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技术移民”道路上的信任危机_第1页
硅谷“技术移民”道路上的信任危机_第2页
硅谷“技术移民”道路上的信任危机_第3页
硅谷“技术移民”道路上的信任危机_第4页
硅谷“技术移民”道路上的信任危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YCombinator的创始人兼前领导PaulGraham的个人网站上,他极力呼吁了技术移民。他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格外的焦急和严肃:“美国仅拥有全世界不到5%的人口,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牛逼的程序员出现的概率在全球来说是均等的,那么有95%的牛逼的程序员都不是美国本土的。”Graham十分担忧反移民政策将会挫败美国的移民系统。原本美国硅谷对于全球优秀的工程师们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吸引力,但一旦反移民了,这吸引力再强可能都无济于事了。这个问题在当下尤为严峻,因为众多创业公司面临着“人才荒”,倘若移民政策能放宽点,情况将好很多。Graham甚至十分形象的描述说:“如果我们拒绝改变移民政策去适应这一现状,美国将陷入“操蛋”的境地。”实际上,多数技术工作者都认为移民改革之后他们所面临的情况可能不妙。但是Graham却对此避而不谈,在整篇文章里,他都没有一个字到“工资”或“收入”。于是行业中不断提到科技人才短缺,却从未提过薪酬一事,这不禁让工程师们对于科技公司的种种行为感到不屑。更糟糕的是,他着重强调需要“优秀的程序员/工程师”,却忽视了移民改革背后真正的问题:最优秀的那1%的人才任何一个国家或当局者都不舍得放过,这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关键问题在于由于移民政策的改革对剩下的99%的人的工资产生了大范围的影响,从而引发了各种争议。从硅谷对移民政策的争议我们可以看出根本问题出在“信任”二字上,但不得不说这的确不是工程师们的问题。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在过去的十年里,这些技术公司想法设法地不涨工资。Google、Apple还有其它科技巨头仿佛统一了战线,通过限制招聘活动或阻止员工自由流动等等方式共同阻止其员工争取更高的薪水。这种策略让更多的工程师对公司的居心抱以不满,尤其行业中人才短缺的话题还愈演愈烈,两相反差,大家更是愤懑不平。Graham和之前科技界的许许多多移民倡导者一样,也认为硅谷有非常严峻的人才危机。雄心勃勃的创业公司想要不断扩张,而移民政策却不放宽,摩擦就此愈演愈烈。媒体开始广泛报道招聘难问题,移民也开始成为硅谷面临的最大的政治问题,一个资金充足的政治运动委员会FWD.us应运而生。我们都知道,其实在美国有很多非常棒的工程师都被这个“精英管理的社会”所遗忘,没能在美国的科技行业获得一席之地。女性工作者受到的忽视尤其明显,同样被忽视的还有39岁以上的劳动者。Graham认为,美国本土仅仅有全世界5%的工程师,而就这区区5%中就有75%被忽略或者遗忘了。美国国会一直都在担心劳动力紧缩会对国会本身带来不利的影响,因而大多数国会成员都赞成放松移民政策,给知识型人才开开绿灯。总体来说硅谷的要求通常都会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对于移民过程中执法者可能遇到的困难,比如无证移民或是无手续的移民,国会也在积极想办法进行处理。国会山报关于最后一轮关于移民改革的讨论这样写道:“国会将再次试图将技术移民作为全面移民改革中的“甜头”,以此来换取政企双方有商业头脑的温和派人士的支持。”但要不是民心所向,再加上有足够的资金和支持,高科技移民政策可能会跟过去若干年一样停滞不前,只能干巴巴地表示获得了所谓的“普遍支持”。2007年的移民改革会议中,高科技移民问题没能达成任何最终成文的协议。那时《纽约时报》就报道说:“微软的联邦事务主任E.JohnKrumholtz表示‘当时的法案还不如现状好,而现状已然惨不忍睹了。’”有诚实,才有信任。所以到现在为止,太多人做不到信任。最近,FWD.us已经越来越不能影响政府决定了。很多事情事与愿违,比如他们的一系列电视广告已经在硅谷受到了强烈谴责。FWD.us的创立者JoeGreen也因游说失败并引起广泛不满,于九月被驱逐出局。于是乎,现在出现了一种很奇怪的矛盾现象。为什么立法者和政府决策人都看好的政策,在华盛顿就是行不通呢?答案当然是工作,但更多的,是现有高科技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在广大应届生中,工程毕业的学生薪水是最高的,很多团体都想要保住这个经济领域的一枝独秀,否则这个行业也会跟其他行业一样,过去了几十年薪资还在原地踏步。像美国劳动联合会(AFL-CIO)之类的工会,尽管在硅谷高科技经济中几乎形同透明,但还是和众多势力一起奋力阻止着高科技移民政策的变动。这些工会压根不相信什么“人工短缺”,这个借口已经用了一个多世纪了,就为了创造一个舆论环境,这样雇主就能够降低薪资、削弱工作保障然后削减福利。这套老把戏不但传统工厂主爱用,新兴科技公司管理者也深谙其道。在国民经济调查局一份早先的工作报告中,现任ThielCapital总经理,长期研究精英劳动力市场的EricWeinstein表示,1990年代早期,为了推进移民改革,高科技领域的劳动力“短缺”被捏造了出来,但在当时事实却恰恰相反。任何形式的人才短缺都将给员工们带来巨大的利益,但是,从政府、大学和雇主的角度来看,却是一种经济危机。政府所期望的有效策略应当就是鼓励移民,因为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降低员工工资,还可以从总体上增强美国的竞争力。一旦有了“人才短缺”这个由头,工程师们就有了筹码去要求涨工资。或许正是如此,我们某日在《纽约客》杂志上看到一则报道,说是硅谷精英工程师的经纪公司十倍数剧增。这也是为什么科技公司给出的薪酬承诺较以往得到了提升,连实习生都能拿到大约六位数的高薪。要说这些薪酬的提升跟人才危机没有任何关系,谁都不会信。这些问题大家都懂。但事实上,科技公司和风险资本家们依然逃避这个话题,绝口不提涨薪,而是极力倡导通过更多的移民简单暴力地解决这个困扰硅谷的问题。在整个过程当中,信任二字我们几乎看不到。作为公司,既然承认了人才短缺,就应该出更高的工资留住人才,但他们就是不愿意这么做。正如大多数人一样,我也是一个国际的知识工作者,也一直深信移民可以让世界更美好。但是这个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