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22页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2015年10月19日,济南上空被雾霾笼罩,当日济南空气质量指数为175,属于中度污染,济南空气质量排名倒数第一,自2012年12月20日起,济南市民可登录市环保局官方网站实时查询空气质量信息,其中PM2.5将作为一项重要空气质量数据发布,这里2.5的单位是()A.克 B.微米 C.毫克 D.毫米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

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

C.宇航员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

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一些学生打算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小明认为小车从斜面滑下时,运动速度可能会越来越快,小明的这一行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设计实验 D.交流评估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冬天戴口罩后眼镜片上容易出现水珠,这是液化现象

B.雪中撒盐,盐水熔点和冰相比较高,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

C.冬天房屋的积雪没有熔化,但是会逐渐减少是发生了升华

D.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是蒸发现象,吸收热量如图所示,下面四幅图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不正确的是()A.如图: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B.如图: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如图:利用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D.如图:可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深度的关系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面挂在竖直墙壁上的平面镜,下面关于他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说法中正确是()A.像变小,且远离平面镜 B.像变大,且靠近平面镜

C.像的大小不变,且远离平面镜 D.像的大小不变,且靠近平面镜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块A与B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沙桶相连,当沙桶与沙的总重力为G时,物块AB恰好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忽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G

B.物块A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继续向沙桶中加入沙子,物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

D.如果所有力突然全部消失,物体B将保持静止状态如图所示,70kg的消防员沿着钢管匀速下滑时感到手心发烫,此时受到钢管对他的摩擦

力大小和导致手心内能改变的方式是(g=10N/kg)()A.70N热传递

B.70N做功

C.700N热传递

D.700N做功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我国举行,如图所示是滑雪运动员正在训练时的场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使用雪橇滑雪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B.运动员腾空降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当运动员匀速直线滑行时,雪橇的重力与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止滑行,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如图,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开关S1由闭合到断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1示数不变,A示数变小

B.A1示数不变,A示数变大

C.A1示数变大,A示数变大

D.A1示数变小,A示数变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0分)请按照下列要求作答.

(1)读出图甲所示的体温计的录数为______℃;

(2)读出图乙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为______Ω.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说明了光是沿______传播的。光年是______的单位。2012年6月18日14时许,在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程序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紧紧相牵,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取得成功。在对接完成后,以神舟九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______的。若以地球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______的,因此同一物体,选择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一般是不同的。2018年2月11日,平昌冬奥会冰壶附加赛在中国和挪威之间展开。如图甲为我国冰壶运动员比赛场景,运动员推动投掷壶从出发点A运动至投掷线B点,之后投掷壶被推出,在冰道上沿着弧线BCD路径到达D点并撞击目标壶,两只冰壶偏离不同方向离开冰道。

(1)两只冰壶相撞后偏离不同方向,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______。

(2)投掷壶在冰道上沿弧线运动,是因为运动员脱手之前对冰壶进行了旋转,这样冰壶在前进时产生了如图乙方向的自转,因此在前进过程中冰壶两侧的空气流速不同,导致冰壶两侧受到气压不同,请判断图中冰壶两侧的气压p1和p2大小关系______。小芳利用如图装置测量滑轮组提升某重物时的机械效率,测得这个重物重为1N,物体被缓慢提升的高度为0.2m,竖直向上的拉力为0.4N.则绳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如图所示,A装置是______滑轮。若用20N的拉力将重为18牛的旗帜匀速提升15m,则拉力所做的功为______J,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若增加旗帜的重力,该滑轮的机械效率会______(填“升高”、“不变”、“降低”)。把一根粗细均匀、电阻为32Ω的电阻丝绕成一个圆环,并以如图所示的方式接入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导线和电流表内阻忽略不计),则该圆环在电路中的电阻值为______Ω,电流表示数为______A。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如图所示,煤矿工人用50N的力在A点水平向右推车,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画出推力的图示.

如图所示,根据磁体及周围磁场分布情况,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及电源的正负极。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静止时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左右两侧分别挂上钩码,如图乙所示,松手后,杠杆的______端会下沉,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只需将右侧的钩码向______移动______格即可。

(3)小明又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使杠杆在图丙位置重新平衡,请在图中画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拉力的力臂l。小宇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器材如图甲所示,电源为两节新的干电池,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Ω1A”字样,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3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电路补充完整(滑片P向右滑,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2)小宇同学首先将5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再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到达某一数值,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示数为______A。

(3)接下来,小宇同学应该断开开关,将5Ω的电阻替换为10Ω、20Ω.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V,将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格中。实验次数123电阻R/Ω51020电流I/A0.20.1(4)由表格中数据发现: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本次探究中若换用3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无论怎样调节滑片P,电压表示数始终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所需电压。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0分)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茶文化协及很多物理知识,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茶壶利用了______原理,方便倒水饮茶。

(2)用热水冲泡茶叶时,茶叶随水而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3)茶香四溢这是______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选填“规则”或“无规则”)运动,悬浮在水中的茶叶受到的重力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浮力。

(4)透过透明的玻璃茶壶看到茶叶“变大了”,这是光的______造成的。某课外活动小组需要对两个定值电阻R1、R2和一只滑动变阻器R3的电阻进行测量,将这些元件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S1,断开S2,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2A,电压表的示数为2V;若将S1、S2都闭合,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0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0.9A.求:

(1)R1的阻值是多少?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3是多少?

(3)R2的阻值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1.【答案】B

【解析】解:

PM2.5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μm的固态可吸入颗粒物.

故选B.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PM2.5含义的了解,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也是基础题,难度较小,容易解答.

2.【答案】C

【解析】解:A、由于月亮上没有空气,处于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故错误;

B、陨石撞击月球时,有力的作用,会使月球振动,但这种振动产生的声音不能传播,故错误;

C、月亮上没有空气,是真空状态,声音不能传播,因此宇航员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故正确;

D、由于月亮上没有空气,因些声音可以沿月球表面的固体传播,但不能向空间传播,故错误.

故选C.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答案】B

【解析】解:小车从斜面滑下时,小明认为运动速度可能会越来越快,这属于猜想与假设。

故选:B。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以及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科学探究的步骤,属于基础知识。

4.【答案】B

【解析】解:A、冬天戴口罩后,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了眼镜上,这是液化现象,故A正确;

B、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积雪上洒盐水是掺有杂质,使其熔点降低,使雪熔化,交通方便,盐水的熔点低于冰,故B错误;

C、固态的雪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使房顶上的积雪会变少,属于升华现象,故C正确;

D、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是蒸发现象,吸收热量,故D正确。

故选:B。

(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5.【答案】B

【解析】解:

A、人躺在吊床上,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所以人感到舒服;故A正确;

B、当瓶口在水面以下时,瓶子内的水和空气的压强之和等于外界的大气压强,水不流出;当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内,瓶内空气和水的压强之和大于外界的大气压强,水流出,直到封住瓶口为止,利用的是大气压,不是连通器原理,故B错误;

C、往吸管中吹气时,A管上方空气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A管中液体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液面上升。故C正确;

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带橡皮膜的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橡皮膜会向上凸;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玻璃管插入水中越深,橡皮膜向上的凸起程度越大,可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故D正确。

故选:B。

(1)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

(2)随着自动喂水的装置内水的减少,当瓶口刚露出水面时,会有少量空气进入瓶中,瓶内气压增大,瓶子的水会下降流出一部分,使水位重新升高,瓶口继续没入水中,空气不再进入;

(3)气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越大的位置气体产生的压强越小;

(4)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大气压的应用、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以及液体压强的特点等知识点,体现了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离不开物理知识。

6.【答案】D

【解析】解: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的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跟其他因素无关。

所以,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挂着的平面镜,人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

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挂着的平面镜,人到平面镜的距离减小,像到平面镜的距也减小。所以,像向靠近平面镜的方向移动。

故选:D。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分析。

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生活中当人靠近平面镜时,感觉人的像变大,实质上是没有变化的,是人的视觉错误造成的。

人感觉物体的大小跟视角有关,当物体大小一定时,离眼睛越近时,人感觉物体越大。

7.【答案】C

【解析】【分析】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一条直线上;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此题考查平衡力的辨别、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大小只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跟运动方向、运动速度、受力面积等都没有关系,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解答】

A、沙桶与沙的总重力为G,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忽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则物块受到的拉力大小为G;因为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A和B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G,B相对于A相对静止,没有摩擦力,故A错误;

B、物块A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大小不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继续向沙桶中加入沙子,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所以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故C正确。

D、如果所有力突然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B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D

【解析】解:(1)消防员的重力:G=mg=70kg×10N/kg=700N;

消防员沿着钢管匀速下滑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G=700N;

(2)在下滑过程中,手克服摩擦力做功,使得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他的手心会感到发烫。

综合分析D正确。

故选:D。

(1)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做功,其二是热传递,对于做功改变内能是能量的转化过程,而热传递改变内能是能量的转移过程。

本题考查了平衡力和改变内能的方法,其中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A、运动员使用雪橇,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与雪地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故A正确;

B、运动员腾空降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正确;

C、当运动员匀速直线滑行时,雪橇的重力与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他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C。

(1)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

(2)重力势能是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它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高度;

(3)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4)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本题以滑雪运动为背景,考查了减小压强的方法、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惯性的应用等,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

10.【答案】A

【解析】解:从图可知,当开关S、S1都闭合后,灯泡L1和灯泡L2并联,电流表A测量的是干路中的总电流,电流表A1测量通过灯泡L1的电流,而电源电压不变,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灯泡L1的电流I1不变,即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

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电路中只有灯泡L1,电流表A和A1测量的是通过电阻灯泡L1中的电流,

则电流表A和A1的示数为:I=I1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故选:A。

从图可知。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电路中只有灯泡L1,电流表A和A1测量的是通过电阻灯泡L1中的电流。

开关S、S1都闭合后,灯泡L1和灯泡L2并联,电流表A测量的是干路中的总电流,电流表A1测量通过灯泡L1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判断出电流表A和A1示数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掌握和运用,以及开关断开和闭合对电路串、并联的影响。能分析电路图确定两种情况下(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电路中只有灯泡L1;开关S、S1都闭合后,灯泡L1和灯泡L2并联)的电路组成是本题的关键。

11.【答案】37.6;231.6

【解析】解:(1)体温计的一个大格表示1℃,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0.1℃.因此它的读数为37℃+0.6℃=37.6℃.

(2)该电阻箱的示数为:2×100Ω+3×10Ω+1×1+6×0.1Ω=231.6Ω.

故答案为:(1)37.6;(2)231.6.

(1)要弄清楚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分度值表示刻度上的一个小格表示的数值;

(2)用三角顶端所指的示数乘以下面的倍数,然后将所有的数值相加,即为该电阻箱的读数.

(1)体温计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2)明确每个转盘三角顶端对应的示数是读出电阻箱示数的关键.

12.【答案】直线;长度

【解析】解: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说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光年是光一年所走的路程,是长度单位。

故答案为:直线;长度。

青蛙之所以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就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缘故;光年是光一年所走的路程是长度单位。

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年的定义,比较简单。

13.【答案】静止

运动

【解析】解:在对接完成后,以神舟九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相对于神舟九号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

若以地球为参照物,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因此同一物体,选择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一般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静止;运动。

在判断物体的运动静止时,要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改变,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

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的应用,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4.【答案】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p1<p2

【解析】解:(1)两只冰壶相撞后偏离不同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由于投掷壶的转动,周围空气也随之绕投掷壶转动。对于投掷壶,由于投掷壶的旋转,投掷壶上方空气随之向右运动,但同时投掷壶向右运动,则空气相对于投掷壶向右运动,空气和投掷壶带动空气的运动方向相同,增大了空气的运动速度,投掷壶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由于投掷壶的旋转,带动投掷壶周围空气逆时针转动,投掷壶下方空气随之向左运动,但同时投掷壶向右运动,则空气相对于投掷壶向右运动,空气相对于投掷壶的两种运动作用相抵,投掷壶下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故p1<p2。

故答案为:(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p1<p2。

(1)力作用效果有两个: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根据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进行解答投掷壶的压强的问题。

此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应用,看清示意图,正确分析冰壶运动过程中周围气压的变化,是解答第二小题的难点。

15.【答案】0.6m

83.3%

【解析】解:

(1)由图知,n=3,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3h=3×0.2m=0.6m;

(2)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1N×0.2m=0.2J,

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0.4N×0.6m=0.24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83.3%。

故答案为:0.6m;83.3%。

(1)由图知,n=3,绳端移动的距离s=3h;

(2)利用W=Gh求所做的有用功,利用W=Fs求拉力做的总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

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绳端移动的距离、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属于基础题目。

16.【答案】定

300

90%

升高

【解析】解:

(1)旗上升时,滑轮轴的位置不变,所以旗杆顶端的滑轮是定滑轮;

(2)使用定滑轮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拉力端移动距离s=h=15m,

拉力所做的功:

W总=Fs=20N×15m=300J;

(3)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18N×15m=270J,

该滑轮的机械效率:

η==×100%=90%,

(4)增加旗帜的重力,有用功增大,额外功几乎不变,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增大,该滑轮的机械效率会升高。

故答案为:定;300;90%;升高。

(1)轴的位置不变的滑轮是定滑轮,使用定滑轮时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使用定滑轮,拉力端移动距离s=h,利用W=Fs求出拉力所做的功;

(3)利用W=Gh求拉力做的有用功,再利用η=求机械效率;

(4)提高滑轮或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增大提升的物重、减小动滑轮重力和摩擦。

本题考查了定滑轮的定义、使用定滑轮时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属于基础题目。

17.【答案】6

1

【解析】解:

(1)设整个电阻丝的阻值为R,且R=32Ω,

根据电路图可知,R与R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的电流,

根据并联电路电阻规律可得电路中的总电阻:

R总==R=×32Ω=6Ω;

(2)电流表的示数为:

I===1A。

故答案为:6;1。

(1)设整个电阻丝的阻值为R,根据电路图可知,R与R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的电流,直接根据并联电路电阻规律即可求出电路的总电阻;

(2)电流表测量干路的电流,直接根据欧姆定律即可求出电流表的示数。

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能从电路图中分析得出电阻的连接方式。

18.【答案】解:力的示意图和图示不同点是:图示有标度,而示意图没有标度.

如图所示:

【解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画力的图示的步骤,即先找受力物体,也就是力的作用点.然后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画力的图示的步骤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9.【答案】解:因外部磁感线总是由N极指向S极,由图可知磁感线都指向外侧,

所以螺线管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

则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得电流由右侧流出,左侧流入,

故电源右侧为正极,左侧为负极;

故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由外部磁感线的特点及图中磁感线的形状可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再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得出电源的正负极。

本题考查磁体周围磁感线的特点及右手螺旋定则,要熟记常见磁铁的形状及熟练应用右手螺旋定则。

20.【答案】右

1

【解析】解:(1)杠杆的右端上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左L左=F右L右,

即左端:4G×2L=8GL,右端:2G×3L=6GL,8GL>6GL,左端大,故左端下沉;

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不改变钩码总个数和悬挂点位置,只需要右侧的钩码向右移动1格;

(3)反向延长动力的作用线,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1)右;(2)左;

右;1。

(1)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

(2)设一个钩码重为G,杠杆一个小格是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杠杆向那端下降,要保持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移动那侧钩码;

(3)力臂的画法:①首先根据杠杆的示意图,确定杠杆的支点。②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③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此题是探究杠杆平衡实验,考查了杠杆的调平及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以及过支点的力对杠杆的影响,要注意分析力和对应的力臂。

21.【答案】0.4

2

反比

大于

【解析】解:(1)电源电压为3V,电压表选用小量程与电阻并联;滑片P向右滑,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即变阻器滑片以左的电阻丝连入电路中,如下图所示:

(2)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由图甲可知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此时示数为0.4A;

(3)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电压表示数不变,

由欧姆定律可得,电压表的示数应为U=IR=0.4A×5Ω=2V;

所以,小宇同学将5Ω的电阻替换为10Ω,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V,将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格中。

(4)由表格中数据发现:电阻增大为原来的几倍,通过的电流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即: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本次探究中若换用3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当变阻器全部电阻接入电路时,根据分压原理可得,此时电压表示数为:U表=U=×3V=2.25V,则电压表示数始终大于所需电压。

故答案为:(1)如上图所示;(2)0.4;(3)2;(4)反比;大于。

(1)根据电源电压确定电压表选用的量程与电阻并联,根据滑片P向右滑,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连接变阻器;

(2)根据电流表小量程计读数;

(3)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电压表示数不变,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电压表示数;

连接电路过程中,应该断开开关,并且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