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课件11_第1页
《再别康桥》课件11_第2页
《再别康桥》课件11_第3页
《再别康桥》课件11_第4页
《再别康桥》课件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别康桥

徐志摩徐志摩的诗集主要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还有不少散文集,如《落叶》等,其中《自剖》《想飞》《我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名篇。作者及背景:情感体味艺术技巧作者背景拓展练习课文朗读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原配夫人张幼仪离弃。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弃。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化作了天边的一片云彩,时年35岁。徐志摩与张幼仪结婚合照徐志摩的“康桥情结”在那里,他接受了资产阶级教育,形成以“爱、自由、美”为核心的人生观和“康桥理想”;在那里,他结识了影响他生命、终生为之倾慕的一个重要女性——林徽音。在那里,他遇到了当时伟大的诗人泰戈尔,他的诗作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这位大师的影响。林徽音、泰戈尔与徐志摩十七岁时的林徽因蜜月中的徐志摩陆小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胡适徐志摩的人生观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胡适徐志摩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剑桥大学局部俯瞰图剑桥大学皇家学院正面皇家学院侧面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徐志摩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拔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我所知道的康桥》《康桥,再会吧》1922年,第一次离开剑桥,写下长诗1926年,第二次旅游英国,留下散文1928年,第三次去剑桥,告别剑桥,留下佳作《再别康桥》写作背景介绍:

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就读于伦敦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并且在这里他邂逅了林徽因,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康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候在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1928年他重到英国,在他再次要离开伦敦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了这首诗。一、正音xìnggāosùshēng长篙:漫溯:笙箫:青荇: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分析赏析:宁静的康河及作者对康河的爱和依恋,为全文奠定下一个抒情的基调。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1、这四节诗人借哪些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金柳青荇一潭清泉星辉2、诗人如何把自己的感情溶于这些景物中的?比喻(暗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3、找出这四节中的动词,其在诗句中有何效果?荡漾招摇揉碎沉淀漫溯

使每一幅图变成动态的画面,同时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也正是诗人无拘无束的生命追求与美的精神的吐露与象征。4、诗人寻找什么样的梦?用诗中的词语来回答。彩虹似的梦5、什么又是诗人心中所追求的最美丽的梦呢?

爱自由美

6、这四节在表现诗人情感上的层次怎样?步步升腾7、从整体看,诗人的情感特点是怎样?兴奋、热烈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1、为什么诗人又不能在此纵情放歌呢?从理想跌落到现实,想到别离康桥时的苍凉和无奈;不忍打破宁静而和谐的康河,忍破坏这份“宁静美”。2、此时,诗人的情感特点怎样?凄婉、哀伤3、这一节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告别康桥时的何种心理和形象?把对康桥的爱和眷恋化成了一个洒脱的意象,使诗人更增添了几分飘逸与潇洒。感受其形式的美每一节都是一幅美丽、动态的图画。绘画美:音节和谐,回环复沓,轻轻感受,如听小夜曲。音乐美: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这正是徐志摩所崇尚的新月派诗人所追求的:

闻一多的“三美”诗学理论。音乐美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A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

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

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美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建筑美

建筑美

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离别诗,而中国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离别诗,比较一下,《再别康桥》有什么新颖之处?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离别对象特别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人间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卢纶《送李端》)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例2明确: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轻松的气氛。“多情自古伤离别”,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营造的气氛轻松“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免不了沉重愁绪,而此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沉默”“悄悄”造成了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感。例3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们要远行,面对父母亲友,你们眼中所看到会是什么样的景呢?结合你们自己的经验,设身处地地为徐志摩设想一下。明确:意象的选择新颖。照一般情况看,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器的轰鸣。但这一切,作者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对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星辉”等自然物,让我们感觉作者就像是一位不是人间烟火的神仙,营造出的是一种清新之感。意象的选择上:给人以清新之感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意象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情景交融:

诗人很懂得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的和谐融合,很好的处理了情与景的关系。全诗淡化了离别诗对离别之情的宣泄,着重于对康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并将自己的爱和眷恋与对自然景色的歌咏熔于一炉,景中含情,融情于景,在亦情亦景、情景交融的意境中,使诗人的离别之情,表现得更深、更美、更为浑厚和潇洒,朴实自然。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比较赏析提示这是诗人随泰戈尔访日后的感怀之作。诗人捕捉到的是女郎道别时一刹那的姿态,“温柔”、“娇羞”、“蜜甜的忧愁”准确地传达出少女楚楚动人的韵致以及依依惜别的情怀,“不胜凉风”的水莲花的比喻也恰如其分,最终使诗人对日本之行的观感定格在“水莲花”般的少女“一低头”的温柔之中。

课堂练习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的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余音袅袅。B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