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网实时监测布点方案_第1页
排水管网实时监测布点方案_第2页
排水管网实时监测布点方案_第3页
排水管网实时监测布点方案_第4页
排水管网实时监测布点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排水管网布点方案目录1.监测点设置原则 12.监测点设置方案 12.1水位、流量监测点 12.1水质监测点 23.监测点设置方案2 33.1设计思路 33.2监测点布设 43.2.1水位监测点 43.2.2流速监测点 43.2.3流量监测点 43.2.4雨量站监测点 53.2.5水质监测点 53.2.6视频监控点 61.监测点设置原则(1)实用性。监测点位置的选择与监测目的紧密相连,要关注城市排水管理的长期运营业务监测需求,充分了解当地的排水管网、河道、土地利用类型等现状,以确保每个监测点的实用性。(2)代表性。选择能够反映该地区实际情况的点位进行监测,与此同时,不同类型的区域具有不同的排水特征,应在各区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能够通过监测点情况更为全面的反映区域内各类设施的实际运行情况。用尽量少的监测点来全面地反映片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总体情况(3)便利性。所选监测点应能够方便、安全地进行监测设备的安装与维护,同一区域不同类型的监测设备(流量/水质)在空间位置上尽量靠近,方便后期设备的巡查与养护。2.监测点设置方案12.1水位、流量监测点1污水管网水位、流量监测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污水干管接入污水主干管前、污水主干管接入污水处理厂前应设置监测点;2)污水主干管间隔3~5km处宜设置监测点,且不少于3个监测点;3)位于河道常水位以下的污水主干管、污水干管,管道入河起终端应设置监测点,并在间隔不大于2km处宜设置监测点。2雨水管渠重要雨水排水口处和合流管网(含截流式合流、不完全分流及合流制管网,以下统称合流管网)溢流口处应设置水位、流量监测点。3其他应设置监测点的应符合下列规定:1)低洼地区、下穿道等易积水处,调蓄池等市政调蓄设施内,地块雨水排出口处等应设置水位监测点;2)污水主干管、污水干管的跨行政区交界处,重点排水户排放污水与污水支管或干管的连接管上,截流堰(井)等截留设施前后,泵站前后,污水厂尾水排水口处等应设置流量监测点;3)其他有水位或流量监测需求处宜设置监测点。4)水位、流量监测点具体位置设置宜选择管道水流平稳、湍流程度较小、管内垃圾及漂浮物较少的直线井。2.1水质监测点水质及监测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污水管网水质监测点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污水干管接入污水主干管前、污水主干管接入污水处理厂前应设置监测点;2)污水主干管、污水干管的跨行政区交界处应设置监测点。2.雨水管渠重要雨水排水口处和合流管网溢流口处宜设置监测点。3.重点排水户在取样检查井处应设置监测点。4.污水厂尾水排水口应设置监测点。5.冲沟涵洞出口处宜设置监测点。6.截流堰(井)等截留进入后端排水设施处应设置监测点。7.一般雨水排水口等其他有水质监测需求处宜设置监测点。8.水质监测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污水管网主要监测CODCr(化学需氧量)、NH3-N(氨氮)、SS(悬浮物)、pH值等,污水主干管接入污水处理厂前除监测上述指标外,还应监测BOD5(生化需氧量)、TP(总磷)、TN(总氮);2)雨水管渠重要雨水排水口处、合流管网溢流口处、冲沟涵洞、截流堰(井)主要监测CODCr、NH3-N、SS、pH值等;3)重点排水户除监测CODCr、NH3-N、SS、pH值外,根据排水户类别增加特征监测内容;4)污水厂尾水排水口监测指标按《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水处理(试行)》HJ978执行;5)对旱季有水排放的一般雨水排水口,主要监测CODCr、SS、pH值等;3.监测点设置方案23.1设计思路监测方案设计应基于排水管网系统拓扑结构进行合理分区,监测点布设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管网运行的系统特征,并能满足水力模型等模拟计算或率定的要求。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加密布设监测点:1流砂易发、湿陷性土等特殊地区的管道;2管龄30年以上的管道;3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工业区、易涝点等重要区域;4高地下水位地区的管道和沿河截污管。5.监测设备运行应稳定、可靠、实用。6.监测技术应能全面、准确和及时地反映管网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迹象。3.2监测点布设3.2.1水位监测点水位监测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布设在干管接入主干管的检查井、主干管交汇的检查井;2沿干管或主干管,水位监测点间隔不宜超过500m;3在污水处理厂进水口与中途提升泵站之间的主干管上应至少布设一个监测点;4沿河敷设的排水管道,应在管道和河道中成对布设水位比对监测点,相邻比对监测点间距不宜超过500m,同时应在出现水位突变位置增设水位比对监测点;5污水截流井、初雨截流井宜布设监测点,监测前后水位变化;6在沿河雨水终点泵站和重力流出口以及对应的河道宜布设监测点;7在低洼地区、下穿立交等易积水和易冒溢区域的检查井宜布设监测点;8排水泵站和提升泵站的站前和站后管渠内宜布设监测点。3.2.2流速监测点流速监测点宜布设在流量突变、小于设计最小流速的主干管上。3.2.3流量监测点流量监测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分区流域污水干管汇入污水处理厂主干管处布设流量监测点;2各类提升泵站的出水压力管处应布设流量监测点;3疑似有大量外来水进入或水质突变的管道区段的检查井宜布设流量监测点;4重点排水户的接管井宜布设流量监测点;5在溢流口处宜布设流量监测点,对于合流制溢流井群,如不具备监测所有溢流井的条件,可选择监测上游和下游。3.2.4雨量站监测点雨量监测点布设及观测场地环境应符合下列规定:1可采用水文气象部门已经布设的观测站点及其数据,并应根据项目实际需要增设新的雨量站;2雨量站的布设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1)降雨量观测是水文要素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雨量站的布设是根据各流域的气候、水文特征和自然地理条件所划分成不同的水文分区,在水文分区内布设雨量站;2)雨量站网的布设密度按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水文监测与分析评价技术导则》SL/Z572执行。3降雨量观测场地环境应符合下列规定:1)降雨量观测场地应避开强风区,其周围应空旷、平坦、不受突变地形、树木和建筑物以及烟尘的影响;2)观测场不能完全避开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的影响时,雨量计离开障碍物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障碍物顶部与仪器口高差的2倍。3.2.5水质监测点水质监测点布设应符合以下规定:1水质监测点可分为临时监测点和永久监测点。临时监测点可可要实际需要布设。永久监测点宜布置在分区流域污水干管汇入污水处理厂主干管处、工业聚集区总排放口接入公共排水管网的检查井、提升泵站、污水处理厂、污水分区末端等。2水质监测宜采用在线与人工监测结合,以人工监测为主的方式。在线监测指标宜包括COD、SS、水中油等,人工监测指标宜包括pH、电导率、悬浮物(SS)、CODCr、BOD、氨氮(NH3-N)等。3分区流域污水干管汇入污水处理厂主干管监测点、工业聚集区总排放口接入公共排水管网的检查井监测点采用在线监测时,宜采用基于光学原理的方法;提升泵站、污水处理厂宜采用基于化学原理的方法。3.2.6视频监控点视频监控点布设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