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_第1页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_第2页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_第3页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_第4页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YD5138-2005

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杨靖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E-mail:yangjing56@163.com2/3/20231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本规范是对YD5137-2005《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的修订本规范适用于本地的中继和接入线路的新建工程,扩建、改建及其他通信线路工程验收,也可参照执行。本规范是参照YD5137-2005《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GB7424.1-GB7424.3《光缆总规范》、YD/T322-1996《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GY/T135-1998《有线电视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人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等技术规定进行编制的。本地通信线路以全塑电缆、光缆和射频同轴电缆为主。2/3/20232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本地通信线路工程所用的器材程式、规格、质量等均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和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规定。工程施工中严禁使用未经鉴定合格的器材。工程验收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加强质量检查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电信业务经营者(以下简称“业主”)应通过工地代表或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加强工地的随工质量检查,及时组织隐蔽工程的检验和签证工作。2/3/20233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在执行本规范时如与国家相关规定有矛盾,应以国家相关规定为准。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范个别条文有困难时,在设计中提出充分理由并经主管部门审批。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工作应执行《邮电通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的规定。验收项目、内容和标准按本规范的规定办理。2/3/20234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器材检验对光(电)缆及其他线路器材的规格、程式、数量应符合设计及订货合同要求。工程所用光(电)缆及器材必须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厂方提交的产品测试记录。不符合标准或无出厂检验合格证的光(电)缆和器材不得在工程中使用。经过检验的光(电)缆及其他线路器材应做好记录。2/3/20235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全塑电缆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外观检查:电缆外护套应无损伤。密封性能综合护套全塑电缆充入干燥气体气压应达到30-50kPa。气压稳定后3小时(铠装电缆6小时),电缆气压值符合要求。全塑电缆芯线色谱或排列端别应符合标准。电缆A、B端标记要明显。铜芯全塑电缆的主要电气特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表2.2.1-1的规定。全塑电缆的绝缘指标应符合表2.2.1-2的规定。2/3/20236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

2/3/20237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铜芯全塑电缆的芯径除0.4mm及0.6mm外,其他常用芯径有0.32mm、0.5mm及0.8mm,其主要电气特性见表2.2.1。2/3/20238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电缆外护套应无损伤。在室温下,同轴电缆内外导体间施加500V直流电压,保持60s,绝缘电阻≥5000MΩ

·km衰减常数、回波损耗、屏蔽衰减等电缆的电气性能,应符合GY/T135《有线电视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人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的规定2/3/20239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光缆单盘检验光缆外皮应无损伤,光缆端头封装应良好。单盘光缆的光纤衰减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缆中铜导线的电气指标应符合设计或相关规定。光缆A-B端标记要明显。2/3/202310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其他线路器材及设备检验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的结构应为锥形体,锥度为1/75。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使用:环向裂缝宽度超过0.5mm;有可见纵向裂缝的;混凝土破碎部分总表面积超过200mm2。2/3/202311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木杆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木杆程式应符合设计规定,其长度偏差为+200mm~-100mm,梢径偏差≤-10mm。杆身弯曲度不得超过杆长的2%。水泥底盘、卡盘及拉线盘的程式及其偏差符合表2.4.3要求。2/3/202312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

2/3/202313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铁件的规格型号均应符合YD/T206.1~YD/T206.29的要求。电缆接线子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接线子的初始接头电阻应符合表2.4.6的规定;接线子外壳对芯线的绝缘电阻应≥1X105MΩ(20士5℃,相对湿度60%-80%)。2/3/202314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2/3/202315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

光缆接头盒及光缆终端盒主要指标应符合表2.4.7规定

2/3/202316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光纤配线架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光纤配线架的高压防护接地装置,其地线的截面积应≥6mm2。光纤配线架的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机架间的绝缘电阻1000MΩ/500V(直流),机架间的耐压)3000V(直流),1min内不击穿、无飞弧现象。2/3/202317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光缆交接箱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光缆交接箱箱体密封条粘结应平整牢固,门锁开启灵活可靠;箱门开启角度≥1200;经涂覆的金属构件其表面涂层附着力牢固,无起皮、掉漆等缺陷。光缆交接箱箱体高压防护接地装置,其地线的截面积应≤6mm2。光缆交接箱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机架间的绝缘电阻>20000MΩ/500V(直流),箱体间的耐压)3000V(直流),1min应不击穿、无飞弧现象。2/3/202318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室内光缆交接箱防护性能应达到GB4208标准中的IP53级要求,室外光缆交接箱防护性能应达到GB4208标准中的IP65级要求。光纤连接器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插入损耗应≤0.5dB(重复性和互换性)。回波损耗:PC型≥40dB,UPC型≥50dB,APC型≥60dB.2/3/202319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电缆交接箱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电缆交接箱任意两个端子之间及任一端子与接地点之间的绝缘电阻≥50000MΩ,任意两个端子之间及任一端子与接地点之间在接通500V交流电时,1min应不击穿、无飞弧现象。导线与接线端子之间的接触电阻≤5X10-3Ω,接线端子可断弹簧片处的接触电阻≤2X10-2

Ω,机械使用寿命试验后≤3X10-2Ω

。接续模块的卡接簧片和可断簧片的重复使用次数应≥200次。2/3/202320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塑料子管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塑料子管的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塑料子管的管身应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形变,其颜色、孔径、壁厚及其均匀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壁厚的负偏差应≤0.1mm2/3/202321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同轴电缆连接器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连接器内导体之间的接触电阻应≤0.01Ω,外导体之间的接触电阻≤0.005Ω,装接电缆后,电缆线与连接器的外导体之间的接触电阻应≤0.01Ω连接器内外导体之间的绝缘电阻应≥100MΩ.参照GB11313《射频同轴连接器总规范》中14.5条款。连接器内外导体之间应能经受1000V(50Hz有效值)的试验电压,作用1min而无击穿和飞弧现象。参照GB11313《射频同轴连接器总规范》中14.6条款。连接器的传输损耗、反射损耗及带内平坦度等指标参照GB11313《射频同轴连接器总规范》。2/3/202322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电杆洞深应符合表3.1.1的规定,洞深允许偏差≤50mm。注:1.本表适用于中、轻负荷区新建的通信线路。重负荷区的杆洞深度应按本表规定值增加100-200mm2.12m以上的特种电杆的洞深应按设计文件规定实施按设计规定的标称杆距立杆(一般情况下,市区杆距为35-40m,郊区杆距为45-50m)。2/3/202323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

2/3/202324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竖立电杆应达到下列要求:直线线路的电杆位置应在线路路由的中心线上。电杆中心线与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应不大于50mm;电杆本身应上下垂直。角杆应在线路转角点内移。水泥电杆的内移值为100-150mm,木杆内移值为200-300mm。因地形限制或装撑木的角杆可不内移。终端杆应向拉线侧倾斜100-200mm。2/3/202325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接杆应按设计规定的长度、方式、方法进行电杆接长。水泥杆接杆必须采用“等径水泥电杆”叠加接长,两杆间用法兰盘或钢板圈接续。木杆接杆时,下节杆的梢径不得小于上节杆的梢径,单接杆的下节梢径不得小于上节杆根径的四分之三。2/3/202326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

2/3/202327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杆根装置电杆根部加固装置的安装地点应按设计要求。水泥电杆杆根装置应用混凝土卡盘,以"U'’字形抱箍固定。木杆杆根装置应用横木,以4.0mm钢线缠绕固定。卡盘及底盘装置的规格应符合图3.3.3-1的要求,电杆杆根装置位置容差应为≤50mm2/3/202328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

2/3/202329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拉线拉线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拉线应采用镀锌钢绞线;拉线扎固方式以设计的材料为准。靠近电力设施及热闹市区的拉线,应根据设计规定加装绝缘子。绝缘子距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在2m以上。拉线绝缘子的扎固规格应符合图3.4.2的要求。人行道上的拉线宜以塑料保护管、竹筒或木桩保护。2/3/202330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

2/3/202331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架空电缆线路的拉线上把在电杆上的装设位置及安装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杆上只有一条电缆吊线且装设一条拉线时,应符合图3.4.4一1要求。2/3/202332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杆上有两层电缆吊线且需装设两层拉线时,应符合图3.4.4-2要求。2/3/202333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拉线上把的扎固应符合下列要求:另缠法。应符合图3.4.5-1的要求,缠扎规格见表3.4.5-1。2/3/202334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

2/3/202335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夹板法:应符合图3.4.5-2、图3.4.5-3及图3.4.5-4的要求。2/3/202336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

2/3/202337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各种拉线地锚坑深应符合表3.4.6的规定,容差应小于50mm

2/3/202338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拉线地锚程式及地锚钢柄、水泥拉线盘或地锚横木的规格应符合表3.4.7的要求。

2/3/202339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一般地锚出土长度为300mm,三条双下地锚出土长度为400-500mm,允许偏差50-100mm。地锚钢柄长度规格根据设计埋深要求选定。拉线地锚的实际出土点与规定出土点之间的偏移应≤50mm。地锚的出土斜槽,应与拉线上把成直线。拉线地锚应埋设端正,不得偏斜,地锚的拉线盘(横木)应与拉线垂直。2/3/202340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拉线中把夹固、缠扎规格应符合表3.4.11及图3.4.11-1、图3.4.11-2的要求

2/3/202341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

2/3/202342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高桩拉线的副拉线、拉桩中心线、正拉线、电杆中心线应成直线,其中任一点的最大偏差应≤50mm,并应符合图3.4.12的要求。

2/3/202343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吊板拉线的规格应符合图3.4.13的要求。墙拉线的拉攀距墙角应≥250mm,距屋沿≥400mm。

2/3/202344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装设撑木应符合下列要求:撑木埋深应≥600mm,距高比应≥0.5并加设杆根横木。撑木装设位置:电缆线路应装在最末层电缆吊线下100mm处。撑木的安装应符合图3.5.2-1及图3.5.2-2的要求。撑木与电杆结合处应将撑木顶端以直径分,锯成2/5和3/5各一面,其中2/5面应与电杆中心线成直角,3/5面为贴杆面,应锯削成复瓦形槽,撑木槽应与电杆紧密贴实。2/3/202345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

2/3/202346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电杆装设避雷线应符合下列要求:水泥电杆有预留避雷线穿钉的装设规格应符合图3.6.2-1的要求。2/3/202347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水泥电杆无预留避雷线穿钉的装设规格应符合图3.6.2-2的要求。2/3/202348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利用拉线做避雷线的装设规格应符合图3.6.2-3的要求。2/3/202349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木杆上装设避雷线可直接用卡钉钉固,卡钉间距离为500mm。在与10kV以上高压输电线交越处,两侧木杆上的避雷线安装应断开50mm间隙,如图3.6.2-4所示。2/3/202350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避雷线的地下延伸部分应埋在离地面700mm以下,延伸线(4.0mm钢线)的延伸长度及接地电阻要求见附录C.光(电)缆吊线利用预留地线穿钉做接地线的安装规格应符合图3.6.4-1的要求;光(电)缆吊线利用拉线做接地线的安装规格应符合图3.6.4-2的要求。2/3/202351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

2/3/202352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光(电)缆吊线及其他线路设备的接地电阻值要求见附录C及D。同轴电缆的户外放大器、分支器、钢绞线的接地电阻应≤4Ω。2/3/202353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号杆号杆应按设计规定进行。号杆的字或牌的高度,最末一个字或杆号牌下边缘应距地面2.5m,杆号应面向街道。在同一个局的交换区内,应采用同一种方法书写或钉牌。2/3/202354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架空吊线架空光(电)缆吊线程式应符合设计规定。吊线夹板距电杆顶的距离一般情况下距杆顶≥500mm,在特殊情况下应≥250mm。线路与其他设施的最小水平净距、与其他建筑物的最小垂直净距以及交越其他电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附录E、附录F、附录G的要求。2/3/202355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吊线在电杆上的坡度变更大于杆距的20%时,应加装仰角辅助装置或俯角辅助装置,辅助吊线的规格应吊线一致,安装方式应符合图3.8.3-1及图3.8.3-2的要求。杆路上架设第一条吊线时,一般设在杆路沿路的车行道反侧或建筑物侧。在同一杆路同侧架设两层吊线时,两吊线间距为400mm。2/3/202356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

2/3/202357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

2/3/202358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电缆吊线的原始垂度应符合附录H的要求。在20℃以下安装时允许偏差应不大于标准垂度的10%;在20℃以上安装时,应不大于标准垂度的5%。吊线在直线杆上的固定应符合图3.8.7的要求。

2/3/202359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吊线接续应符合图3.8.8的要求。两端可选用钢绞线卡子、夹板或另缠法,两端用同一种方法。

2/3/202360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在木杆角杆的角深在5-10m时加装吊线辅助装置应符合图3.8.9-1的要求。2/3/202361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角深在10-15m时木杆的吊线辅助装置应符合图3.8.9-2的要求2/3/202362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水泥杆角杆辅助装置规格应符合图3.8.9-3的要求:2/3/202363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十字交叉吊线应符合下列规定:两条十字交叉吊线高度相差在400mm以内时,需做成十字吊线。两条吊线程式相同时,主干线路吊线应置于交叉的下方。两条吊线程式不同时,程式大的吊线应置于交叉的下方。夹板式十字吊线的规格应符合图3.8.10的要求。2/3/202364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

卡子法丁字结、夹板法丁字结的规格应分别符合图3.8.11-1、图3.8.11-2的要求。2/3/202365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电缆吊线在终端杆及角深大于15m的角杆上,应做终结。卡子法终结、另缠法终结、夹板法终结的规格应符合图3.8.12-1、图3.8.12-2及图3.8.12-3的要求。

2/3/202366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

2/3/202367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

2/3/202368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同层两条吊线在一根电杆上的两侧,并按设计要求做成合手终结的,合手终结的做法应符合图3.8.13的要求,其缠扎、夹固要求同上节

2/3/202369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相邻杆档电缆吊线负荷不等或在负荷较大的线路终端杆前一根电杆应按设计要求做泄力杆,电缆吊线在泄力杆做辅助终结,辅助终结的做法应符合图3.8.14的要求。

2/3/202370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

2/3/202371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管道光(电)缆的敷设敷设管道光(电)缆的孔位应符合设计要求。敷设管道光(电)缆之前必须清刷管孔。2/3/202372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子管敷设在孔径90mm及以上的水泥管道、钢管或塑料管道内,应根据设计规定一次敷足三根或三根以上的子管。子管不得跨人井敷设,子管在管道内不得有接头,子管内应预放光缆牵引绳。子管在人(手)孔内伸出管口长度宜为200-400mm。2/3/202373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光(电)缆敷设应按照设计要求的A,B端敷设光(电)缆。敷设光缆时的牵引力应符合设计要求。敷设管道光(电)缆的曲率半径的要求:敷设过程中光缆的曲率半径必须大于光缆直径的20倍,光缆在人(手)孔中固定后的曲率半径必须大于光缆直径的10倍。电缆的曲率半径必须大于电缆直径的15倍。同轴电缆的曲率半径必须大于外径的10倍。2/3/202374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新建光缆接头处两侧光缆布放预留的重叠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续完成后光缆余长应在人孔内盘放并固定。敷设后的电缆应紧靠人孔壁,并应按图4.3.5的要求以扎带绑扎于托架上。光缆在人孔内子管外的部分应采取波纹塑料套管保护措施。管孔及子管管孔均应按设计要求的器材堵塞。光(电)缆在每个人孔内应按设计要求或业主的规定做好标志。2/3/202375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埋式光(电)缆的敷设挖沟光(电)缆沟中心线应与设计路由的中心线吻合,偏差应≤100mm。光(电)缆沟的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沟底高程允许偏差+50一-100mm.人工挖掘的沟底宽度宜为400mm。斜坡上的埋式光(电)缆沟,应按设计规定的措施处理。2/3/202376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光(电)缆敷设敷设光(电)缆的A,B端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埋式光缆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20倍,电缆的曲率半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的15倍,同轴电缆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外径的10倍。两条以上光(电)缆同沟敷设时,应平行排列,相距≥50mm,不得交叉或重叠。埋式光(电)缆与其他设施平行或交越时,其间距不得小于附录J的规定。埋式光(电)缆进人人孔处应设置保护管。2/3/202377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应按设计要求装置埋式光(电)缆的各种标志。埋设后的单盘光缆,其金属外护层对地的绝缘电阻的竣工验收指标应≥10MΩ·km,其中暂允许10%的单盘光缆不低于2MΩ·km。2/3/202378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保护钢管光(电)缆穿越铁路、公路应采用钢管保护或定向钻孔地下敷管。保护管的敷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保护钢管伸出穿越物两侧应≥1m;穿越公路排水沟的埋深应大于永久沟底以下500mm。2/3/202379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回填土充气的光(电)缆在回填土前必须做好保气工作。先填细土,后填普通土,且不得损伤沟内光(电)缆及其他管线。市区或市郊埋设的光(电)缆在回填300mm细土后,盖红砖保护。每回填土约300mm处应夯实一次,并及时做好余土清理工作。回土夯实后的光(电)缆沟,在车行路面或地砖人行道上应与路面平齐,回土在路面修复前不得有凹陷现象;土路可高出路面50-100mm,郊区大地可高出150mm左右。2/3/202380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敷设架空光(电)缆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光(电)缆挂钩程式。光(电)缆挂钩的间距应为500mm,允许偏差土30mm,电缆在电杆两侧的第一只挂钩应距电杆250mm,允许偏差士20mm.应按设计要求的A,B端敷设,光缆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20倍,电缆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巧倍,同轴电缆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10倍。架空光(电)缆敷设后应自然平直并保持不受拉应力、无扭转、无机械损伤。2/3/202381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光缆每杆作一处伸缩弯,伸缩弯在电杆两侧的挂钩间下垂250mm,并套塑料管保护,符合图6.1.5要求。2/3/202382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架空电缆接头在吊线上吊扎的规定应符合图6.1.6的要求。2/3/202383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电缆接头在近杆处,200对及以下电缆接头在距电杆为600mm,200对以上电缆接头距电杆为800mm,允许偏差均为士50mm,架空光(电)缆在丁字吊线处吊扎的规定应符合图6.1.8的要求。2/3/202384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光缆接头盒及余缆吊扎的规定应符合设计要求。同轴电缆户外放大器/分支器的安装规定应符合图6.1.10-1及6.1.10-2的要求。2/3/202385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

2/3/202386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

2/3/202387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架空光缆接头盒及余缆吊扎方法较多,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为了规范架空光缆接头盒及余缆的固定,本规范推荐的方法详见图6.1.10

2/3/202388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引上保护管的材质、规格、安装地点应符合设计要求。6.2.2木杆、墙壁、水泥杆上引上保护管的安装应符合图6.2.2-1及图6.2.2-2的要求。2/3/202389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敷设墙壁光(电)缆的一般要求:应按设计要求的A,B端敷设墙壁光(电)缆。不宜在墙壁上敷设恺装或油麻光(电)缆。墙壁光(电)缆离地面高度应≥3m,跨越街坊、院内通路等应采用钢绞线吊挂,其缆线最低点距地面应符合附录F的要求。墙壁光(电)缆与其他管线的最小间距应符合YD/T5137-2005《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规定。2/3/202390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敷设吊线式墙壁光(电)缆应符合下列要求:吊线式墙壁光(电)缆使用的吊线程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墙上支撑的间距应为8-10m,终端固定物与第一只中间支撑的距离不应大于5m。吊线在墙壁上的水平敷设,其终端固定、吊线中间支撑应符合图6.3.2-1的要求。2/3/202391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吊线在墙壁上的垂直敷设,其终端应符合图6.3.2-2的要求。2/3/202392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敷设卡钩式墙壁光(电)缆应符合下列要求:光缆以卡钩式沿墙敷设应在光缆上外套塑料保护管予以保护。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卡钩。卡钩必须与光(电)缆、同轴电缆、保护管外径相配套。光(电)缆卡钩间距为500mm,允许偏差士50mm。转弯两侧的卡钩距离为150-250mm,两侧距离须相等。同轴电缆卡钩垂直间距不大于1000mm。2/3/202393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光缆接续的内容应包括:光纤接续;铜导线、金属护层、加强芯的连接和接头衰减的测量。光缆程式、接头位置及两端光缆预留长度符合设计规定。光纤接续应符合下列要求:光纤接续宜采用熔接法。光纤接续衰减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光纤接续后应用接头套管保护,余纤在光纤盘片内的曲率半径应≥30mm,盘绕方向应一致。光纤带光缆的光纤带接续后应理顺,不得有“S”弯。2/3/202394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铜导线、铝或钢聚乙烯粘结护套、加强芯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光缆内铜导线、铝或钢聚乙烯粘结护套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缆加强芯的连接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接头盒的结构夹紧、夹牢。2/3/202395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光缆接头的封装应符合下列要求热可缩接头套管,热缩后要求外形美观,无变形,无烧焦,熔合处无空隙、无脱胶、无杂质等不良状况;采用可开启式接头盒,安装螺栓应均匀拧紧,无气隙。封装完毕后,有气门的接头套管(盒)应做充气试验。需要做地线引出的,应符合设计要求。2/3/202396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光缆接头盒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架空光缆接头盒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光缆接头盒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余缆应用波纹塑料管保护并紧贴人孔壁或人孔搁架,盘成“O”型圈,并用扎线固定。光缆固定后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光缆直径的10倍。_埋式光缆接头及余缆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2/3/202397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电缆芯线接续应符合下列要求:全塑电缆芯线接续必须采用压接法。按设计要求的型号选用扣式接线子或模块型接线子。电缆芯线的直接、复接线序必须与设计要求相符,全色谱电缆必须色谱、色带对应接续。电缆芯线接续不应产生混、断、地、串及接触不良,无接续差错,芯线绝缘电阻合格。接续后应保证电缆的标称对数全部合格。2/3/202398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电缆接头的封装应符合下列要求:接续套管的型号、规格、程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全塑电缆屏蔽层必须用专用屏蔽线连接,并按设计要求作分段、全程测式。热缩套管封合应套管平整,无折皱,无烧焦。注塑缝完整、饱满,无气泡,密封良好。纵包装配式套管封合应电缆、底板、端盖、上盖粘连紧密;套管螺栓紧固,端部包扎整齐,密封良好。2/3/202399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进局光(电)缆的布放应符合下列要求:进局光(电)缆的管孔使用安排和在进线室电缆托架上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在托架上应排放整齐,不重叠,不交错,不上下穿越或蛇行;引上转角的曲率半径应符合规定。进线室的管孔及局前人孔内通往进线室侧的管孔应做堵塞。进局光(电)缆的外护层应完整,无可见的损伤;横放的光(电)缆接头应交错排列,接头任一端距光(电)缆转弯处应大于2m;进线室的光(电)缆应按设计要求做好编号和相关标志。2/3/2023100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成端光缆:根据终端设备的配置,合理固定光缆和光缆接头套管(盒),光缆余长部分应在进线室或机房中适宜位置盘放,其余缆长度及光缆曲率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2/3/2023101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成端电缆的布放应符合下列要求:当测量室的地板洞为上线槽方式时,所布放的成端电缆应与相对应的总配线架对直,并绑扎固定,以非延燃材料封堵上线槽洞口。成端电缆线把在总配线架上的绑扎位置应符合设计和相关规范的要求。在原有总配线架上新做直列成端电缆的,其绑扎方法、位置、式样应与原直列成端相同。全色谱的成端电缆必须按照色谱、色带的编排次序出线。成端电缆屏蔽连接线应可靠接至总配线架铁架。总配线架直列安装的设备程式、数量、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2/3/2023102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光缆在ODF或单设的光缆终端盒做终端,光缆内的金属构件与ODF接地装置接触良好,ODF接地装置至机房防雷接地排的接地线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线严禁成螺旋型布放。2/3/2023103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光(电)缆交接箱的安装光(电)缆及尾纤、跳纤、适配器在光(电)缆交接箱内路由走向及固定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交接箱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墙式光(电)缆交接箱的安装,应坚实、牢固,交接箱底部距地面符合设计要求。架空光(电)缆交接箱应安装在H杆的工作平台上,工作平台的底部距地坪应≥3m且不影响道路通行。落地式光(电)缆交接箱的安装位置、安装高度、防潮措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箱体安装必须牢固、安全、可靠,箱体的垂直偏差应≤3mm。2/3/2023104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分线设备的安装分线设备的安装方式、地点与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分线设备在电杆上安装时,应装在电杆的局方侧;同杆设有过街分线设备时,其过街的分线设备应装在局的反方侧。分线盒在电杆上安装时,盒体的上端面应距吊线720mm;分线箱安装在电杆上时,10-30对的分线箱固定穿钉眼距吊线下800mm;一排接线端25-50对分线箱的固定穿钉眼距吊线下1000mm。室外墙壁安装分线盒时,盒体的下端面距地面为2.8-3.2m.上杆钉(条)宜装在线路方向的一侧,面向分线设备,在电杆上杆钉夹角为1200。2/3/2023105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交接设备、分线箱接地要求交接设备、分线箱的地线必须单设接地,敷设接地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地气线的接地电阻值见附录D。2/3/2023106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用户引入线用户引人线包括分线设备下线(俗称爬杆线)和用户室外被覆线的材质及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用户引人线长度宜不超过200m且从下线杆至第一个支撑点的跨距应不超过50m。超过时,可加立电杆。同轴电缆用户盒至电视接收机或数字电视机顶盒的连接馈线应采用SYWV-75-5-1型的四屏蔽物理发泡同轴电缆,长度不宜超过5m。2/3/2023107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同一方向的用户引人线最多不超过6条,超过6条时应改用全塑电缆引人。同一方向多条被覆线的间隔应均匀、垂度一致。用户引人线与电力线交叉间距不得小于400mm,不得跨越电车滑行线。跨越障碍物不得有托磨现象。用户引人线跨越街(巷)等时,其最低点至地面垂直距离应符合附录F的要求。跨越档不得有接头。2/3/2023108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电缆充气系统设备及气压监测系统设备的型号、规格、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备装置牢固,充气机组接地装置良好、有效。充气系统及信号告警系统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充气机自动、手动、启、停性能。充气机超时运行的自动保护控制性能。气水分离器应能及时自动排水。充气机断相告警。高压罐过压告警;低压罐不充气告警。超湿告警。2/3/2023109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充气系统设备的安装电缆线路充气网的组成和充气段的划分以及气塞地点、安装位置、气门规格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充气系统(不包括低压配电盘柜)全套设备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联动试运转,联动试运转检验项目及要求见附录L。2/3/2023110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充气系统的输出气压,对全塑电缆应≤70kPa。充气系统的气压告警器低压告警值:地下电缆应≥30kPa;架空电缆应≥20kPa.全塑电缆气塞制作完毕后,应在静止状态下8h以后进行充气检验。气塞气闭试验,24h允许下降的气压标准见附录I。2/3/2023111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光(电)缆气压监测系统的安装,设备型号、规格、安装地点及环境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电)缆线路的气压及检验新设地下非填充型全塑电缆及充气型光缆的保持气压在气压平稳后,应保持在40-50kPa。光(电)缆在气压平衡后,气温相同的情况下,24h的气压下降值,见附录K。2/3/2023112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38-2005线路防护光(电)缆线路在可能引起腐蚀的地段的防腐措施应符合设计规定。光(电)缆线路在白蚁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