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岳阳楼

杜甫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蓬莱阁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

登岳阳楼

杜甫1、回顾作者生平,了解作品写作背景。2、通过朗读的方法,体会诗歌语言特点。3、巩固写景诗“炼字”题答题技巧。4、体会总结诗人心忧天下的情怀。学习目标知人论世

杜甫,字

,河南巩县人,自号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是

,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称为“”,他与李白齐名,并称“”,被人誉为“”。子美诗圣李杜诗史“三别”“三吏”杜工部少陵野老写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诗人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齐读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chètìsì注意字音听读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chètìsì节奏、语速、语调听读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chètìsì二二一、二一二节奏、语速、语调3、齐读2、单读1、自由朗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诗

展示诗意结合注释,理解大意。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早就听说洞庭湖,如今才登上岳阳楼。)

展示诗意结合注释,理解大意。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隔开来,整个天地仿佛在湖中日夜浮动。)坼:划分、分开乾坤:指日月星辰

展示诗意结合注释,理解大意。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朋好友们杳无音信,年老多病只有一只船孤零零的陪伴自己。)字:书信、音信

展示诗意结合注释,理解大意。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靠着窗子眺望泪水横流。)戎马:战争、战事凭轩:靠着窗子涕泗:流下眼泪缘景明情1、在吟诵中感知诗歌前两联意象及其特点对洞庭湖的礼赞;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2、借助意象和意境,分析诗人在这两联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雄伟辽阔

气势磅礴博大深远

悲凉沉郁之情,人世沧桑的感慨。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为写洞庭湖的佳句,其中“坼”、“浮”二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合作探究2、“凭轩涕泗流

”这涕泪之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①是字义②绘图景③效果或情感)(结合写作背景、关键词、关键句)合作探究

“坼”是分割、分裂的意思,洞庭湖的万顷波涛、千层巨浪仿佛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分裂开来,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浮”是漂浮的意思,具有鲜明的动态感,洞庭包容了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写出了洞庭湖一派壮阔的景象。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为写洞庭湖的佳句,其中“坼”、“浮”二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2、“凭轩涕泗流”这涕泪之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合作探究①疾病缠身的痛苦②对国家前途的忧虑③对亲戚朋友的眷念④年老孤独的悲伤⑤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身世之悲家国之痛读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chètìsì

诗歌先写登楼所见,再写由此引起的身世之感,亲朋音讯全无,自己一身病痛,惟剩一条孤舟,然后由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全诗将眼前雄伟壮阔的景色与诗人个人的身世悲凉之感及对国事的忧心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写得意境阔大,情景交融,这是与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分不开的,充分表现了沉郁顿挫的杜诗本色。

诗歌小结作业:学以致用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开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赋诗,使岳阳楼更添一层神秘色彩。1、颔联的两句诗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思考1、颔联的两句诗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引”有带走之意;释字义“衔”有叼之意;绘图景

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引”和“衔”。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途中的喜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