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电池的回收_第1页
废旧电池的回收_第2页
废旧电池的回收_第3页
废旧电池的回收_第4页
废旧电池的回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废旧电池的回收组长;张浩然

组员;张梦瑶

丁嘉琪

杨京

孟雨辰

刘畅工作分配张浩然;研究的结论刘畅;研究的意义丁嘉琪;研究的内容张梦瑶;研究的方法杨京;研究的过程孟雨辰;思考与建议一废旧电池回收的意义

一粒纽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电池烂在地里,能够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所以把一节节的废旧电池说成是“污染小炸弹”一点也不过分。我们日常所用的普通干电池,主要有酸性锌锰电池和碱性锌锰电池两类,它们都含有汞、锰、镉、铅、锌等各种金属物质,废旧电池被遗弃后,电池的外壳会慢慢腐蚀,其中的重金属物质会逐渐渗入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重金属污染的最大特点是它在自然界是不能降解,只能通过净化作用,将污染消除。废旧电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其中所含的少量的重金属上

在我国,废电池造成的环境问题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废电池的环境管理基本处于空白,人们回收利用的意识薄弱,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也几乎为零,每年报废的上百亿只电池大部分“一扔了之”,对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干电池一般都含有汞、铅、镉、锌、锰等对人体、对环境有毒有害物质。铅中毒会引起神经系统病、痛风、反应迟钝、肾衰、甚至死亡。铅对儿童的危害更严重,它会影响儿童智力发育,损伤认知功能、神经行为和学习记忆等脑功能,严重者造成痴呆。孕妇铅中毒可导致胎儿流产、死胎和胎儿致畸等。废电池中含有汞、镉、铅、锌等重金属有毒物质。人若汞中毒,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死亡率高达40%;镉的主要危害是肾毒性,还会续发“痛痛病”(引起骨质疏松,软骨病和骨折)同时还是致癌物质;人体食用含铅的食物,会影响酶及正常血红素合成,影响神经系统;二研究的内容1废旧电池回收的重要性2废旧电池回收的方法3废旧电池回收的技术我国是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去年电池产量和消费量达140亿只,但回收率却不足2%。废弃锌锰旧干电池在环境中的存在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还能够影响人类的健康。一粒小小的钮扣电池可污染600立方米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干电池可污染12立方米水、一立方米土壤,并造成永久性公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废旧干电池,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利用,造成了浪费,也污染了环境。其实,被放弃的干电池,其锌壳只损耗了一小部分,二氧化锰也只起了一点氧化的作用,碳粉、石墨棒和铜帽还远远没有补消耗。如果能加以回收和利用,就具有很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研究的方法1.调查分析:上街作抽样调查,制成表格进行分析。2.参观访问:走访学校旁边的垃圾场询问废旧电池的数量及处理方法3.资料查询:通过互联网、书报杂志查找信息。时间:2015年6月14日内容:1.人们对废电池的危害的认识和回收意识四研究的过程1上网查找资料2调查访问周围的人们3观察路面上废旧电池的数量4去图书馆查看图书2015年6月6日;张浩然与张梦瑶同学利用放学时间在网上查找有关废旧电池回收的资料6月7日;丁嘉琪与刘畅同学制作调查问卷并访问路上的行人6月14日;杨京同学在小区里边遛弯边观察土壤上的废旧电池的数量6月14日;孟雨辰同学去首图查阅图书五研究的结论本节校本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前期准备,课题设置,引发我们学习的兴趣,引导我们主动探索。在废旧电池的回收这个主问题引导下,我们可以根据问题的要求去搜集资料、组成小组、寻找资源,最后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体会课题学习的意义,增强团队意识,互帮互助。我想它跟我们常规的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相比,特点就是学习材料来自问题,以解决问题凝聚学习内容,要求老师提供资源,最后要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去吸附知识。六思考与建议

①电池回收后无法处置,一般都采用堆放。堆放过程中电池有可能泄漏或有毒物质扩散。②由于电池的种类繁多,假冒产品多,也给电池回收带来了困难,有的电池是含汞电池,有的是含镉电池,有的以氯化铵为电解液,而有的则以氯化锌为电解液,因此建议生产厂家用统一的标准标识电池的种类及内含的主要成份,以便回收利用。③加强宣传力度,增强中国公民的环保意识。④加强高性能环保型电池的开发,实现普通民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