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一辈子的童年_第1页
爷爷一辈子的童年_第2页
爷爷一辈子的童年_第3页
爷爷一辈子的童年_第4页
爷爷一辈子的童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爷爷一辈的童年生活生活状况爷爷所处的年代是二十世纪40—50年代,即解放战争前到解放战争后,那时各家的生活条件都很艰苦,少许孩子的家长还出去讨饭,一日三餐都处于半饱状态,而且当时政治色彩十分重,思想观念十分封建,对毛泽东十分崇拜,家家户户有毛泽东肖像,甚至天天擦他的照片,人们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家庭,邻里比较和睦,孩子几乎不会有什么叛逆,都十分听话,即使不听话,也会被打骂驯服,也不会讲道理,整个社会就都很迷信,如果碰上生病,基本都靠迷信来医治,从来没有什么西药可吃。生活环境衣食住行衣那时候的他们穿的都是土布衣服到处都有补丁,而且衣服色彩单一,很素,甚至家里面兄弟姐妹的衣服都轮着穿,比如弟弟穿姐姐穿生下来的衣服,鞋子都是手工做的布鞋子1949年新中国成立,解放区的健康风尚也流入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因此这一时期,人们的服装崇尚简洁大方、颜色相对单一,以绿、蓝、黑、灰为主。干部装把旗袍亮丽鲜艳的位置取而代之,人们对衣着时尚的追求转化为对革命工作的狂热,并且推崇劳动之美。能穿上中山装是人们最大的梦想。甚至人们认为穿打补丁的衣裤,是艰苦朴素的象徵,应得到其他人的艳羡,因此有的人特意买了新的衣服放在水中洗的发白、发旧了再穿。食菜和米都是自己家里种的,平时吃的都是元麦稀饭,玉米杂粮,配菜都是自己家种的咸菜,腌萝卜干,豆瓣汤,偶尔钓掉到几条草鱼,相比之下,肉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从来没有零食,经常喜欢在田野里摘东西吃,或者去钓鱼,虾,烤着吃,在吃的方面也没有卫生讲究。居住环境相对落后,简陋,没有通电,没有电视机,没有电脑,还是用煤油灯的时代,生活环境比较艰苦,但他们密集式的分布,邻里之间相处和谐,像一家人一样相互照应相互帮助。教育环境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大部分家长只要求子女读到小学毕业就可以了,个别小女孩读到四年级左右就辍学在家帮家长做家务,下农田干活,一方面对家庭经济负担不起,另一方面对教育学习方面根本不注重,教育设施十分简陋。生活虽艰苦,但也因此成就了他们别样的童年滚铁环用作废了的固水桶或木盆的上面的铁环,找来一根1米多长的铁丝,把一端弯成垂直于铁丝的U型,就成了“滚铁环”的玩具。把铁环滚动抛出,铁丝一端的U型紧跟铁环并推动前进,经常一小伙们一起在空地上比赛捉麻雀虽然生活贫困,但节奏不单一,调皮的男孩子们有时会捉麻雀玩,时间长了,倒也研究出几个捉麻雀的好方法。1,上房揭瓦扑捉幼鸟,一般麻雀都在平房屋檐瓦孔或者墙孔内筑巢,先观察几天,听到巢内幼鸟鸣叫时扑捉,便于喂养,从幼鸟养大可以训练的很熟.

2,用专用笼子捕捉,有一种鸟笼俗名曰:捕笼子,还有一种滚笼子,都是挂在树上,笼内放上麻雀爱吃的食物,等待麻雀自己进入笼中,捕笼子或者滚笼子的机关自动启动,将麻雀关在笼内。。。

3,或者用筛子,在一块空地上撒点小麦谷子之类,将筛子用小棒支好,小棒用绳子连接,人在隐蔽处拉绳子另一端,待麻雀进入筛子就拉绳。

4,用网,有专用网,专门粘鸟,可能分两种,大的网子可以粘住鸽子,小的能够粘住麻雀类大小的鸟儿,长方形的网子,竖着立在院落一面墙的上边,麻雀如想进入院内觅食或者想飞出院落时,碰到网子上就粘住(网子近乎透明的)6.如果是冬天就好了,晚上用手电筒在麻雀栖息的地方(房檐下,小棚子里面,密林中等)搜寻,先用手电筒照一下关掉(麻雀看不见)很好捉的。。

踢毽子踢毽子,在那个缺乏媒体娱乐的时代,孩子们都热爱运动游戏,因此,他们的身体素质也普遍比当代孩子的要好的多。

/picview/154232/154232/0/35e940df08fbcf2a495403a0.html..女孩子热衷它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踢法多种多样。既可以比次数,也可以比连踢的时间,还可以比踢的花样……。竹蜻蜓找一小段竹片,长约15厘米,在中间部位钻一小孔,备插细木条。小孔两边做成如风扇状的薄叶片,插上细木条,即做成可飞升的竹蜻蜓了:把细木条放于合掌的双手中,向前方撮起双手并快速放开,竹蜻蜓就飞身而起了打弹珠地上随便挖几个小坑,小伙伴蹲下就玩开了,有时为了给对手制造困难,往往把别人准备进坑的弹子打跑,而自己顺利进一个又一个坑,从而赢得胜利。造房子造房子又称跳格子是在地面上先划好格子格中标上阿拉伯数字,方形格的数字还故意错开,按规定的跨越方式,扔铁块进格子里,完成各种难度动作,跨步为初级,单脚跳跃为升级游戏,玩法先易后难,初级游戏只要把物件正确的扔进规定的格子里,双脚跨步走,按顺序1、2、3、4、5、6、7、8、9出格即可湖边削水小伙伴们在湖边捡了瓦片削水片。一甩手,瓦片贴在平静的湖面上飞出去。每回,他们总齐声数着瓦片点水的次数,谁点得多,谁就是赢家。踩高跷多彩的童年还有很多游戏例如女孩子比较跳橡皮筋,踢毽子,挑花被单子,编花篮,男孩子们喜欢在外面游泳,他们那时候户外活动很多,冬天玩冰,玩雪,春天就自己做风筝,伙伴们一起放风筝,在学校里面,伙伴们会一起玩老鹰捉小鸡,捉迷藏春节粮食特别紧张,要按照计划供应。过年能够吃上一顿饱饭有一到两样荤菜下饭就很满足了!而且大人很少给孩子压岁钱,也更没有多于的钱可以给。可以玩的地方很少紧日子里过出好兴致,60年代的春节因此令人难忘。平日里粗粮细做难见荤腥,除夕夜的富强粉肉饺子显得分外香;平日里没有零花钱,春节里糊个纸灯笼,买个风车,哪怕是逛趟厂甸什么也不买,都能让孩子大人高兴一年;平日里父母儿女被隔离,能吃上一顿团圆饭,哪怕只是萝卜白菜,都是平生之幸事。

过节好处是解馋“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年饭可不是一天做出来的。春节菜谱里,勤快的主妇们全凭巧心思腾挪全家过年的一日三餐。腊月二十八发好面(标准粉),二十九开始炸各种面果子,平日里舍不得用油,现在甜的、咸的、又酥又香的胡萝卜丝丸子、白薯丸子和排叉装得满盆满钵,馋嘴又心急的孩子们趁妈妈不注意,抓上两把就往外跑,和院子里的小伙伴换着尝新。蒸馒头,包豆包,年三十之前要把过年的主食准备好。除夕的年饭分两顿,先是晚上五六点钟吃米饭炒菜,平常的机米换成小站稻,加上烧带鱼、沙锅豆腐、狮子头或四喜丸子、豆芽菜,这是一年里最重要、最丰盛的一顿饭,在外的人都要赶回家吃。主妇们用大白菜变出的花样差不多能摆一个白菜席而且菜里一定要有鱼,取“年年有余”的吉利;夜里12点,全家还要一起吃饺子,饺子用富强粉包,比日常吃的标准粉白得多,一般是猪肉白菜馅,有时是酸菜馅。吃饺子的风俗使得竹具店每年春节前都要加班加点赶制竹笊篱。大白菜是百姓的当家菜,春节菜谱里主妇们用它变出的花样差不多能摆一个白菜席:芥末白菜墩、菜心拌凉菜、五香辣白菜、腌白菜、醋熘白菜、炒酸菜或炖酸菜、油泼梅干菜等。按照风俗,除夕和初一全家团圆不出门,到了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望父母,大家也出门给亲戚朋友拜年。鞠躬拱手的老礼不时兴了,“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不时兴了,见面只是互相点点头道声“过年好”或“春节好”。

小辈儿人给长辈磕头拜年的规矩也不时兴了,一般都是提着半斤蛋糕或点心盒子,或送张改良的新年画。

“穿新衣,放花炮”,春节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日子。攒了一年的布票变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