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壁连采机械化采煤管理办法_第1页
短壁连采机械化采煤管理办法_第2页
短壁连采机械化采煤管理办法_第3页
短壁连采机械化采煤管理办法_第4页
短壁连采机械化采煤管理办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壁连采机械化采煤管理办法第一章第一节基本要求采用短壁连采机械化开采前必须编制回采作业规程。情况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安全措施。规程编制完成后严格按照《煤炭集团采掘作业规程管理办法》的要求,对规程认真审批,组织员工进行培训、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人员必须熟悉采煤工艺、设备操作规程、避灾路线及现场危险源。安全标志及图牌板的设置:每一工作面应设置“交接班地点”、“生产运行区域”、“避灾路线”、“危险区域、严禁进入”等指示牌板,每一条主要巷道口、联巷口、支巷口应设指示所在地点标识,行车路线上应设置“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警示牌,通往盲巷、采空区的入口及其它危险区域必须悬挂“禁止入内”警示牌。裸露的机械设备转动部位、胶带运输机、破碎机、连续运输系统,应设置有明确的安全范围警示牌。每一工作面在交接班地点应设置“巷道支护平断面图”、“避灾路线图”、“通风系统图”、“供电系统图”和“劳动组织及正规循环作业图表”等。必须在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的基础上执行本办法。短壁连采机械化采煤适用条件。(一) 适用于开采顶板稳定或中等稳定、低瓦斯的煤层。对于矿压显现强烈,顶板破碎的煤层尽可能不布置,高瓦斯矿井严禁布置短壁连采机械化开采工作面。(二) 根据短壁连采机械化开采及长壁综合机械化开采两种采煤方法的详细的经济技术比较计算(包括人工费用、材料消耗、设备租赁(折旧)费用、搬家倒面费用、矿务工程费用、能耗及资源回收率等指标)得出,对于长度在400m,宽度200m以下的块段采用短壁连采机械化采煤法进行回采,否则采用长壁综合机械化开采比较经济。矿井在采用短壁连采机械化开采前,必须将设计方案报送公司生产管理部审查,审查通过后方可进行回采。第二节巷道布置及支护设计工作面设计要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及两级公司有关规定,充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先进的技术与装备,坚持技术、经济与安全相统一的原则,搞好采、掘、机、运、通的各系统设计。在回采设计前,必须详细了解和掌握采、掘区域地质条件,存在特殊地质条件时,要提前采取预防措施,确保采掘作业安全,同时一定要设计好掘进与回采的边界。短壁连采机械化开采工作面的巷道布置,采用在区段内掘进辅运平巷及运煤平巷,在平巷两翼或单翼掘进多条支巷;每一组(一般为6-8条)支巷组成一个块段,一个区段由多个块段组成,块段内再通过多条联巷把块段切割成多个切块,从支巷(还包括联巷)向切块进刀采用后退式回采。回采前先掘平巷到停采线或相邻采面煤柱界,然后在区段内后退开支巷,支巷掘到位后,后退采硐回采。根据顶板情况确定巷道宽度,平巷、支巷宽度不得大于6米,其余巷道宽度均不得大于5m;薄基岩、复合顶板条件下,要求所有巷道宽度均不得大于5m;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巷道断面确保安全生产。联巷或支巷开口抹角呈圆弧状,巷道宽度小于5.4m且为27型煤机时,抹角长度不得大于4.5x4.5n其它煤机抹角长度不得大于3.5x3.5m巷道宽度大于或等于5.4米且为27型煤机时,抹角长度不得大于4X4m其它型号煤机抹角长度不得大于3X3m通常不允许双抹角,确需抹角,抹角长度不得大于1xim抹角处必须进行锚杆支护。支护设计前应依据掘进设备、巷道用途及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巷道断面进行优化,合理确定支护参数,应用工程类比法进行验算。支护设计的一般原则:优先采用单一锚杆支护方式,锚杆长度不得小于1.8m。对于复合顶板或有特殊地质构造顶板,则采用锚网、钢带锚杆、锚杆锚索或钢带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式。矿总工程师必须对回采区域的支护设计严格审查把关,充分考虑特殊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下支护的安全性,保证支护设计的科学、经济,安全可靠。平巷间煤柱一般设计为11〜15m,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确保在生产过程中安全正常使用。根据采硐深度、采硐进刀角度及支巷宽度确定支巷间回采煤柱尺寸,支巷间煤柱一般为11.5m。短壁连采机械化回采区和其他区域的隔离煤柱一般留设 15〜20m(大巷保护煤柱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留设),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参数。在回采设计时,必须考虑短壁连采机械化开采采空区遗留集中应力煤柱对下层煤综采面回采时的矿压影响,应结合下层煤规划综采工作面布置的走向,合理确定区段集中煤柱的布置走向,尽可能减小集中应力煤柱给下层煤综采面回采时带来的矿压显现。第三节回采工艺利用行走支架配合进行短壁连采机械化开采时,在支巷内布置双翼采硐进行回米,左侧米硐深度不大于8m,右侧米硐深度不大于11m(以米硐中线为准)。在支巷内布置单翼采硐回采时,为确保煤机司机的安全,均要求采用右侧进刀。顶板条件较好时,采硐间不留煤柱。有冲刷、断层等构造时根据顶板情况采硐间留设0.3-0.5m的煤柱。采硐时进刀角度不小于40°。在复合顶板条件下,根据顶板情况确定采硐深度,确保煤机司机安全。为了能够让作业人员在实体煤区域下作业,尽可能保证安全,回采时不管是从平巷方向和支巷方向上尽可能采取后退式回采,采硐时在支巷两侧左右交替回采,每回采完一个区段在平巷中施工区段隔离防爆密闭。连续采煤机司机与运煤车(梭车)司机装卸煤以及与行走支架移架均要密切配合,煤机司机每完成一个采硐的回采,行走支架立即移近一次,两台支架迈步式行走。为保证作业安全,在采硐作业时,煤机司机应停留在有支护的支巷中采用遥控器操作。设计时为提高工作面的回采率,尽可能不留顶底煤。确实因煤层顶板条件差或设备配置等原因影响,需留设顶煤时,平巷、支巷及采硐顶煤留设厚度要控制在500mm之内。第四节顶板管理各矿井在采用短壁连采机械化开采时,原则上要求在行走支架的掩护下,采取强制放顶等措施实现采空区顶板的全部垮落。每个区段必须在区段最后支巷口靠近采空区的位置安设顶板离层仪,同时由专人负责记录数据,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在回采过程中必须对顶板压力进行观测,同时对采空区大面积来压要建立观测系统。所有支护必须符合作业规程的要求,遇顶板破碎、节理裂隙发育、构造、复合顶板、大断面巷道等特殊情况,必须根据现场实际及时改变支护方式,确保回采时的安全。严禁站在采空区内或未支护巷道下操作行走支架。回采时,行走支架采用迈步式移架每个采硐采完后,及时前移支架支护顶板,为下一个采硐的安全回采提供支撑掩护。成组配套的两台支架严禁同时降架,移动前必须保证另一台支架初撑力满足要求。当采空区面积增大,采硐随采随冒时,行走支架一次性移动距离不得大于2.5m(半个机身长度);如果顶板压力明显增大(支架压力表读数突然增大),一次性移架不得大于1.5m,移架过程中,支架顶棚距顶板不得大于200mm;当顶板有冒落迹象时,必须及时采取带压移架。生产时,操作支架必须使用遥控器,决不可采用手动操作;检修人员维护、检修支架时,必须关闭遥控器,手动、遥控切换旋钮处于手动操作;支架行走、升柱、降柱时,支架附近严禁站人;支架操作完后必须立即关断遥控器电源,并闭锁。第五节一通三防巷道掘进时采用局扇+全负压通风方式,回采时采用全负压通风。局部通风机必须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及风电、瓦斯电闭锁,并挂牌管理。通风风量、风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风筒出风口距工作面距离符合作业规程的要求。短壁连采机械化开采有害气体的监测探头安设位置,严格执行公司下发的《煤炭集团安全监测系统维护使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在工作面和回风流设置瓦斯检查牌板,工作面牌板设在距工作面迎头5060m的巷帮上,回风流牌板设在工作面回风流中距全风压回风口10-15m的巷帮上。严禁在平巷之间的联巷内堆积浮煤,采硐内不得留有浮煤。严禁在采空区内丢弃杂物,在封闭采空区前,必须用岩粉覆盖巷道口的浮煤,并将杂物清理干净。每条支巷采完后在支巷口用临时设施进行封闭。区段回采完毕后,对顶板垮落不完全的区段,在区段隔离煤柱处用防冲击密闭将采区封闭,使采区和主生产系统隔离,防冲击密闭内侧采用1000mm砖墙,外侧采用1000mm混凝土墙,两墙间距5000mm,中间充填黄土。防冲击密闭中间留设观测管,措施管、放水管。短壁连采机械化开采采空区中的有害气体管理必须按照《 XX煤炭集团公司“一通三防”实施细则》有关规定严格执行。第二章监督与检查开采方案未经公司审查或审查未通过而擅自采用短壁连采机械化开采方法进行回采的,对矿井罚款10000元,总工程师罚款2000元。请各矿井回采前,认真组织员工学习作业规程和相关技术措施,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新增危险源的辨识及风险预控工作,对未组织员工培训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