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胶质瘤的基因治疗_第1页
神经胶质瘤的基因治疗_第2页
神经胶质瘤的基因治疗_第3页
神经胶质瘤的基因治疗_第4页
神经胶质瘤的基因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胶质瘤的基因治疗组员:丁志君、刘福菁、申宝玺、沙静、郭艳萍神经胶质细胞瘤概况神经胶质瘤(glioma),又称胶质细胞瘤,简称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故亦称神经外胚层肿瘤或神经上皮肿瘤。肿瘤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即神经胶质、室管膜、脉络丛上皮和神经实质细胞,即神经元。神经胶质瘤基本概况来源于神经上皮的肿瘤颅内最常见的肿瘤(约40%——50%)分类: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

膜瘤、髓母细胞瘤、多形性胶质细

胞瘤神经胶质瘤的治疗策略目前主要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放疗+化疗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优点:手术治疗能较好的切除肿瘤组织,

特别是显微外科的发展提高手术治

疗的质量缺点:对脑组织损伤大,且容易复发新生代治疗方案——基因治疗基因治疗的分类自杀基因治疗反义基因治疗抑癌基因治疗免疫基因治疗抗肿瘤血管治疗自杀基因治疗与其他基因治疗的优势——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解决了基因转染率低得问题单纯疱疹病毒I型胸苷激酶/丙氧鸟苷(HSV1—TK/GCV)组合、带状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激酶/阿糖甲氧基嘌呤(VZV—TK/Ara—M)组合、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CD/5—FC)组合、硝基还原/CB1954(NTR/CB1954)组合等。HSV1—TK/GCV自杀基因HSV1—TKPCR技术扩增

利用基因技术

筛选稳定表达

TK的细胞神经胶质瘤细胞C6

磷酸化GCV杀肿瘤细胞GCV—TP验证转基因细胞的杀肿瘤效应——阳性对照比较其他两种原药BVdU和无氧鸟甘(ACV)结论:稳定表达tk的神经胶质瘤细胞C6对GCV高度敏感并被特异杀死,且其有效性和特异性高于BVdU和ACV三大问题自杀基因是如何作用影响其作用效应的因子旁观者效应的机制自杀基因作用机制GCV磷酸化为GCV—TPGCV—TP在DNA复制时与dGTP竞争性胸苷激酶TK提高磷酸化神经系统的HSV1的表达产物正是TK影响作用因子IL—2的免疫治疗与HSV—TK肿瘤坏死因子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这些作用因子均可增加HSV-tk/GCV系统的毒素效应基因治疗存在的问题目前基因治疗神经胶质细胞瘤大多停留在动物实验上,未能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问题:1.正确找到基因靶点2.基因转移和表达的问题3.载体的选择基因治疗的展望虽然目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