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党八股》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反对党八股》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反对党八股》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反对党八股》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反对党八股》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对党八股毛泽东认识文体——政论文政论文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形式多样,范围广泛,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凡是对时政问题进行议论说理的文章,都可以属于政论文的范畴。政论文的特点:政论文讲求确切、严谨,富有鼓动性;词语多具宏观性,频繁使用政治术语”句型单一,连接成分少,旬与句之间无明确的逻辑关系。创作背景《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同志1942年2月8日在延安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是继《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后的又一篇重要的整风文献。当时,为了总结历史经验,肃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恶劣影响,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党中央开展全党的整风运动。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文章标题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不说禁止“党八股”而说“反对党八股呢?(1)标题直接表明观点,干脆利落,毫不含糊。(2)用“反对”不用“禁止”,是因为党八股是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这是很难用行政命令禁止的,实行上也是禁止不了的。什么是“八股文”?八股文是中国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考试制度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每篇文章都要按“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八个部分来写,每一段落都要死守固定的格式,内容也只许为圣贤立言。这种文章后来就成了只讲形式、死板空洞的文章的代名词。党八股指革命队伍中某些人所写的文章,这种文章对于事物不加分析,只是搬用一些革命的名词术语,言之无物,空话连篇,如同"八股文”所以称之为党八股。划分文章段落层次(1)引论部分(提出问题):第1段,指出党八股有八大罪状(2)本论部分(分析问题):第2——9段,列举党八股八大罪状,论证其危害和纠正的方法。(3)结论部分(中心论点):第10段,必须拋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本文在层次结构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首先,从全文来看纲目分明,结构完整。课文开宗明义,在第一段就揭示了全文论述的中心——党八股的八大罪状,然后逐段一一列出罪状加以剖析,最后总结全文,指出反对党八股,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文风的重大意义。从文章的主体部分来看八大罪状的排列也很有讲究。1-5条是讲党八股的具体表现,其中1-3条可以说是属于思想方面的:“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是内容空洞,“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是动机不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是目的不明;4、5两条可以说是属于艺术方法的:“语言无味,像个瘪三”是缺少文采,“甲乙丙丁,开中药铺”形式主义。先讲思想方面的,再讲艺术方面的,体现了先主后次的原则。第6条挖根源:“不负责任,到处害人”是“责任心不足”,这是党八股产生的根源之一。7、8两条讲危害——“流毒全党,妨害革命”及后果——“传播出去,祸国殃民"。八条罪状由表现到根源到危害,又体现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这完全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主体思路党八股有哪些罪状?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内容空洞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动机不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目的不明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缺少文采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形式主义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责任心不足

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传播出去,祸国殃民。思想内容

文章形式危害后果表现根源危害本文写作方法有哪些?边破边立的论证方法和多种论证方法。本文着重对党八股的八大罪状进行分析和批判,在批判错误中阐述正面主张,有破有立,破中有立,这是全文总的论证方法。论述具体问题,它又运用了典型事例论证、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等多种方法,而且往往同时交错运用。文中列举的八条罪状既是论点又是论据。课文剖析每条罪状,目的是从正面树立榜样,指明方向。(1)引论:指出党八股有八大罪状。(提出问题)(2)本论:列举党八股八大罪状,论证其危害和纠正的方法。(分析问题)判断错误阐述正面主张边破边立的论证方法(3)结论: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中心论点)(解决问题)总结:党八股的八条罪状是互有联系的。文章在揭露党八股的八大罪状时,每一条都以八字两句来概括它的内容,显得整齐醒目。从它的排列来看,是从一般现象到严重危害,内容依次相连,层层深入,而又共同围绕一个中心:必须清算党八股,革命事业才能取得胜利。结构严谨而不平板。本文的中心思想是:分析了党八股的八大罪状,深刻揭露了它的实质,指出党八股是为主观主义、宗派主义服务的工具,号召我们彻底抛弃党八股这种资产阶级的腐朽文风,树立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文风。课文怎样论述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用了哪些主要的论证方法?课文先提出本段论点:“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接着分析批判“空话”的两种表现形态:第一是长而空。长而空的后果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产生原因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然后以斯大林的演说为范例,一褒一贬,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战争时期尤其需要简短和精粹的文章。第二是短而空。先承上启下,辩证地指出短而空也不好,因为“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紧接着用长篇巨著《资本论》作为例证,并引用俗语“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说明文章长短要服从内容的需要。最后得出结论: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要有内容的文章,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论述党八股第二条罪状的论证过程和使用的论证方法。分析:这段主要讲的是写作态度问题,分四层论述。第一层,提出论点:党八股的第二条罪状“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第二层,分析党八股的虚弱的本质。课文指出恶劣文风是“无赖”之后,引用鲁迅的话对这种文风进行批评,再用正反论证的方法指出科学的东西不怕批,而党八股却害怕驳。第三层,分析党八股的错误手段,说明写文章做演说,要有严肃的科学的态度。这一层用列举《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的方法揭露党八股的错误。第四层,强调写文章、做演说要靠马列主义真理,小结上文。在批判党八股的第三条罪状时,毛泽列举了“工”字写歪、“人”字加撇的例子,进而批判了“无的放矢,不看对象”的错误,阐述了群众观点的问题。假如将这个例子换成一篇“无的放矢,不看对象”的文章或演说将如何呢?假如将上述例子换成文章或演说,势必造成引文过长,结构臃肿庞杂;另一方面,“工”字写歪、“人”字加撇这个例子是十分典型的,如果这么简单的两个字写得如此复杂而使人看不懂,那么让写字的同志来写文章、做演说,结果可想而知。由此可见,作者选取的事例非常典型,具有以小见大的效果,不可换。简述第四条罪状的论证过程。①首先,用“瘪三”作比,论证其干瘪无味、面目可憎。②然后,过渡到谈为群众服务这一问题,把“对象”和“语言”结合起来。③随后,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怎样学习语言的问题。最后提出凡做宣传工作的同志都要学习语言。作者号召我们向人民群众、外国和古代学习语言,但具体怎样学是各不相同的,请分析比较不同在哪里?第一,主次不同。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是为主的,是源。学习外国和古代的语言是次要的,是流。第二,学习内容和方法不同。“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没有限制条件。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它有生命力;“生动活泼的”,它有表现力;“表现实际生活的”,它有战斗力。反之,不学好人民群众的语言就要犯党八股的毛病,语言就像瘪三。“要从外国语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这里强调学习的是“所需要的”,反之就不行。具体地说是“好的东西”“适用的东西”和“进步道理”“新鲜用语”,不能“硬搬”和“滥用”。也就是做到洋为中用。“我们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这里规定内容是“有生命”的东西,亦即“有生气”的东西,学习方法是“充分地合理地利用",古语中死的东西坚决不用。也就是说要批判继承,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由上面分析可知,课文概念确切,用词精当,很值得我们借鉴。本文的语言特点:一是在词语的运用上,本文采用了大量的谚语,例如“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歇后语,例如“赖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成语,例如“装腔作势”“无的放矢”“对牛弹琴”“莫名其妙”“津津有味”“祸国殃民”;文言词语,例如“得胜回朝”“下笔干言,离题万里”“文人学士”;方言词语,例如"瘪三”“蹩脚”。这些词语的恰当运用和巧妙安排,使得语言既通俗易懂,又生动有趣。二是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对比,对偶,设问,反问等手法。根据课文所列罪状,试列出作者所提倡的内容。反对

提倡一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内容充实,言之有物二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实事求是,宣传真理三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有的放矢,尊重对象四语言无味,

像个瘪三-——语言丰富,生动活泼五甲乙丙丁,开中药铺-——善于分析,解决问题六不负责任,到处害人-——责任心强,有益于人七流毒全党,

妨害革命-——影响全党,有益革命八传播出去,祸国殃民-——传播出去,利国利民文章主体部分列举了“党八股”的八条罪状,这八条罪状的顺序可以打乱吗?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不可以打乱。①由表现到根源到危害,体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具有严密的逻辑性。②文章把党八股的罪状列为“八条”逐条批判,既各有重点,又互有联系,条分缕析,一目了然。第二段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段内容主要运用边破边立的论证方法,但在论述具体问题时,又具有各种不同的论证特点。举例论证:斯大林的演说和《资本论》引用论证:俗语“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对比论证:斯大林的演说与有些老爷的长文章。比喻论证:长而空的文章像“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由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可获得写驳论文的哪些启发?①批判中要充分阐述正面的道理,而在阐述道理时,一定要有层次,整理出清晰的条理来,避免那种事急语塞,思路紊乱的现象。②揭露批判中引例阐述正面道理时,所引的例子要仔细选择,要举大家公认的、有深切感受的例子。这样,深入说理才有基础,正面道理才立得牢。③在揭露批判中阐述正面的道理,恰当地运用成语,可以收到言简意赅的说理效果。④指明方向,让读者全面认识纠正错误的途径,是批评中阐述正面道理的一个重要内容。⑤批评中需要说理,就必须由表及里,透过现象分析本质,使分析渗透于事物的内里,把根子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