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中考中考真题-参赛作品_第1页
初中历史中考中考真题-参赛作品_第2页
初中历史中考中考真题-参赛作品_第3页
初中历史中考中考真题-参赛作品_第4页
初中历史中考中考真题-参赛作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标准(试验稿)】(1)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内容标准(2011版)】(1)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2)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3)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一、选择题1.(2015·江苏盐城·2)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A.农业繁荣B.手工业兴旺C.海外贸易发达D.文化昌盛【答案】C2.(2015·江苏苏州·5)下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A.南朝 B.唐朝C.宋朝 D.元朝【答案】C3.(2015·江苏常州·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用铜版印刷,版图精美。“交子”的出现有利于()①商业的发展②西域地区的开发③印刷业的发展④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控制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A4.(2015·山东德州·4)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至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B.大运河贯通南北C.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 D.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答案】A5.(2015·山东烟台·4)“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下列与《三字经》中的这段话所概括的历史不相符的是()A.东晋结束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南朝”B.北魏曾经统一黄河流域,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C.这一时期正式形成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局面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答案】C6.(2015·四川眉山·20)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A.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B.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的粮仓C.江南青花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D.长安成为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答案】A7.(2015·安徽省·3)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发达的农业生产B.繁荣的南方经济C.精巧的手工技艺D.独特的活字印刷【答案】B8.(2015·湖南长沙·16)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的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最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郑和下西洋D.在广州设立十三行【答案】B9.(2015·广东佛山·4)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国家B.谢和耐是外国人,他的描述不符合当时的实情C.宋代社会商品经济非常活跃

D.临安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商业繁荣【答案】C10.(2015·福建漳州·5)纸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A.秦朝B.汉朝C.北宋D.南宋【答案】C11.(2015·黑龙江大庆·4)“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反映出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A.三国时期B.隋唐时期C.南宋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C12.(2015·湖南益阳·3)以下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①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②。③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曲辕犁和筒车。④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答案】C13.(2015·山东临沂·6)宋朝“神舟”是中国宋代为使节出使外国而专门建造的大型豪华海洋客船,显示出宋朝卓越的造船成就。下列对当时中国造船业的评述最准确的是()A.领先于日本B.落后于欧洲C.居世界首位D.比阿拉伯发达【答案】C14.(2015·湖南株洲·2)右图是小林同学复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时制作的历史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处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①南宋时,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②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差距缩小③两汉时期,南方经济赶上北方④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A.①B.②C.③D.④【答案】C15.(2015·湖北黄石·11)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A.广州B.开封C.泉州D.临安【答案】D16.(2015·湖北宜昌·6)“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折射出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变化。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C.南宋时期 D.明清时期【答案】C17.(2015·贵州黔东南州·4)某史物举中古代史片某厅出了下组片请你该厅选择一最适名称()A.宋商繁荣.政权立.代统一D宋民融合【答案】A 18.(2015·湖南张家界·5)()A.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B.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C.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D.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答案】D19.(2015·湖南邵阳·3)《今日邵阳·今昔变化》称,唐宋时期,邵阳境内的造纸业、刻书业等手工业生产有一定规模,多种果树开始人工栽培,粮食生产发展到“稻栗再熟”。促进该时期邵阳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占城稻推广到全国B.中亚的胡萝卜、大蒜等开始传入C.经济重心逐步南移D.娱乐场所“瓦肆”遍布农村【答案】C二、改错题20.(2015·福建福州·2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到隋朝时期最后完成。【答案】21.错误:隋朝订正:南宋三、判断题21.(2015·江苏无锡·26)北宋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答案】×四、非选择题22.(2015·江苏淮安·28)(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古代一条著名的商路材料二今年5月14日,印度总理莫迪飞抵西安开始为期3天的访华行程,世界聚焦“西安会见”,为何选择西安?有媒体分析认为,西安与印度有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贞观初年一位高僧曾从这里出发,前往印度,取得佛经后又回到这里翻译佛经、弘扬佛法。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有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材料四明朝著名的航海家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1)写出材料一种这条商路的名称及其起点。(2分)(2)材料二中的“一位高僧”是谁?(1分)(3)根据材料三写出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1分)(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2分)【答案】13.(1)丝绸之路;(1分)长安;(1分)(2)玄奘;(1分)(3)广州(或泉州)(1分);(4)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指南针的发明并广泛运用于航海事业,宋代以来我国造船业发达;(或郑和从小能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或得到了明成祖的支持;)(任意两点即可,2分)23.(2015·江苏泰州·50)(8分)九年级(1)班小明同学所在的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采用了编制年代尺和收集史料的方法,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编制年代尺】(1)请写出A、B两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实现统一的王朝名称。(2分)【收集史料】材料一材料二(2)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属于哪种史料?在历史研究过程中,更为可信的是哪种史实?(2分)【论从史出】(3)从材料一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出自哪部史书?并说明韩非子的思想主张。(2分)(4)小明参观了“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一号”及所载的文物可以帮助他从哪些方面了解宋朝经济的发展状况?(2分)【答案】(共8分)(1)秦朝。(1分)隋朝。(1分)(2)材料一属于第二手史料,材料二属于第一手史料。(1分)第一手史料更为可信。(1分)(3)《史记》。(1分)韩非子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任意1点1分)(4)商业;手工业。(2分)24.(2015·山东烟台·26)(11分)“一带一路”这一战略构想正从历史深处走来,顺应了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从古至今,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不断延伸,传播着文明和友好。【文明交汇】材料一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古代丝绸之路)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1)这一“主轴”展开于中国哪一朝代?请将下列文化成就与所属地区文明对应起来,然后把相应的英文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5分)①造纸术的发明 A.恒河文明②佛教的创立 B.黄河文明③《荷马史诗》 C.两河文明④《汉谟拉比法典》 D.希腊文明【经贸繁荣】材料二时间转回宋代,……那些满载着中国瓷器和丝绸的商船,从广州或泉州出发后,经南海海域,运送到菲律宾、占城、波斯湾等地,再由波斯商人把这些中国商品销往西亚各地甚至欧洲。(2)材料反映了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鼎盛。请将下列知识卡片填写完整。(4分)【航海壮举】材料三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3)材料中体现的平等交往、互惠贸易的方式,在当时有何积极的作用?(2分)【答案】26.(1)西汉(或汉朝);①一B②一A③一D④一C(5分)(2)①市舶司②指南针③占城稻④景德镇(4分)(3)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2分)25.(2015·山东菏泽·21)(10分)我国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古“丝绸之路”再次成为关注热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1)“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主要历史作用。(3分)材料二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印度展开国事访问时表示,“我邀请莫迪总理下次访问中国时到西安去看看,看看当年玄奘藏经译经的地方”。——新华社《外国元首访华缘何青睐西安》(2)分析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玄奘对中印两国交流所做出了哪些贡献?(2分)材料三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分析材料三,据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主要表现及政策原因。(2分)材料四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新加坡)李光耀(4)材料四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上述四则材料谈谈古代“丝绸之路”对我们的启示。(3分)【答案】(10分)(1)朝代:西汉(或汉代,1分)。历史作用:(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今天)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每点1分,共2分)(2)主要贡献:他把印度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加强了中印两国的联系。(答出其中两个方面即可,2分)(3)主要表现:海外贸易兴盛;政策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每点1分,共2分)(4)事件:郑和下西洋。(1分)启示:开放交流才能促进共同发展;开放包容才能实现长久和平。(言之有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分)26.(2015·山东东营·26)(12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写出材料一中A、B两点分别代表的地方。(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作用。(2分)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摘编白《海上丝绸之路》(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因素。(4分)材料三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因为,它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头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陈凤英《习近平“一带一路”构想战略意义深远》(3)据材料三,指出今天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应如何弘扬丝绸之路精神?(2分)【答案】26.(12分)答案要点:(1)长安、(2分)大秦;(2分)沟通了中西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2分)(2)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海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中国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高;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地理知识的进步等。(4分)(答出两点即可)(3)与沿线各国平等互利、包容互信,加强团结合作,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经济繁荣和贸易发展,共同“中国梦”与“世界梦”。(2分)(言之成理即可)27.(2015·湖南永州·25)(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读图5和图6,概括唐朝和宋朝对外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答案】唐宋对外贸易的特点:①以海路为主;②贸易中心主要在南方;③外商来华贸易空前增多;④创建了一套外贸管理制度,如市舶司等。原因:①南方地区农业手工业的迅速发展;②海运贸易的发展和南方发达的水运;③封建王朝的外商优待政策,招徕商贩。28.(2015·山东滨州·26)创新与开放,促进发展和进步,保守与封闭,导致停滞和落后。【制度创新】秦汉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和防止官员贪腐开创了监察制度并不断加以强化。(1)右图为秦朝行政系统简表。根据图示,说出中央三大官职之间的关系。其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谁?(2分)(2)汉武帝时期,在中央和地方分别设置了负有监察职能的官职,以监督京师百官和皇族及地方官员。请分别写出上述官职的名称。(2分)【对外交流】西汉以来,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上,五彩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和名贵的香料贸易络绎不绝。这条通道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3)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被称为什么?谁为开拓这条“通道”做出了突出贡献?请说出这条“通道”的起点和最远到达的大洲。(4分)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商船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在航海中广泛使用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某一项成就。(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从政府的态度和航海科技两个方面,总结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2分)【封闭落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5)上述材料反映出清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材料说说你对这一政策的理解。(2分)【答案】26.(共12分)(1)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中央三个最高官职;(1分)御史大夫。(1分)(2)司隶校尉;(1分)刺史。(1分)(3)丝绸之路;(1分)张骞;(1分)长安;(1分)非洲。(1分)(4)政府重视和鼓励;(1分)使用了指南针。(1分)(5)“闭关锁国”政策;(1分)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实行了近200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与世隔绝即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1分)【内容标准(试验稿)】(1)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内容标准(2011版)】(1)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一、选择题1.(2015·江苏南京·4)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器不已。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南朝B.隋朝C.唐朝D.宋朝【答案】D2.(2015·山东泰安·6)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代。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A.安装有指南针的海船出海远航B.工匠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C.人们颂赞“画圣”吴道子的名画《送子天王图》精美绝伦D.人们在瓦子中谈论军机处成立、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的事情。【答案】D3.(2015·湖北随州·9)假如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你有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老百姓吃的是占城稻大米饭B.许多回族商人在夜市卖葡萄C.外国使团随郑和船队来临安D.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答案】A4.(2015·福建龙岩·5)《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材料反映了宋代()A.农业迅速发展 B.经济重心南移C.商品经济繁荣 D.手工业兴旺【答案】C二、非选择题5.(2015·山东德州·16)(9分)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精神和民族品格的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文字篇】材料一中华民族有三道“长城”,第一道长城是秦始皇时期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道“长城”是汉字……——林语堂《如何理解中国人》(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何时?秦始皇对汉字的发展有何贡献?(2分)【思想篇】材料二(汉武帝)及其近臣们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黄仁宇《中国大历史》(2)汉武帝将“儒术”扩展并延长的重大举措有哪些?(2分)【艺术篇】(3)法国史学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