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之 实验法_第4页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之 实验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讲实验法社会研究方法(十一)实验法2本讲的位置调查研究:最常用,通过询问问题收集资料。实验法:对控制的要求最严格,让我们更完整地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逻辑。文献研究:内容分析法、利用现成的统计资料、历史档案实地研究:参与到研究对象当中,进行更密切的观察和更全面的理解。社会研究方法(十一)第十章实验法3本讲目的一种特定的观察方式可广泛应用于其他观察的研究逻辑社会研究方法(十一)实验法4本讲主要内容1.导言2.实验法在什么情况下适用3.经典实验——实验法的基本要素4.如何选择受试者5.误区和实验设计的变体6.实验法举例7.实验法的优缺点社会研究方法(十一)实验法51导言实验是控制检验因果过程的卓越工具。实验:行动——后果选择受试者——刺激——观察他们的反应实验的普遍性——做菜、骑自行车、学电脑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实验法62实验法在什么情况下适用解释性研究:验证范围有限、界定明确的假设青少年暴力倾向与媒体宣传,对日本人的态度与电影制度、意识形态与小群体互动典型的实验法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自然实验:在日常社会事件中进行的“实验”。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实验法73经典实验——实验法的要素经典实验通过对实验组与控制组做前测及后测,来检验实验刺激对因变量的效果。三对主要成分:(1)自变量与因变量;(2)前测与后测;(3)实验组与控制组(对照组)。社会研究方法(十一)实验法83.1.1自变量与因变量自变量是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量。因变量往往是研究所测量的变量。二者具有相对性。自变量是实验中的刺激因素,它或有或无,通常,是具有两种属性的二分变量,即通常只有两个取值:有和无,即给予实验刺激或不给予实验刺激。实验研究的中心目标是探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即考察实验刺激对因变量的影响。社会研究方法(十一)实验法93.1.2前测与后测在最简单的实验设计中,受试者首先作为因变量接受测量(前测),然后接受自变量的刺激,之后作为因变量再接受测量(后测)。因变量前后测之间的差异,被视为自变量的影响力。测量态度问题时面临的效度问题:测量,受试者猜测实验者的目的,“清理”答案。研究活动本身可能改变研究对象特质的展现。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实验法103.1.3实验组与控制组消除实验本身影响的首要方法是采用控制组。实验室实验法很少只观察接受刺激的实验组,研究者往往也观察未受实验刺激的控制组。霍桑效应(HawthorneEffect)的启示和控制组在方法论中的意义。医学用药。控制组的另一个作用:排除实验过程中外在事件的影响。一个以上的控制组的设计。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实验法113.2实验法基本结构社会研究方法(十一)实验法123.3双盲实验实验过程中先验偏见的存在。实验对象的偏见与实验人员的倾向。排除偏见——不论受试者或实验主持者都不知道谁属于实验组或控制组。概念,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刺激对于实验对象和参与实验的参观人员来说都是未知的。罗森塔尔实验。匿名评审制度。社会研究方法(十一)实验法134如何选择受试者实验主持人请学生选修他或她的课程以参与实验,或者在大学报纸上刊登广告来招募受试者。受试者参与实验,可能有报酬,也可能没有。社会研究方法(十一)实验法144.1关于推论的难题及探讨对象一般是大学生,如何推论到一般民众的行为与态度?描述与解释——与一些具体特征相比,社会过程与因果关系模式似乎更容易展开推论,而且更加稳定。一般而言,一组受试者是否能代表更大的总体并不比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的相似更加重要。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实验法154.2.1概率抽样从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形成两组。因为样本量的要求,对于比较大的人群,实验法很少采用概率抽样。社会研究方法(十一)实验法164.2.2随机化要使实验组与控制组具有可比性,随机化是最一般的方法。随机数表?系统抽样?不管用哪种方法,招募到全部受试者之后,实验主持人可以随机地把受试者分派到实验组或控制组。社会研究方法(十一)实验法174.2.3配对方式制作一个由所有最相关特征组成的配额矩阵完成全部配对过程。社会研究方法(十一)实验法184.2.4配对方式或者可以招募比实验设计所要求的更多的受试者。在考察这些初选受试者的诸多特征时,每当发现一对相似的受试者,就随机把一人分派到实验组,把另一人分派到控制组。完全与众不同的受试者,则可排除在外。目的:实验组的整体平均特征应该与控制组相同。社会研究方法(十一)实验法195误区和实验设计的变体前实验(前现代)的三种设计:单次研究设计、单组前后测设计、静态组间比较。1.单次研究设计:只有一组受试者,在实验刺激之后直接接受有关因变量的测量。无法控制测量工具、本身本质。2.单组前后测设计:在单次研究设计基础上,实验组加上前测,但没有控制组。无法控制自变量以外的某些因素的影响。3.静态组间比较:有实验组与控制组,但没有前测。无法控制:两组之间的差异性。社会研究方法(十一)实验法205.1前试验三种设计图示社会研究方法(十一)实验法215.2.1内在无效度的来源实验设计中内在无效度有以下来源:1.选择偏好:分组的时候带入研究者的偏好。2.实验死亡率:中途拒绝者,被筛选了。3.历史事件: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历史性事件将把实验结果弄得混淆不清。4.智力和情绪的变化:思维、“免疫能力”提高。5.测验让人成熟:后测更为深思熟虑。6.向平均数回归的可能:处于极端位置的受试者的变化(不论是否有外在影响都有向均数回归的趋势)。社会研究方法(十一)实验法225.2.2内在无效度的来源7,因果时序:可能是因变量的变化引起刺激的变化。8,测量工具:前测与后测测量工具不同,可能因测量工具本身引发问题。9,控制组受到污染:(1)受访组对控制组的影响;(2)补偿效应;(3)补偿性竞争——控制组的努力;(4)自暴自弃。经典实验以随机分派受试者的方式,预防所有的内在无效度。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实验法235.3外在无效度的来源实验也面临外在无效度问题:实验发现未必反映现实生活——推论的难题。实验环境与刺激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外在无效度的一个例子,而经典实验并未防范这个问题。(无法验证到底是谁影响了谁,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混同和互构)社会研究方法(十一)实验法245.4.1所罗门四组设计所罗门四组设计和仅有后测的控制组设计,能够防范外在无效度问题。社会研究方法(十一)实验法255.4.2仅有后测的控制组设计由所罗门四组设计的后半部分——第三、四组组成。坎贝尔和斯坦利建议,如果适当地把受试者随机分派到实验组和控制组(这个设计与静态组间比较的区别也就在此),实验前测是不必要的。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实验法265.5专题小组的实验法性质受试者会被带人实验室参与结构不甚严谨的探索性研究(不如控制实验那么严谨),特别是在市场研究领域。社会科学家可以利用专题小组来探究某项议题的各个层面。问卷设计头脑风暴、轰爬。会议开始和结束时测量与会者的意见。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实验法275.5.1密集政治教育的作用“美国应该为了世界上战乱地区的和平继续与他国进行军事合作”(说服的效果)社会研究方法(十一)实验法285.6“自然”实验法自然实验经常在现实世界的社会生活中发生,社会研究者可以用和实验室实验相同的方式进行研究。有时候我们可以观察和分析自然设计并实施的实验,有时候是社会与政治决策者发挥此种自然的功能。SARS:人的居住空间;禽流感:饮食习惯收容遣送制度废除之后的城市农民工的安全感回顾式调查,

事件史分析:受上山下乡不同程度影响的人;没有归属感的一代:好胜之心。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实验法296实验法举例主题:社会认同力量《窈窕淑女》,杜利特尔(ElizaDoo1ittle)把家庭教师Higgins教授与希金斯教授的朋友Pickering上校对待她的方法区分如下:你应该很明白,除了人人都可学的事物(诸如穿着、说话得体等等)之外,一个淑女与卖花女之间的差别不在其言行举止,而在于他人如何对待她。对希金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