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句子翻译 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重点句子翻译 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重点句子翻译 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重点句子翻译 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重点句子翻译 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点句子翻译

选必中

壹屈原列传贰苏武传叁过秦论肆五代伶官传序屈原列传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知识广博,长于记忆,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屈原痛心于楚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说人坏话、奉承献媚的小人混淆黑白,蒙蔽怀王,品行不正的小人损害国家,端方正直的人不为昏君谗臣所容。3)“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离骚”,如同遭遇忧患。上天是人类的开始,父母是人的本源。4)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诚信不欺却被怀疑,忠心却被诽谤,能够没有怨恨吗?屈原列传5)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完全表现出来的。6)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他的文辞简约,他的语言含蓄隐晦,他的志趣高洁,他的行为正直。7)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文辞描写的是寻常事物,但是它的意旨却极为博大;列举的事例浅近,但表达的意思很深远。8)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屈原)自动地远离污浊,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的环境,因而能超脱尘世之外。屈原列传9)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到了楚国,又趁机送厚礼给楚国当权的臣子靳尚,让他在怀王的宠妃郑袖那里说假话。10)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他思念君王想使国家振兴,因而想使楚国返回到正确轨道,在一篇作品再三表达(这种)意愿。11)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边一面走一面吟唱,脸色憔悴,身体容貌干瘦。12)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读《服鸟赋》,把生和死等同看待,认为被贬和任用是不重要的,这又使我茫然若有所失。苏武传1)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出使匈奴),护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趁此赠送丰厚的礼物给单于,回报他的好意。2)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一定会牵连到我,等到被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3)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会同判定虞常的罪,想借这个机会让苏武投降。苏武传4)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儿子,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主上,离弃双亲,在异族那里投降做奴隶,要见你干什么?5)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你终究不能回归汉朝,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您对汉朝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6)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官拜列将,爵封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亲近之臣,常常愿意为朝廷牺牲一切。过秦论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这样险固的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防守,以便窥视周朝的政权。2)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秦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承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夺取了汉中,向西攻取了巴蜀,向东割占了肥沃的土地。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不吝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珠宝、肥沃的土地,用来招致天下的贤士,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过秦论4)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国有足够的力量利用他们的弱点制服他们,追逐败逃的军队,倒下的尸体上百万,流血成河,可以漂浮盾牌。5)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于是派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防,击退匈奴七百多里。6)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箭头,熔铸成十二个铜人,来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7)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陈涉)置身于戍边队伍中,突然在田野间兴起,率领疲惫不堪的士卒,带领几百人的队伍,回过头来攻打秦国。过秦论8)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他们)砍来木棍做兵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百姓像云那样聚拢来,像回声那样应和着,(许多人)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陈涉)。9)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再说,秦朝的天下并没有变小变弱,雍州的土地,崤山、函谷关的险固,仍和从前一样。10)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可是秦国凭借那狭小的地盘,得到了天子的权势,统理八州,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有一百多来了。1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陈涉一人起义秦王朝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伶官传序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人的作为吗?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推究庄宗取得天下的原因,与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3)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恭敬地取出他父亲(留下)的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队伍前面,等到凯旋时就把箭藏在祖庙里。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头,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并把成功的消息禀告给先王(时)。伶官传序5)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难道是得到天下难而失掉天下容易吗?或者探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出自人的原因吗?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7)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