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EMS内审培训教程_第1页
讲义EMS内审培训教程_第2页
讲义EMS内审培训教程_第3页
讲义EMS内审培训教程_第4页
讲义EMS内审培训教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国培认证培训(北京)中心内审员培训教程GB/24001-2004idtISO14001-2004欢迎大家参加本次环境管理体系

内审员培训班

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

人类活动消耗大量石化燃料,排放大量CO2而能吸收CO2的森林又被大面积毁坏,导致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度上升,加剧了大气的温室效应,从而引起全球气侯变暖。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1984年,南极上空首次发现臭氧层破坏的现象即“臭氧洞”而且有恶化的趋势,北极上空也出现了臭氧减少。这表明地面的太阳光紫外线增强。

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酸雨指PH值低于5.6的大气降水,其原因就是人类燃烧石化燃料向大气排放SO2、NOX所造成的。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海洋环境污染

人类每年向海洋倾倒约600—1000万吨石油;1万吨汞;100万吨有机农药。造成海水污染,危害海洋生物,赤潮、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的侵害,海洋成了垃圾场。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淡水资源缺乏与水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城市主体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的分类如下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由有害物质引起的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环境污染

光污染由物理特性引起的污染特电磁污染热污染噪声污染

放射性污染

发生在世界近代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一)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大气污染谷地中工厂密布,烟尘、S02排放量大河谷地形,逆温天气且有雾,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S02、S03和金属氧化物颗粒进入肺部深处咳嗽、呼吸短促、流泪、喉痛、恶心、呕吐、胸闷窒息;几千人中毒,60人死亡。发生在世界近代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5—10美国洛杉矶市大气污染光化学污染(二次污染)该市200万辆汽车每天耗油2400万升,排放烃类1000多吨三面环山,静风,不利于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石油工业废气和汽车废气在紫外线作用下生成光化学烟雾刺激眼、喉、鼻,引起眼病和咽喉炎;大多数居民患病,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人。发生在世界近代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三)米糠油事件:1968日本爱知县等23个府县在米糠油生产中使用多氯联苯作热载体,因管理不善,多氯联苯进入米糠油中,使食用油被氯联苯污染。食用后眼皮浮肿、多汗、全身有红丘疹,重症患者恶心呕吐、肝功能下降、肌肉疼痛、咳嗽不止,甚至残废;患者5000多人,死亡16人,实际受害者超过1万人发生在世界近代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四)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10美国多诺拉镇大气污染河谷内工厂密急,排放大量烟尘和SO2河谷形盆地,又遇逆温和多雾天气,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SO2、SO3和烟尘生成硫酸盐气溶胶,吸入肺部咳嗽、喉痛、胸闷、呕吐、腹泻;4天内43%的居民(6000)人患病,20人死亡发生在世界近代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五)伦敦烟雾事件:1952、12英国伦敦市大气污染居民取暖燃煤中含硫量高,排放大量S02和烟尘逆温天气,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SO2等在金属颗粒物催化下生成SO3、硫酸和磷酸盐,附着在烟尘上吸入肺部胸闷、喉痛、咳嗽、呕吐;5天内死亡4000人,历年共发生12起,死亡近万人发生在世界近代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六)水俣(病)事件:1953-1961日本熊本县水俣镇海洋污染汞污染(二次污染)氮肥厂含汞催化剂随废水排入海湾无机汞在海水中转化成甲基汞,被鱼、贝类摄入,并在鱼体内富集,当地居民食用含甲基汞的鱼而中毒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精神失常发生在世界近代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七)四日事件(哮喘病):1955年以来日本四日市,并蔓延到几十个城市大气污染工厂大量排放S02和煤尘,其中含钴、锰、钛等重金属颗粒重金属粉尘和SO2随煤尘进入肺部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患者500多人,其中36人因哮喘病死亡发生在世界近代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八)富山事件(骨痛病):1931-1975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并蔓延至其它七条河的流域水体污染土壤污染镉污染炼锌厂未处理的含镉废水排入河中用河水灌溉稻米,使米中也含镉,变成镉米,当地居民长期饮用被镉污染的河水和食用镉米而中毒开始时关节痛,继而神经痛和全身骨痛,最后骨骼软化萎缩、自然骨折、饮食不进、衰弱疼痛至死;截至1968年5月确诊患者258例,其中1977年12月又死亡79例环境管理体系(EMS)2004版模式图几个重要的术语3.5环境

(environment)3.6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aspect)3.7环境影响(environmentalimpact)3.10环境绩效(environmental

perfprmance)3.11环境方针(environmentalpolicy)3.12环境目标(environmentaltarget)

2004版环境管理体系总要求

【本标准要求组织】制定适宜的环境方针。识别过去、当前计划中活动、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以确定其中的重大的环境因素。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确定优先事项并建立适宜的环境目标指标建立组织机构、制定方案,以实施环境方针,实现目标和指标;

【本标准要求组织】开展策划、控制、监测、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审核和评审活动,以确保对环境方针的遵守和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作出调整的能力。确定本标准的实施边界,规定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并形成文件。明确界定组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边界。对排除体系之外的部分应作出解释。2004版对本标准要求基于这样一个前提(总要求)组织将定期评审和评价其EMS。一个尚未建立EMS的组织,应当通过评审的方式来确定自己当前的环境状况,作为环境管理体的基础。评审四个方面关键问题:1.识别环境因素。(时态,状态)

2.确定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应遵守的其他环境要求

3.评审所有现行环境管理惯例和程序。

4.评价此前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

4.2环境方针

本条款的要求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要确定组织的环境方针。环境方针要适合于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环境方针要包括持续改进,污染预防和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方针要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指标的框架环境方针要形成文件。环境方针要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方针要传达到所有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环境方针要能为公众所获取。对环境因素的理解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有关的因素:

●设计和开发、包装和运输。●制造过程、废物管理。●合同方和供方的环境绩效和法。●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获取和分配。●产品的分销、使用和报废。●野生动物和生物多样性。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的范围组织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

a)各种活动中的环境因素,生产活动,辅助活动,生活后勤活动,各类管理活动。

b)产品中的环境因素,

1.产品制造中的环境影响及耗材。

2.产品使用中的环境影响及能源.资源消耗。

3.产品废弃时造成的环境影响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的范围组织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建筑施工单位产生的环境影响。●设计安装维修单位施工中产生的环境影响。●运输单位的活动中产生的环境影响。●为组织进行废物处理中产生的环境影响。●其他相关方的活动中产生的环境影响。环境因素的类别通常需要考虑的情况:

1)向大气、水体、土地的排放。2)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3)能源的使用。4)能量的释放(热、辐射、振动等)5)废物和副产品。6)物理属性。(大小、形状、颜色、外观)

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的步骤确定活动、产品和服务。识别环境因素(范围、状态、时态、)。确定环境影响。(有益或有害、实际或潜在可能受到影响的部分、区域、持续时间、方式、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界线相对性、)●环境影响规模,程度,频次,持续时间。●法律法规要求,相关方信息,恢复难度。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常用的评价方法a.定性判断法b.定量打分法

c.定性判断与定量打分相结合●重要环境因素评价不存在唯一的方式,但应提供一致性的结果。环境因素的识别时易被忽视的方面产品中的环境因素服中的环境因素异常和紧急状态下的环境因素能源、资源合理使用方面的环境因素4.3环境因素

本条款的要求识别环境因素,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环评并不必需)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如何理解在建立实施和保持EMS时考虑SEA●在确立方针、目标、指标时要考虑SEA●在确定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时考虑SEA●在确定培训需求时,要考虑SEA●应确定是否就SEA对外交流●在运行控制中,应确定SEA有关运行●应对潜在的造成环境影响的事件或紧急状况制定应急预案●应对SEA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监测●应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对SEA的有效控制●内审和管理评审都要评价SEA控制的有效性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本条款的要求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组织应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加以考虑。“法律法规要求”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法规,包括条例和规章;法令和指令;许可证、执照或其他形式的授权;执法部门发布的规定;司法或行政裁决;习惯法或不成文法;条约、公约和议定书。

“其他要求”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和政府机构的协定;和顾客的协议;非法规性指南;自愿性原则或工作规范;自愿性环境标志或产品照管承诺;行业协会的要求;和社区团体或非政府组织的协议;组织或其上级组织对公众的承诺;本单位的要求。4.3.3目标、指标和方案本条款的要求如可行,目标和指标应可测量。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应包括三项基本承诺。建立和评审目标和指标时考虑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以及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建立目标和指标时考虑可选用的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其目标和指标的方案。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本条款的要求管理者应确保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对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指定专门的管理者代表,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

(见W文件

)4.4.2能力、培训和意识强调能力;代表组织从事确定的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人员,都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意识表现为:符合方针、程序、体系要求的重要性。(见W文件)4.4.3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目的和益处可包括:

·展示组织改善环境绩效的承诺和所作出的努力及其结果;

·增进对组织的环境方针、环境绩效和其他相关业绩的了解,并促进以上方面的沟通;

·接收、考虑并答复有关问题、关注或其他输入信息;

·促进环境绩效的持续改进。4.4.3信息交流内部信息交流:

内部信息交流可有多种方式,如通过会议纪要、公告板、内部通讯简报、意见箱、网站、电子邮件、会议和联合委员会等进行信息交流。外部信息交流:

有多种外部信息交流的方式,如非正式的讨论、对外开放日、对焦点问题的沟通、和社区居民进行对话、参与社区活动、网站、电子邮件、新闻发布会、广告、通讯简报、年度报告(或其他定期的报告)、热线电话等。上述方式有助于公众对组织环境管理所作努力的理解和认同,并促进与相关方之间的对话。

“内、外部信息交流”的实用指南交流信息可包括:

·组织的概况;

·管理者声明;

·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环境管理过程(包括员工和相关方的参与);

·组织关于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与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因素有关的信息,例如:通过环境标志和声明传达的信息;

·组织环境绩效方面的信息,包括发展趋势(如废弃物减少、产品照管和以往绩效等);“内、外部信息交流”的实用指南

·组织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以及针对所确定的不符合采取的纠正措施;

·报告的辅助信息,如词汇表;

·财务信息,如成本节约或环境项目投资;

·可供采用的改进组织环境绩效的策略;

·有关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

·更多的信息来源,如联系人或网站。“内、外部信息交流”的实用指南于内、外部的环境信息交流,应注意做到:

·使信息易于理解,并予以充分的解释;

·使信息具有可追溯性;

·对环境绩效予以准确描述;

·尽可能以可比较的形式提供信息(如采用一致的测量单位)。4.4.6运行控制

本条款的要求识别那些含有重要环境因素的运行并策划运行控制的类型.考虑是否需要建立程序的控制,可行时则必须建立.对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的重要环境因素以程序控制并规定运行准则.

4.4.6

运行控制选择一种控制方法;选择可接受的运行准则;需要时建立程序规定如何对运行进行控制、实施和控制;需要时将程序以说明书、符号、表格、录像、照片等形式形成文件。4.4.7应急准备和响应本条款的要求通过程序进行识别并规定响应措施。紧急情况和事故发生后作出响应。定期评审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必要时进行修定。如可行,定期试验程序。

4.5.1监视和测量

本条款的要求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和多个用于监视和测量的程序。(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环境绩效、运行控制情况、环境目标指标监视测量信息形成文件。监视测量设备经过校准或验证、妥善维护、保存相关记录。对4.5“检查”的说明包括4.5.1、4.5.2、4.5.3、4.5.4、4.5.5等五个方面的活动。4.5.2合规性评价本条款要求的理解〝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与〝本标准要求和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未满足前者的要求为“不合规”.未满足后者的要求为在本标准中称“不符合”。

“不合规”并不必然导致“不符合”合规性评价是一种体系行为应区别于执法检查,是对遵守法纪情况的评价。环境管理体系中与合规性相关的体系要素

制定方针中包括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4.2c)识别、获取并理解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3.2根据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需要,制定目标和指标;4.3.3

实施一个规定有关作用、职责、程序、方法和时间框架的方案,以实现合规性目标和指标;4.3.3·实施运行控制(必要时包括程序),以实现合规性目标和指标;环境管理体系中与合规性相关的体系要素确保所有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以及其工作与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人员接受适当的培训,使其了解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所使用的相关程序,以及不符合这些要求的后果;4.4.2定期评价组织对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4.5.2.1

识别所有不合规或不符合(以及可预见的潜在不合规或不符合)的情况,并采取及时的措施来确定、实施和跟踪纠正措施;4.5.3保持并管理关于合规性的记录;4.5.4

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定期审核时审查合规性情况相关的特性;进行管理评审时考虑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4.6

4.5.2合规性评价的操作提示

制定合规性评价程序:

作为合规性承诺的一部分,组织应当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定期评价对适用于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要求的符合。组织应当记录评价结果。

●组织也可用同样的程序来评价其与其他环境要求的符合性。4.5.2合规性评价的操作提示合规性评价的方法:★合规性评价可针对多项或单项法律法规要求。评价合规性的方法很多,如通过下述过程:●审核;●文件和(或)记录评审;●对设施的检查;●面谈;●对项目或工作的评审;●常规抽样分析或试验结果,验证取样或试验;●设施巡视和(或)直接观察。4.5.2合规性评价的操作提示

▼组织应当根据其规模、类型和复杂程度,规定适当的合规性评价方法和评价频次。评价频次取决于一些因素如以往的合规性情况、所涉及具体法律法规要求等。开展定期的独立评审是值得推荐的做法。

▼可将合规性评价方案纳入其他评价活动,如管理体系审核、健康和安全评价或检查、质量保证检查等。

▼类似地,组织应当定期评价对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符合性。组织可采用一个独立的过程进行这一评价,也可以将它和其他评价过程,如上述对法律法规的合规性评价、管理评审过程等结合起来进行。应当保存上述定期评价的记录。----ENS记录的种类抱怨记录培训记录过程监测记录检查、维护校准记录供方与合同方的记录偶发事件报告应急准备试验记录本标准要求需要编制程序文件的条款:4.3.14.3.24.4.34.4.64.4.74.5.14.5.24.5.31标准名称的变化ISO1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此修改是为了和ISO9000:2000取得一致.环境管理体系要素逻辑关系图环境管理体系要素逻辑关系1.4.2是领头要素2.4.3.1及4.3.2是EMS的基础要素3.4.3.1、4.3.3、4.4.6、4.4.7、4.5.1、4.5.3构成一个环境因素的控制主线4.4.4.1是EMS组织结构策划的要素,4.4.14.4.2是资源提供的要素,4.4.5及4.5.4是对文件的体系控制的要素这五个要素确保体系协调有效运行。环境管理体系要素逻辑关系5.

4.2对遵守法规作出了承诺

4.3.2确立了应遵守的法规

4.3.3考虑了法规的必要

4.5.2、4.5.3确保遵守法规承诺的实现

4.5.3-4.5.5确保EMS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4.6确保EMS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4.5.1-4.5.3确保SEA控制的有效性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环境法原则环境权;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预防为主,防止结合,综合治理;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民众参与。

环境保护法律(单行/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律(单行/资源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业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环境保护国际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防止海上油污染国际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植物保护公约》《面临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植物国际贸易公约》

环境保护基本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2体系要素的变化目标和指标与管理方案合并;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从监视和测量中分解出来;提法上的变化。

3要素对照1996

20044.3规化(策划)

4.3规化(策划)

4.3.1环境因素

4.3.1环境因素

4.3.2法律和其他要求

4.3.2法律、法规和其

他环境要求

4.3.3目标和指标

4.3.3目标、指标和方案

4.3.4环境管理方案

4.4实施与运行

4.4实施与运行

4.4.1组织机构和职责

4.4.1资源、作用、职责

和权限

4.4.2培训、意识和能力

4.4.2能力、培训和意识(强调

能力)

要素对照1996版2004版4.4.3信息交流

4.4.3信息交流

4.4.4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4.4.4文件

4.4.5文件控制

4.4.5文件控制

4.4.6运行控制

4.4.6运行控制

4.4.7应急准备和响应

4.4.7应急准备和响应4.5检查和纠正措施

4.5检查

4.5.1监视和测量

4.5.1监测和测量

要素对照1996版2004版4.5.2不符合纠正和预防

4.5.2合规性评价

4.5.3记录

4.5.3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4.5.4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4.5.4记录控制

4.5.5内部审核

4.6管理评审

4.6管理评审已建立EMS的组织如何实施新版标准的要求对体系文件进行修改新版标准虽然在整体结构上没有重大变化,但绝大部分要素都有一些变化。组织要根据新版标准的要求评审、修改体系文件。4.5.2〝合规性评价〞是新增条款,应根据标准要求制定程序文件。已建立EMS的组织如何实施新版标准的要求体系运行应增加的新内容

a)4.2“环境方针”,组织应界定提供各种服务的合同方的人员,以及代表组织工作的合同方人员。并以各种形式向他们传达环境方针的要求

b)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b),分项列出所确定的环境因素适用法律法规条款的具体要求,并评审遵守这些要求的状况及依椐评审结果所采取必要的行动。已建立EMS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