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状肌小腿三头肌_第1页
梨状肌小腿三头肌_第2页
梨状肌小腿三头肌_第3页
梨状肌小腿三头肌_第4页
梨状肌小腿三头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曹越梨状肌2023/2/31康复科2023/2/32康复科起止点作用起点起于第2-4骶椎前面两侧,分布于小骨盆内面,经坐骨大孔入臀部止点止于股骨大转子后面作用髋外旋肌,同时有稳定髋关节的作用2023/2/33康复科梨状肌解剖梨状肌上孔有臀上神经及臀上动、静脉通过,而梨状肌下孔有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阴部神经及臀下动、静脉通过。因此,当梨状肌发生痉挛、变性与增粗时,即可造成梨状肌上、下二孔狭窄,进而使上述的神经及血管受压并产生反应性神经炎,以致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2023/2/34康复科2023/2/35康复科梨状肌的体表投影由髂后上棘到尾骨尖作一连线,在连线上连线距髂后上棘2cm处作一标点,此点至股骨大转子的连线,即为梨状肌的体表投影2023/2/36康复科梨状肌的神经支配------骶丛神经组成:L4、5以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组成位置:盆腔内,在骶骨及梨状肌前面,髂内动脉的后方分布:盆壁、臀部、会阴、股后部、小腿以及足肌和皮肤分支:臀上神经,臀下神经,股后皮神经,阴部神经,坐骨神经2023/2/37康复科形态特征坐骨神经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起始于腰骶部的脊髓,途经骨盆,并从坐骨大孔穿出,抵达臀部,然后沿大腿后面下行到足2023/2/38康复科坐骨神经解剖位置及毗邻2023/2/39康复科解剖构造来自腰4~腰5神经和骶1~骶3神经根,是所有神经中最粗者。坐骨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到臀部,在臀大肌深面向下行,依次横过闭孔内肌,上下孖肌及股方肌的后方,支配这些肌肉,并沿大收肌后面,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之间下降,途中发出肌支至大腿的屈肌,坐骨神经在到腘窝以上,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支配小腿及足的全部肌肉以及除隐神经支配区以外的小腿与足的皮肤感觉。2023/2/310康复科作用:管理,支配下肢肌肉的感觉和运动组成:腓总神经、胫神经

2023/2/311康复科坐骨神经与梨状肌关系坐骨神经全部由梨状肌下缘穿出者为正常类型,占71.7%。坐骨神经干在未穿出骨盆前即分为二支:1、一支由梨状肌中间穿出,另一支由肌下缘穿出,占19.3%;2、坐骨神经一支由梨状肌上缘穿出,另一支由肌下缘穿出,占5.7%。坐骨神经仍为一支,全部由梨状肌中间穿出,占3.3%。2023/2/312康复科坐骨神经与梨状肌关系以上后三类为畸形,共占28.3%。也有坐骨神经支由上缘穿出,另一支由梨状肌中间穿出的报道,此类型也属畸形。梨状肌综合征好发于解剖关系畸形的病人,且多以腓总神经受累为主表现。2023/2/313康复科梨状肌综合征由于外力损伤梨状肌而致局部充血、水肿、肌痉挛,进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而产生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和下肢放射性痛、麻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症,称为梨状肌综合征,又称梨状肌损伤、梨状肌狭窄综合征。2023/2/314康复科病因病机病因:风寒湿邪、间接外力、梨状肌慢性劳损或坐骨神经高位分支病理:肌束痉挛、梨状肌撕裂,局部充血、水肿,容易压迫坐骨神经,引起腰腿痛2023/2/315康复科临床表现起病可急可缓,病前多有外伤、紧张体力劳动或受凉史。病程大多为慢性间歇性经过,通常累及一侧下肢。症状多为臀部钝痛、刺痛并伴有紧困、酸胀感,且疼痛常向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乃至足背或足外缘放射,走路或其他体力活动时加剧严重者臀部呈“刀割样”或“跳脓样”剧痛,夜不能寐,双下肢屈曲,生活不能自理;当大小便、咳嗽、打喷嚏等增加腹压时,也可引起沿一侧下肢的窜痛。病人自觉患肢变短,走路跛行,不能着地用力。2023/2/316康复科诊断多有臀部急、慢性损伤史或受凉史。常见病人走路跛行,姿势特殊,如上半身略向前和向患侧倾斜、患侧臀部抬高、下肢膝髋微屈、小心碎步,患侧臀肌松驰,臀襞较对侧降低,病程较长者可显示臀部及小腿肌肉萎缩。触诊有梨状肌紧张、增厚、压痛,偶尔感到部分肌束呈条索状隆起。臀点、腘窝点等坐骨神经径路常有显著的压痛,但腰部一般无压痛点2023/2/317康复科检查压痛:腰部无压痛与畸形,活动不受限。在梨状肌体表投影区的深层有明显压痛,有时沿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麻。肌痉挛:在梨状肌体表投影区,可触及条索样或弥漫性肌束隆起。病久者,伤侧臀部肌肉松软、无力,重者可出现萎缩直腿抬高在60°以前疼痛明显,超过60°以后,疼痛反而减轻2023/2/318康复科检查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病人俯卧位。术者立于患侧,一手固定股部下段,另手握拿踝部,将膝关节屈曲90度,使小腿外展。此时,股骨大转子外旋,拉紧梨状肌,若臀部与下肢出现疼痛,再将小腿内收,使梨状肌放松,症状减轻或消失。患者仰卧,患肢屈髋屈膝,术者一手按压膝关节外侧,使患肢极度内收,顶向腹部,另一手握住踝部,使小腿外旋,梨状肌部位出现疼痛即为阳性。2023/2/319康复科治疗原则:舒筋活血,通络止痛方法:针灸、推拿、理疗等穴位和部位:环跳、承扶、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及臀部、股后部及小腿外侧等部。2023/2/320康复科鉴别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本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区别点,在于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部体征。若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则可兼有两者的症状、体征,而以明显的腰部体征和坐骨神经受压为主要特征。2023/2/321康复科鉴别诊断坐骨神经炎:起病较急,疼痛沿坐骨神经的通路由臀部经大腿后部向小腿外侧放射至远端,其疼痛持续性钝痛,并可发作性加剧或呈烧灼样刺痛,站立时疼痛减轻。沿神经走向压痛明显2023/2/322康复科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组成小腿三头肌2023/2/323康复科起止点起点腓肠肌的内、外侧头起自股骨内、外侧髁比目鱼肌起于胫腓骨上端的后面止点两肌在小腿中部结合,向下移形为粗壮的跟腱止于跟骨结节2023/2/324康复科2023/2/325康复科作用及神经支配作用:屈小腿和上提足跟,在站立时,能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以防止身体向前倾倒神经支配:主要由胫神经(L4~S3)支配2023/2/326康复科小腿三头肌常见损伤腓肠肌痉挛腓肠肌损伤跟腱损伤2023/2/327康复科腓肠肌痉挛

腓肠肌痉挛,即“小腿抽筋”。是痛性痉挛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特点是腓肠肌突然发作的强直性痛性痉挛,牵掣、痛如扭转,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或更久。2023/2/328康复科寒冷刺激过度疲劳睡眠姿势不好睡眠过多全身脱水失盐

缺钙动脉硬化原因2023/2/329康复科处理和预防处理:抓住抽搐部位,脚跟用力向下蹬;自我按摩;针灸或理疗预防适量补钙多晒太阳适量运动注意体位变化和保暖2023/2/330康复科腓肠肌损伤下肢爆发式用力蹬跳以及准备活动不充分或长时期紧张训练致使腓肠肌过度疲劳致伤。常见于跳跃项目。主要症状为:伤后疼痛明显,提踵痛,疼痛的部位常在小腿中段肌腹与肌腱交接处附近,部分发生在肌腹处疼痛。2023/2/331康复科腓肠肌损伤的分级根据腓肠肌损伤的严重程度,一般可分为3度:I度损伤:小腿后部阵发疼痛,不影响正常活动,伤后2-5天感到肌肉紧张、疼痛

II度损伤:小腿后方锐痛,行走时疼痛,腓肠肌可有肿胀,可有轻至中度的瘀青,踝关节跖屈时疼痛,持续1周以上的肌肉紧张、疼痛

III度损伤:伤后即刻剧烈疼痛,小腿后方突发疼痛,通常位于小腿中部的腱腹交界处,不能收缩肌肉,易诱发痛,,明显瘀青和水肿,肌肉完全断裂时,可见局部肌肉向近端缩成一团。2023/2/332康复科康复的目的

缓解疼痛、控制肿胀;改善活动度和肌肉状态;恢复肌肉力量;恢复完整的体适能。2023/2/333康复科腓肠肌损伤的康复----Ⅰ度第一阶段:损伤后早期1-3天

•休息:减少患肢活动,建议使用拐杖(患肢不负重)。上身活动不受影响,可适当做些活动或负重练习。

•使用冰敷冷疗,每2-4小时1次,每次15分钟左右。注意不要将冰袋直接敷在皮肤上,以免冻伤。

•加压包扎,使用弹力绷带或小腿弹性护具以减轻水肿和出血

•抬高患肢,可在患肢下垫一软枕,帮助减轻损伤部位的水肿和出血。

•医生指导下,可适当使用NSAID类消炎止痛药及肌松药物2023/2/334康复科腓肠肌损伤的康复----Ⅰ度第二阶段:损伤3-7天后

•在无任何不适的情况下,轻轻牵拉伸展双侧腓肠肌,每天3-5次

•运动创伤专科接受专业的运动按摩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超声、微波或电刺激治疗。一般在康复训练前进行比较适宜。

•继续休息,避免过多活动

•继续使用加压包扎2023/2/335康复科腓肠肌损伤的康复----Ⅰ度第三阶段:损伤7天以后

•继续每天的腓肠肌伸展训练

•开始腓肠肌肌力训练。抗阻弹力带可最先使用,接下来可以采用双脚踮起抬高腓肠肌,然后单脚踮起抬高腓肠肌。

•避免做任何引起疼痛的训练

•如果可以顺利完成连续3组单脚踮起抬高腓肠肌训练,每组20次,而没有任何问题,可在康复计划中加入慢跑练习

•固定自行车及游泳练习

•训练后进行冰敷、运动按摩2023/2/336康复科腓肠肌损伤的康复----Ⅱ度

第一阶段::损伤后1-7天

•尽可能休息,如有必要可是使用拐杖

•冰敷,每隔2-3小时冰敷15分钟。把冰块包在湿毛巾内防止皮肤冻伤•加压包扎,使用弹力绷带或小腿弹性护具以减轻水肿和出血

•抬高患肢,可在患肢下垫一软枕,帮助减轻损伤部位的水肿和出血

•当感觉到无任何不适时,可以做一些腓肠肌牵拉训练:坐位时,伸直患腿,尽量让脚趾脚背抬起朝向自己,保持2-3秒后放松,重复10-20次

•如果需要行走,可以临时另用足跟垫,以垫高足跟缩短腓肠肌,让其得到放松

•医生指导下,可适当使用NSAID类消炎止痛药及肌松药物2023/2/337康复科腓肠肌损伤的康复----Ⅱ度第二阶段:损伤后7-14天

•继续加压包扎

•继续休息,避免加重症状的活动

•在无任何不适的情况下,每天3-5次的伸展牵拉腓肠肌训练。

•可停止单独的冰敷冷疗,改用冷热敷交替疗法,各5分钟。每天3次,每次20-30分钟。

•运动创伤专科处接受专业的运动按摩

•在医生指导下,可进行超声、微波或电刺激治疗2023/2/338康复科腓肠肌损伤的康复----Ⅱ度第三阶段:损伤14天以后

•在无任何不适的情况下,开始腓肠肌肌力训练

•起初可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跖屈训练,逐渐进行双脚踮起抬高腓肠肌训练,最后进行单脚踮起抬高腓肠肌

•继续定期进行腓肠肌伸展训练

•当可以轻松完成每组20次的单脚踮起抬高腓肠肌训练,共3组,且无任何不适,可以在康复计划中加入慢跑练习

•固定自行车及游泳练习

•训练后进行冰敷、运动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